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摘要】明代著名教育家曹端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科舉佳績,他的教育秘訣就是德育掛帥,教書育人并重,并且以身為范,以身作則。曹端修身的四端五正,使自己成為一名大美君子,也讓學生的人格發(fā)生蛻變,心態(tài)提升、智力飛躍、氣質(zhì)升華、精力充沛。這種效應,可以用現(xiàn)代認知行為理論加以解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代學者胡中華在總結(jié)明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曹端與其弟子們所創(chuàng)造的教育佳績基礎上,提出“端學”概念,這是傳統(tǒng)對儒家傳統(tǒng)思想精華傳承基礎上的一場成功的教育實踐,其核心就是修身四端和正心五訣。四端:心端、貌端、言端、行端,即認知、情感、體態(tài)、言語、行為都以端正為指引。正心就是認知端正,誠意就是情感端正,這是心端的兩個方面,可謂“里”。而體態(tài)、言語與行為可謂“表”。因為內(nèi)心正念都是大公無私,利國利民,沒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可以做到襟懷坦白,坦坦蕩蕩。曹端的貌端,包括衣著打扮、舉止姿態(tài),聲色表情都端莊大方。曹端的話語都是正氣凜然,擲地有聲。曹端的行徑更是公廉為官,孝敬父母和行善助人。這就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曹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最生動的德育教材。曹端好像一臺無線充電寶,學生們近身即可受益。在他的人格影響下,學生們都做到了知情體言行高度統(tǒng)一,達到朱熹所說的正大光明之境界,所以精神能量得以高度節(jié)約的運行,從而潛能畢露,超常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科舉考試的奇跡。</p><p class="ql-block">正心五訣,就是五種心態(tài):勤、苦、誠、敬,樂。少年曹端在勤苦齋里勤奮刻苦學習,主要正念就是勤與苦兩個字,中年擔任學正,在拙巢和霍山書院里教書育人,主要正念就是誠與敬兩個字。晚年曹端開始重視的正念是孔顏之樂,即學以為樂,育人為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苦中作樂。這個樂就是當代心理學家米哈伊提出的心流之境,全神貫注,樂在其中。</p><p class="ql-block">四端五正背后的科學原理是什么?如何用現(xiàn)代心理學和腦科學解釋呢?</p><p class="ql-block">積極的思想、言語和行為能夠改善情緒,同樣良好的情緒也有助于提升思維和言語行為。這一觀點得到了心理學、腦科學、神經(jīng)科學和臨床實踐的廣泛支持。其背后的機制涉及認知、情感、意志、語言和行為的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釋道醫(yī)武都推崇的正心誠意心法,世界各大宗教儀式中的感恩、懺悔和贊美等行為,都證明積極心態(tài)建設對人的健康、人際關系和事業(yè)都可產(chǎn)生正向影響。</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心理學發(fā)展出認知行為理論(CBT),提出思想-情緒-行為三角模型。由此催生的認知行為療法認為,我們的想法(認知)直接塑造情緒,進而影響行為。通過調(diào)整消極或扭曲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代之以積極的思考和行動,可以改變?nèi)说那榫w和身心狀態(tài)。從而達到一個良性循環(huán):積極思維——積極情緒——積極行動。</p><p class="ql-block">神經(jīng)可塑性與大腦化學變化原理</p><p class="ql-block">正向思維的神經(jīng)效應:積極思考會激活大腦前額葉皮層(負責邏輯和情緒調(diào)節(jié)),同時抑制杏仁核(恐懼和壓力反應)。</p><p class="ql-block">神經(jīng)遞質(zhì)分泌:樂觀的想法能促進血清素、多巴胺、內(nèi)啡肽等"快樂激素"的釋放,緩解恐懼、貪婪、焦慮和抑郁。</p><p class="ql-block">積極心理學的實證支持。</p><p class="ql-block">拓寬-構(gòu)建理論(Barbara Fredrickson):積極情緒(如寧靜、感恩、喜悅)能拓寬認知范圍,增強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環(huán)。</p><p class="ql-block">研究數(shù)據(jù):每天記錄3件好事或贊美感恩三個熟人,持續(xù)一周,可顯著提升幸福感(效果持續(xù)數(shù)月)。</p><p class="ql-block"> 即使情緒低落,也主動做帶來成就感的小事(如散步、整理房間),行為會反向影響思維和情緒。研究證明,扮演偉大人物,裝出積極的表情和姿態(tài),積極肯定的自我描繪,都會真實的引起大腦激素的分泌。</p><p class="ql-block">激情勵志演講與閱讀心靈雞湯并非無效。通過深呼吸 正向冥想,美好語言誘導美好畫面調(diào)整心態(tài)。</p><p class="ql-block">用贊美代替抱怨,用寬容代替仇恨,朗讀并體味所有名人名言警句的內(nèi)涵。如口頭禪:笑口常開,好事自然來。</p><p class="ql-block">積極思想通過重塑認知模式、調(diào)節(jié)大腦活動和行為反饋來改善情緒,但需配合接納和實際行動,而非盲目樂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