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的第一個工作崗位

曉露

<p class="ql-block">曉露著、新華出版社出版、長篇紀實文學《遠去的天星溝——我的三線人生》連載31</p> <p class="ql-block">1981年12月29日,我拿著南川縣人事局開據的調令來到天興廠組織部報到,組織部的領導說,馬上就是元旦節(jié)了,元旦節(jié)過了很快就是春節(jié)(1982年元月25日是春節(jié)),很多單位都放假了,你明年2月1日再來吧。</p><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1日,組織部將我分配到了檢驗處,檢驗處又將我分配到了理化室熱工儀表組,理化室主任鄭新強將我?guī)У搅死砘摇?lt;/p><p class="ql-block">理化室是物理化學分析室的簡稱,主要是對軍品材料進行物理化學性能分析檢測。理化室在小件車間后面,一個獨立的小花園里的一座獨立的二層樓房。一樓有金相室、儀表室、室主任辦公室、機加房、性能室,二樓是化學分析室。按當時八級工制度,理化室各個專業(yè)都是技術工種,都是學徒期三年、最高八級的技術工種,是最好的工種。理化室非常干凈,地板是水磨石的,光滑如鏡。理化室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風扇,還有洗澡堂。理化室是全廠工作環(huán)境最好、待遇最好的地方,在這里工作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在這里工作的年輕人都會被認為是“有關系”的人。</p> <p class="ql-block">后來我才知道我的關系是誰。聽說我調回廠里了,鄰居們都來關心我。和我家同住一樓的邱鼎成師傅在理化室熱工儀表組工作,他說我學的是化工儀表專業(yè),適合在理化室熱工儀表專業(yè)工作。住三樓的李宗紅師傅是理化室化學組組長,他說我是化工學校畢業(yè)的,可以到理化室化學分析專業(yè)工作。是他們兩個老師傅去給檢驗處領導建議,我才分到理化室的。</p><p class="ql-block">熱工儀表組的工作職責就是負責全廠的測溫儀表和壓力儀表的檢定、維護和維修。這些儀器儀表的原理我在學校都學過,在工廠實習時都使用過,所以一上班就能直接進入工作狀態(tài)。全廠的測溫儀表主要分布在工具車間、沖壓車間和油絲發(fā)條車間的熱處理工段,我們經常都要跑現場,工作還是很辛苦的。</p> <p class="ql-block">邱鼎成師傅是熱工儀表組唯一的老師傅,他和我父親一樣,是從瀘州化工廠調來的,是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老師傅,他是技校畢業(yè)生,比我父親更有文化。任何時候,車間發(fā)生緊急情況時,邱師傅總是立即帶領我們奔赴現場,從不耽誤。我們的工作需要細心和耐心,邱師傅容不得我們有半點的粗枝大葉。我們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wèi)生,他要求我們只能用半干的拖把拖地,原因是室內都是精密儀器,怕潮濕。用過的抹布必須用肥皂搓洗干凈,洗出抹布的本色。有一次,我們重新安裝儀表室的日光燈管,我將電線沿著吊日光燈管的鐵鏈子穿下來,穿的時候是每隔兩扣穿一次,邱師傅要求我拆了重穿,他要求我每隔一扣穿一次,還要按同樣的方向穿過,這樣才美觀。</p> <p class="ql-block">熱工儀表組還有文善超和金曉琴兩位女同事,她們兩個都要比我大一些,都當過知青,當時都懷有身孕。正因為她倆行動不便,才使我擁有了更多的出差學習的機會。那幾年,凡是到重慶和其他地方的學習和出差,都只有派我去。我們每年會到重慶出差,到長安廠、建設廠去送檢計量標準器,還要去重慶參加國家計量標準器具檢定標準的學習和考計量檢定員證。</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化學分析組需要到重慶北碚的川儀一廠去購買鉑金器皿,鄭新強主任就叫我去買,還要到財務科去領空白支票,帶上空白支票去。鄭主任說,只有我膽子大,敢到外面去出差,派其他姑娘小伙都不敢去,因為她們沒有出過遠門,怕找不到路,怕出去遇到壞人,甚至連家長都不讓去。鄭主任說的這種現象具有普遍性,因為在山溝里長大的三線子弟都沒怎么出過溝,對外面的世界是即憧憬又恐懼,這時候,我才知道我在瀘州讀三年中專對我的鍛煉是非常有用的。</p> <p class="ql-block">理化室鄭新強主任也是很負責很細心的人。他帶領人到各工作室檢查衛(wèi)生時,會戴著白色細紗手套,專門去摸衛(wèi)生死角,發(fā)現沒有打掃干凈就要重新來過。鄭主任的毛筆字寫得很好,寫標語、寫通知都是他的拿手好戲。理化室有一輛公用的二八圈加重自行車,鄭主任經常用油棉紗把鋼圈擦得锃亮,不見一絲銹跡和灰塵,同時他把理化室的花草也伺弄得很茂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2年5月,天興廠科研所成立,地點就在理化室,理化室被從檢驗處劃歸科研所。但理化室建筑面積太小,科研所設在理化室并不合適,所以一年后,科研所就搬走了,理化室又回歸檢驗處管理。</p> <p class="ql-block">(下圖說明:1983年5月,科研所搬離理化室,科研所歡送理化室全體同志重新回到檢驗處。第二排左六為作者曉露。)</p> <p class="ql-block">曉露著、新華出版社出版、長篇紀實文學《遠去的天星溝——我的三線人生》內容簡介:</p><p class="ql-block">為了讓世人了解新中國歷史上那段波瀾壯闊卻又高度保密的三線建設史,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42年的三線建設史,講述三線企業(yè)的發(fā)展史,講述三線人的故事和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面貌,并引用專家的文章,分析三線建設的起因、過程和得失。作品真實感人,故事性強,語言簡潔,文筆優(yōu)美,插入130幅照片,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心靈震撼。作者謹以此書獻給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獻給三線建設決策六十周年,獻給曾經奮斗在崇山峻嶺中的三線建設者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