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14號陰雨天氣,決定驅(qū)車去看看與Pitztal 平行,處于Pitztal西面的阿爾卑斯山谷Kaunertal。 </p><p class="ql-block">Kaunertal 里的小村莊Feichten im Kaunertal 是大山腳下最后一個自然村。從Feichten村開始有一條著名的收費(fèi)公路Kaunertaler Gletscherstrasse 考納塔爾冰川公路, 一輛小轎車(最多五名乘客)過路費(fèi)為28€。 這條冰川公路全長約26公里,海拔攀升約1500米 (從海拔1273米的Feichten村 到海拔2750米的高山雪場纜車站), 公路平均坡度10%, 最大坡度12%, 這條盤山公路一共有29個發(fā)卡彎。 </p><p class="ql-block">Kaunertal <span style="font-size:18px;">考納塔爾山谷</span>被譽(yù)為奧地利第二美的阿爾卑斯山谷。 </p><p class="ql-block">7月14號清晨驅(qū)車從旅居的山谷Pitztal出發(fā)翻山越嶺前往Kaunertaler 深處海拔2750米的纜車站, 全長65公里。 此路線不包含高速公路,完全是山區(qū)公路。 </p><p class="ql-block">下雨,盤山公路,發(fā)卡彎,這一路上我開的是神經(jīng)緊張,一頭大汗。幸好天氣不佳游客不多,路上沒有很多車,我實際開的非常慢,一般在40-60kmh之間。 </p><p class="ql-block">抵達(dá)海拔2750米的纜車站,也就是冰川公路的盡頭,乘坐纜車上海拔3108米的Karlesjoch。那里設(shè)有一個觀景平臺,正好處于奧地利和意大利邊境上,可以眺望奧地利意大利西面的瑞士境內(nèi)的阿爾卑斯山區(qū)。 冬季這里是滑雪場,可以做纜車上來然后自己滑下去。 </p><p class="ql-block">天氣不好,凍的我瑟瑟發(fā)抖,把春羽絨衫都穿上了。在海拔3108米的國界線上拍照留念,左邊是奧地利,右邊是意大利。 </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在觀景臺上眺望意大利山區(qū),氣候溫暖,夏季基本上沒有冰雪存留。</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這一邊,也就是Kaunertaler Gletscherstrasse 冰川公路的盡頭完全是另一種風(fēng)景,有殘留的冰川,風(fēng)雨交加。 </p><p class="ql-block">Kaunertaler 冰川已經(jīng)瀕臨融化殆盡的邊緣,與隔壁東面的山谷Pitztaler Gletscher 不能相比。 </p> <p class="ql-block">凍成冰棍,乘坐纜車回到海拔2750米的纜車站。附近有一片殘留的冰川,于是冒雨走過去看看。 </p> <p class="ql-block">這片冰川碎片還保留著原來開鑿的冰洞,只是冰川已死,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隨時有坍塌的危險,所以不能再進(jìn)入冰洞內(nèi)。 </p><p class="ql-block">隱約可見是古老冰川的一抹淡藍(lán)色,述說著昔日的燦爛。 </p> <p class="ql-block">在冰川殘片附近眺望剩余的冰川kaunertaler Gletscher,海拔3108米的觀景臺被雨云覆蓋,已不可見。</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2750米的纜車站旁的白湖餐廳Wei?see避雨喝咖啡,一直等到中午雨漸漸停了。 我和驢友才開車下山,冰川公路26公里的路線上有34各種景點(diǎn)或者推薦的徒步路線,公路沿途都設(shè)立了標(biāo)識牌告訴游客這里可以看到什么風(fēng)景可以走什么路線。 </p><p class="ql-block">路面濕滑,下山開車更加小心謹(jǐn)慎。 </p> <p class="ql-block">冰川公路上每到一個景點(diǎn),就停車看景。</p><p class="ql-block">下圖是在冰川公路旁眺望高山湖白湖 Wei?see。即便天氣不佳,陰雨大風(fēng),白湖那猶如流玉的湖水難掩秀色!冰川公路在大山里蜿蜒而下,山水相映,氣勢磅礴。 </p> <p class="ql-block">冰川公路名不虛傳,在不同的海拔高度都可以欣賞如畫美景。 </p> <p class="ql-block">附近山體上的冰川清晰可見。 </p> <p class="ql-block">在冰川公路上走走停停,欣賞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盤山公路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冰川公路邊的山谷溪流</p> <p class="ql-block">沿途可以看到局部山頭還留有小規(guī)模冰川。 </p> <p class="ql-block">高山雪水順著青山飛馳而下。</p> <p class="ql-block">冰川公路沿途有一個大壩湖。 上山時集中注意力開車,并未關(guān)注路邊的風(fēng)景。 下山時走走停停,發(fā)現(xiàn)沿途風(fēng)景如畫,賞心悅目,讓人心情愉悅!</p> <p class="ql-block">冰川公路沿途生長著大量的Zirbenkiefer 俗稱瑞士五葉松。這里有一條推薦徒步路線在五葉松森林里行走。 瑞士五葉松在阿爾卑斯山脈中分布廣泛,五葉松樹林會散發(fā)著淡淡的松樹香,在森林里行走沁人心脾,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下圖就是推薦徒步路線的起點(diǎn),五葉松樹林。 </p> <p class="ql-block">下圖的墻壁上有一個測量標(biāo)志,是1857年Kaunertaler Gletscher冰川冰舌的位置。 近170年后冰川幾乎完全融化消亡了!</p> <p class="ql-block">大山深處有一座高山牧場</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每一個景點(diǎn)打卡,慢慢靠近大壩湖。 </p> <p class="ql-block">Gepatschhaus 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山中小屋 (避難屋)給徒步登山者提供簡單食宿。 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里的避難屋都有一個德國名字,是因為這些避難屋都是德國阿爾卑斯山登山協(xié)會籌建的。 Gepatschhaus 建于1873年,是德國登山協(xié)會法蘭克福小組在奧地利建造的第一座阿爾卑斯山間避難屋。 </p> <p class="ql-block">幾個留宿的徒步者在小屋附近賞景。 </p> <p class="ql-block">小屋旁有一座1895年建成的小禮拜堂Maria in snow。 </p> <p class="ql-block">小禮拜堂也是由德國阿爾卑斯山登山協(xié)會籌建的</p> <p class="ql-block">小禮拜堂全木建筑裝飾風(fēng)格,簡約淳樸。 在130年的歷史長河中管理禮拜堂的人們防火管理做的非常好,讓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這座古老的禮拜堂。 </p> <p class="ql-block">順著盤山公路慢慢開到大壩湖邊,當(dāng)時大壩湖實際水量不大。 </p><p class="ql-block">2015年的007電影Specture, 就是在從大壩湖沿著冰川公路上山的路上拍攝了經(jīng)典盤山公路汽車追逐的場景,男主角的扮演者Daniel Craig 就在這些彎道上飛馳。 </p> <p class="ql-block">大壩湖旁山體上有一個很深的峽谷 Urflschlucht, 溪流匯入大壩湖。 </p> <p class="ql-block">海拔1767米的大壩湖Gepatschstausee, 建于1964年, 當(dāng)時是世界上第十最高的大壩湖。湖面長2.6公里,冰川公路就沿著大壩湖東面湖岸蜿蜒而上。 </p> <p class="ql-block">大壩下北面山谷中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傍晚時分霧氣繚繞, 大壩湖散發(fā)出清冷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從大壩湖回到冰川公路收費(fèi)站的路上看到一座250年歷史的木雕。 在19世紀(jì)中期收費(fèi)站附近有最后一個自然村。 今天在整個冰川公路的區(qū)域中已沒有自然村居民,只有大壩工作人員,牧場經(jīng)營者和避難屋的人們在景區(qū)內(nèi)活動。 </p> <p class="ql-block">下山這26公里走走停停,賞景拍照,竟然走了近四個小時。 天氣不好,沒能走一些推薦的路線看景,比較遺憾, 但是冰川公里沿途的風(fēng)景非常美,令人流連忘返。 </p><p class="ql-block">下山后飽餐一頓,非常滿足!希望7月15號天氣會變好!</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