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個女教師的日記</p> <b><font color="#ed2308">序言:</font></b><div><br> 1982年2月的一個早上,27歲的我,右手抱著5個月大的兒子,左腕挎著裝有奶瓶尿布撥浪鼓的布袋子,左腋夾著課本教案花名冊,提前一個月上班啦。執(zhí)教初一二兩班語文,擔任二班班主任。</div><div><br> 從此,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為丈夫做飯并打發(fā)他上班(他工作單位很遠,早出晚歸),再為兒子煮奶備好加餐食物、飲水、尿布、衣褲。7:00把兒子送到學校托兒所。</div><div><br> 中午放學接回兒子,饅頭就白開,抹了嘴,抱起兒子徒步往幾里外的三舅家趕。外婆癱瘓在床,我要去幫著三舅媽照顧外婆梳洗、收拾床鋪、清理大小便。</div><div><br> 晚上忙完家務(wù),我左手抱著孩子,右手備課,批改作業(yè),記錄當日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或者接待前來了解孩子學業(yè)的家長。</div><div><br> 我82--84年的工作日記,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來的。</div><div><br> 我的這幾本工作日記,記錄了一個年輕女教師艱辛曲折的成長過程:苦悶、迷惑、困頓,又鍥而不舍,力求上進;記錄了一個個青春期少年人的成長過程:叛逆、矛盾、掙扎,同時又憧憬、渴求、希冀;記錄了一個初中班集體的班史:大大小小的個人案例,團體事件。</div><div><br> 多年前,有人建議我將這三年的日記改編成一部電視連續(xù)劇。我沒那個本事。</div><div><br> 如今,我已七十歲了,來日不多,打算把日記中的一小部分內(nèi)容發(fā)布在美篇專欄里,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八十年代初女教師真實的工作情況及初中生真實的成長學習情況。</div> <b><font color="#ed2308">寫給老師的詩歌</font></b><div><br><div><b><font color="#ed2308">給老師</font></b></div><div><br>宋愛玲 ( 83-5-9)<br><br>夜晚,書籍伴著你,<br>送走滿天星斗。<br>也許你會伴著孩子,<br>教他數(shù)“一、二、三?!?lt;br>白天,你伴著孩子,<br>在知識的海洋里邀游。<br>也許,你會批評一個犯錯誤的孩子,<br>教育他不要辜負父母的希望。<br>祖國在凱歌中前進,<br>你是主旋律中的一組音符。<br></div></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后記:30年后,我在兒子家照看孫子。一日,帶著孫子在小區(qū)玩耍,居然遇見了宋愛玲。已到中年的宋愛玲在政府部門工作,看著成熟、儉樸、干練,再聊下去,她和我的侄子(也是我的學生)居然是同事。</font></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b><font color="#ed2308">給老師</font></b><div><br>李冬紅 (83-5-13)<br><br>靜靜的夜呀,<br>繁星在閃爍。<br>這時我正望著那美麗的夜空,<br>心想:您一定坐在桌旁,聚精會神地想著什么,<br>想著什么?<br>您想到同學們和我了嗎?<br>我正在想著您,<br>熟悉的面容,<br>有神的眼睛,<br>都在我的心中出現(xiàn)。</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后記:李冬紅從少年到中年,一直都很“文藝”、很“文學”,很“范兒”,一直都在追逐“詩和遠方”的路上。</font></div> <b><font color="#ed2308">宋志偉讓戲票(1982-11-9)</font></b><div><br><div>上星期下午發(fā)戲票,到最后少了一張。我在班上動員道:“哪個同學不想看,能否讓出來?” 宋志偉,這個平時不聲不響的學生舉手道:“老師,我買了兩張,可以讓出一張。” 我到他身邊問:“你那張票原是準備給誰買的?” “給我表哥,我想找個伴。” 我說:“那你就留著吧。” 他把票堅決地遞給我說:“我可以自己去。”</div><div><br> 到了戲院,他的票又和六班一個學生的票重了,我對他說:“你先坐在位上的,你就不要動了?!彼f:“讓他坐吧,我自己再找地方?!?lt;/div><div><br> 這孩子父親母親都是干部,只有一個姐姐,平時我總想,這個孩子家庭條件優(yōu)越,大概也是個時時處處以自己為核心,從不考慮他人的人,且不知他還挺能為別人著想。<br> <br> 宋志偉,長得像他父親一樣高大、筆挺。父親是市委政策研究辦公室干部,母親是鄭州市圖書館的館長。他性格沉穩(wěn)內(nèi)向,舉止落落大方。男孩子們最時興的衣服,他是我們班第一個穿上的。什么樣的樣式,穿在他身上絕不俗氣也絕不出格,象王燕一樣。這幾天,他又穿了一身深藍色的運動衣褲。上衣,緊袖口,翻領(lǐng),通肩臂,有三條白道;下衣,撒褲腿,通兩側(cè)褲,有三條白道。這身運動衣穿在他身上,既不緊,又不松,十分合體,使他的個子顯得更加筆挺。</div><div><br> 他稍厚的嘴唇總是緊繃著,面部神色十分安靜,大大的眼睛常帶著深沉,憂郁的光看人。</div></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后記:<br>宋志偉成年后,在某市局機關(guān)重要部門擔任一把手,工作穩(wěn)扎穩(wěn)實,善打攻堅戰(zhàn),政績十分突出。</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最有意思的是,他女兒的班主任兼英語教師,居然是我的兒子!</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憶當年,宋志偉的父母常常晚飯后散步到我家,說是來閑聊閑坐,實則是來幫我照看孩子。</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宋爸爸和我丈夫聊工作上的苦與樂。</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宋媽媽斜坐在床邊逗我兒子玩。她雙手卡住楠兒的腰部,讓孩子在床上練站立,滿眼的慈愛,我至今記憶猶新。</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我呢,就坐在小凳子上揉搓臉盆里的衣服。那時,誰能想到,這個小小的孩兒,長大后成了宋媽媽的孫女的班主任呢?!</font><br></div> <p class="ql-block">女教師年輕時的照片:陽光向上,百折不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