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愛大地幼兒園—一名校的搖籃</p><p class="ql-block"> 文字:大地老頑童</p><p class="ql-block"> 圖片:幼兒園老師</p><p class="ql-block"> 時間:2025.7.28</p><p class="ql-block"> 第 -------785篇</p><p class="ql-block"> 威海市今年唯一一名被北大錄取的學生小甜,今天與媽媽一起來到了愛大地幼兒園。媽媽在以前的微信交流中說:愛大地幼兒園為小甜的閱讀和正確價值觀播下了種子,這為小甜的成長奠定了基礎。</p><p class="ql-block"> 我在今天與小甜的交流中,小甜說在高二的時候,雖然學習成績也很好,但一度有些迷茫。于是她利用假期去參觀了北大。她說:我很喜歡未名湖畔,大自然雖然不語,但是它能給我力量。我當時就在心里對未名湖說,明年高考后相見。我感覺到小甜說到自然的時候,眼里滿滿的光和喜悅。這就是愛大地幼兒園孩子的特質,他們熱愛自然、調節(jié)情緒,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特別強。個人認為,這,就是優(yōu)秀的素質。</p><p class="ql-block"> 愛大地幼兒園創(chuàng)立于2002年。自2019年開始我們的孩子長大了,陸續(xù)被名校錄取。有就讀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杜倫大學、香港大學與985 211的已有三十多名。今年不僅小甜考上了北大,還有6名小朋友也被雙一流錄取。一般情況下明年我們會有更大的收獲,因為僅威海實驗高中就有十幾個我們的孩子明年畢業(yè),新學年高三一班,也就是錢學森班就有愛大地幼兒園的七名小朋友。</p><p class="ql-block"> 每每想到這些孩子,我心里滿滿的都是感動。幼兒園從濱海龍城搬家過來,在川大藝術系的宋佳靜、南京醫(yī)科大學的馬玉琛組織六名我園畢業(yè)的大學生。暑假十二天,放棄休息,主動、義務為幼兒園的弟弟、妹妹在墻上畫了小朋友喜歡的畫。那些畫至今還呈現(xiàn)在幼兒園的墻面上。更難忘疫情期間我與宋佳靜、馬玉琛一起在社區(qū)做志愿者,為做核酸檢測的居民服務。愛大地幼兒園的孩子愛自然、愛生活,善良美好。他們能如此的優(yōu)秀,得益于我們的家園共育和我們的自然、感官體驗式教育活動及科學的保育、教育流程。</p><p class="ql-block"> 愛大地幼兒園的自然、感官體驗式教育活動,外行看起來孩子只是在玩。但,這才是素質教育的真實體現(xiàn)。素質教育不僅僅是教給孩子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一個完整的人。就是通過這些自由、自主的活動,讓孩子自身變的更完美、情感更豐富、表達更完善、理智更健全。包括他的性格、同情心、同理心、善良、審美,秩序、規(guī)則、自律性都可以得到發(fā)展。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立德樹人。</p><p class="ql-block"> 大家想知道我們的孩子為什么如此的優(yōu)秀,可以通過下面呈現(xiàn)的圖片,去解讀愛大地幼兒園的孩子,了解自然感官體驗式教育活動對孩子們終生的影響。就不難理解一所小小的幼兒園為什么能夠為祖國、為世界培養(yǎng)出這么多優(yōu)秀的學子。愛大地幼兒園的沒有考上名牌大學的孩子,他們也有“自食其力、自得其樂”幸福生活的能力,他們每個人都能活出那個最好的自己。都能夠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都是有中國文化底色的優(yōu)秀的世界公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張圖片中熟透的杏子,彰顯了愛大地幼兒園小朋友的自律性和對生命的敬畏。他們有一句口頭語“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隨便傷害”。在他們的心里,不熟的杏子摘下來就是傷害。</p><p class="ql-block"> 大家想,一群鮮活的孩子,天天在杏樹底下玩耍、游戲。杏子從開花、結果到成熟。孩子們天天與此相伴。但,幾乎沒有一個人去摘杏子,偶爾碰掉后也會有惋惜的感覺。許多人想這肯定做不到,但,在愛大地幼兒園里這就是事實。我們愛大地幼兒園的小朋友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這個小朋友在品杏子香甜的味道。 他知道杏子好吃,并饞的流口水,但他能克制住自己不摘杏子。小小的孩子,這種自我約束的能力是如何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說實話,這真的不是管出來的,這是孩子們在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自我形成的對生命的尊重和強大的自律性。有了這樣的自律性,他學習的動力會非常的強大,因此他的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這些雪中的柿子對孩子們來說也是觸手可及的。但最終吃掉它們的是小鳥。因為這是孩子們主動倡導把柿子留給小鳥吃。他們的原話是:“把高處的柿子留給小鳥吃,小鳥吃了以后會給我們唱歌”。</p><p class="ql-block"> 因為孩子們經常會說一句話:“世上萬物相互依存”。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大地幼兒園的小朋友。昨天在感官公園的柿子樹底下,孫明澤小朋友撿到了一些落地的柿子。他捧在手里走到了一棵樹下說道:小柿子你去滋養(yǎng)小樹的成長吧。這個時候在玩水的幸運小朋友說。孫明澤你不要難過,柿子掉下來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去滋養(yǎng)小樹的成長也是好事啊。旁邊的銘銘又說:只要是人能吃的東西,對于大地來講都不是垃圾,都可以滋養(yǎng)土地。這就是愛大地的孩子,他們的心里有了“世上萬物相互依存”的信念,就會對萬物產生敬畏與熱愛。</p> <p class="ql-block"> “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隨便傷”。這句話愛大地幼兒園的孩子們說的最多。只要走進自然、進到感官公園孩子們時刻都會說。他們對生命的熱愛不只是口頭說出來的,而是在實實在在的賤行。對于任何生命都會愛惜,小蟲子、小螞蟻、小花小草都會去呵護??催@顆從木頭中長出來的小竹芽,它的經歷足以顛覆你的認知,它己在此已經歷過五個年頭。</p><p class="ql-block"> 這是它第一年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這是小竹子第2年的樣子。 看,這個小朋友經常會在這發(fā)呆。他經常會問我和其他人同一個問題:小竹芽軟軟的,它怎么能從這么硬的木頭當中鉆出來?從小竹芽出來的第1年一直問到第3年,小朋友畢業(yè)遠走新西蘭上學了,小竹芽仍然屹立在木樁上。</p> <p class="ql-block"> 這是竹芽生長出來的第三個年頭。 去年大班畢業(yè)的小朋友給小竹芽系上了一根紅繩。意在提醒弟弟、妹妹一定要好好愛護它。</p> <p class="ql-block"> 第4年的小竹芽已經長成了很結實的小竹子了。大家想一想,每天將近200個孩子都要在這九根木樁上走一遍。但這棵小竹子,就這樣自在的與孩子們一起在木樁上成長,這是一件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但,這就是事實。如果你感興趣,請您過來體驗并驗證。個人認為,這,就是真正的素質教育。</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一組圖片都是一些真實生活的寫照,圖片呈現(xiàn)的意思就是“我是孩子的玩具、我是孩子的玩伴、我是孩子的傾聽者”。之所以能做到些,源自內心對一個個鮮活生命充分的愛與尊重、信任與熱愛。</p><p class="ql-block"> 我與孩子們在大海里玩海浪。</p> <p class="ql-block"> 我與孩子們一起玩泥巴,一玩就一個上午,不亦樂乎。感謝孩子們給我?guī)淼目鞓?,讓我的生命狀態(tài)越來越好。</p> <p class="ql-block"> 在大海邊,孩子們把我埋到了沙子里。他們不停的埋,埋一次扒出來,再埋一次,再扒出來。運動著、快樂著、成長著。</p> <p class="ql-block"> 上幾次埋的不夠深,這次要埋的深一點。</p> <p class="ql-block"> 冬天,我陪孩子們玩雪。有人說:快樂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快樂的童年用一生來治愈。這樣的場景與情景,我相信孩子們會永遠留在心里。我認為這就是教育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 從下面這一組照片里,可以感受一下愛大地幼兒園孩子們的生命狀態(tài)。大家看孩子們在這里玩的是否很有松弛感?</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很自然、很從容的在爛石陣里赤腳行走。進入亂石陣之前有一句話,大家要共同的來誦讀,“用心走好每一步”然后進入爛石陣自然的玩耍。孩子們會一步從南岳恒山跳到了東岳泰山上。這里分別有5塊大石頭分別是西岳華山,南岳衡山,東岳泰山與北岳衡山。墻面上還有長江和黃河的發(fā)源地,流經的地區(qū)及入???。孩子們在快樂的嬉戲中,于無聲處,潛移默化的把祖國的江河湖海,三山五岳都留在了心中。</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感官公園里的七星陣。七星陣上的木頭來自于隔壁敦煌,這是我去隔壁徒步的時候朋友送我木頭。為此我在七星陣旁邊的墻上畫上了一幅古代的絲綢之路。讓孩子們通過走七星陣,了解古代的絲綢之路與現(xiàn)代的一帶一路。</p> <p class="ql-block"> 我歷來主張讓孩子們融入自然。人這一生一定要有適應的能力。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二是適應人文環(huán)境的能力。所以就要陪孩子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大家看這些孩子們曬得滿頭大汗,小臉紅撲撲的。我相信這些孩子一定會有很強適應能力,不僅能適應自然環(huán)境,也可以適應人文環(huán)境。這就是素質教育。</p> <p class="ql-block"> 這都是在三十幾度的氣溫下,孩子們在感官公園里玩的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利用小樹枝,做上下肢鍛煉。</p> <p class="ql-block"> 艾默生說過:培養(yǎng)好人的秘訣,就讓他在大自然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說過: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p><p class="ql-block"> 日本教育界有句話: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我去日本訪學過6次。每當看到日本孩子的那種能力,那種堅持,那種勇敢的精神。我的后背真的在發(fā)涼。我真的擔心將來再起戰(zhàn)爭,當年的場景是否還會重演?為了不再重演,我們的教育應該做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們教育者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有血性;有能力;有勇敢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