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雜言詩·八連頌</strong></h3></br> <h3>好八連,天下傳。</h3></br><h3>為什么?意志堅。</h3></br><h3>為人民,幾十年。</h3></br><h3>拒腐蝕,永不沾。</h3></br><h3>因此叫,好八連。</h3></br><h3>解放軍,要學習。</h3></br><h3>全軍民,要自立。</h3></br><h3>不怕壓,不怕迫。</h3></br><h3>不怕刀,不怕戟。</h3></br><h3>不怕鬼,不怕魅。</h3></br><h3>不怕帝,不怕賊。</h3></br><h3>奇兒女,如松柏。</h3></br><h3>上參天,傲霜雪。</h3></br><h3>紀律好,如堅壁。</h3></br><h3>軍事好,如霹靂。</h3></br><h3>政治好,稱第一。</h3></br><h3>思想好,能分析。</h3></br><h3>分析好,大有益。</h3></br><h3>益在哪?團結力。</h3></br><h3>軍民團結如一人,</h3></br><h3>試看天下誰能敵。</h3></br> <h3><strong>賞析</strong></h3></br> <h3>《雜言詩·八連頌》,是毛澤東為“南京路上好八連”寫下的熱情禮贊,也是人民軍隊的頌歌。它一直警策著有著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和平建設時期保持艱苦奮斗的光榮本色。</h3></br><h3>1963年4月25日,國防部批準授予駐守上海的某部八連“南京路上好八連”的光榮稱號。1949年5月,這個連隊進駐上海南京路。經過了十四年,連隊身居鬧市,一塵不染,勤儉奉公,熱愛人民,助人為樂,深受人民的贊頌與愛戴。八連精神對全軍官兵有很大的教育作用。</h3></br><h3>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歲月里,人民軍隊與人民同甘苦,共患難,沒有滋生腐敗的土壤,艱苦奮斗并不是難于做到的事。勝利了,部隊進駐了大城市,周圍是燈紅酒綠的環(huán)境,當時的資產階級不甘心失敗,用“糖衣炮彈”向我們進攻。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拒腐蝕,永不沾”,對我們黨和軍隊都是一份嚴肅的考卷?!昂冒诉B”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毛澤東在1963年“八一”建軍節(jié)揮筆寫下《八連頌》這首詩,號召全國都來學習八連精神。</h3></br><h3>從體裁上說,這是一首雜言詩。所謂雜言詩是古體詩的一種格式,全詩句數(shù)和每句字數(shù)不固定。這首詩除最后兩句是七言外,都是每句三言。</h3></br><h3>從“好八連”至“因此叫,好八連”,是詩的第一層,概括地贊頌了“好八連”的事跡與精神實質。詩人一開篇便吟唱道“好八連,天下傳”,說明八連美名遠播,傳遍華夏神州?!盀槭裁矗恳庵緢??!蓖ㄟ^設問,突出了八連的根本特點?!盀槿嗣?,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表現(xiàn)了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八連之所以能夠“拒腐蝕,永不沾”,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好八連”官兵乃至整個人民解放軍的宗旨所在?!熬芨g,永不沾”,這六個字,十分凝練精警地概括了八連精神的真諦,也是“好八連”最為閃光之處。毛澤東熱情贊頌八連精神,號召全國軍民學習八連的主要之點也在于此。因而,這兩句成為流傳甚廣的名言警句?!耙虼私校冒诉B”,總括前面所寫,說明“好八連”光榮稱號的由來。</h3></br><h3>“解放軍,要學習”至“不怕帝,不怕賊”,是詩的第二層,發(fā)出了“全軍民,要自立”的號召。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的優(yōu)良作風和光榮傳統(tǒng),要求全國軍民挺起脊骨,傲然自立,不怕任何敵人。下面連寫了八個“不怕”,用鋪排的手法,鼓舞軍民不怕任何困難、艱險、敵人?!捌鎯号缢砂亍?,用松柏的意象來比擬中華兒女的堅強意志?!墩撜Z》中有“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名言。中國古典詩歌常以松柏意象來表現(xiàn)人的堅貞高潔的品格。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在其《贈從弟》詩中便寫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以松柏比喻其從弟的堅貞品格,實際上是對其勉勵。陶淵明在《飲酒》第八首中也以青松比喻自己的高潔志趣:“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陳毅元帥有“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名句,來表現(xiàn)革命者的崇高氣節(jié)。毛澤東在這首詩中以松柏的意象,來比喻中華民族的堅強性格?!吧蠀⑻?,傲霜雪”,是就松柏的意象再加生發(fā),意謂中華兒女高大、堅強,不畏一切壓力。</h3></br><h3>“紀律好,如堅壁”至“試看天下誰能敵”,是本詩的第三層,對全體軍民提出了具體要求。紀律嚴明,如同堅強堡壘;軍事過硬,如同霹靂貫下。這兩句相當形象、具體?!罢魏?,稱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币笕w軍民既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又要有分析能力?!胺治龊?,大有益。益在哪?團結力。”要求人們通過分辨是非,明確方向來加強團結。“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边@兩句鏗鏘有力,勢如泰山,又是中國革命歷史經驗的高度凝縮。前面都是三言句,結尾處連用兩個七言句,使詩人那種特有的宏大氣魄與雄毅的信心得以迸發(fā)。</h3></br><h3>這首詩有鮮明的政治傾向,以明快斬截為風格特征。詩人的意象突出而鮮明,毫無含混之處,它是那種充滿力量、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政治詩。如果要用“溫柔敦厚”“含蓄蘊藉”的古典詩教來衡量它,恐怕是風馬牛不相及的。</h3></br><h3>這首詩是以三言為主體的雜言詩,音節(jié)促迫,鏗鏘有力,有如急促的鼓點,又顯得活潑亢奮。</h3></br><h3>在表現(xiàn)方法上,這首詩有很濃的民歌情調。雜言體與生俱來地與民歌有不解之緣,雜言體的產生便在民歌之中。漢樂府民歌多為雜言體。毛澤東作為詩人,對古典詩詞的體裁特征十分熟悉,善于選用適當?shù)脑~牌或詩體來表現(xiàn)特定的題材與情感?!栋诉B頌》這類詩,并不是自娛性的,而是寫給全國軍民看的。詩人用通俗淺切的筆調來寫,這種以三言為主的雜言體相當適宜。詩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民歌的表現(xiàn)手法,如后半部頂真修辭格的運用,再如八個“不怕”、五個“好”,既是排比,又是鋪陳,都頗有民歌之風,給人以強烈的感染。</h3></br><h3>毛澤東在古典文學方面有高深的修養(yǎng),尤以古體詩詞造詣為高。他的詩詞或氣象萬千,或高屋建瓴,或含蘊深婉,風格是多樣化的,但都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從古典詩學的“當行本色”來衡量,作為古體詩詞的作家,毛澤東不愧為一代大師。這首《八連頌》,以其通俗淺切、鏗鏘有力的風格,明白如話的民歌情調,鮮明的政治傾向,產生了獨特的審美效應。在毛澤東詩詞中,它是較為特殊的,可說是一種“變體”。</h3></br><h3>這首詩雖以通俗淺切為風格特征,雖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卻不妨礙其有著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其中如“拒腐蝕,永不沾”等名句,在今天尤有警策作用。</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BA4ny1hvr_Hdey8JwueaA"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