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21日至23日,我們自駕去浙江德清游玩。</p> <p class="ql-block">德清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據(jù)史書記載,曾是吳王夫差伐越筑壘之處,越王勾踐曾在新安屯兵,下渚湖旁防風山是古防風國所在,范蠡設計然居住德清計籌山,計籌山也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德清人才輩出,“習俗薰染,典制彬蔚”,積淀了淵源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溫文儒雅的民俗民風,同時帶動了德清經濟的發(fā)展,讓“名山之勝、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竹茶之地”的德清享譽海內外。</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放下行李,即去第一個景點“下渚湖”。今天天氣很熱,景點游人不多,買了游船票,乘坐了一艘有空調的游船,游覽下渚湖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下渚湖是德清縣第三大湖蕩,浙江省第五大內陸湖。</p><p class="ql-block">下渚湖地區(qū)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風文化的故里,防風廟地、碑碣等遺跡遺物尚存,頗為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曾兩次在此舉行全國性的“防風”學術研討會。同時,規(guī)劃區(qū)內還保留著一批歷史遺跡,如千年古剎云岫寺、宋代水鄉(xiāng)古橋壽昌橋等等。兩百多年前寫《長生殿》的戲劇家洪升在游覽防風古國時,曾留下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律詩,非常形象生動地勾勒了防風古國及下渚湖的山水風光、人文歷史、自然地理與民俗風情:“地裂防風國,天開下渚湖。三山浮水樹,千巷劃菰蘆。埏埴居人業(yè),漁樵隱士圖。煙波橫小艇,一片月明孤”。</p> <p class="ql-block">下渚湖異名頗多,因傳“防風氏所居”,故叫風渚湖或封渚湖;又因與“啞子”諧音,俗稱啞子湖。此外也有叫九里湖、巽湖的。下渚湖為一具有多樣性景觀的典型天然湖泊濕地,原生狀態(tài)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濕地之一。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里港汊交錯,蘆葦成片,湖水清澈,野鳥群息,水生動植物遍布,仍保持了自然質樸、原始野逸的江南水鄉(xiāng)風貌。600余個墩島散布湖面,1000余條港汊縱橫交錯,還有800多種動植物在這此繁衍生息,其中就有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的野生大豆、有被譽為鳥類中的“大熊貓”的朱鹮。</p> <p class="ql-block">朱鹮</p><p class="ql-block">也稱為朱鷺或日本風頭鹮,是一種珍貴的鳥類,被譽為“東方寶石”和“吉祥之鳥”。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p> <p class="ql-block">白鷺</p> <p class="ql-block">茶禮古俗</p><p class="ql-block">詩寫梅花月,茶煎谷雨春。人生雅事,莫過如此……江南靈秀之地德清,山水清嘉,歷史悠久。東苕溪、古運河流淌不息,曾孕育像唐代詩人孟郊、當代紅學大師俞平伯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厚德載物,名揚天下。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德清,人且尚德,如水至清,民風古樸,茶事清雅。比如下渚湖畔的“三道茶”風俗,就深深烙有古代茶道遺風。</p> <p class="ql-block">傳說,下渚湖原來這里沒有湖。住著夏、朱.胡三家富戶。他們有無數(shù)金銀財富,就連夏家的龍頭尿壺也是用黃金打的。丫環(huán)三天不隔兩日地給尿壺沖洗。每次沖洗時丫環(huán)總含著淚花對金龍說:“金龍啊金龍!你真命苦,別的龍自由自在,你卻成了臭龍?!?一天午后,丫環(huán)在廚房收拾,一只狗“嗚嗚、嗚嗚”地叫著進來,在丫環(huán)身邊轉來轉去。丫環(huán)以為狗還未吃飽,順手將一鑊鏟的飯擲給了狗,哪知狗一口銜了金鑊鏟就跑,丫環(huán)一看金鑊鏟被狗叼了去,急得直追,那狗一直到離村很遠的山坡上才停下來,金鑊鏟也掉在地上。丫環(huán)追得直喘氣,也停下歇息。她扭頭向來的方向一看,樹木房屋和村莊全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看湖水,夏、朱、胡3家都給水淹了。后來人們管這湖叫夏朱湖。時間久了,大家忘了3戶人家,便叫下渚湖了。</p> <p class="ql-block">然后驅車前往二都集鎮(zhèn)</p><p class="ql-block">二都村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據(jù)《史記》記載“汪周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二都村曾是汪氏始祖(4000年前)——防風氏的封地,他曾與大禹一同治水,有功而被封于此古稱“防風國”。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五,防風氏祠所在的二都村都要舉行盛大的秋祭防風活動,祈求風調雨順,穰穰滿家。</p> <p class="ql-block">防風廣場</p><p class="ql-block">內有東晉時期產自德清窯的雞首壺,是瓷之源文化的代表,黑釉雞首壺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赑屃(bìxì)也叫霸下,傳說是龍的第六個兒子,也是治水的功臣之一。廣場內還有霧噴系統(tǒng),使人如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廟碑記</p><p class="ql-block">吳越國王錢嫪起兵時,曾在防風祠祈福,并諾成事后重建廟宇。時隔數(shù)年成事后,一次久病難愈,夢中防風來見,說有事是否已忘,夢醒后錢镠知是廟宇重建之事。于是馬上撥資重建,完工病即愈。碑記為后唐詩人羅隱所書,距今已有1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防風氏祠</p><p class="ql-block">大禹怒斬防風后,下鄉(xiāng)體察民情,知道防風遲到是因為治水,深感內疚,便敕封防風為“靈德王”,建造防風祠,供奉防風神像。</p><p class="ql-block">防風傳說作為吳越文化的活化石,被譽為繼中原神話、云南巖畫、納西族祭天古歌之后第四大珍貴發(fā)現(xiàn),2010年5月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防風氏祠遺址</p> <p class="ql-block">防風老街</p> <p class="ql-block">缸窯弄</p><p class="ql-block">二都傳說是九龍之地,為此明朝劉伯溫專程來此破風水,把傳說中的千軍萬馬變成了干磚萬瓦,村中就有了</p><p class="ql-block">大批缸窯從業(yè)者。</p> <p class="ql-block">晚上去武康鎮(zhèn)吃晚飯,閑聊時老板娘說德清的縣政府搬到武康來了,吃好晚飯正好去看武康鎮(zhèn)鳳棲湖畔美麗的夜景,旁邊的德清國際會議中心曾舉辦過世界無人機大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