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離開部隊近二十多年了,但是對部隊那種本能的、永世不變的感情,使我萌發(fā)了想寫寫我的32年軍旅生涯。相對整個宇宙,相對人類歷史長河,32年確實只能算是彈指一揮間,是非常暫短的一幕。人們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時間的流失不可阻擋,兵必"流水"也是不爭的事實。但對我來說,這"暫短的一幕"竟是我?guī)资耆松械?2年,她是我人生的精華所在。32年的軍旅生涯,酸甜苦辣伴隨著我的奉獻,我在這里成長、我在這里成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32年,我多了一份生長希望的綠洲,多了一份奮斗抗爭的勇氣,多了一份追求成功的自信……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32年,我的心與軍隊同在,我的軍旅生涯永恒!在建軍98周年的前夕,我重整當兵的那些日子的一些小故事,以示我的初心不變。</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九年,珍寶島事件發(fā)生,黨的九大也隆重召開,就在那個日子我接到了入伍通知。我趕到軍部軍務處報道。我還清楚的記得,接待我的那位同志問我:"你想到那個醫(yī)院去呀?"(女同志好象只能到醫(yī)院哦)出于年輕人的滿腔熱誠和最樸實的愛國熱情,我沒加思索的回答:"我要去最野戰(zhàn)的醫(yī)院,我要去能上前線打仗的醫(yī)院"。其實我很清楚,該到什么地方組織上早就已經(jīng)安排好,征求意見也只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怎么可以隨自己自由挑選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還記得那天,爸爸媽媽因為一位親戚在南京離世而趕去南京,注定不能送我到部隊了,我背著爸爸為我打的背包,拎著部隊配發(fā)的那只超級大的旅行帶,記著爸爸對我的囑托:“要當兵就要當一個好兵,經(jīng)得起摔打,吃得了苦”,告別弟妹,勇敢的離開了家門…..…火車啟動了,緩緩地離開合肥,不知為什么突然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有點兒心慌意亂起來。難道就這樣離開爸爸媽媽,離開家了嗎?就這樣開始自己的人生旅途.....雖然我對未來充滿希望,但這時候的我有幾許恐懼,有幾許擔心,也有幾許才離開爸爸媽媽的不習慣……我不知道我向往的部隊生活是個什么樣?更不知道自己是否會當好一個士兵? (我給爸爸媽媽承諾一定要當一個好兵) 我只知道在我的前面有許許多多的迷,這些迷在等著我獨立去破解!</p> <p class="ql-block">終于在晚飯前到了我當兵的第一站--699野戰(zhàn)醫(yī)院。至今我還清楚的記得,放下背包我就在老兵的帶領下去吃飯,部隊的第一餐飯是稀飯、油炸饅頭片、黃豆芽炒肉片。大概是太餓的緣故,我吃的特別香特別多。</p><p class="ql-block">從這兒就開始了我的32年的軍旅生涯..…</p><p class="ql-block">從吃了那頓黃豆芽炒肉片以后,我就是</p><p class="ql-block">地地道道的兵了,從此開始了我的軍旅生涯。其實在我32年的軍旅生涯中真正當士兵的歷史只有一年,就是那一年卻給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記!</p><p class="ql-block">我們同年入伍的共有三十幾個人。三分之一的浙江浦江男兵,三分之一的是安徽,江蘇的男兵,還有三分之一是被稱作“干部子女”的女兵,我是其中一員。男兵中浦江兵文化程度比較高,所以基本上安排做衛(wèi)生員,其他男兵則被分配去站崗、做飯、喂豬、燒鍋爐、洗衣服、農場……我們女兵大多數(shù)被安排到病房當衛(wèi)生員。那時候部隊的衛(wèi)生員實踐上就是現(xiàn)在醫(yī)院里的護工,打掃衛(wèi)生、端飯喂飯、為行動不便的官兵做一些生活護理……這一切都難不到我,因為我早已有“當兵就要吃苦”的準備。</p> <p class="ql-block">讓我最難堪的應該是為病人送開水了。那時的病房沒有現(xiàn)在這樣先進的條件,所有病人的用的熱水(喝的水和洗用的水)都要靠我們挑上樓。(一樓是門診,二樓是做檢查的科室,三樓四樓是病房)雖然在家時,爸爸曾有意識的讓我學著挑水澆菜,經(jīng)歷過一些鍛煉,但要挑著開水上三、四樓卻是始料未及呀!</p><p class="ql-block">我還清楚的記得那一天,盡管事先已有人告訴我挑水的艱難和尷尬,但年輕好勝的我信心滿滿地要完成這個任務。我們挑的是兩個有蓋的扁形鉛桶,(一個大約能裝十來瓶水吧)鍋爐房的老兵并沒有憐香惜玉的好心,給我滿滿的裝滿兩桶水。我也不想示弱,咬著牙挑了起來。由于怕開水灑出,我的雙手緊緊的握住扁擔前端,企圖用它來保持平衡。但越是用勁越難平衡,于是兩個水桶上下起伏,我的腳步也踉踉蹌蹌起來.......(看過“朝陽溝”里銀環(huán)挑水嗎?可以想像我那時的狀況應該是和銀環(huán)差不多) </p><p class="ql-block"> 當衛(wèi)生員的我,雖然才18歲,顯得還是比較成熟的。就在我放下水桶歇腳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三樓、四樓的窗戶上許多趴著觀望的人頭。還有人在叫著:“快來看干部子女挑水哦”……我只覺得血直往頭上涌。絕不能丟臉、絕不能后退……我一邊在心里默默地念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邊加快了行走的速度,更是想盡快的脫離那些觀望者的視線。全然不顧開水濺撒出來….…到了樓上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一個腳面有一處被濺撒出來的水燙紅。但我心里還是得意的,因為不管怎樣我把水挑上了樓......</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因為我們這些新兵蛋子的行動感動了上帝,還是那些整天關在軍營的男兵對我們這些小女兵由好奇到產(chǎn)生惻隱之心,后來有兩個住院的小男兵主動地去幫我們。我發(fā)現(xiàn)和這些兵哥哥搞好關系真有用,許多力氣活,像打掃包干區(qū)、到洗衣服換被服等,只要咋呼一聲,他們都心甘情愿地幫助我們做。再以后,病區(qū)的區(qū)隊長(病號)干脆安排了幾個自告奮勇的(戰(zhàn)士)病人擔負起挑水的任務……呵呵,由于性別優(yōu)勢,從此我們基本上免除了挑水之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衛(wèi)生員崗位干了沒幾天,和病區(qū)的病人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不知怎地我被領導看重,特別“關照”地進了洗衣班。和我同樣受到優(yōu)待的是男兵--劉寶賢。他大大的塊頭,憨憨的面容??偸窃跊]有開口之前就沖著你傻傻地笑著,讓你也忍俊不禁。他不是到洗衣板,而是有幸到門診當衛(wèi)生員。</p><p class="ql-block">洗衣班一共五個人,一個班長,兩個職工,另外兩個就是“新兵蛋子”了。我知道洗衣班苦,但是真正到了洗衣班我才體會到那可不是一般的苦。那時的洗衣班根本沒有聽說過什么洗衣機、甩干機和烘干機,全部的生活都得靠兩只手干。病區(qū)里隔三差五都會有二、三十套被褥和病號服床換下來。這些被服被扔進一個大水泥池里,沖上熱水侵泡。我們則把肥皂切碎了用水泡融,再把肥皂水也倒進水泥池。然后就穿上高筒套鞋跳進水池,來回地踩著被服。一邊踩一邊翻,看到臟的厲害的就拿到水池邊搓上肥皂用棒槌敲。這樣折騰個幾遍就放掉肥皂水用清水漂洗。漂洗也是用腳踩,(如果都用手洗呀,誰的手都吃不消)看著水差不多清了就算是洗凈了。</p><p class="ql-block">把被服從水池里撈出來,放在大竹框里,抬到曬衣場,扭麻花一樣把被服擰干,曬上架,這才算是完成了一天的洗衣任務。而這樣的任務一般都要花費整個上午的時間。而且那些被服洗的也只能是越來越灰了。</p> <p class="ql-block">我最怕的是洗敷料了。那些敷料都是外科醫(yī)生手術和換藥用過的東西,血啊。膿啊,看著就瘆人。而且經(jīng)常還有外科醫(yī)生手術后不清理敷料,那些鮮血淋淋的敷料中常會突然掉出來開刀取下來的組織。最初的幾次我碰到這些東西,惡心的直想吐,連中飯都吃不下去。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沒想到后來我和手術室竟結了緣,當了手術室的麻醉護士。這是后話了。</p><p class="ql-block">每天洗衣服,我的手都被泡的白慘慘的,幾天后就開始脫皮了。雖然依仗著年輕身體好,但是一個上午干完活也會腰酸背痛。慶幸的是當時基本上都是半天工作,半天學習和斗私批修,每天一般在四、五點種才去曬衣場收被服,和疊被服,人的體力可以在學習的這段時間得到放松。</p><p class="ql-block">艱苦的鍛煉只持續(xù)了十幾天,突然領導找我談話,讓我和門診那位憨厚的劉寶賢掉個位子,他到洗衣班,我到門診。才這么短時間就可以換崗離開洗衣班了,我心中納悶,不得不疑惑。雖然是領導安排,不是我自己要求的,但是這是為什么呢?后來才知道,門診的衛(wèi)生員不僅要清理衛(wèi)生,還要協(xié)助護士做一些工作。比如給病人測體溫、量身高體重等。更重要的還要收取住院軍人的供給介紹信,收取少量地方急診病人的診治費用。劉寶賢沒有上過學,涉及到文字的事情他還不能勝任。護士長請求院領導調一個文化程度高的新兵到門診。在我們這批女兵中我的文化程度最高,她們都小我兩、三歲。所以只有初中畢業(yè)文化程度的我就算高“學歷”了。就這樣,我到了門診當衛(wèi)生員。洗衣班的經(jīng)歷是短暫的,卻為我的軍旅生涯抹上了濃墨,因為它讓我知道了,當兵不僅僅是榮耀,更重要的是要付出;當好兵不僅僅是是腦子里美好的勾勒,而是要有汗、淚,甚至是血的相伴。正是有了這段經(jīng)歷,讓我認識了真正意義上的軍隊,這也是后來的三十多年一直受用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稍诋敃r,這種話不僅不敢說,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害怕涉嫌“入伍動機不純”。但是爸爸媽媽戎馬生涯一輩子的經(jīng)歷深深地影響著我,使我從小就有當一輩兵的志向。于是向“四個口袋進軍”成了我當兵以后的第一個目標.......(當時軍裝口袋的多少是區(qū)別干部、戰(zhàn)士的標志。兩個口袋是戰(zhàn)士,四個口袋就是干部了)</p> <p class="ql-block">70年元旦后的某一天晚點名,教導員非常嚴肅的宣布:為了加強全面素質的提高,所有的戰(zhàn)士都要到艱苦崗位去鍛煉,第一批推出的崗位是燒鍋爐和到炊事班燒飯。去的方法是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由組織決定。幾乎所有的戰(zhàn)士都踴躍報了名,誰也不愿意政治上不求上進啊。而正在積極要求入黨的我當然也不例外。連夜書寫決心書,名列前茅地送到了蘇教導員處。第二天一早就被隆重地通知—我的要求得到批準,我和另一個“幸運兒”小我三歲的院里舞蹈明星盧湘寧調到了炊事班……接到通知我像得了冠軍似的高興,因為燒飯我并不害怕,文化大革命的幾年因為停課在家,在爸爸的傳授下,我已經(jīng)會燒一手好菜;更何況我認為在幾十個人中領導選中了我是對我的信任,我可以在這個崗位上好好地顯顯身手.....</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滿懷熱情來到炊事班,我才發(fā)現(xiàn)一切并不是向我想像的那么簡單,首先碰到的就是早已在這兒工作的男兵們因為以前男女兵分工的不同對我們有些排斥。工作分工了,班長毫不猶豫地把我們兩個女同志分到了一組,而且大度的問我們,是選擇干鍋上的活還是干鍋下的活鍋下的活。(炊事班俗語,鍋上就是燒飯、炒菜;鍋下就是燒火)為了證明我們不怕臟不怕苦,我們先選擇了鍋下活。那時燒的是拌了水的濕煤,加上一把大鐵鍬,我試了試,哇!足足有二十來斤重,憑我的臂力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煤鏟懸空舉著送到爐堂中央。手臂都燙紅了。更何況我很想顯示的炒菜技術在鍋下根本實現(xiàn)不了,所以不顧男兵們的譏笑,我們和他們商量換成鍋上的活...</p> <p class="ql-block">燒的第一餐飯我們就出盡了笑話,四、五十人的大鍋和小鐵鍬一樣的鍋鏟使我那點燒菜的技術根本得不到發(fā)揮。飯是下面糊上面爛中間還是夾生飯;菜是生的生來糊的糊。我找燒火的男兵理論,他卻說“誰叫你不喊壓火,你不喊壓火,我當然一個勁的燒”??粗鴿M臉“狡詐”笑容的男兵,我才知道我們受到了作弄,我和那盧湘寧差一點就掉下了眼淚……開飯時,蘇教導員向全所同志宣布,兩個女同志第一餐燒飯能燒成這樣相當不錯了。于是在教導員鼓動的作用下,那半生不熟的飯菜象美味佳肴被大伙兒“掃”了個的精光。我從內心感謝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教導員,更令我感動的是教導員好像知道了幾個男兵對我們的不友好,把班長在內的男兵們好好“尅”了一頓,從此男兵們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戲弄”我們了……當年那些尷尬和無奈,現(xiàn)在想起來似乎是軍旅生活的調味素,使得軍旅生涯更豐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當時我們面臨的如何燒好飯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不炒夾生菜好辦,我把菜分成幾小份分開炒就解決了,可因為不知道該什么時候壓火造成的夾生飯卻難壞了我們。我不想在男兵們面前“掉價”,所以決定到友鄰部隊炊事班去取經(jīng)。我們到了離醫(yī)院最近的一個連隊,在這個清一色的光榔頭的部隊,我們兩個小女兵受到了炊事班的最高禮遇。當我們說出我們的困難和苦衷后,那幫小戰(zhàn)士樂壞了,因為他們經(jīng)常野炊,所以這些問題早已被他們克難攻堅了。能在兩個小女兵面前顯顯本事,他們當然高興萬分,萬分高興!沒過兩天他們給我們送來一個自制的喇叭口蒸飯器,燒飯的時候可以多放很多水,如果把水燒干了飯也肯定也熟了……呵呵,我們又一次利用性別優(yōu)勢使自己在炊事班站住了腳......</p> <p class="ql-block">炊事班還要負責養(yǎng)豬,這也會令我們倆女兵難堪的事。一溜兒五六個豬圈有一二十頭豬,每天要把泔水挑到豬圈去喂豬。那些豬看到我們哼哼唧唧地亂叫著,還沒等我們把豬食倒進石槽就迫不及待地來拱食。喂食還好,怕的是打掃豬圈。要想把豬圈打掃干凈,就得跳進豬圈,一邊用水沖,一邊用大掃把刷,臭且不管,生怕那些哼哼唧唧的大豬會對我發(fā)出突然襲擊……不過的確有一種“不怕苦”的精神支持著我,什么困難都克服了。</p> <p class="ql-block">由于有了外援,加上在一起工作的時間長了,我們的工作也十分努力,班里的男兵們開始對我們友好起來。就在這個時候我們接到參加野營拉練的命令,那才是我軍旅生涯中最艱苦的磨練.......</p> <p class="ql-block">野營拉練一天要走幾十公里的路,跟部隊不同的是炊事班還要帶上炊具、材碳和一頓飯的口糧。男兵挑起了行軍鍋和炊具,我們倆女兵的待遇是每人挑兩個背包,而且要比大部隊先行。第一天憑著年輕人的血氣方剛,我們倆緊跟著不掉隊。到了宿營地我們就開始燒水,(供大部隊到后洗臉燙腳用的)然后就是燒飯,等大部隊吃完飯我們又開始做干糧。(大部隊行軍時食用的)</p> <p class="ql-block">我擅長的蔥油餅在這時受到極大的歡迎,可是雖然有諸多幫手,但一個晚上要做一百多個餅也確實把我累的夠嗆。不過有失就會有得,我可以免除夜間站崗,因為部隊分住在老百姓家里,夜間站崗的人要把所有住著我們同志的人家都巡邏到,我不是怕累,而是怕那些家家都養(yǎng)著的狗…...拉練的第三天,我終于頂不住發(fā)起了高燒,接近40度的體溫使我再也爬不起來。幾個男兵急的圍著我團團轉。我第一次感到其實我身邊的男兵也很可愛。</p><p class="ql-block">這次生病我受到格外的照顧。第三天,所長讓我跟著拉練的行軍車先到了宿營地。和先前到達的田副所長匯合。這一提前量讓我看到了一個忍俊不住的笑話。田副所長身體不是很好,所以讓他打前站跟車從醫(yī)院直接到達我們最終的目的地。(因為年久實在記不得地名了)偏偏那個地方相距二十幾公里有兩個名字相同的鎮(zhèn),偏偏我和田副所長都錯到了不是我們目的地的地方。田副所長比早我半天到達,經(jīng)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審查。部隊那么大的行動會提前通知公社革委會,革委會會有具體的安排。而田副所長到的時候,鎮(zhèn)里并沒有接到有部隊拉練宿營的通知。于是就覺得田副所長一行是騙子。但是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又不敢輕易采取措施,于是讓田副所長住進了審查室,門上貼著一副白色對聯(lián)(意思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田副所長被“軟禁”了。直到他們派專人去公社匯報,公社派專人來溝通,才發(fā)現(xiàn)是一場誤會。田副所長解禁時。這時候我們的車也到了。聽了田副所長的遭遇讓我爆笑了好幾天,哈哈,我是不是有點“壞”。</p> <p class="ql-block">這一次的野營拉練我雖然沒有善始善終,但是卻是我人生徒步最久,行程最長,經(jīng)歷最艱苦的一次,所以深深印刻在腦子里。</p><p class="ql-block">四月初的又一次晚點名,所長莊嚴的宣布了一個命令,那是一個提干的命令。在68、69兩年的七十多個兵中有八個被提升為干部,這八個幸運者中就有我和那個與我一同進炊事班的盧湘寧……從此我穿起了四個口袋的軍裝.....</p><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我也成了領導干部,回味提干前的這段經(jīng)歷,我完全明白這一切實際上都是領導的有意安排,當然也更能領會領導這樣安排的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還是在孩提時候,我就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大人盼發(fā)錢,孩子盼過年”。相依在爸爸媽媽膝下的那些年,我真的很盼望過年,因為過年我們會穿上媽媽一針一線親手為我們縫制的漂亮的新衣服,會得到一份或多或少的壓歲錢,當然還有平時很少能同時兼得的美味佳肴和零食…... 我清楚的記得在上小學時候的一年春節(jié),我們姐弟排隊給爸爸媽媽拜年,然后趴在爸爸的腿上讓爸爸“打”一下屁股,爸爸給我們每個人五分錢的壓歲錢,那個年代,五分錢也讓我們欣喜若狂啊…...于是在童年、少年、青年時代,過年在我的心中簡直就是幸福、快樂的代名詞,直到69年初到了部隊,我才體會到更多意義上的過年……</p><p class="ql-block">7 0年的春節(jié),是我到部隊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也是離開爸爸媽媽身邊的第一個春節(jié)。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對我們這些初離家門、身著軍裝的大孩子來說,何至是倍思親啊……醫(yī)院好象有意考驗我們,在春節(jié)前的一個多星期,把我們拉出營房,到響水農村拉練。在那兒度過了我一身中最難忘的一個春節(jié)......</p> <p class="ql-block"><b>年三十的憶苦飯。</b>那一年,為了保持部隊的純潔和保證部隊的戰(zhàn)斗力,全軍都在轟轟烈烈地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吃的苦中苦,方知甜上甜”的口號不僅僅體現(xiàn)在訓練場上,也體現(xiàn)在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當然更要體現(xiàn)在過年的時候……年三十,下午請了一個苦大仇深的老貧農給我們做憶苦思甜報告。他敘述從小是個孤兒,萬惡的舊社會、他給地主家放牛、當長工的苦難生活,吃不飽穿不暖,睡牛棚、豬圈,被凍得十冬臘月、只好把腳放到牛糞里取暖。給地主家挑水,很遠的路挑來的水,地主家只要前面一桶,后面一桶說不干凈,可能放屁熏臭了……全所同學被他的報告感染,會場時不時“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向貧下中農學習、向貧下中農致敬!”口號。</p> <p class="ql-block">會議結束的時候,教導員十分鄭重的告訴我們,晚飯所里安排的是憶苦飯,為的是在新春佳節(jié)的時候,大家體會一下過去貧下中農的生活,這樣才能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血氣方剛的我被教導員鼓動的熱血沸騰,不就是一餐憶苦飯嗎,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能經(jīng)受的住考驗??墒钦嬲哌M飯?zhí)貌虐l(fā)現(xiàn),這餐憶苦飯并不是憑滿腔熱忱就可以解決的。晚飯時分,生產(chǎn)隊的高音喇叭放著:</p><p class="ql-block">上布滿星,月牙亮晶晶,生產(chǎn)隊里開大會,訴苦把怨伸,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的血淚恨”…..….,我們像英勇赴戰(zhàn)場勇士一樣雄赳赳的踏進飯?zhí)茫?我們居住在農村的學校,學生們開會的小禮堂就是我們的飯?zhí)?一走進飯?zhí)?,空氣彌漫著一股怪怪的味道,似青?似酸菜?似稻糠….….反正那奇奇怪怪的味道我很生疏。飯?zhí)弥虚g幾張拼起來的課桌上是放著一個大蒸籠,蒸籠里是一個一個黑黃色的團子,我想那大概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食了…… 教導員告訴我們那是粗糠和野菜捏成的團子,在舊社會窮人就是連這個都吃不到的。還憂郁什么?我二話沒說就“沖”上去,挑了二個大的就放在自己的碗里,然后盛了一碗野菜湯,坐下來解決我的“階級立場”問題。直到我拿著糠團大咬一口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這個“立場”問題還不那么好解決…..糠團沒有鹽,品到的是苦、澀,而且那糠粗的咯嗓子,根本無法下咽。我偷偷的看看四周,所有人的臉上都很虔誠。于是我捧著糠團大口大口的吃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動力使我硬是把二個糠團吃了下去…...</p><p class="ql-block">晚上睡在鋪著稻草的地鋪上我就開始想家,想著爸爸親手鹵的香噴噴的牛肉……想著媽媽捏的大餡餃子……想著姐弟們排隊給爸爸媽媽拜年領壓歲錢的動人情景..…. 想到“痛”時我用被子蒙著頭悄悄地流眼淚…..</p> <p class="ql-block"><b>新年凌晨的夜行軍。</b>平時的晚上,我們經(jīng)常緊急集合,時不時的還會夜行軍。但今天是年三十了,我們都認為領導一定會“網(wǎng)開一面”,讓我們休息休息了,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破例沒有把解放鞋放在床頭,呵呵,問題就出在了解放鞋上。領導和我們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越是過年,越要提高革命警惕性。于是那天晚上一點多鐘,也就是新的一年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聽到了緊急集合的哨音,慌亂之中我根本來不及去拿在窗臺上的解決鞋,光著腳套上了大頭棉鞋。而且我又錯誤的估計一次,認為領導只是讓我們集合一下,那有大新年的第一天就夜行軍的?院務處的候副處長好象猜到了我的心思,偏偏在簡單清理了人數(shù)以后就宣布要用拉練,用實際行動迎接新年。要命啊!那晚急行軍走了近十里路,我光著腳,又趿拉著大棉鞋,這都是急行軍的大忌,那一路我走的好辛苦,鞋不跟腳,還要跟上部隊不掉隊…...</p><p class="ql-block">突然走在前面的同志停下對我傳耳語“前面有狗”。我這個怕狗的人神經(jīng)立刻緊張起來,直瞪瞪的盯著前方,想發(fā)現(xiàn)夜色中狗在何方,也就在這個時候,我“撲通”一聲踏進腳前的一條小溝。我這才知道傳令過來的根本不是“前面有狗”,而是“前面有溝”。這成了后來很長時間同志們的笑料,也理所當然的成了這次新年伊始拉練的花絮……. 不過這次拉練給我的“回報”是腳上的二個明晃晃的大水皰......</p><p class="ql-block">太陽東升,新年到了,我們開始品嘗“吃的苦中苦”后的甜上甜。教導員組織我們開聯(lián)歡會,演節(jié)目、做游戲,吃著花生瓜子,水果糖,看著自編自演的“土”目….… 什么糠團子、大水皰統(tǒng)統(tǒng)被丟在腦后,歡笑,歡笑,還是歡笑,它意味著今天是新年。</p><p class="ql-block">中午是新年會餐,按蘇北農村的習俗上了“八大碗”葷素搭配副菜,菜那個香啊,氣氛那個熱鬧啊,都令我至今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在全國人民“深挖洞,廣積糧”的年代,我們軍隊的任務就是“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了。正因為這樣,所以我所在的只有一百來人的野戰(zhàn)醫(yī)院卻有二百三十畝的水田。醫(yī)療和種田并重,以至于旁觀人不一定弄得清我們是農場的醫(yī)院,還是醫(yī)院的農場…...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這個以往幾乎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軍隊小兵,參與了水稻從插秧到收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習作,開始真正懂得在課堂根本體會不到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p><p class="ql-block">到農場勞動是每個人必須積極參與的,我當然不會例外,其實吃點苦并不可怕,我老早有了比較充足的思想準備,我最害怕的是水田里的螞蟥和水蛇,可是下水田是我必須面對的事實,于是就有了一個接一個的精彩故事......</p> <p class="ql-block"><b>從拔秧隊伍里倉皇逃出</b></p><p class="ql-block">在勞動分工的時候,領導考慮到勞動強度的大小,為了照顧女同胞,讓女同志全部去拔秧。從未下過秧田的我跟著一大幫姐妹們到田邊領取一個丁字形的很簡易小凳子,尖尖的一頭插入水田,就可以坐在上面拔秧了。拔秧并不復雜,好歹都可以拔出來,關鍵是拔的時候分棵處理的好一點,插的時候就會方便許多。我在一邊看別人拔了一會,就選了個地方坐下開“拔”,開始我還沒有意識到螞蟥的兇猛可怕……才一會功夫聽到有人尖叫起來,原來她第一個受到螞蟥的襲擊,接著就是此起彼伏的尖叫聲,我才知道水田里的螞蟥猖獗無比,只要逮到可口的人腿,那是一定不會放過的……于是本來就特別害怕螞蟥的我全身汗毛都“立正”了,十分密切地觀察自己會不會受到螞蟥的入侵。我過一、二分鐘就分別抬起雙腳仔細觀察,也許是心里過分緊張,總感覺到螞蟥就在我的腿邊,隨時都可能向我“進攻”……那個丁字形的小凳本來就立地不穩(wěn),在我又一次抬腿查看時突然翻倒,我一屁股坐在水中。“哈哈,哈哈”,聽到的是一片笑聲暫時沖淡了螞蟥帶給我的恐懼。我也自嘲地跟著大家笑了,但我的笑的更多是有些許尷尬、有些許狼狽……就在我努力擠出褲子上的水時,有一只萬惡的螞蟥叮在了我的腳踝處,我猛然發(fā)現(xiàn)時,差一點又跌坐在水中。我拼命的甩動那只腳,企圖把它甩下來,失聲地尖叫著,我知道我叫的很慘很慘,就像面臨滅頂之災,可以想像那時候的我一定比跌入水中更加狼狽….</p> <p class="ql-block"><b>在插秧的隊伍被“關門打狗”。</b>自從被螞蟥叮咬之后,我才了解到秧苗地里的螞蟥是最多的,所以我主動請纓要求去學插秧。但是領導認為插秧比較辛苦的,所以不讓女同志去。我排在插秧的隊伍里,很快就被清理了出來。但是就在插秧的隊伍雄赳赳向稻田開進的時候,我混在了隊伍的最后面……原以為插秧蠻容易,但到自己親身實踐了才知道那真是看著別人吃豆腐--牙快!插秧的隊伍是一字排開,每人負責一溜,(我記的一溜好像是六至八棵)一邊后退一邊插。我選擇在兩個插的比較好的同志中間,指望他們插得快可以幫幫助我。我拼命想插的快一點,但無奈怎么也快不起來,只要稍微快一點,不一會前面的秧苗漂了起來……兩邊的同志很快就插到了頭,他們真的來幫我了,但幫我的方法是在我的后面留出一段距離往后插。當時很流行的一個電影是《地道戰(zhàn)》,里面一句至理名言“關起門來打狗”被運用到了這里,而且在插秧的隊伍里被“關門打狗”是很丟人的事,但我能聊以自慰的是--因為我是插秧隊伍里唯一的女兵…….</p> <p class="ql-block">也許是我特別怕螞蟥的事流傳到了插秧隊伍中,男同胞們給我開了一個“高級”玩笑,卻差一點把我的靈魂嚇出了竅。那一天我插了一溜秧后站著休息和別人拉呱,醫(yī)生居永正在我身后用手指在我的小腿上輕輕滑過。媽呀!我的第一反映那是水蛇,我失魂落魄地呼喊著“救命”,高一腳底一腳向田埂逃去….….周圍的人樂的直不起腰,我卻差一點流下了眼淚……</p> <p class="ql-block"><b>最艱苦的工作最“安全”。</b>從“水蛇事件”后,我對水田更加心有余悸,連晚上做夢都會跟水蛇周旋。整個插秧工作還有一項我沒有嘗試,那就是挑秧。因為領導要求挑秧的人不僅要體質好還要會甩秧把,這可是技術活,不會甩就甩不到位,直接影響插秧的速度。沖著這些要求我是不能去挑秧的,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悄悄排在了挑秧的行列.…...,主動挑重擔總歸沒有錯。以后的幾天我都是挑秧,再也沒有心驚肉跳的事情發(fā)生......</p><p class="ql-block"><b>曬黑了皮膚練紅了心。</b>秧插下去后就是要管理秧田,(撒農藥、拔草)干這些活的主力是年輕人,當時只有二十郎當歲的我當然就在其中。每個星期天幾乎都是我們到農場義務勞動的日子,說不上心甘情愿,但的確從來聽不到任何怨言。撒農藥都是農場的專職人員做,我們就是拔草了.….…。我能記得住的就是那些拔草的日子每次都是烈日炎炎,在水田里干上半天幾乎要把皮都曬脫,草帽根本管不了大用。起初為了怕臉曬黑我就用一塊毛巾浸濕搭在頭上,再戴上草帽,濕毛巾貼在臉的兩邊到起到?jīng)隹煲稽c的作用。我的姐妹們也紛紛學著這樣做起來。但很快就聽到有人稱我們是“鬼子進村”,因為如果換一頂鋼盔的確很象電影里描述的的日本鬼子的裝束…..怕因此戴上思想不健康的高帽子,我們自動解除了“武裝”。再之后就是聽到教導員在晚點名是表揚了我們,表揚的理由就是我們曬黑了皮膚練紅了心......</p> <p class="ql-block"><b>手指頭吃苦在收獲的季節(jié)。</b>終于等到收獲了,割稻子也是我生平的第一次。記憶最深的只有一件事,別人割稻是反手摟稻把,而我因為正手摟稻把一下子割破了三個手指,為此休息了好幾天,只能說是稍微嘗試了一下割稻的滋味.…..</p><p class="ql-block">農場務農使我的軍旅生涯多了一種體會......</p> <p class="ql-block">那些當兵的日子離我已經(jīng)五十多年,但卻是我人生閱歷中難能可貴的珍貴歷史,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