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KiTa=托兒所+幼兒園

秀才

<p class="ql-block">前幾天,艾莉通過了入學(xué)測試,去年11月通過了入學(xué)語言測試,其實她只有五歲多一點,明年9月才入學(xué)。我問“如果測試不過會怎樣?不能上學(xué)?”不是的,哪方面不行盡快補——你看,在國外孩子也躺不平……</p> <p class="ql-block">在德國,學(xué)齡前分為兩個階段:零到三歲叫Kinderkrippe(托兒所),三歲以上到六歲叫Kindergarten(幼兒園),統(tǒng)稱為KiTa。這很像幾十年前的中國,懷孕就開始申請,出生不久就可以送??上鴥?nèi)的托兒所消失了,改成了老人的再就業(yè)。在德國,產(chǎn)假最多可以休三年,但孩子幾個月就可以送出去。我家倆娃入托時間分別是一歲和七個月。當(dāng)然如果不舍得,可以不送,但別指望在KiTa安裝監(jiān)控,也別指望老師給發(fā)視頻,更沒有家長群隨時溝通。</p> <p class="ql-block">和國內(nèi)幼兒園比,KiTa最大的不同是散養(yǎng)、戶外活動多,幾乎不用電子產(chǎn)品,只在入學(xué)前一年加一點課程。孩子們必備玩沙玩水玩雪的衣服,送去時干干凈凈,接回時變成漏沙,到了夏天一個個黑不溜秋的。有一段時間,每次接都看見艾莉站在小木屋房頂上。在國內(nèi)是絕對不會的,老師可擔(dān)不起這個責(zé)任。</p><p class="ql-block">去年冬天,雨夾雪,我看見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在附近草坪上踢足球。男孩女孩都有,穿著連體的雨衣雨褲在泥地里爭搶、滾,一片喧鬧聲。我心想,在國內(nèi),這種天氣孩子肯定在有暖氣的教室里呢。要看到孩子流著鼻涕渾身是泥,老師肯定被投訴了。</p> <p class="ql-block">KiTa也分為公立私立兩種,一般來說公立放假多,私立花錢多。國內(nèi)幼兒園大而全,德國小而多。我家弟弟的KiTa,是一對姐妹開的,接受政府補貼按公立收費。全園只有一個班,滿額12人。所以更像一個家庭,老師能關(guān)注到每一個孩子。</p><p class="ql-block">德國KiTa很多元,有各種膚色種族的孩子。招生時會考慮到性別和年齡的搭配,公立還要照顧到貧困家庭、特殊兒童。相比之下申請托兒所更難,同時申幾十個也不一定能錄取。幼兒園則要保證應(yīng)收盡收。托兒所都是收費的,公立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私立高低不一。幼兒園公立免費,餐費自擔(dān)。KiTa一般會照顧本園孩子的弟弟妹妹,優(yōu)先錄取,所以我家弟弟到了三歲,就收到了姐姐KiTa的錄取通知。</p> <p class="ql-block">KiTa會對新入園的孩子排開檔期。一個適應(yīng)了另一個再來,不會出現(xiàn)哭聲一片的情況。適應(yīng)期開始有家長陪伴,時間很短。然后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的延長,父母逐步遠(yuǎn)離,直到獨自留下。期間班里大點的孩子,會主動幫助小的。</p><p class="ql-block">有時我會問孩子:“在KiTa你和誰是朋友?”他們會說出一串名字,分不出他們說的哪是老師,哪是小孩,因為在德國都是直呼老師的名字。寶寶生日時,家里要烤小蛋糕帶去分享,KiTa也會給每個孩子過生日。圣誕節(jié)KiTa會給孩子準(zhǔn)備禮物,家長也會給老師準(zhǔn)備禮物,但價值是有規(guī)定的,有禮也有度。</p> <p class="ql-block">若問中德幼兒園哪種更好,還真不好說。不同方式,實際上都是家長用錢做出的選擇。有一點我要給德國點贊——只要集體出門,孩子們都要穿著統(tǒng)一的帶反光條的黃馬甲。估計這是政府或者法律要求的吧?這可不只是對外提醒,也是孩子的安全課。</p> <p class="ql-block">前不久,艾莉說新來的XX老師對她兇。反映到KiTa,園方調(diào)查后邀請家長和老師一起座談。XX說她很喜歡艾莉,可能自己沒意識到太嚴(yán)厲了,主動道歉。家長也表示不針對老師,只是希望孩子的感受得到重視。第二天媽媽對艾莉說:“XX說她特別喜歡你,到了KiTa你可以主動問她好嗎?”此后孩子和這位老師相處很好。</p><p class="ql-block">偶爾我會去KiTa接孩子。弟弟會一臉燦爛的和每個人說再見,艾莉則會跟老師說“這是我姥姥,她只會中文,不會說德語”,然后主動做翻譯。她讓我感覺被這小小的人兒暖心的保護著。</p> <p class="ql-block">每天從KiTa回來,進門第一件事一定是脫鞋、換衣服,和腳一起出來的還有一地沙。用吸塵器一吸,噼里啪啦的響。我開玩笑說“兩個寶寶上幼兒園就能蓋一座房子”。雖然有些夸張,也不是毫無依據(jù)。不信可以算算,倆娃累計上幼兒園135個月,減去節(jié)假日,按每天半斤,能帶回多少沙子?所以我猜,沙子應(yīng)該計入低值易耗品,需要定期補充。</p><p class="ql-block">換一個角度看,這樣每天負(fù)重活動,體力肯定好。我注意到,德國的小孩幾乎沒有胖子,大都是活力十足的,瘦瘦的大長腿。或許就與他們從小辛苦背沙有關(guān)吧?</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圖片來自kita,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