<p class="ql-block">在中國的大地上,許多城市都有一條路叫中山路。中山路幾乎都是在城市的老城區(qū),而且是主要的商業(yè)大街。南昌作為一個省城也不例外,在南昌市的八一廣場西北角就有一條路,它就是南昌的中山路。中山路為東西走向,東頭就是八一廣場。西頭是撫河。</p> <p class="ql-block">南昌的中山路早期雛形始成于清朝光緒年間,當時被稱為南市街。其前身自東向西分段稱為席公祠(石公祠)街、百花洲街、萬子祠街、府學東街、府學中街、府學西街、書街、甲戍坊、五把公所 。南市街全程4華里多一點,貫穿了整個南昌古城池的東西向。</p> <p class="ql-block">當然在清代之前,中山路可能是分成幾段不連貫的。據(jù)史料介紹,南唐時,中主李璟從南京移都至南昌,他的皇宮就建在現(xiàn)在百貨大樓至南昌二中這一帶。也就是中山路東段的北側都是皇宮范圍,即當時的席公祠街這一段曾經(jīng)是一條御道。只是到了清光緒年間才全程打通到了撫河邊,并改名南市街。</p> <p class="ql-block">1927年,南昌市市長伍毓瑞主持拆除南昌的老城墻,并開始修建現(xiàn)代意義的馬路。1928年修建成南昌第一條水泥混凝土馬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定名為中山路 。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山路基本上就是那個時候的形狀。迄今為止,南昌中山路已經(jīng)歷九十八個春秋,很快就百年華誕了。</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從它命名開始,無疑就是南昌最時尚的商業(yè)街。即便是計劃經(jīng)濟時期,文化革命時期,中山路也是經(jīng)濟活動最重要的一條街。在中山路眾多商業(yè)店鋪及建筑中,有幾處建筑格外特別。</p> <p class="ql-block">我認為南昌中山路上的這幾個建筑是對中山路影響特別大,且引人關注的。</p><p class="ql-block">排第一位的應該是1927年的八一起義紀念館里的百年建筑,當時的江西大旅社。這棟樓就是八一起義的總指揮部,是八一起義的中樞所在。也是現(xiàn)八一起義紀念館的靈魂建筑 。</p> <p class="ql-block">這棟樓是1922年由包姓商人集資建的,1924年建成時是當時南昌城內最高最豪華的酒店,成為四方客商名流爭相造訪之地 。1927年7月中旬,賀龍以第20軍第1師的名義租下整個江西大旅社 。1927年7月27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黨的前敵委員會在江西大旅社正式成立并召開第一次會議,這里成為領導南昌起義的總指揮部 。</p> <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江西大旅社的業(yè)主包家后人經(jīng)過深思熟慮,于1952年將江西大旅社無償捐贈給政府 。1956年秋天,大樓被正式移交給南昌市,同年12月,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籌備處在江西大旅社成立 。1959年10月1日,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其二就是1958年建成的南昌百貨大樓,它成為中山路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很長時間挑起這條繁華街道的商業(yè)大梁 。</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百貨大樓雖然還是原來的結構,但是其內部和外表都和以前不一樣了。而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商業(yè)地位不一樣了。以前是商界龍頭老大,現(xiàn)在也許算是龍頭老三吧。</p> <p class="ql-block">其三就是百花洲公園。自唐代以來,東湖便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湖,唐代觀察使韋丹曾組織民工在東湖中筑堤栽柳,稱韋公堤,又名萬柳堤,那時百花洲已成為東湖畔的一處勝景。宋明時期 洲上樓閣亭臺多達十余處,湖光洲景美如畫卷,成為當時的游覽勝地。南宋豫章節(jié)度使張澄在百花洲上建“講武堂”,演習水軍。</p> <p class="ql-block">明朝萬歷年間,內閣大學士張位將婁妃梳妝臺改建為別墅“杏花樓”,常與士紳文人交流聚會,戲曲家湯顯祖等曾參與其中。</p><p class="ql-block">乾隆十一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書“百花洲”三個大字,鐫為石碑 。</p> <p class="ql-block">1926年蔣介石在百花洲居住,并指揮北伐戰(zhàn)爭。1932年這里被開辟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被改名介石公園。1950年7月,更名為八一公園。人民政府大力植樹修堤,淘浚湖泥,建造亭臺及曲橋,使其成為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其四,江西省圖書館。這個不起眼的門洞里面.就是原來的江西省圖書館。上世紀30年代的一個建筑,當時剛建好,就被蔣介石征用了,成為了當時民國總統(tǒng)的行營。解放后復歸省圖書館,一直到1995年在洪都大道建新館為止,省圖書館都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這棟紅瓦樓房就是原江西省圖書館,現(xiàn)在這個建筑是歸江西畫院使用。這棟建筑也是中山路上受保護的歷史建筑之一,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是當時南昌最好的公共建筑?,F(xiàn)在這個樓房一部分是畫院辦公,大部分是書畫展覽,對公眾免費開放。</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的中山路上的青少年宮也是個比較好的建筑,因為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山路上大多數(shù)的建筑都是解放前留下來的老房子,這些老房子大部分都是二三層樓,其中木板房子占多數(shù)。青少年宮是新建的鋼筋水泥建筑,在這些老房子中間就是鶴立雞群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其五,萬壽宮商城。文革之后,萬壽宮商城無疑是中山路上最熱鬧的地方。其鼎盛時期,這個商城的商業(yè)活動絕對是南昌最繁華的地方。一直到現(xiàn)在,這里的商業(yè)也還是比較好。</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現(xiàn)在的萬壽宮當然是主要的建筑,只是它現(xiàn)在模樣是2013年后才有的。萬壽宮從始建距今己近千年,宮殿建筑反復損段又反復重建。下面這張照片是能看到的一張歷史照片。萬壽宮最近一次損毀是1970年文革時期。直到2013年這里只剩下萬壽宮這個名字而無實體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昌萬壽宮始建于晉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為紀念道教重要人物許旌陽真人(許遜)鑄鐵柱鎖蛟龍的事跡而建,初始名旌陽祠。唐代名為鐵柱觀,宋代改名景德觀,延真觀,鐵柱延真宮。明正統(tǒng)元年復名鐵柱宮。清順治十四年改名萬壽宮。</p><p class="ql-block">?明代中期,萬壽宮地區(qū)就有“商賈如云,貨物如雨〞成為江南三大商貿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的商業(yè)繁榮時期長達百余年。目前中山路僅八一紀念館這一段,商業(yè)活動仍然繁華似錦,其他地方都己經(jīng)不再熱鬧。由于電商的沖擊和城市商業(yè)多中心化,中山路有些店鋪甚至經(jīng)營困難。</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中山路的天虹,百盛商場成為了最有人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中山路上兩側建筑己經(jīng)和七十年代之前的完全不一樣了。除了八一館,百貨大樓等極少幾個建筑是老的,其他的都是新的。</p> <p class="ql-block">當然對于現(xiàn)在70多歲的人來說,走進天虹,百盛這樣的大商場里總有一種晃如隔世的感覺?,F(xiàn)在的商品豐富,令人眼花繚亂。相較于五六十年代商品短缺時期,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就是天堂。</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中山路</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中山路在萬壽宮這一段人流量也比較多,人們主要是去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游玩。但是2013年之前的萬壽宮僅僅是一個地名,那個時候,這里有一個八一商場,在五六十年代,因為計劃經(jīng)濟的原因,南昌商業(yè)比較出名的地方就是中山路,勝利路。而中山路又以百貨大樓和八一商場為最好。</p> <p class="ql-block">原來的八一商場似乎就在這個位置。以前中山路西頭終點就在綠色玻璃大樓農(nóng)業(yè)銀行過去不遠的撫河北路,現(xiàn)在的中山路跨過了撫河,直達贛江之濱。不過這一段路它的名字叫中山西路。</p> <p class="ql-block">中山西路南昌市圖書館附近的雕塑,千里逢迎。</p> <p class="ql-block">從我第一次逛南昌中山路到現(xiàn)在己近60年了。以前是每次到南昌必逛中山路,現(xiàn)在來這里的次數(shù)少多了。不是這里景色不好,而是如今許多馬路都象中山路。許多商場都似百貨大樓。中山先生如果看到今日之中國必定會感慨萬分。中山先生的名言 “振興中華”正在成為現(xiàn)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