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再次來到浦東美術(shù)館,觀看"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p> <p class="ql-block">不少外國人也在這購票取票,參觀展覽。</p> <p class="ql-block">美術(shù)館一樓大廳"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宣傳墻。</p> <p class="ql-block">陳逸飛是聞名海內(nèi)外的著名畫家,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面追求一種特殊的完美設(shè)計,他的作品最大特點是畫面上彌漫著寧靜和平和。在寫實主義中滲透著中國傳統(tǒng)的美感。無論是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色還是生動傳神的女子肖像,無不體現(xiàn)畫家一種追求:運用西方的繪畫技巧,賦予作品中國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展廳大堂的陳逸飛巨幅長廊畫</p> <p class="ql-block">陳逸飛身前"水鄉(xiāng)"畫的虛擬畫境。</p> <p class="ql-block">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馮遠提寫"陳逸飛回顧展"前言。</p> <p class="ql-block">"占領(lǐng)總統(tǒng)府"1977年,布面油彩。(復制品)這幅畫作原畫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這幅作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優(yōu)秀的主題性藝術(shù)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踱步"197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龍美術(shù)館提供)。這幅作品可以視為陳逸飛33歲時的自畫像。是他對民族命運與時代能量的敏銳捕捉,標志著藝術(shù)家的自我超越。</p> <p class="ql-block">"開路先鋒"1972年,布面油彩,中華藝術(shù)宮惠允。</p> <p class="ql-block">"唯新興的無產(chǎn)者才有將來"1972年,布面油彩,上海魯迅紀念館惠允。</p> <p class="ql-block">"黃河頌"1972年,布面油彩,泰康保險集團惠允。</p> <p class="ql-block">"水鄉(xiāng)"1984年,布面油彩,張振宇惠允。</p> <p class="ql-block">"紹興水鄉(xiāng)之二"1994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水鄉(xiāng)"2002年,布面油彩,私人收歲。</p> <p class="ql-block">"江南水鄉(xiāng)"2002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江南水鄉(xiāng)",2003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周莊"1990年代中期,布面油彩,泰康保險集團惠允。</p> <p class="ql-block">"過橋"1999-2000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探討大師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夏日"1999-2000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歸家"1996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我的鄰居"1996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老宅"1996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蘇州的春天"2001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遠眺圣馬可鐘塔",1988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雙橋"(蘇州)1988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夜宴"1991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這幅畫作是陣逸飛難得一見的音樂主題人物群像。畫面中,五位樂師姿態(tài)各異,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精致飽滿、詩意盎然的藝術(shù)畫卷。畫中五位樂師的肌膚光澤宛如凝脂,細膩而溫潤。身著華麗的錦衣羅裙,色彩冷暖交織、相得益彰。畫面筆觸優(yōu)雅靈動,展現(xiàn)了他對中國古典藝術(shù)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憶潯陽"1991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龍美術(shù)館提供。</p> <p class="ql-block">"潯陽遺韻"1991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仕女與鳥籠"1992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1990年代起,陣逸飛開始創(chuàng)作"仕女"等列作品,1991年的"夜宴"拉開了這一系列創(chuàng)作高峰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琵琶韻"1992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笛韻"1992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玉堂春暖",1993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龍美術(shù)館提供)。這幅作品堪稱陳逸飛此階段的又一巔峰之作。作品以老上海為背景,在封閉空間中構(gòu)筑出一幅浮世繪式的群像。</p> <p class="ql-block">"人物"1993年,布面油彩,上海聯(lián)洋集團有限公司惠允。</p> <p class="ql-block">"西廂待月"1994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小瞿"1995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扇"1996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執(zhí)扇雙美"1998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上海夢"1998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海上舊夢"1998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孤獨"199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雙美"1998年,布面油畫,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等侯演出"198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玄想"2000年,布面油畫,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仕女"2002年,布面油畫,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透視裝女"2003年,布面油彩,龍美術(shù)館提供。</p> <p class="ql-block">"白衣的女孩肖像"1984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二重奏"1986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龍美術(shù)館提供)。</p> <p class="ql-block">"長笛手"1987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龍美術(shù)館提供)。</p> <p class="ql-block">"彈吉他的少女"198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穿藍裙的女孩"198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龍美術(shù)館提供)。</p> <p class="ql-block">"女人與吉他"198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手"198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長笛手"1996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麗人行"1997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此畫面同時看到《麗人行》與《山地風》,盡管風格與題材各異,但仍然讓人感受到作者對空間結(jié)構(gòu)上對戲劇化場景的偏愛。</p> <p class="ql-block">"山地風"1994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龍美術(shù)館提供)。這幅作品是陳逸飛"西藏"系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藝術(shù)生涯具有突破性的作品之一。凝聚了藝術(shù)家尋找精神原鄉(xiāng)的奠定旅程。</p> <p class="ql-block">"綠綠的草原"1996年,布面油彩,泰康保險集團惠允。</p> <p class="ql-block">"白塔"1999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圣火"約1990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高原母子情"1990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回家"2000年,布面油彩,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藏族青年"2003年,紙上炭筆,私人收藏。"牧馬人"2002年,紙上炭筆,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靠在肘上的年輕男人"1976年,紙上炭筆,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含發(fā)男人"1969-1971年,紙上炭筆,私人收歲。</p> <p class="ql-block">"工業(yè)工人"1976-1977年,紙上炭筆,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戴布帽的男人"1976年,紙上炭筆,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人物肖像"1973年,布面油彩,陳百先教授惠允。</p> <p class="ql-block">陳逸飛生平展示廳</p> <p class="ql-block">浦東世紀大道上的"東方之光.日晷針"</p> <p class="ql-block">展示了陳逸飛不同時期的照片資料,記錄了一位藝術(shù)大師的美好瞬間。</p> <p class="ql-block">劉香成 攝影"藝術(shù)家陳逸飛在工作室作畫",1996年,感謝藝術(shù)家惠允。</p> <p class="ql-block">浦東美術(shù)館大廳:"東方少女"2000年,玻璃鋼、不銹鋼雕塑,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2019年,在上海之巔,"上海中心大廈"一樓大廳,曾見過已故藝術(shù)家陣逸飛的這件雕塑"東方少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