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藏之旅第一站——昌都</p><p class="ql-block"> 2025.6.26,我和老公搭乘西安到昌都的航班,終于踏上了我們西藏自由行的旅程,實現(xiàn)了多年來一直想進藏旅行的愿望。西藏,是一塊凈土,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雪山托舉著信仰,湖泊倒映著天堂,一步一景皆是詩。這里,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但想要踏上這塊凈土,光憑一腔熱血和滿滿的激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正視現(xiàn)實,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為此,我們提前進行了身體健康體檢(有心臟病、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病史,不建議進藏)并上網(wǎng)查閱了有關(guān)資料,了解了進藏的一些必備常識,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踩雷。</p><p class="ql-block"> 飛機飛行了兩個小時,在接近昌都上空時,透過小窗口可以清晰的看到,湛藍的天空白云翻滾,青色的山脈緊緊相連,一座座閃著銀色光芒的雪山山峰若隱若現(xiàn),西藏特有的地域風(fēng)貌已經(jīng)徐徐映入眼簾,讓人有一種急迫的期待感。</p><p class="ql-block"> 飛機穩(wěn)穩(wěn)降落在昌都邦達機場,一陣涼颼颼的風(fēng)撲面而來,我倆一下飛機趕快加上了厚衣服,懷著既興奮又擔(dān)心高反的忐忑心情,走出侯機廳,自我感覺很好,沒有想象中的高反。但上出租車的時候,急性子的我小跑了幾步,忘乎所以的犯了一個小錯誤。友情提示一下,從內(nèi)地初入高原地帶,海拔反差大,高原空氣稀薄,行動必須緩慢,不能猛起猛坐快步行走,這樣很容易引起高反。我就是因為小跑了幾步,上車后,立馬感覺胸口有點隱隱發(fā)悶,心里不免有些緊張。司機是一位熱情開朗、淳樸有禮貌的藏族小伙兒,他笑著安慰我,剛下飛機有點不舒服是正?,F(xiàn)象,邦達機場海拔4500,是昌都海拔比較高的地方,離市區(qū)近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基本是下坡路,到昌都市區(qū)就好了,市區(qū)海拔低,我一聽心里就踏實了。車內(nèi)小帥哥特意播放著藏族本土音樂,雖聽不懂歌詞的意思,但那高亢明亮富有地域特色的歌聲卻直穿人耳膜,讓人不由放松了緊繃的心弦。車窗外,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山脈間云霧繚繞,牦牛隨處在悠閑晃悠,一路美景讓人目不暇接,早將高反的恐懼拋到九霄云外。一路聽歌一路欣賞美景,汽車不知不覺行駛到我們下榻的酒店——昌都茶馬廣場瑞庭假日酒店 ,這里屬于昌都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我們刻意安排在此多逗留幾日,適應(yīng)一下高海拔氣候,以便讓自己以更好的狀態(tài)啟程下一個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題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美篇名 | 瑕不掩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美篇號 | 75309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拍攝 | 瑕不掩瑜 拉旺都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撰文 | 瑕不掩瑜</span></p> <p class="ql-block"> 浪拉山</p> <p class="ql-block"> ??因為《浪拉山情》這首歌,而知道西藏有這么一座美麗的山。當我站在海拔4572通往市區(qū)沿線的觀光臺時,第一眼看到便是這座美麗的浪拉山。目光所及,每一座山包像蓋了一層綠絨絨的草皮,遠處山澗淙淙溪水旁的油菜地翠綠耀眼,整個浪浪山皆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只有此刻,才體會到了由著名歌星韓紅作詞作曲并演唱的這首《浪拉山情》歌的意義及歌詞所表達的自然象征和信仰象征。??</p> <p class="ql-block"> 在西藏東部橫斷山脈的崇山峻嶺中,瀾滄江的兩條支流——扎曲河和昂曲河交匯處,孕育出一座以紅色為主基調(diào)的古城,這就是藏東明珠——昌都。昌都是西藏自治區(qū)下轄的一個重要地級市,下轄1個市轄區(qū)、10個縣。這里不僅自然風(fēng)光壯麗,擁有如來古冰川、然烏湖等絕美景觀,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p><p class="ql-block"> 紅棕色的河水波濤洶涌,磚紅色的山脈連綿不絕。山水間的紅土地上,房屋、橋梁、廣場等帶有紅色裝飾的建筑錯落分布,將這座歷史悠久的藏東山城裝點成一幅立體的油畫。??</p> 昌都市區(qū) <p class="ql-block"> 昌都解放紀念碑矗立在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卡若區(qū)解放廣場 。1950年10月19日昌都戰(zhàn)役勝利,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和在戰(zhàn)役中犧牲的英烈而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里承載著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光輝歷程。</span>是昌都人民紀念革命先烈的場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市民戶外休閑的好去處,它時刻提醒人們銘記歷史,傳承紅色精神。??</p> <p class="ql-block"> 昌都山好水美人樸實,自然風(fēng)光無與倫比。唯一不足的就是交通落后,當我站在公交車站等車時,出乎意料,足足一個多小時,硬是沒看見一輛公交車駛來,除了我也沒看到其他乘車人,老公偷拍了一張照片,戲謔的稱之為“孤獨的乘車人”。??昌都,是一個正在發(fā)展中的城市,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這些問題都會逐步得到改善,昌都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p> <p class="ql-block">正宗的牦?;疱?,味道純正、鮮美。</p> <p class="ql-block"> 昌都瀾滄江天津廣場,是天津市援建的中國西藏昌都市的標志性城市廣場,位于扎曲河與昂曲河交匯處,以象征昌都騰飛的“鯤鵬展翅”雕塑為核心景觀,兼具文化象征與城市休閑功能。作為援藏30年的標志性成果,廣場體現(xiàn)了天津?qū)Σ荚诿裆⑽幕阮I(lǐng)域的支持,成為兩地“山海情”的實體見證。????</p> 瀾滄江天津廣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鯤鵬展翅??</span></p> <p class="ql-block"> 昌都茶馬廣場?是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卡若區(qū)城關(guān)鎮(zhèn)核心地帶的綜合性文化商業(yè)廣場,建成于2015年底,集購物、休閑、文化展示于一體,<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設(shè)計融合了傳統(tǒng)藏式建筑元素(如木楞、彩繪、浮雕)與現(xiàn)代功能,</span>是茶馬古道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藏東現(xiàn)代生活的縮影。走進茶馬廣場,民族風(fēng)格的建筑錯落有致,店鋪里擺滿來自各地的商品,往來的游客或駐足挑選、或與店主商討議價,熱鬧場景仿佛再現(xiàn)茶馬互市昔日繁華。茶馬廣場地處瀾滄江與扎曲河、昂曲河交匯的三角洲地帶,作為茶馬古道上的千年驛站,承載了藏漢貿(mào)易與文化交融的歷史記憶。??</p><p class="ql-block"><br></p> 昌都茶馬廣場 <p class="ql-block"> 昌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藏第一個被解放的城市,</spa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地方,紅色基因深植大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在昌都,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建筑外,還有一大特色,在昌都的大街小巷包括商業(yè)街、社區(qū)、醫(yī)院、學(xué)校、公交車站、路燈牌等地方,幾乎看不到任何商業(yè)廣告,全是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感恩中國共產(chǎn)黨,歌頌祖國的紅色宣傳牌匾,讓人看著心里很溫暖。同時也感受到了黨的關(guān)懷如同甘霖,滋潤著這片圣神的土地及革命老區(qū)昌都人民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赤之之心。??</p> <p class="ql-block"> 昌都有一處很壯美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觀,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江流,在昌都這片土地上并排著自北向南流淌,形成了昌都舉世聞名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觀,航拍效果尤為壯觀。其中瀾滄江起源地就在昌都,是由扎曲和昂曲兩條支流在這里匯合形成了瀾滄江主干,現(xiàn)場看三色水流特別神奇。有意思的是,在藏語中,“昌都”的意思就是“水匯合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特別感謝崔昀教授的《詩與遠方》,深情有溫度的文字,已遠遠超出我的拙作所表達的深度和寬度!感恩…感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雪山托舉著信仰,湖泊倒映著天堂,一步一景皆是詩”。多美的畫卷??!美篇鐫刻著你的才情,越看越讀越美,楊姐的美文美圖正映著那句詩和遠方。忽然想起有位詩人說過:夢之所想即為詩,心之所向便是遠方。我就以詩與遠方為題,為楊姐按下快門,曬出楊姐昌都之行的壯美全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 詩與遠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楊姐瑜霞西藏之旅之昌都行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當庸常的日子在退休證書上緩緩落定,有人選擇在瑣碎中安度余暇,而楊姐卻用她的腳步踏響了遠方的召喚——西藏,那片云端之上的凈土,最終被她執(zhí)著的向往叩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昌都邦達機場,稀薄的空氣里裹著涼意。初踏高原,她曾因忘情小跑而胸口隱隱發(fā)悶,這小小的警醒,卻成了最生動的開篇注腳:奔赴圣地,不僅需要一腔熱血,更需對大地法則的謙卑敬畏。藏族司機播放那穿透云層的歌聲,裹著質(zhì)樸的寬慰拂過耳際,將高懸的心輕輕放下,車窗外流轉(zhuǎn)的,是牦牛在云霧繚繞的青山綠水間踱步的永恒畫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她的目光,始終盛裝著昌都大地最深沉的紅。紅棕色的河水奔涌不息,與連綿不絕的磚紅山脈交相呼應(yīng)。這濃烈的色彩不僅鋪展于自然,更深深沁入城市的肌理:茶馬廣場上藏式木楞與彩繪浮雕間,仿佛有千年互市的喧囂商隊正穿越時空;解放紀念碑肅立,無聲訴說著1950年那場為雪域高原帶來新生的戰(zhàn)役;瀾滄江天津廣場上“鯤鵬展翅”的雕塑,則承載著山海情深的宏闊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尤為令人心顫的是她敏銳的發(fā)現(xiàn):昌都的街巷間,商業(yè)的喧囂悄然隱退,目之所及皆是感恩與信念的紅色宣言。這抹無處不在的赤誠,如無聲的脈搏,與腳下紅土地一同律動——這片土地銘記著西藏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那抹紅,早已融入山河的底色與血脈的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她更以腳步丈量自然的奇觀。立于浪拉山巔,韓紅歌聲中的蒼茫驟然化為眼前的實境,三江并流的壯闊圖景在她筆下展開: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如三條巨龍,在藏東的懷抱中浩蕩并行。當扎曲與昂曲的河水在昌都——這“水匯合處”深情相擁,斑斕水色仿佛大地流瀉的詩行,航拍視角下的波瀾壯闊,正是星球最磅礴的筆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楊姐的昌都游記,絕非浮光掠影的風(fēng)物清單,這是心靈與高原的鄭重締約:以退休之身的青銅勇氣,穿越海拔的試煉;以深沉的凝視,解讀山河的朱砂印記與歷史的殷紅血脈;更以澄澈之心,聆聽了三江奔涌的太古長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當許多人在歲月靜好中安享流年,她卻讓靈魂在離天空最近的疆域自由翱翔。那些關(guān)于浪拉山的情愫、紅土地的灼熱、三江水的浩蕩,經(jīng)由她文字的淬煉,早已化為無數(shù)人心中“詩與遠方”最真切的召喚——原來所謂壯游,并非青春專利,更可以是生命向晚時,靈魂對遼闊世界一次深情不倦的回響:將余生,走成一首格律嚴整的詩。</span></p><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 昌都這座藏東明珠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歷史文化、壯麗的自然風(fēng)光和深厚的宗教底蘊吸引著無數(shù)人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謝謝觀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