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幾日特別炎熱,戶外無法活動,忽然想起有兩個博物館還沒有去過。毫不猶豫,先去剛剛開放不久的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漢魏洛陽古城博物館,坐落于洛陽市瀍河回族區(qū)白馬寺鎮(zhèn)翟泉村,東側便是漢魏洛陽故城遺址,西測與千年古剎白馬寺相望 。</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占地面積219畝,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主體建筑以沙黃色為主色調,造型類似一座古樸的宮殿,取漢魏傳統(tǒng)高臺建筑規(guī)制,筑于高臺之上、氣勢雄偉。</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正南門是一座88米長的拱橋,由于太過炎熱,所以沒有上橋入館,寬敞的邊廊呼應了漢魏宮殿經(jīng)典的廡殿形態(tài),鏤空陶磚構成的幕墻上點綴著透明玻璃磚,陽光穿過,光影斑駁,彰顯出古今交融的獨特建筑美、光影美 。?</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河洛,大都惟中”展廳,主要通過文圖展板、歷代文物、城墻剖面、“全息投影+地理沙盤”多媒體設備,展示漢魏洛陽故城的營建歷史及考古歷程。入口處結合圭表和日晷原理的“大都惟中”光影藝術裝置,能在地面標示出一年的月歷和一天的時辰 。</p> <p class="ql-block"> “漢魏經(jīng)典,魂脈融合”的展廳,展品眾多,如洛陽出土尺寸最大陶牛車、保存完好的大吉瓦當?shù)鹊?,特別是大吉瓦當,可以互動觸摸,盡管開館日子不多,已有包漿的感覺,整個展廳講述了古代民族大融合過程,反映了光武中興、曹丕代漢、孝文帝改革等重大歷史事件 。</p> <p class="ql-block"> “千秋創(chuàng)舉,世界大同”展廳,主要是以考古研究成果展示及文獻記載佐證的方式,讓觀眾感悟漢魏洛陽故城的國際影響力和為世界文明發(fā)展作出的貢獻。數(shù)字化多媒體互動展示是這個展廳的亮點,可以聞到古代香料的味道、看到動態(tài)《洛神賦圖》。</p> <p class="ql-block">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是洛陽“五大都城遺址博物館群”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是一座兼具學術深度與觀賞價值的文化地標,再現(xiàn)了傳統(tǒng)美學與當代設計的巧妙對話,實現(xiàn)了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聯(lián)手在線,讓遙遠的漢魏文明變得可感可觸,打破了傳統(tǒng)博物館的沉悶感。</p> <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它并非簡單堆砌歷史碎片,而是以"中""合""同"為脈絡,串聯(lián)起漢魏時期的政治格局、民族融合與國際交流,讓觀眾在時空穿梭中理解這座古都的文明內核。</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是對專業(yè)研究者還是普通游客,這里都提供了一個沉浸式解讀漢魏歷史的絕佳平臺﹣﹣它既是考古成果的"展示窗",也是文化傳承的"接力棒",更是讓公眾與千年文明對話的"橋梁",堪稱激活歷史遺址生命力的典范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