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京城喧鬧的琉璃廠文化街區(qū)旁,小安瀾營胡同如一條靜默的時光隧道,青灰色的磚墻遺留著著歲月的痕跡。胡同深處,宣南書店(琉璃廠店)朱紅的門扉打開,仿佛在向每一位路人發(fā)出無聲的邀約——這里藏著老北京溫潤的文化肌理,也是現(xiàn)代都市人靜謐的心靈驛站。</b></p> <p class="ql-block"><b>書店所在的老北京宣南地區(qū)琉璃廠、楊梅竹斜街一帶,自古便是京城文脈匯聚之地。明清時期,琉璃廠因書肆、古玩店鋪云集,成為文人雅士淘書訪古的圣地;而楊梅竹斜街更因民國時期七家書局比鄰而居,被譽為"出版一條街"。如今,隨著胡同居民騰退與有機更新,宣南書店的悄然誕生,恰讓百年書香在青磚灰瓦間重新流淌。</b></p> <p class="ql-block"><b>書店巧妙地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庭院式格局,東院石砌的甬道兩側(cè),精心布置了綠植景觀,西院庭院中間則是一個水流潺潺的小花壇,二樓露臺可一覽周邊老北京胡同屋脊景色,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店面晶瑩剔透的水幕墻,水流沿落地窗傾灑而下,水霧氤氳間光影浮動,給書店平添幾分靈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走進書店,暖黃色的燈光溫柔地灑在木質(zhì)書架上,琳瑯滿目的書籍散發(fā)著淡淡的墨香,讓人瞬間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這里陳列的書籍獨享北京圖書大廈合作特供,新書上架快,藏書較豐富,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特別是介紹老北京風(fēng)俗和市井文化的書籍,從《帝京景物略》到《城南舊事》,從胡同掌故到方言研究等,構(gòu)成了理解北京文化的一把鑰匙。</b></p> <p class="ql-block"><b>在書店閱讀區(qū),只見小朋友在家長帶領(lǐng)下,安坐書店一隅,或讀一本好書,或完成假期作業(yè),既躲過室外高溫,又集中時間“充電”學(xué)到了知識。隨著暑期來臨,宣南書店開啟了暑期模式,以豐富的特色圖書和創(chuàng)意實踐活動,吸引讀者特別是青少年學(xué)生過一個書香相伴的炎夏暑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宣南書店最動人的風(fēng)景,莫過于那些沉浸于閱讀中的身影:或安坐在水幕窗前的座位上,或“窩”在窄窄書架犄角,或半躺在書籍環(huán)繞的特設(shè)空間,靜靜享受潛心閱讀的美好時光。正如宣南胡同長大的書店主理李先生所言:"我們賣的不僅是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對精神世界的珍視與守護。</b></p> <p class="ql-block"><b>這里承載的功能不止于閱讀。書店不定期開一些筆會、讀書會、特色研學(xué)活動,還舉辦沉浸式非遺風(fēng)箏、兔兒爺、插花、剪紙制作和文藝匯演等,讓周邊居民和游客能聽到地道的相聲、評書,看到生動的傳統(tǒng)戲曲表演。書店經(jīng)營的咖啡飲品、下午茶、中式點心和貓咖,也較有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電子閱讀盛行的今天,宣南書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觀,其生存之道便在于業(yè)態(tài)融合?!皶?” 的經(jīng)營模式在不斷延展,繼宣南書店(琉璃廠店)之后,他們又開了宣南書店(法源寺店)等連鎖書店和宣南劇場等演出場所。正如書店主理李先生所期許的,宣南書店是一扇永不關(guān)閉的“文化之窗”,以微光之姿照亮并溫暖著它所扎根的土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暮色漸濃,室外的晚霞與書店的燈光,輝映在胡同的磚墻上。藏匿在胡同深處的宣南書店,像一位沉默而篤定的守望者,見證著城市的變遷,守護著文化的根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