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早晨直奔28公里外的七彩丹霞北門。因為頭一天下雨,這一天上午的丹霞一定很美。但因為我早在未開發(fā)時就去過,2023年又第二次到過,也就沒怎么動心,何況距七彩丹霞僅有16公里的冰溝丹霞,更讓我充滿好奇與期待。在游客中心放下七位隊友后,去過的六位調(diào)頭去了屬于肅南縣的冰溝丹霞。距目的地還有幾公里,公路右側的丹霞地貌就吸引了我的眼球,遺憾錯過了唯一可停車的地方。繼續(xù)前行,到了2023年去過的走康樂草原的岔路口,那時并不知道右側直接去往肅南縣城的道路往前延伸數(shù)百米,即是冰溝丹霞的游客中心。 短短16公里的道路,路上盡是故事,首先是梨園口,這是西路軍血戰(zhàn)馬家軍的戰(zhàn)場所在地,據(jù)說當年梨園河的河水都被戰(zhàn)死者的血水染紅,戰(zhàn)斗的慘烈可想而知。后來遇到一位在臨澤插過隊的老知青,不但給我講述了梨園口戰(zhàn)役的情況,還講到了梨園口女人的趣事。從梨園口往西,過一個叫黑窯洞的地方,一個個缸型的凸起物,我猜想應該是燒磚瓦的窯。后來也是這位老知青告訴我,那是大煉鋼鐵時留下的小煉鋼爐。我當時也想到過這一點,因為覺得遠離城鎮(zhèn),又保存那么完整,所以就再沒往那方面想。早知是煉鋼爐,我們應該過河去看看。我估計,能夠完整保留下那個時代的土法煉鋼爐少之又少,甚至那段歷史都很少被提及?;乇軞v史教訓的結果就是錯誤被不斷重復。 到了冰溝丹霞景區(qū),買了小環(huán)線的門票及景交車票,工作人員還在整隊培訓。等了約15分鐘后,景交大巴車開始上人,我們這一撥人也就十幾個,好在車輛按時按點,不用等。到達第一個觀景點也就幾公里的路,買票時工作人員就說過,在這里游覽完后,要原路返回,然后繼續(xù)乘車去第二個觀景點。我們沿棧道緩步而上,映入眼簾的一切,或如鳥獸般栩栩如生,或如城堡般巍峨挺立,各類造型的丹霞與雅丹地貌,讓人眼花繚亂,彷佛穿越星際,進入遠古的外星文明。一時間,我們似乎不是在游覽地質公園,而是在參拜被上帝遺落在地球之外的宮殿。挺拔的石柱,坍塌的穹頂,矗立的宮墻,都在用低沉的聲息在講述一段遠古文明的興盛與衰落。無人機視角中無邊無際的山巒,又宛如起伏的海浪,由近及遠,靈動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很難想象,大自然那雙看不見的手,是如何在漫長的時間河流里塑造了這千姿萬態(tài)的奇特地貌,不知道是風的凌厲,還是水的溫柔,切割、雕塑出這粗糲而又精美的造型。如果有地殼隆起的造山運動,為何不是均勻的隆起,而偏偏是刻意的突兀,刻意的雕琢?此形此狀,此情此景,你不得不信,這世界真的有一雙神奇的手,在不經(jīng)意間,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的奇幻空間。讓思緒穿越時空,穿越星際,在某個遙遠的地方,有一群精靈般的生命,它們以紅砂巖筑就宮殿,在宮殿旁立石柱,或為祭天,或為計時;或為頂天,或為生殖崇拜,于是那一個昂首聳立的石柱、石筍,就都成了神柱、天柱。彷佛是一處與遠古對話、與外星交流的去處,一個屏息冥想天外世界,接收天際信息的特別平臺。 太陽緩慢升高,云朵不斷變化,冰溝丹霞的光影,在漸漸褪去魔力的同時,也喚醒了我的遐想。結束游覽后,問了景區(qū)工作人員關于外星谷的情況,他說那邊還沒有開發(fā)。后來才知道,他也許沒說實話,也許不了解情況。外星谷實際上不但開放,還容許私家車開進景區(qū)。不過,我們已沒有足夠的時間。到了中午時分,我們在游客中心的屋檐下簡單吃了點水果、路餐,聊作午飯,隨后就去接進入七彩丹霞的幾位隊友。雖沒時間、也沒敢貿(mào)然去距冰溝丹霞不遠的外星谷,好在肅南境內(nèi)這塊同樣充滿奇幻的地方不算太遠,有機會也許會補上這一課。 三臺車返回七彩丹霞時,七位隊友還沒有出景區(qū)。于是就在西門附近停車等候,并囑托他們從北門出。等候中,與大家商議,避開門源的熱點,繼續(xù)住民樂原來住過的酒店。得知他們開始出景區(qū)后,我們前去他們早晨下車的地方接人??傻攘嗽S久還是不見人,估計是去了出口處,打電話告訴我們停車處的標志性建筑后,遠遠看見他們沿路邊走來,于是便開車迎了上去。本來是記著要他們下車時認準地方的,結果我忘記了,他們也忘記了,好在不遠,不用像嘉峪關那樣來回轉圈。接上所有隊友后,我們?nèi)ネR蹄寺。<div> 馬蹄寺地處祁連山麓的肅南縣境內(nèi),核心景區(qū)包含7處石窟群(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下觀音洞),共70余處窟龕,始建于北涼時期。</div> <p class="ql-block"> 馬蹄寺是2023年看完七彩丹霞,尋訪過臨澤倪家營同學插隊知青點后錯過的地方,也是我唯一沒去過的本省著名石窟。本來以為道路有多崎嶇,甚至誤以為有山路。結果這次走了才知道,一路皆為平坦的大路,而且不用繞道張掖市。遠遠看見馬蹄寺的高大牌樓,正高興走近了拍視頻,卻被引導到遠離牌樓的停車場。目測這個停車場離游客中心差不多有超過800米的距離,沿公路往里走到游客中心,看到有車停放,心里略有不爽,都是老年人,就不能讓大家少走點路嗎?這里門票雖有優(yōu)惠,但景交車35元,而且進去后還有二次消費,據(jù)說要玩完所有景點,需要300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 從牌坊樓入口到第一個景點千佛洞,大約500米,這里不需要二次門票,但旁邊的特窟要80元的門票,一行人中,只有年齡超過70歲的五泉山人進去看了,他說也沒看到什么特別的內(nèi)容,關鍵是進去后還不讓拍照,這就讓我連好奇心也沒了。大家在千佛洞參觀拍照后,繼續(xù)乘景交車到達核心經(jīng)典馬蹄寺。下車后需要繼續(xù)沿山根走約1公里路,中間有個叫勝果寺的南寺,隨后到塔爾梁,這里有兩座白塔,分別為薩迦班智達舍利塔與西夏王李元昊舍利塔。前者為藏傳佛教高僧及西藏重要的宗教首領,他不但在馬蹄寺有過講經(jīng)說法的經(jīng)歷,還曾在西藏納入中央政府的涼州會盟中發(fā)揮了關鍵性作用;后者為西夏王朝的開國皇帝,曾長期控制河西走廊,與北宋、遼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李元昊組織創(chuàng)制了西夏文字,也曾為馬蹄寺的修建與開掘發(fā)揮過重要作用。 </p> 馬蹄寺最有代表性的是北寺的三十三天石窟,這是懸在高空,比山西著名的懸空寺更高、更早的懸空寺院。開鑿于懸崖絕壁,分7層21窟,呈寶塔形分布,是河西走廊石窟藝術的巔峰之作,被譽為“懸崖上的佛國”?!叭焓摺敝饕从诜鸾涛幕械摹叭臁备拍?,佛經(jīng)中描述須彌山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是諸神游樂之所,古人將此天界結構融入石窟設計,象征修行者通過積德行善可超脫凡塵,達到涅槃境界。三十三天石窟沒有外露的棧道,進入的通道全部暗藏在石崖內(nèi)部,狹窄的上下臺階,僅容一人通過,而且跨步之間,需要坐著才能踩到下一臺階,通常有工作人員在不同層通過對講機對游客進行上下調(diào)度,并指導如何邁腿,最高一層旁的洞窟旁的小洞窟,更是狹窄到不容胖人通過。 <p class="ql-block"> 不過,最讓我震撼的還是站佛殿,記憶中這是我見過的最大規(guī)模的石窟,除了站佛,我特別留意其對稱,并呈“回”字型的甬道,甬道兩側有大小不易的佛龕,從外部看,感覺就是一座洞窟內(nèi)的宮殿。反復留戀于站佛殿內(nèi)的甬道,被古人的造像藝術與開掘如此浩大洞窟的氣勢所折服。站佛殿內(nèi)的采光非常科學,完全利用兩側洞開的自然光,在沒有任何照明設施的情況下,無論天晴天陰,碩大的大殿里都通透而光亮,而且始終保持空氣流暢。最后看到的是馬蹄殿現(xiàn)存“天馬蹄印”石刻,為鎮(zhèn)寺之寶,也是馬蹄寺名字的由來。傳說源自天馬飲水留下的馬蹄印,象征佛教圣跡與民族信仰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結束馬蹄寺的參觀游覽后,在返回停車場的路上,才理解了為什么讓游客把車停那么遠。連接停車場與游客中心的是一條步行街,進入景區(qū)時,根本就沒發(fā)現(xiàn),所以才盯著牌樓走了公路。步行街既是購物餐飲街,也是裕固族風情街。沿街兩旁除了常見的旅游紀念品外,有各種當?shù)靥厣男〕约案魃宛^、酒吧之類的店鋪,偶爾還有人當街跳裕固族的民族舞。讓我感興趣的是沿河的一邊還有一大片深色的八瓣梅,只是考慮到?jīng)]進入三十三天的多數(shù)隊友等的太久,只能匆匆走過。等齊最后兩位后,離開肅南,前往近50公里外民樂已經(jīng)住過一次的華悅假日酒店投宿、休息,全天行車約207公里。雖然住在城外,連酒店前臺都不知道周邊是否有營業(yè)的餐廳,但我們還是在酒店對面找到一家清真餐廳,九個人一起吃了此行“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 17日從民樂出發(fā),再次經(jīng)過扁都口??吹铰肺鬟叺挠筒嘶ㄒ黄瘘S,就拐進了停車場。大家去往油菜花地拍照,我則用無人機拍攝這個新開發(fā)的扁都口旅游景點,以前這里可只有公路東邊屬于山丹軍馬場的油菜花花海,而且不收費,漫山遍野,富有立體感的油菜花海,完全是軍馬場常年種植的經(jīng)濟作物,在十多年前曾紅極一時。</p><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出發(fā),過了海拔3685米的俄博嶺埡口,提醒五泉山人準備好在俄堡鎮(zhèn)拍攝的城樓。這個城樓我第一次過俄博時是還沒有,隔了約兩年后帶群里群友從扁都口到北山林場路過,便有了這個城樓。因為處在甘青兩省交界的關卡要道,歷史也是漢藏兩地及農(nóng)區(qū)與牧區(qū)的重要界限,設立關樓的可能性極大。從俄堡鎮(zhèn)開始,我們向東朝門源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 這一路,過去曾走過幾次,但近十年來再未涉足。由于今年雨水好,這一路的草原也是郁郁蔥蔥,充滿生機。上行到海拔3767米的景陽嶺埡口,就離開黑河流域,進入到大通河流域,一個不起眼的分水嶺,區(qū)分開來內(nèi)河與外河 。車輛行進中,就被左前方遠處的雪山云霧所吸引,剛好有一條左拐的砂石路,我們拐入后停車,拍下來有著特殊標記的羊群與遠處的雪山。再繼續(xù)前行,又到了路右側一個花海景區(qū),但沒有進入,而是直接到了崗什卡雪山景區(qū)的游客中心。崗什卡雪山早在我玩戶外的時候就很有名氣,蘭州經(jīng)常有群組織登崗什卡雪山的活動,同行的毛毛雨與果果就曾參與過。這里看到的雪山更近、更清晰。我過去雖然路過過,但因那時沒有游客中心,就始終沒有弄清楚具體位置。這次路過,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崗什卡雪山是當?shù)夭刈宓慕蟹?,地理坐標上叫西岔腦,在地理位置上屬于祁連山脈冷龍嶺的最高峰,海拔5254米,也是河西走廊與大通河的界山,山陰屬于肅南皇城鎮(zhèn)。據(jù)說,上面有溫泉與瀑布,更有大面積的現(xiàn)代冰川,水域祁連山最東端的冰川。雖然我們都無時間與體力再爬雪山,但能在遠處看一眼,用無人機的長焦拍攝已經(jīng)非常知足。</p><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前行,就到了門源縣可以看到油菜花的青石嘴鎮(zhèn)境內(nèi)。這也是我第一次從西寧到門源看油菜花經(jīng)過的地方??赡苁呛0斡行└?,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油菜花,還有些稀疏,但我還是用無人機進行了拍攝。隨后繼續(xù)前行,我們沒有按導航所指向左拐入一條限高的小路,沿大路前行幾百米后,與果果商議,還是掉頭回到了導航所指線路,因為我們都覺得,穿越油菜花海的路,走起來更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果然如我們的想象,穿行在花海中間的小路上,感受完全不同,十多年前,就是想進入花海,也沒有車輛可以進入的道路。我再次爬上小車的天窗,呼吸充滿花香的空氣,拍攝路兩側的油菜花海,這引得后邊的毛毛雨也爬上天窗拍攝,甚至后車的飛翔也有樣學樣,爬上來天窗。拐過幾條小路,就到了高速入口,這里的花海色澤更濃更密集。正好有個觀賞花海的服務區(qū),就進到了服務區(qū),其他人站在有一定高度的服務區(qū)拍攝觀賞,我則繼續(xù)用無人機拍攝。本來服務區(qū)的樓頂是一個更好的觀景平臺,但不知何故沒有開放。這是此行最后看油菜花的機會,也是最佳的觀景平臺。</p><p class="ql-block"> 結束最后的觀景后,一路沿高速往前,中間接到毛毛雨的電話,得知他們又從門源出口出了高速。我只能建議他們:是否走高速,自己決定。三臺車的集體行動,就此結束。后來獲知:他們還是上了高速,只不過比我們晚回了一個多小時。最后一天行車505公里,8天共約3500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