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藏特別是阿里地區(qū)到處可見高原精靈,這里是它們的家園、是它們的天堂。在整個阿里環(huán)線上,在路邊、在山坡,甚至在看似無生命的石堆里、戈壁里都可見到三五成群的野生動物在行走、在覓食。特別是當你走在羌塘無人區(qū),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各種野生動物成群結隊、家養(yǎng)動物縷縷行行,讓人目不暇接。本期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高原精靈。</p> <p class="ql-block">一、藏野驢</p><p class="ql-block"> 藏野驢別名藏驢、野馬。頭部較短;耳較長,棕色偏黑。全身皮毛以紅棕色為主。</p><p class="ql-block"> 藏野驢分布于中國青藏高原,棲息于海拔4200-5100米間的高原、高寒荒漠草原和山地荒漠帶。是青藏高原特產(chǎn)動物,是瀕危野生動物,屬于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p><p class="ql-block"> 在整個阿里大環(huán)線上,野生動物最多見的就是藏野驢,羌塘無人區(qū)最多,外表很漂亮,特別在陽光下,皮毛閃閃發(fā)光、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二、藏羚羊</p><p class="ql-block">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動物,被稱為“高原精靈”???。是植食性動物,主要以草本植物為食。它們有季節(jié)性遷徙的習性,每年四月底,公母羚開始分群而居,五、六月母羊與雌仔遷徙前往產(chǎn)羔地產(chǎn)仔,之后原路返回。雄性藏羚的遷徙模式比雌性更加靈活。</p><p class="ql-block"> 藏羚羊在中國自1993年起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身材具有獨特的美感???。它們體型優(yōu)美健壯,動作敏捷矯健,淡棕褐色的毛色與高原環(huán)境相融合,雄性藏羚羊那對長而筆直、烏黑發(fā)亮的角,更是為其增添了一份俊美,使其在高原上顯得格外靈動優(yōu)雅。</p> <p class="ql-block">三、藏原羚</p><p class="ql-block">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圃鐚賱游铮彩菄叶壉Wo動物。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動物,棲息于海拔300-5750米之間的高山草甸、亞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帶。主要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及經(jīng)絨蒿等草類為食,清晨和傍晚為主要的攝食時間。它們行動敏捷,聽力和視力極佳,能在幾公里之外就發(fā)現(xiàn)天敵,且奔跑速度快,爆發(fā)力和耐力強。</p><p class="ql-block"> 藏原羚具有獨特的美感。它們身形矯健輕盈,四肢纖細優(yōu)雅,奔跑時姿態(tài)靈動。其臀部那醒目的白色心形臀斑,在草原上跳躍時宛如靈動的音符,又似大自然繪制的浪漫符號,十分可愛。雄性藏原羚的角雖短,但如精心雕刻的匕首,彎彎的黑角在晨曦下閃耀著微光,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四、藏綿羊</p><p class="ql-block"> 西藏高原草原遍布藏綿羊,它們是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優(yōu)良品種,高原環(huán)境適應很能力強,能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缺氧、晝夜溫差大的草原環(huán)境中生存,耐寒、耐粗飼,對低營養(yǎng)的牧草有較強的利用能力。體型中等,被毛厚實,多為白色,毛質(zhì)粗糙且富有彈性,既能抵御嚴寒,也是重要的毛用資源。不僅提供羊毛用于制作藏毯,羊肉肉質(zhì)緊實、味道鮮美,是當?shù)刂匾娜馐称穪碓?;皮張也有一定利用價值。</p><p class="ql-block"> 藏綿羊性情溫順,合群性強,適合在廣闊草原上放牧管理,能隨季節(jié)遷徙尋找牧草,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p> <p class="ql-block">五、紅嘴鷗</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的很多湖泊都有紅嘴鷗,特別在班公湖最多,應該是遷徙至此。紅嘴鷗是一種中型鷗類,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很美麗。性喜群居,繁殖期常集成大群營巢,越冬時也會三五成群或與其他水鳥混群。食性雜,主要以昆蟲、小魚、蝦等為食,也采食植物。其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p><p class="ql-block"> 紅嘴鷗飛起來很美。它們翅膀寬大,飛行能力超強,在遷徙時能一天飛行150公里???。飛行時,它們或在水面上空振翅飛翔,或成群結隊地鋪天蓋地飛過,時而低飛掠過水面,時而俯沖入水捕魚,姿態(tài)輕盈機敏、矯健而敏捷,尤其是在陽光的照耀下,潔白的羽毛閃爍著銀光,紅色的嘴巴格外醒目,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六、藏牦牛</p><p class="ql-block"> 藏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種,也是當?shù)匦竽翗I(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高原之舟”,具有鮮明的特點。首先是適應極端環(huán)境,能在海拔3000-6000米的高寒、缺氧、晝夜溫差大的高原環(huán)境中生存,耐寒性極強,可在零下30-40℃的低溫中安然過冬,對貧瘠草場的適應能力也很強。以高山草甸的牧草為食,耐粗飼,覓食能力強。性情較溫順,但在繁殖期或被激怒時會變得兇猛。它們是群居動物,常由一頭健壯的雄牛帶領群體活動。對當?shù)啬撩駚碚f至關重要,其肉、奶是重要的食物來源,皮毛可制作衣物、帳篷等,糞便可作為燃料,同時還能作為運輸工具,在交通不便的高原地區(qū)承擔負重運輸任務。</p><p class="ql-block"> 西藏牦牛不僅是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一環(huán),更是藏族人民生產(chǎn)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有著獨特的生存智慧和實用價值。</p> <p class="ql-block">七、黑頸鶴</p><p class="ql-block"> 黑頸鶴是鶴形目鶴科鶴屬的大型涉禽,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繁殖和生活的鶴類???。其頭頸部呈黑色,胸部、腹部均呈白色,翅膀部分既有黑色又有白色,飛羽和尾羽為黑色,眼后和眼前有一小片白色或灰白斑,頭頂前方裸露的皮膚呈暗紅色,在陽光下鮮艷奪目,求偶期間會膨脹。是群居候鳥,除繁殖期常成對、單只或家族群活動外,其他季節(jié)多成群活動。每年春季3月中下旬遷到繁殖地,秋季10月中旬到達越冬地,越冬時喜歡夜間在河流、湖泊濕地附近棲息。雜食性,以植物的葉、根莖等為食,也吃昆蟲、魚、蛙等,產(chǎn)卵前會特別注重補充動物性蛋白質(zhì)。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中國9種鶴類中唯一種群增長的鶴類。</p> <p class="ql-block"> 好了,有關西藏阿里大環(huán)線上的動物介紹完了。其實還有很多如狼、雪豹、巖羊、金雕等,只不過有的沒遇到,有的拍攝資料較少,無法介紹。最后還是以一首詞來結束本篇吧。</p><p class="ql-block"> 鵲橋仙·高原精靈</p><p class="ql-block"> 冰峰作帳,云濤為路,野驢踏碎殘雪。藏羚風里展銀蹄,原羚臀、白斑似月。</p><p class="ql-block"> 牦牛角勁,綿羊毛暖,共守高原歲月。鶴鳴劃破碧天青,伴雪域、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