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里群山環(huán)抱,是一塊幽靜而略帶神秘色彩的土地。今年是龍年,明天又是一個屬龍的日子,哨沖鄉(xiāng)的村村寨寨,將以當(dāng)?shù)匾妥迓櫶K人的傳統(tǒng)習(xí)慣祭龍。</p><p class="ql-block">彝族對龍相當(dāng)崇拜,每年都要舉行祭龍儀式,逢12年一輪的龍年、龍月、龍日,要祭大龍,民間稱為“德培好”節(jié)。這天,除要舉行迎龍、祭龍等儀式外,還要舞龍和表演民族歌舞?!暗屡嗪谩惫?jié)一般過3天,是展現(xiàn)彝族聶蘇人文化藝術(shù)最全面、最具體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p><p class="ql-block">2月20日一大早,按照鄉(xiāng)政府的安排,我們來到哨沖鄉(xiāng)祭龍活動最隆重的大坡龍村。</p><p class="ql-block">村頭,站立著一道青松的牌坊,上面彩帶飄拂,彩旗飄揚。牌坊下迎候賓客的是十多位身著盛裝的聶蘇女子。彝族聶蘇女子的服飾全為手工繡制,精細(xì)絕倫,非常鮮麗奪目。據(jù)說完成一套需花5年功夫。一般出嫁時才舍得穿。從聶蘇女子的著裝,也可看出“德培好”節(jié)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迎賓酒的香甜還在舌間喉際縈繞,松針的清香早已撲面而來。是的,村中的場坪上,鋪撒著青青松針。這有著大自然的芬芳和色彩的地毯,充滿柔情地捧托著我們的腳步,讓我們這些被都市生活煩夠了的人,心中一片涼爽。</p><p class="ql-block">由于今年是新千年的第一個龍年,村民們又給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添加了新的意義——把今天的演出命名為“龍騰慶千禧”。鋪滿松針的場坪就是舞臺。來自四鄉(xiāng)八寨的觀眾各人摟一把松毛當(dāng)沙發(fā),密密匝匝坐于場坪四周。</p><p class="ql-block">大坡龍村的房屋,建筑風(fēng)格有點類似藏族民居,屋頂有一個平臺。為了更酣暢地觀看演出,很多身著盛裝的聶蘇女子都站在屋頂?shù)钠脚_上。那房屋,就仿佛插滿了鮮花的古陶瓶,分外引人注目。一時間,攝影機的鏡頭蜂擁而至,按動快門的卡嗒聲此起彼落。此情此景,成了正式演出前的精彩花絮。</p><p class="ql-block">表演的節(jié)目有16個。“煙盒舞”、“彝家跳樂”、“啊撒妮莫”等節(jié)目民族風(fēng)味十分濃郁,讓人耳目一新。演員全為本村的男女老少,文藝活動如此普及,怪不得哨沖鄉(xiāng)會被文化部命名為“民族文化之鄉(xiāng)”。壓臺戲自然是舞龍。哨沖鄉(xiāng)的舞龍久負(fù)盛名。去年底,他們組織的聶蘇女子舞龍隊代表云南省參加由中國文聯(lián)、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辦的“中華舞龍大賽”,榮獲金獎。</p><p class="ql-block">果然名不虛傳,舞龍隊一上場,就讓我大開眼界。上場的龍有兩條。分別由姑娘和小伙子來舞。在節(jié)奏感強烈的木鼓伴奏下,男龍矯健驍猛,女龍靈動輕盈。忽而各自盤旋,忽而交錯融會。像長虹穿云撥霧,如彩泉奔涌于花叢。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嘆為觀止。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精湛的舞龍技藝,從來不敢想象舞龍表演會如此激動人心。人們紛紛提出請求:再舞一次!</p><p class="ql-block">應(yīng)來賓要求,主人在演奏結(jié)束曲之前,插入用音樂伴奏的舞龍表演《龍鳳呈祥》。樂曲是彝族著名音樂“海菜腔”,非常優(yōu)美動聽。樂伴龍舞,龍隨樂飛,舞龍人的服裝又是那么的絢麗。他(她)們倒地平舞時,長龍猶如深潛海底,翻起千層浪花;他(她)們躍起翻舞時,長龍猶如出海升天,卷動萬朵祥云。兩條龍中,女子舞龍,特別身手不凡,既能充分展示傳統(tǒng)套路,又有獨創(chuàng)的技藝。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曲終龍偃。仿佛眼前的鮮花彩虹悄然消失。我感到心中若有所失,卻又分明收獲了很多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