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唐山宴是中國首家飲食文化博物館,也是第一家以餐飲為主的室內超級文旅綜合體。建筑面積約4萬平米,整體建筑坐東朝西,主要分為三層不同主題的展示及體驗空間,一層美食體驗街區(qū),有“五街兩巷一條河一世界”的布局,涵蓋150余種風味特色小吃和10余種非遺傳承人美食,如棋子燒餅、小山炸糕等,灤河貫穿其中,小巷連通主街,形成小鎮(zhèn)式街巷體驗。</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位于唐山市路南區(qū)學院南路唐山文化廣場,大劇院東側,南湖國際會展中心北側。</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是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走進唐山宴“會客廳”,映入眼簾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車水馬龍,市井繁華……,仿佛置身于另一個“大千世界”。在梨園盛世戲臺上,具有唐山特色的非遺“冀東三枝花”——評劇、皮影、樂亭大鼓的經典曲目不間斷地輪流展演……</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東門入口處的棋盤。</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是一個由爛尾商場改造而成的飲食文化博物館。自2018年開業(yè)以來,年均接待國內外游客500余萬人,最高單日接待量達5萬多人。</p> <p class="ql-block">縱橫交錯的街巷里,“稀罕您來”,( 唐山方言,意為“打心眼里歡迎您來”)的吆喝聲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這不進門兒第一站,就遇到了大唐小主們。</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美食街區(qū)涵蓋150余種唐山特色小吃和20余種非遺美食。唐山宴的招牌小吃——小山炸糕的檔口前永遠排著長隊,3元一塊的炸糕一出鍋便被搶購一空。由于等待人多隊長,我只嘗到了饹馇。</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大饹馇和清朝的慈禧太后還有一段有趣的淵源!據說,慈禧在遵化建東陵時,守陵人進貢了這種特產。慈禧一吃就愛上了,因為方言“咯扎”諧音“擱著”,便賜名“饹馇”。從此,它就成了宮廷和民間都愛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據說這里的佛跳墻很好吃,燈籠茄子和稻田蟹做的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三弦演奏者陳先生。</p> <p class="ql-block">冀東三枝花之一,唐山評劇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劇形成于1910年前后,由蓮花落與蹦蹦戲演變而來,代表作《花為媒》《楊三姐告狀》廣為流傳,新鳳霞等藝術家推動其發(fā)展為全國第二大劇種。</p> <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戲曲中,旦角講究“碎步輕搖”,生角則要“丁字步、跨虎腰”,田貴華在表演中,兩種行當的轉換,全在舉手投足的細節(jié)里。</p> <p class="ql-block">當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展柜走向餐桌,從舞臺融入生活,會呈現怎樣的鮮活面貌?"唐山宴" 這座飲食文化博物館,是一種將唐山的地域文化濃縮成可看、可吃、可參與的沉浸式體驗。</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這座博物館不僅可吃,可看,還可以帶回家。這就是活版印刷。</p> <p class="ql-block">“中國近代工業(yè)搖籃”是歷史賦予唐山的印記,唐山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工業(yè)城市,是中國晚清洋務運動的實踐基地,也是中國近代工業(yè)的重鎮(zhèn)。</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的錄音帶,依稀記得有TDK、索尼,還有廣州太平洋輕音樂隊錄制的各種輕音樂和流行歌曲。</p> <p class="ql-block">唐山工業(yè)的幾個第一。</p> <p class="ql-block">大算盤與三弦</p> <p class="ql-block">名人居</p> <p class="ql-block">名人居屋頂</p> <p class="ql-block">火鍋店的龍椅,打卡需要人民幣十元</p> <p class="ql-block">御禮雅苑是唐山宴內全新打造的城市新場景,該區(qū)域以宮廷文化為主題,結合傳統(tǒng)與現代元素,將宮廷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通過建筑風格、景觀設計及活動策劃展現傳統(tǒng)文化魅力,成為春節(jié)期間的熱門打卡地。 ?</p> <p class="ql-block">步步登高</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內的“步步登高”是位于一樓和二樓間區(qū)域的一墻裝飾品,作為文化元素點綴,寓意步步高升。 ?現場圖片顯示樓梯間以紅色玫瑰裝飾,上方懸掛“步步登高”橫幅,下面有以“招財進寶”為題的精美磚雕。 ?</p> <p class="ql-block">十四王爺干燒雞的歷史可追溯至1724年(雍正二年)。康熙帝第十四子允禵(影視劇中常稱“十四爺”)被派往清東陵守景陵,因心情抑郁導致食欲不振。御廚為改善其飲食,將宮廷燒雞技法與遵化本地土法結合,創(chuàng)制出肉質鮮嫩、風味獨特的干燒雞。允禵品嘗后食欲大增,此菜遂以“十四王爺”命名并流傳。??</p> <p class="ql-block">十四王爺干燒雞現為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獲“唐山老字號”“中國魯菜燒雞特金獎”等榮譽。</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是品味唐山美食、體驗當地民俗文化的絕佳去處,唐山宴又是一座可觀可食的超級博物館,是唐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tài)表現,特別適合家庭游、文化愛好者及美食者打卡。若時間充裕,可結合周邊景點規(guī)劃一日游行程。</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一層圖示</p> <p class="ql-block">唐山宴二層圖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