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總理能力十分出眾,卻還有一個技能,不為大眾所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黨史博彩</p> <p class="ql-block">今天,紀念人民的好總理——回顧周總理外交風采之中美1972</p><p class="ql-block">—cctv國家記憶</p> <p class="ql-block">在周恩來總理百年誕辰之際,世界各國政要作出高度評價</p><p class="ql-block">—祖國網(wǎng)</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忠誠之魂 | 周恩來:把偉大和平凡結合得完美的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敝袊伯a(chǎn)黨高度重視培養(yǎng)造就能夠擔當重任的干部隊伍。對黨忠誠、對組織忠誠、對人民忠誠,是這支隊伍的鮮明底色和政治品格。心有忠誠,行有方向。我們選擇了五名忠誠于黨,投身為黨,為黨做出巨大貢獻的先輩作為各位黨員的榜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r></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今天,我們?yōu)槟鷰怼爸艺\之魂”系列第五篇——周恩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r></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周恩來</b></p> <p class="ql-block">周總理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今天,讓我們一同分享周總理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來一生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有人稱他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總理。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周恩來一生工作和生活作風的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節(jié)約,他的辦公室椅背上經(jīng)常掛著一件灰色的布上衣,一到辦公室,他就換上這件上衣,有時還戴上兩只套袖辦公。周恩來的襯衣、睡衣、襪子都是補了又補。他穿的皮鞋、涼鞋都是一穿20多年。端飯菜的木盤有兩個缺口。自從上海出產(chǎn)了中國自制手表后,周恩來就戴著這塊上海表直到臨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來吃飯,大米、小米、白面、玉米、雜糧、白薯、芋頭等什么都吃,吃紅燒肉、獅子頭是他的最高享受。早餐通常是一杯豆?jié){和一個雞蛋,午飯、晚飯兩菜一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忘了延安?!边@是周恩來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句極普通的話,飽含著周恩來深深的情感和不變的操守。買衣裳時,他囑咐“不要忘了延安”,盡量買便宜的;做飯時,他囑咐“不要忘了延安”,做簡單些;住房時,他囑咐“不要忘了延安”,住得盡量簡樸些;開荒生產(chǎn)時,他囑咐“不要忘了延安”,要多多增產(chǎn);工作時,他囑咐“不要忘了延安”,鼓足干勁,提高效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城后,周恩來一直住在中南海西花廳。那是一座老式舊平房院,柱子的油漆已經(jīng)脫落,地是大塊方磚,又濕又暗。工作人員多次請示他,他都不準維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終于有一次,工作人員趁周恩來外出時將房子小修了一下,于是《周恩來年譜》便有了這一段記載:1960年3月6日,總理回京,發(fā)現(xiàn)房已維修,當晚即離去暫住釣魚臺,要求將房內的舊家具(含舊窗簾)全部換回來,否則就不回去住。工作人員只得從命。周恩來說,這個居住條件比延安的窯洞強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日報》記者金鳳回憶說,有一次,她作為記者,采寫了一條重要新聞,周總理看過后說:“這個消息是否發(fā)表,還得回去請示毛主席。等會兒你和我一起到中南海去,先在我辦公室等著”。這時天忽然下起大雨。金鳳在總理秘書辦公室等著總理去請示毛主席,忽然聽到滴滴答答的聲音,抬頭一看,原來是陳舊的屋頂漏雨了。秘書趕快找了一個舊臉盆,放在有裂縫的磚地上,盛接雨水。又找了一個舊臉盆,直奔總理辦公室去了。秘書空著手從總理辦公室走出來,金鳳忙問:“總理辦公室也漏雨了嗎?”秘書點點頭。金鳳吃了一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滴水聲是那樣清晰,滴滴打在金鳳的心上,如果全國人民知道,也會滴在全國人民心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能相信幾億人口大國的總理,還身居漏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滴水聲使金鳳的眼睛濕潤了。金鳳深有感觸地說,這活生生的事實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中國與舊中國的不同,共產(chǎn)黨與國民黨的不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4年,周恩來病情逐漸加重,可他仍然不顧一切地為黨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有時進手術室之前,想到什么事情,馬上就要先把那個事情問清楚,說清楚。那時候國家做腫瘤地區(qū)分布的調查,畫一個腫瘤地區(qū)分布圖。這個圖也是世界上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國際上很重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我們國家大,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病,比如說,在北方患食道癌的病人較多,在南方,在廣州、廣西等地患鼻咽癌的人較多,分布圖上都表現(xiàn)出來了。這項工作是通過調查800余萬人得出的結果。而參與這個工作的醫(yī)務人員,間接的和直接的有近200萬人,規(guī)模很大,時間很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來很贊許這個事情,立刻要他們做一個沙盤,并把這個沙盤擺到他的病房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來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在病中曾向醫(yī)療組多次交代:“癌癥問題全世界都還沒有解決,我死后,要徹底解剖檢查,好好研究研究,若能為醫(yī)學發(fā)展作出一點貢獻,我是很高興的?!?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說這番話的時候,并不是在疾病晚期表現(xiàn)出悲觀喪氣的情緒,而恰恰是在治療見效,膀胱癌相對穩(wěn)定的時候。他說話時神情安詳輕松、坦蕩自若,甚至發(fā)出朗朗笑聲。他對科學的發(fā)展與祖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來身邊工作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周恩來對工作要求非常嚴格,在總理身邊工作可馬虎不得。”周恩來批文件,凡他改過的東西,出手之前必定再看一遍。有時發(fā)出去了,還要追回來再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離開辦公桌前,他有個習慣,不是桌子攤了一攤子東西,讓秘書收拾,而是自己清理,把已經(jīng)處理和尚未處理的文件分開放在一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國家計委負責同志去向周恩來匯報工作。他拿出本子,一個數(shù)字一個數(shù)字地記。國家計委負責同志說,補一份書面材料,您就不用記了。周恩來說:“張治中曾經(jīng)給我寫過一封信,說我應該持盈保泰。我說我和毛主席不一樣,我是輔佐毛主席辦事,我需要把這些情況都記下來,毛主席需要問時我能答得上來?!?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光亞回憶說,周總理要求科技戰(zhàn)線上的同志“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wěn)妥可靠、萬無一失”,特別是在執(zhí)行大型任務過程中,他指示我們要這樣做。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搞試驗之前,他要聽匯報,他總是要仔細地詢問可能影響成敗的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而且還要求我們把各種不利的,或者意外的因素都考慮到。比如說,原子彈要做試驗了,原子彈已經(jīng)掛上飛機了,氣象起了變化,怎么辦?我們對氣象是有很嚴格的要求的。萬一原子彈投不下來又怎么辦?飛機帶彈返回機場的時候,原子彈會不會又意外地掉下來了?脫鉤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又應該采取什么可靠的安全措施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時周總理得不到滿意的回答,他就說,我們暫時休會,給你們一定時間,你們回去找更多同志們一起研究,直到我們有了比較令人放心的答案以后,他才決定再復會,作出決定。這樣的事不止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多次很嚴肅地重申十六字方針,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搞試驗關系重大,絕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我們國家還很貧窮,做什么事情,都要考慮周到,略有失誤,都會加重人民的負擔。正是由于周總理嚴肅而又親切的教導和榜樣的力量,培養(yǎng)和鍛煉了國防科技隊伍嚴謹?shù)淖黠L。</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每一次重大的科研試驗里面,我們都要重申十六字方針,都要按照周總理的指示開展群眾性的預想預防活動,提方案定措施,要做到衛(wèi)星不帶隱患上天,使我們在相當一個時期在同一個類型的尖端科學技術試驗中,成為世界上成功率比較高的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錢學森回憶說,由于總理的精心組織領導,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yè)死人最少,花錢最少,發(fā)展很快,效果很好。周恩來領導“兩彈一星”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一流的工作業(yè)績。這業(yè)績,是他領導科技人員發(fā)揚對人民高度負責,對工作極端負責精神的結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4年6月的一天,周恩來剛動完手術,就起身翻看工作人員給他挑選送閱的文件資料。在這些資料里周恩來看到一封群眾來信。這封信反映,山西省一個山區(qū)的食鹽比城市貴一分錢。山區(qū)農(nóng)民的生活本來就十分困難,鹽比城里還貴,這怎么行?雖然僅僅是一分錢,但周恩來深知這一分錢對山區(qū)農(nóng)民的分量,并且關系到城鄉(xiāng)物價政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躺在病床上,立即給李先念副總理打電話:“無論如何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讓山區(qū)群眾吃上鹽?!?lt;/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周恩來總理:世界上睡眠時間最少的國家領導人</b></p><p class="ql-block">網(wǎng)易號: 去非</p><p class="ql-block">作為大國總理,周恩來一生國務繁忙,許多重要的事情都在等著他去處理??梢哉f,周恩來總理,是世界上睡眠時間最少的國家領導人,沒有之一。</p><p class="ql-block">我們看到的這是一張非常普通的日歷,但仔細看,日歷上寫滿了一天的工作日程安排。這張日歷,就是我們偉大的周恩來總理普通的一天工作日程安排??粗@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真是讓人感到心碎!</p> <p class="ql-block">寫滿日程安排的日歷</p><p class="ql-block">這張日歷,顯示的時間是1956年9月26日。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這是非常普通的一天。可是我們看到卻是周恩來總理繁忙的一天。在這張日歷上,周恩來總理注明:白天,會見周家昆;夜里,會見杜聿明。估計這兩位重要客人的會見安排可能是臨時插進來的,所以總理特為用粗重的紅筆標注,深怕忘記吧。白天忙完,我們總理的一天工作并沒有結束,半夜十一點半,他還要忙著開中央會議……</p> <p class="ql-block">疲憊的周恩來總理靠在墻上小憩(油畫)</p><p class="ql-block">因為忙于公務,平時周恩來總理的時間特別緊張。總理身邊的不少人都說,平時總理連走路都是一路小跑著的,吃飯基本上都是急匆匆地扒拉上幾口。至于睡眠,能留給總理踏踏實實睡個安穩(wěn)覺的時間就更少了。</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主席提議周恩來擔任國務院總理</p><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間,在印度尼西亞山城萬隆舉行第一次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這是國際關系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保衛(wèi)和平、爭取民族獨立和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等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萬隆會議持續(xù)整整七天,對于周總理而言,各種事情繁雜巨多,應接不暇。而在這整整七天時間里,周恩來總理只睡了十三個小時,平均算下來,每天睡眠兩個小時都不到!</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總理參加萬隆會議</p><p class="ql-block">其實,不僅僅像萬隆會議這樣一個特殊時段周恩來總理睡眠時間少,據(jù)了解,周恩來總理大部分時間,平均睡眠也是三個小時都不到。有一次,越南領導人胡志明主席勸總理多睡兩個小時,至少要睡夠五個小時。周總理回答說,兩個小時肯定是不行的,最多只能多睡一個小時。后來,總理真的兌現(xiàn)諾言,平均每天睡到四個小時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來總理的一生,一直都是處于一種超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之中,而且還經(jīng)常抱病工作。即便是機器,也經(jīng)不住這樣長期超負荷工作。周恩來總理病逝前,體重只剩下61斤,盡管如此,可他最忘不了的,還是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別聲明:本文為網(wǎng)易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作者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wǎng)易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