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先聲明,關(guān)于“茶”我是外行。無論種茶采茶識(shí)茶品茶,我都不在行。在《家鄉(xiāng)的茶文化》里介紹過,家鄉(xiāng)不產(chǎn)茶,打小我也沒有喝茶的環(huán)境和氛圍。只是在上班之后才見樣學(xué)樣買些茶葉泡著喝。后來得益于妹妹們從杭州、信陽等地帶來杭州的龍井、信陽的毛尖,漸漸地與茶結(jié)下不解之緣。所以提筆再次寫茶,是因?yàn)榍靶┤兆泳W(wǎng)絡(luò)上看到演員洪劍濤在杭州龍井被一百元一杯的龍井茶給忽悠了,小有心動(dòng)。近期讀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間草木》也談到茶事。恰值炎炎夏日,若是尋一爿陰涼,捧一杯香茗,再有溫婉雅致的你陪飲,何其美哉?!</p> <p class="ql-block"> 汪曾祺老先生在1947年春,到杭州游玩,給他印象最深的除了西湖美景之外,便是醋魚帶把和獅峰龍井了。他說,真正的獅峰龍井雨前新芽,每蕾一旗一槍,泡在玻璃杯里,茶葉皆直立不倒,載浮載沉,茶色頗淡,但入口香濃,直透肺腑,真是好茶!我不知道洪劍濤一百元一杯的龍井可喝沒?是否有如汪老的口感與體會(huì)?但是若要論價(jià)錢今天的一百元與汪老的一塊大洋比起來還是便宜很多。1947年的春天,抗日戰(zhàn)爭還在如火如荼的進(jìn)行著,汪老還有這么雅興去杭州游西湖吃醋魚品龍井——真是大雅之人!</p> <p class="ql-block"> 說起如火如荼,記得《本草綱目》第三十二卷說楊慎丹鉛錄云:荼即古茶字,詩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是也。看了很多《詩經(jīng)》的賞析與注釋,都把荼苦之“荼”解釋為苦菜,不知道是楊慎、李時(shí)珍對(duì)這個(gè)荼字注釋理解錯(cuò)誤,還是今天的學(xué)者們自以為是了?!</p> <p class="ql-block"> 作為本草,《本草綱目》將茶依《唐本草》名之為茗。并說“早采為荼,晚采為茗”其葉味苦、甘,微寒,無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飲之宜熱,冷則聚痰。主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悅志。今天我們已經(jīng)把茶與茗統(tǒng)一,都作為茶葉的代名詞了。</p> <p class="ql-block"> 少時(shí)讀書不知道“晴窗細(xì)乳細(xì)分茶”到底是怎么回事?,F(xiàn)在稍稍了解宋代人喝茶那叫一個(gè)講究,將茶葉怎么沖泡做出牛乳狀的飲品了,成為陸游與愛人之間的生活樂趣。</p><p class="ql-block"> 茶文化始于何時(shí)我沒有刻意考證,但是到了宋朝自皇家貴族到平民百姓,茶文化可謂豐富多彩盛極一時(shí)。尤其是杭州的茶——還沒有龍井之說呢,就已經(jīng)成為皇家御制專品,文人雅士的饋贈(zèng)賞玩珍品,居家待客的生活必需品了。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頒詔,派專使制造帝王專屬的龍鳳團(tuán)茶,實(shí)施北苑貢茶制度。貢茶首先供給帝王,其次賜給宰相,親王、公主,以及其他皇族成員和高級(jí)官員。其中的小龍團(tuán)茶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八位大臣才每四人得賞一餅。好像北宋只有文壇泰斗歐陽修和曠世奇才蘇東坡有獨(dú)得一餅的殊榮——你說這茶珍貴不珍貴?!</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蘇東坡如愿得到一餅團(tuán)茶,夜里做夢(mèng)與美女共享。醒來賦得《記夢(mèng)回文二首》。這兩首作品正讀、倒讀皆成意境,且專為詠茶而作。</p><p class="ql-block"> 其一</p><p class="ql-block">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diǎn)余花唾碧衫。 </p><p class="ql-block">歌咽水云凝靜院,夢(mèng)驚松雪落空巖。 </p><p class="ql-block">巖空落雪松驚夢(mèng),院靜凝云水咽歌。 </p><p class="ql-block">衫碧唾花余點(diǎn)亂,纖纖捧碗玉顏酡。 </p><p class="ql-block"> 其二</p><p class="ql-block">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p><p class="ql-block">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tuán)小碾斗晴窗。 </p><p class="ql-block">窗晴斗碾小團(tuán)龍,活火新甌淺焙紅。 </p><p class="ql-block">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 </p><p class="ql-block"> 在宋代,夏天的飲品十分豐富,主要有茶,酒,湯,乳,水?!肚迕魃虾訄D》中幌子上書“飲子”就是涼茶的意思。那時(shí)候“客至啜茶,去則啜湯”——說明喝茶、敬茶也是普通百姓的待客之道。</p> <p class="ql-block"> 茶中有苦、有回甘。喝茶人都知道粗茶細(xì)喝,細(xì)茶粗喝。雨前、明前的新芽好茶要多放一些才能喝出茶味,清明之后的大葉茶沖泡時(shí)要少放一些——不然喝不出其中滋味。記得前些日子看《西湖東坡》,劇中蘇軾與高僧相會(huì),他們一人一桌一壺飲,討論人生的苦與樂,討論入世出世的途徑。高僧但品香茗朗聲笑答只有兩個(gè)字“煞寬”?!吧穼挕本褪且行貞延懈窬郑吹檬c喜悲,感恩好運(yùn)與厄運(yùn),窮也舒坦富也舒坦。所以喝茶不止是一種生活樂趣和品味,更是人生體悟。茶中有文化傳承、有道德修養(yǎng),茶無好壞之分只有心境不同,茶中自有先苦后甜的生活哲學(xué)。</p><p class="ql-block"> 喝茶便是喝茶,喝的就是快樂——管它是西湖龍井還是徑山烏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