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紅菱煤礦 . 沙河</p> <p class="ql-block">難忘的九五抗洪</p><p class="ql-block"> 歲數(shù)大了,經(jīng)歷太多,對日歷早已不感興趣了。但在擺弄手機時無意中看到今天是7月29日,正逢外面下著大雨,一下子讓我想到了30年前的今天,那些個驚心動魄的抗洪搶險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那是1995年的7月29日,連續(xù)幾天的暴雨,流經(jīng)本溪,沈陽,遼陽的大沙河流域,發(fā)生了百年一遇的洪災,多處河堤被沖毀,洪水威脅著廠礦,變電站,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各級政府組織居民撤離,廠礦企業(yè)組織抗洪自救。</p><p class="ql-block"> 我們紅菱煤礦距沙河不到一公里,當天傍晚沙河有一處大堤決堤,站在井塔上,目及之處一片汪洋,礦區(qū)成了一座孤島。75年這里也曾發(fā)生過一次河堤被沖垮的特大水災,當時正在建井階段,大水直接沖進礦內(nèi)院里,院里洪水沒腰,洪水退后礦里組織修建了防洪墻,礦內(nèi)設置了東西兩處防洪泵,排院內(nèi)積水,地面加高一米多,這些防洪設施現(xiàn)在正好歸我們單位管,雨季到來前已調(diào)試好,這次洪水雖兇猛卻,卻被死死的堵在了礦外。</p><p class="ql-block"> 當時不斷收到上級政府通報的險情,沙河水位還在上漲,全礦嚴陣以待。第二天早晨,我單位的北風井電話失去了聯(lián)系,當時除有線電話外無其他聯(lián)系方式,水情不詳,北風井在沙河的北岸,與礦內(nèi)隔河相望,一但洪水灌進風井,整個礦井將會毀于一旦。我們立刻組織了救援隊前往北風井,因為北風井歸我們單位管轄,參加救援義不容辭,過了鐵路大橋,下橋后就開始涉水,附近居民樓群已泡在水中。通往北風井的大道早已看不到,我們只好按路兩旁稀疏的大樹做參照物,艱難的行進,越走水流越急,從沒腰深到?jīng)]過胸口,每走一步都非常艱難,水流太急,想停都停不下來,只有走到有樹的地方才能在樹干后面喘息一下。我們努力的穩(wěn)定自己,大水湍急,不能倒下,一但倒下就會被洪水卷進茫茫曠野無邊無際的大水之中,我們互相照應著,一步一步的艱難前行,任由沖下來的樹枝和漂浮物撕打著我們的身體,這個時候我們還能想什么呢,礦井的安全,還有那幾個堅守崗位的兄弟們的安全,他們等待著我們。在一棵大樹后面我們稍事休息,忽然一頭牛被沖了下來,從我們身旁疾速漂過,那頭牛連掙扎的余地都沒有,在茫茫的洪水中很快的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我們冷靜下來,努力的辨別我們目前的位置和洪水的流向,我們判斷現(xiàn)在的位置應該在大堤決口處不遠,單憑水流的速度,再不能前行了,我們現(xiàn)在即不是順水,也不是逆水,相當于“橫渡”,必須“腳踏實地”,一但水深我們會漂起來,就像那條牛,不知會沖向哪里,即使會游泳也無用,我們只好放棄,滿心不甘的撤了回來,準備另尋道路,回去的路上,我想起了母親,前幾天剛到姥姥家,那里是遼界正是沙河的下游,在我的印象中,那里也是經(jīng)常漲水。快到礦里了,來不及多想了,我想信那里的當?shù)卣?,我祈禱著母親平安!</p><p class="ql-block"> 回到礦里,聽了我們的匯報后,礦里立即決定另尋出路:決定由南紅經(jīng)沈大公路到北紅至北風井。這條路我知道,75年那次大水,很多運送救災物資的車因為到處是水又不熟悉路況,而拋錨在南紅的這條路上,那時洪水已上了公路,公路中間只露出了一點點的路面,上面放了很多準備調(diào)配救災的船,甚至把公園的游船也調(diào)來了。救援方案很快定下來,這次扎個臨時筏子,帶了很多補給,因為北風井還有幾個堅守崗位被困住的工人。正準備岀發(fā)時我接到通知,中央水泵告急,需立刻排水,要求單位負責人下井組織排水,我立刻做下井準備,這次北風井救援共組織了13人,我剛剛經(jīng)歷了那場大水,深知洪水的兇險,他們這次救援前途未卜,當他們走進洪水中時,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回還”之感,顯得有些悲壯,全礦把礦井的安全都寄托到他們身上。</p><p class="ql-block"> 這時付井所有的岀入口包括窗子,都已經(jīng)封閉,我們順著一個封閉窗戶給我們留的洞口爬了進去。</p><p class="ql-block"> 入井前得知為我們供電的上級變電站正被洪水圍困,隨時有停電的可能,停電一但過長,井下的地下水越積越多,隨時有淹井的可能,我們必須在停電前把水倉水排到最低水位,為了保證我們安全升井,在絞車房設置了起重機,我們是摩擦式絞車,一但停電,用起重機將平移式閘松開,用絞車配重錘的自重將我們提上來,當然我們自已也做了最壞的打算…</p><p class="ql-block"> 這時這個擁有幾千人的大礦,此時井下人員屈指可數(shù):運輸信號工一人,中央變電所操作工一人,中央水泵操作工一人,兩個單位的負責人各一人。</p><p class="ql-block"> 這次排水很順利,所有的備用泵雨季前都檢修完畢,所有的泵全開,用最短的時間將水倉排到最底水位。</p><p class="ql-block"> 我們安全升井。</p><p class="ql-block"> 升井后我們得到消息,救援人員已安全到達北風井,北風井在大堤決口處的上游,雖被洪水圍困,但沒造成威脅,司機們已把防水墻大門用事前準備好的木板閘上,風井的風門處高高的堆起提前準備好的沙袋,他們還在堅守著崗位。</p><p class="ql-block"> 終于松了一口氣!</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洪水稍稍退去,太陽也出來了,曬得身上熱辣辣的,但堤外水還沒退,我們到南紅大堤設臨時泵,排堤外積水。我們注意到,靠近堤壩的民房,洪水已淹到了房檐處。</p><p class="ql-block"> 洪水退去后,我才得以回家,一樓的住戶正清除室內(nèi)的淤泥,這時我才知道,當洪水泛濫時,一樓的水已沒胸。</p><p class="ql-block"> 那次洪水過后,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治理沙河:清理河道;加寬加高兩側(cè)大堤,治理河水污染,關閉造成河水污染的小作坊,建污水凈化站。</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大沙河,清澈見底,引來各種鳥類,她像飄逸的彩帶飄落在寬廣的大地上,給人們以溫柔。</p><p class="ql-block">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要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她帶給我們的永遠是福利!</p><p class="ql-block"> 這也是我們的責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