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以土家族、苗族為主,擁有豐富的巴文化、土司文化和非遺項目,如土家族擺手舞、宣恩草鑼鼓等。<div> 游覽完梭布埡石林后,我們頂著39度的高溫大太陽,帶著孫女游覽恩施土司城。</div><div> 恩施土司城是全國土家族吊腳樓中規(guī)模最大、風格最典型、外觀最壯觀的仿古建筑群,是復原的古代土司王府,展示了鄂西土司制度的歷史文化。</div> 走進土司城,首先穿過南門隧道,也被稱為梯瑪神歌壁雕隧道。“梯瑪” 是土家語,意為敬神的人,梯瑪神歌是土家族的歌樂文化,通過壁畫的形式展現(xiàn)了土家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內(nèi)涵。<br> 百花園是土司皇城的 “御花園”,假山參差,碧水游魚,曲欄幽徑,種植了各種花卉樹木,盡顯王室花園的富貴。 九進堂是整個土司城的核心。九進堂顧名思義就是九重九進,一層比一層高,由 333 根柱子、333 個石柱礎、330 道門等組合而成,是罕見的純榫卯相接的木結(jié)構建筑,富麗堂皇,盡顯土司皇城風范。 九進堂的大門,給人以莊重威嚴之感,紅墻、飛檐、金龍,透著厚重的歷史感與儀式感。雕刻精細,從蝙蝠到龍鳳,滿是文化符號,像打開了土家族歷史文化的一扇窗,能感受到先輩營造建筑的巧思,也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傳承。 <p class="ql-block"> 第一進是將領房,相當于警衛(wèi)室。這里是用于展示和體驗文化的區(qū)域,孫女非常感興趣。</p> <p class="ql-block"> 土司學堂是土司子女上學的地方。</p> 獨特的建筑風格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旅拍。 <p class="ql-block"><br></p> 第二進是戲樓,建筑為高腳二層樓閣,亭臺樓角,層檐飛爪。這里是土司王室娛樂的場所,用于表演土家族的歌舞、戲曲等節(jié)目。 第四進什用殿,什用是土司對自己的自稱,是土司辦公的地方。按天圓地方設計,飛檐五層,上面三層為圓形,下面兩層為方形,表達了土家族天圓地方的傳統(tǒng)宇宙觀,同時寓意土司處事圓融、操守方正的從政理念。<div><br></div> 什用殿的門窗、斗拱等部位都飾有精美的木雕,題材豐富多樣,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以及各種吉祥圖案。這些木雕刀法細膩,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土家族工匠高超的技藝水平。<div>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龍是皇權和貴族權力的象征。柱子上盤龍栩栩如生,體現(xiàn)了土司在其統(tǒng)治區(qū)域內(nèi)至高無上的地位,展示了土司的權威與尊貴。</div> 堂中白虎圖騰像上面懸掛 “仁民愛物” 匾,體現(xiàn)了土司 “處事圓融、操守方正” 的從政理念。 <p class="ql-block"> 第六進:左邊是糧食倉庫 “常喜庫”,右邊是金庫 “儲各庫”,反映土司經(jīng)濟能力。樓上左邊 “太安閣” 是土司父母居所,右邊 “淑芳閣” 是妃子的居室,體現(xiàn)了 “衣食父母”“金屋藏嬌” 等含義。</p> 第七進第七進為雙層亭樓,是土司子女的住所。 第九進是惹巴樓(土家語美麗的意思),內(nèi)府最高貴的地方,共四層。第一層是退思齋,第二層是土司王的寢宮 “寧馨宮”,第三層是土司晚間處理政務的 “策悟居”,第四層是最高之處,是土司散步的地方。<div> 從這里可以登高望遠,有一種君臨天下的豪情。</div> 站在最高處俯瞰,九進堂建筑依山就勢層層遞進,九進的結(jié)構嚴謹有序,體現(xiàn)出一種威嚴莊重之感, 如同展開一幅古樸的歷史長卷,展現(xiàn)出土司時期的等級秩序和空間規(guī)劃理念。<br> 小孫女買了個寶劍很開心。 土司城內(nèi)的新戲樓。<div> 戲樓在土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凡是有節(jié)會、祭祀、婚假以及迎賓等,都要在戲樓中演戲。</div> 風雨橋是游人歇息、休閑納涼、聊天的好去處 。風雨橋也是展示土家族建筑藝術的重要景點,其特別的木質(zhì)結(jié)構和精美的雕刻,都體現(xiàn)著土家族的建筑藝術特色。 <p class="ql-block"> 恩施土家女兒城,是以恩施土家女兒會為主題建造的民族風情旅游街區(qū),是全國土家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展演保護基地,也是城市娛樂消費中心和旅游集散地,擁有3橫2縱全封閉的5條步行街,集民俗文化、休閑旅游、民俗酒店及特色商貿(mào)為一體。</p> 女兒城完整保留了土家族的傳統(tǒng)建筑和生活方式,白天可以欣賞到土家歌舞表演,品嘗油茶湯、合渣等地道美食,晚上華燈初上時,各種手工藝品店和小吃攤都開門營業(yè),還有大型篝火晚會。 女兒城整體建筑采用仿古與土家吊腳樓相結(jié)合的風格,飛檐翹角,雕花門窗,古色古香,漫步其中能感受到土家人的智慧與勤勞。 <p class="ql-block"> 主大街是舍巴街 ,舍巴取自土家語,是擺手的意思,即指土家族的擺手舞,這條街突出土家文化特色,街中央設有一組土家歌舞雕塑,每天定時上演土家歌舞、女兒會等民族文化表演,是城區(qū)最繁華的街道,同時也是恩施市區(qū)商業(yè)最為繁華的街區(qū)之一。</p> 擺手舞雕塑矗立在舍巴街和比茲卡大街交匯的路口,該雕塑展現(xiàn)了土家文化特色。 <p class="ql-block"> 在這條街上每天會上演擺手舞、山民歌、喜花鼓等各類非遺節(jié)目。</p> 比茲卡大街也是女兒城的重要主干道,是重要的觀賞街道 ,以銷售恩施當?shù)丶昂蓖撂禺a(chǎn)為主,在此可以購買土特產(chǎn)和旅游紀念品、觀看民俗風情巡游、品嘗當?shù)孛朗场? <p class="ql-block"> 特色小吃街匯聚了恩施特色美食,有張關合渣、恩施小土豆、土家醬香餅、茶店牛肉、土家摔碗酒等特色餐飲 。</p> <p class="ql-block"> 幺妹兒街是集服裝出租、化妝、攝影等服務于一體的旅拍主題店鋪,在女兒城到處可見穿著土家族民族服裝的游客凹著各種造型擺拍,這是女兒城的一大景觀。</p> 許愿墻上掛滿了祈福袋,人們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心愿、祝福等,以寄托美好的愿望。 黃昏時分,舍巴街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游客們紛紛涌上街頭,感受土家族火熱的氣氛和獨特的文化。 合渣是湖北西南山區(qū)恩施等地的民間常吃便菜,也是恩施土家族人用黃豆制作的特色菜肴,張關合渣更出名,是來恩施的游客必品嘗的一道美食。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停車場停滿了車,恩施女兒城的夜生活剛剛開始。 5天的恩施旅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爬山涉水,從天坑到地縫,從“玻璃水”到億萬年的石林,平均每天2萬步的足跡,那些爬過的山、涉過的水,不只是風景,更成了刻在記憶里的踏實與壯闊。而天天39度的高溫烈日炙烤也是這個夏天這次旅游最深刻的記憶。<div> 恩施,來過便不會忘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