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名為“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市西南隅,面積約1.88平方公里,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于一體是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世界文化遺產(chǎn)。<br> 鼓浪嶼原是個渺無人煙的綠洲。元末始有人跡,逐步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沖擊,發(fā)聲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傳至今成為勝景,島也因之得名“鼓浪嶼”。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一百余年鼓浪嶼發(fā)展的獨特歷史,使鼓浪嶼形成了具有濃厚人文景觀、復雜歷史情趣、諸多國家風格、中西合璧的“萬國建筑博覽會”。<br><br> 乘輪船前往鼓浪嶼 走在鼓浪嶼的小巷中 登日光巖 日光巖頂—鼓浪嶼島的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