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家莊人民的抗日斗爭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抗日活動,并在1945年配合八路軍取得重大勝利。 ?</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初期(1931-1936)、(1937-1938年)</p><p class="ql-block">?組織抗日團體?:正太鐵路員工成立救國會,組織救國十人團、宣傳隊,開展抗日宣傳和軍事訓練、發(fā)動工人捐款資助抗戰(zhàn)。 ?</p><p class="ql-block">?學生與群眾運動?:工商界發(fā)起對日經(jīng)濟絕交運動,學生組織抗日示威游行,建立農(nóng)民抗日自衛(wèi)隊。 ?</p><p class="ql-block">?配合八路軍作戰(zhàn)?:八路軍129師在井陘、平山等地設(shè)伏打擊日軍,石家莊人民支援前線物資運輸和情報工作。 ?</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中末期(1938-1945年)</p><p class="ql-block">?根據(jù)地建設(shè)?:中共在石家莊西北部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開展游擊斗爭并建立民兵組織。 ?</p><p class="ql-block">?文藝宣傳?:鐵血劇社創(chuàng)作《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抗戰(zhàn)歌曲,通過民間歌舞形式傳播抗日理念。 ?</p><p class="ql-block">?敵后破壞?:正太鐵路工人轉(zhuǎn)移設(shè)備組建游擊隊,配合八路軍作戰(zhàn)。 ?</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期間在石家莊地區(qū),八路軍主力、地方武裝與日軍發(fā)生大小戰(zhàn)役數(shù)百起,殲滅日偽軍兩萬余人。</p><p class="ql-block">(注:本篇照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石家莊淪陷前的抗日戰(zhàn)活動</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變后,1931年9月29日,正太鐵路同人救國會成立,后改為正太鐵路員工救國會,正太鐵路大部分工人和一些愛國職員紛紛加入,先后聲援和支持了黑龍江馬占山部、上海十九路軍等抗日救國行列。</p><p class="ql-block">圖為:正太鐵路同人救國會慰問綏遠抗日將士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變后,1932年,正太鐵路石家莊總機廠員工捐款10萬銀元購買霍克二型驅(qū)逐機一架,命名為“正太號”支援抗戰(zhàn)。</p><p class="ql-block"> 圖為正太號驅(qū)逐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盧溝橋事變以后,1937年9月中旬,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就堅持華北抗戰(zhàn)、協(xié)同作戰(zhàn)等問題,從太原到保定同國民黨駐軍將領(lǐng)徐永昌談判。周恩來及彭德懷、南漢宸一行途經(jīng)石家莊,石家莊市委在正太飯店廣場以石門各界抗日救國會名義召開群眾大會。周恩來、彭德懷先后在大會上講話,號召大家團結(jié)抗日。周恩來一行下榻正太飯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日軍侵占石家莊 日軍的暴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軍轟炸石家莊</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其軍機頻繁對石家莊進行空中偵查和轟炸。當時石家莊作為晉冀交通咽喉,是日軍南下北上的重要戰(zhàn)略目標。 ??</p><p class="ql-block">? 7月13日?:日軍飛機首次抵石家莊上空盤旋偵查,未降高度即返回。 ??</p><p class="ql-block">? 7月18日?:兩架日軍飛機沿平漢線南下,對石家莊進行機槍掃射,造成多人傷亡。 ??</p><p class="ql-block">? 7月26日?:日軍飛機再次低空偵查,因地面火力反擊被迫高空盤旋后撤退。 ??</p><p class="ql-block"> 7月30日?:七架轟炸機對石家莊及周邊地區(qū)投彈掃射,居民因恐慌提前躲避。 ??</p><p class="ql-block">? 9月14日?:日軍發(fā)動大規(guī)模轟炸,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并摧毀基礎(chǔ)設(shè)施,這是抗戰(zhàn)初期石家莊遭受的最嚴重打擊。 ??</p><p class="ql-block"> 轟炸后,石家莊防御體系被破壞,國民政府加強了軍事部署,但未能有效阻止日軍后續(xù)進攻。1937年10月9日,日軍占領(lǐng)石家莊,并將其作為侵略華北的戰(zhàn)略基地 ??。</p><p class="ql-block">圖為:石家莊木廠街北大銜被炸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軍飛機拍攝的的轟炸石家莊火車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日軍轟炸后的石家莊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7年1 0月,日軍進攻正定,守軍第20集團軍32軍依托城墻頑強抵抗。戰(zhàn)斗持續(xù)兩天兩夜,日軍以優(yōu)勢兵力攻破城防,導致守軍傷亡數(shù)千人,其中兩名團長、一名營長犧牲。此戰(zhàn)展現(xiàn)了國軍將士的英勇抵抗精神。 ?</p><p class="ql-block"> 正定保衛(wèi)戰(zhàn)雖然失敗了,但是在戰(zhàn)斗中,抗日勇士們憑借勇猛頑強的精神,還是擊斃了500多名日寇,讓侵略者付出了血的代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7年10月9日,正定淪陷,圖為正在攀爬正定城墻的日本士兵。</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軍占領(lǐng)石家莊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軍占領(lǐng)石家莊后無恥歡呼勝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軍制造的正定慘案(1937年10月8日)</p><p class="ql-block">日軍攻占正定后,對城內(nèi)及近郊13個村莊展開系統(tǒng)性屠殺,采用槍擊、刀砍、火燒等手段殘害平民。岸下村兩日內(nèi)365人遇害,其中155人遭集體機槍掃射葬身墳場;朱河村單日死亡283人,傅家角成年男性幾乎被屠殺殆盡。事件共造成1506至2000余人死亡,焚毀房屋106間,日軍迫于國際壓力僅同意立碑未承認罪行。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藁城梅花慘案(1937年10月12日)</p><p class="ql-block"> 日軍在梅花鎮(zhèn)梅花村東染坊堿水坑旁殺害63名無辜村民,并焚毀民房。該事件發(fā)生時,鎮(zhèn)內(nèi)270多家商鋪和作坊被毀,村民被迫撤退時遭遇日軍報復性屠殺。</p><p class="ql-block"> 圖為:日軍拍攝的的梅花慘案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趙縣慘案(1937年10月12日)</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7日至15日,侵華日軍以兩個團的兵力攻占河北省趙縣,在縣城及周邊7個村莊實施系統(tǒng)性屠殺,造成至少1149名平民死亡。事件核心包括空襲集市、屠村常洋、豆腐莊屠殺等,手段涉及轟炸、毒氣、活埋等極端暴行?。</p><p class="ql-block">圖為常洋材慘案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石家莊人民奮起抗戰(zhà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花鎮(zhèn)阻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0日,國民國民軍第53軍691團長呂正操(共產(chǎn)黨員)率部在藁城梅花鎮(zhèn)阻擊日軍,擊斃日軍800多人。10月14日,呂正操在晉縣小樵鎮(zhèn)舉行抗日誓師大會,691團改稱“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成為冀中抗日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 圖為:抗戰(zhàn)時期的呂正操將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井陘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 此戰(zhàn)日軍被斃傷數(shù)百人,第十七師傷亡逾千人。</p><p class="ql-block">戰(zhàn)役經(jīng)過</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0日,日軍第二十師團第十七聯(lián)隊等部,沿正太路西進,11日向井陘及其南部地區(qū)進攻。是日正午,中國第二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黃紹竑令第十七、三十師各一部擔任警戒,同時令第三軍向井陘進攻。下午5時,第十七師主力占領(lǐng)井陘附近的陣地。至傍晚,日軍攻占井陘。稍后,第十七師主力發(fā)起反擊,將井陘收復,并于13日拂曉進攻井陘附近的雪花山。日軍利用山勢進行頑抗,第十七師主力攻擊受挫,傷亡嚴重,被迫轉(zhuǎn)移至距雪花山以西兩公里處荊浦蘭一帶,構(gòu)筑陣地御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長生口伏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長生口伏擊戰(zhàn)(1937年10月)?:八路軍129師386旅在石家莊井陘縣長生口設(shè)伏,擊斃日軍50余人,成功破壞日軍進攻山西舊關(guān)的迂回計劃。??圖為、第一次長生口伏擊戰(zhàn)指揮員王近山團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長生口伏擊戰(zhàn)(1938年2月)?:八路軍再次設(shè)伏于長生口,殲滅日軍荒井豐吉少佐以下130余人,炸毀汽車5輛,繳獲重武器與彈藥,有效遏制日軍增援行動。??圖為:八路軍打伏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晉察冀日報》進駐滾龍溝村</p><p class="ql-block"> 1940年11月,鼓舞人民杭日士氣的《晉察冀日報》報社進駐平山縣宅北鄉(xiāng)滾龍溝村,一直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在此期間創(chuàng)造了“八匹騾子辦報紙”的傳奇故事。 ?</p><p class="ql-block"> 圖為:報社工作人員在滾龍溝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莊殲滅戰(zhàn)(1939年9月)</p><p class="ql-block"> 八路軍與地方武裝在石家莊靈壽縣陳莊地區(qū)聯(lián)合阻擊日偽軍,擊斃日軍田中大隊長以下1380余人,創(chuàng)造了山區(qū)殲滅戰(zhàn)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p><p class="ql-block">圖為:陳莊阻擊戰(zhàn)大捷陳列館圖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團大戰(zhàn)井陘礦區(qū)戰(zhàn)役(1940年8月)</p><p class="ql-block">八路軍在百團大戰(zhàn)中對石家莊井陘礦區(qū)發(fā)起破襲戰(zhàn),10天內(nèi)破壞正太鐵路33公里,攻克娘子關(guān)等17處據(jù)點,斃傷日偽軍90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p><p class="ql-block">此戰(zhàn)中,聶榮臻部在井陘洪河漕村設(shè)立指揮部,并在此救出日本孤女美穗子,成為中日戰(zhàn)爭史上的特殊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井陘縣人民破襲石太鐵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破襲定縣至新樂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 破襲平漢路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晉察冀軍區(qū)于1938年2月實施的鐵路交通破襲作戰(zhàn)。該戰(zhàn)役根據(jù)八路軍總部配合第二戰(zhàn)區(qū)反攻太原、石家莊的部署展開,重點對北平至石家莊鐵路北段實施破壞。經(jīng)過三天兩夜激戰(zhàn),八路軍攻占定縣、新樂縣城,殲敵數(shù)百人,成為八路軍在華北敵后實施交通破襲戰(zhàn)的典型戰(zhàn)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冀中反掃蕩</p><p class="ql-block"> 冀中區(qū)冬季反掃蕩戰(zhàn),1939年10月初,日軍以兩萬多兵力“掃蕩”冀中抗日根據(jù)地。10月8日,日軍先以6000余人向冀中第5軍分區(qū)進攻。分區(qū)部隊分散于敵側(cè)后,先后經(jīng)7次戰(zhàn)斗,給予日軍以沉重打擊。25日以后,日軍重點轉(zhuǎn)向北岳地區(qū)。12月初,又返回冀中,重點掃蕩石家莊正定縣、新樂等地。中旬,日軍在30余輛坦克和28架飛機配合下,從石家莊、津浦線、平津方向分3個區(qū)域向冀中區(qū)進攻,冀中部隊以少量兵力與敵周旋,主力及時突圍后,以游擊戰(zhàn)、襲擊戰(zhàn)等相機殲敵,使日軍被迫于12月底退出根據(jù)地。此役,共進行戰(zhàn)斗60余次,殲滅日偽2500余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莊防御戰(zhàn)?:</p><p class="ql-block"> 在深澤縣宋在,1942年6月八路軍以3個連兵力抗擊2000余日偽軍。</p><p class="ql-block"> 深澤宋家莊戰(zhàn)斗是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整場戰(zhàn)斗持續(xù)了18個多小時,在敵眾我寡、武器優(yōu)劣懸殊的情況下,打退敵人40余次進攻,斃傷日偽軍1500余人,我軍部隊僅傷亡73人,創(chuàng)造了抗戰(zhàn)史上又一個以少勝多的奇跡。此戰(zhàn)過后,無論是日軍還是偽軍,都膽戰(zhàn)心驚地把宋家莊稱為“送死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邱地道戰(zhà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藁城三邱村為抵御日軍掃蕩,于1942年修建貫通全村的地道網(wǎng),含4條干線、9條支線,兼具防御與攻擊功能,配合地雷戰(zhàn)多次擊退日軍。解放戰(zhàn)爭期間,村民繼續(xù)利用地道抗擊偽軍,兩階段累計殲敵400余人,曾獲冀中軍分區(qū)"東進大門緊閉"錦旗及藁城縣"鐵大門"稱號。圖為:三邱地道戰(zhàn)遺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平地道戰(zhàn)</p><p class="ql-block"> 作為電影《地道戰(zhàn)》的原型村,正定縣高平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書寫了蕩氣回腸的抗戰(zhàn)史詩。全村400余戶人家,挖通了30多里的地道,發(fā)展出一條條戶與戶相連的“地下長城”,創(chuàng)下了與日偽戰(zhàn)斗50余次、斃傷日偽軍120余名、擊潰敵人5次成規(guī)模進攻的輝煌戰(zhàn)績,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趙戶村地道戰(zhàn)</p><p class="ql-block"> 石家莊無極縣的地道戰(zhàn)以趙戶村為核心遺址,其地道系統(tǒng)在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下是關(guān)鍵信息整合:</p><p class="ql-block">1. ?地道規(guī)模與結(jié)構(gòu)?</p><p class="ql-block">?總長度?:30里(約15公里),深8尺(約2.4米)?。</p><p class="ql-block">?主干線?:13條,高4尺(約1.2米)、寬3尺(約0.9米),支線50條?1。</p><p class="ql-block">?功能設(shè)計?:</p><p class="ql-block">每20丈(約67米)設(shè)可容納一個連隊的休息洞,頂部用粗木加固?。</p><p class="ql-block">入口隱蔽于草地、豬圈、糠棚等場所?1。</p><p class="ql-block">2. ?歷史背景與戰(zhàn)術(shù)意義?</p><p class="ql-block">?發(fā)展階段?:</p><p class="ql-block">?初期(1940-1941)?:村民利用紅薯窖、古墓改造為藏身洞,但無出口,犧牲風險高?。</p><p class="ql-block">?完善期(1941-1942)?:發(fā)展為攻防兼?zhèn)涞牡氐老到y(tǒng),趙戶村在1942年五一大掃蕩中成功防御日偽軍五次圍剿?。</p><p class="ql-block">?典型戰(zhàn)例?:1942年5月1日至23日,趙戶村依托地道粉碎日偽軍多次進攻,成為冀中地道戰(zhàn)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澤宋莊大捷?。</p><p class="ql-block"> 八路軍以兩個連兵力依托村落工事抗擊2500余日軍,斃傷敵400余人,實現(xiàn)戰(zhàn)術(shù)防御典范。??</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平山溫塘阻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 晉察冀軍區(qū)部隊部隊在此阻擊日軍進攻,有效牽制敵軍對晉東南根據(jù)地的掃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平山團”</p><p class="ql-block"> 八路軍120師 決定建立以平山縣為中心的抗日根據(jù)地,并組成10個擴軍工作團,分赴平山縣各村鎮(zhèn)進行抗日救國宣傳和擴軍工作。僅月余時間,來自全縣四面八方的1700余名青壯年相繼趕到洪子店參軍入伍,其中1500人正式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被軍民親切地稱為“平山團”。</p><p class="ql-block"> 平山團在抗戰(zhàn)期間多次襲擊日軍,主要地點包括:</p><p class="ql-block">一,山西崞縣田家營</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平山團在此地首戰(zhàn)告捷,全殲日軍并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包括輕重機槍七挺、其他槍支150支。 ?</p><p class="ql-block">二,山西大同</p><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平山團與兄弟部隊在此殲滅日偽軍300余人,并襲擊日軍火車站。 ?三,山西靈丘</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平山團在此與日軍激戰(zhàn)數(shù)日,擊斃日軍約800人。 ?</p><p class="ql-block">四,河北五臺山區(qū)</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平山團在靈壽縣附近的上下細腰澗殲滅日軍約500人,粉碎日軍對五臺山的圍攻。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馳名中外的平山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母村襲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0日,日軍侵入平山縣境。剛剛到來的八路軍359旅戰(zhàn)地救亡工作團和平山團新入伍的戰(zhàn)士,在地下黨組織的協(xié)助引導下,在王母村襲擊了日軍的隨軍醫(yī)院,又在西冶伏擊了日軍的運輸隊,打死打傷日軍20多名,繳獲戰(zhàn)馬13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下細腰澗戰(zhàn)斗</p><p class="ql-block"> 1939年靈壽縣上下細腰澗戰(zhàn)斗,八路軍一個團(平山團)敢包圍數(shù)千日軍,單獨受嘉獎。</p><p class="ql-block"> 1939年5月初,日軍5000余人分三路向五臺山根據(jù)地進行合圍。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決心集中第三五九旅主力、第二軍分區(qū)部隊和地方武裝,尋殲日軍一路,以粉碎其“掃蕩”。第三五九旅旅長王震奉命率第七一八平山團、旅教導營、騎兵大隊等部,自下關(guān)進至神堂堡待機。12日,日軍合圍駐三丈坡地區(qū)的第七一七團,撲空后分路撤退。自大營鎮(zhèn)出動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三旅團一部800余人撤至神堂堡西南的口泉、長坪間時,被第七一八平山團、旅教導營、騎兵大隊包圍。激戰(zhàn)一日,日軍一部被殲,大部乘夜突圍,企圖經(jīng)上下細腰澗沿小路返回大營鎮(zhèn)。這時,轉(zhuǎn)移到臺懷西北上、下峨河地區(qū)的第七一七平山團奉命進至上下細腰澗截擊撤退的日軍。14日晨,日軍在上下細腰澗突遭第七一七團攻擊。隨后尾追撤退日軍的第七一八團趕到,截斷日軍后路,并將其包圍。戰(zhàn)至15日拂曉,被圍日軍除少數(shù)逃跑外,大部被殲。這次戰(zhàn)斗,共斃傷日軍500余人。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對保衛(wèi)五臺山區(qū)、粉碎日軍的合圍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水河戰(zhàn)斗(1940年)?</p><p class="ql-block"> 冀西游擊隊與元氏獨立營在黑水河峽谷伏擊日軍,殲滅日軍200余人,繳獲山炮及大量裝備,是地方武裝獨立指揮的完勝戰(zhàn)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欒城南高村伏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中共黨員郭英山等組織欒城縣(今欒城區(qū),下同)東南一帶村莊的一批愛國青年參加了中共黨員馬玉堂(藁城人)領(lǐng)導的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1937年12月,馬玉堂率部進入欒城,殲滅了張家營的護家團,改編了游雜武裝楊甜瓜(南高村人)、魯二虎(魯家莊人)所部。1938年1月29日,馬玉堂率領(lǐng)改編后的抗日義勇軍第五路軍在南高村伏擊前來奔襲五路軍的200余名日軍,斃傷日軍120余人,極大地鼓舞了欒城人民的抗日斗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晉縣兵工廠</p><p class="ql-block"> 在黨的組織和領(lǐng)導下,晉縣各階層人民、各抗日團體、正規(guī)軍和游擊隊展開了長達8年的殊死搏斗,并最終取得抗戰(zhàn)的勝利。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晉縣還成立了手榴彈廠、槍廠,制造手榴彈、地雷、決槍,仿制“湖北造”,連造帶修,有力的支援了抗日斗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攻克藁城縣城</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2日深夜,寒風刺骨,藁城縣的日偽軍早早地進入夢鄉(xiāng)。在城南門外的一片洼地里,馬玉堂和李小貞的隊伍會合了,馬玉堂的抗日隊500多人,李小貞的部下40多人。他們從城根水道里鉆入城內(nèi),沿著事先偵察好的地形,火速包圍了敵人駐扎的趙家大院。睡夢中的敵人被一種奇怪的聲音驚醒,睜眼一看天降神兵,腦袋已被槍口抵住。后院的敵人發(fā)覺情況不對,爬起來倉促應(yīng)戰(zhàn),被馬玉堂兩槍撂倒兩個,其余的乖乖地投了降。整個戰(zhàn)斗,干凈利落,繳獲了一挺機槍、六支沖鋒槍、30多支步槍。馬玉堂腰挎駁殼槍,臉上露出笑意。這是抗戰(zhàn)以來攻克的第一座縣城。</p><p class="ql-block">收復藁城的勝利,使這一地區(qū)的抗日烈火燃燒得更旺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著上戰(zhàn)場,只十幾天的工夫,有200多名青壯年報名參軍,動員了200多條槍、幾千發(fā)子彈。馬玉堂一看時機成熟,決定在南樓小學召開游擊隊命名大會。</p><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29日,馬玉堂率部在藁城附近伏擊進犯日軍,消滅日軍22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抗日戰(zhàn)爭英雄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氏縣掛云山六壯士</p><p class="ql-block"> 元氏縣掛云山六壯士跳崖所在的掛云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井陘東北的屏障。</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八路軍發(fā)動百團大戰(zhàn)破襲正太鐵路,晉察冀軍區(qū)左翼縱隊完成井陘段任務(wù)后,日軍糾集3000余人圍追堵截。為牽制敵人,八路軍在掛云山設(shè)伏,由李鴻山(第三中隊中隊長)和呂秀蘭(區(qū)武委會婦女部長)分別率部駐守主峰和臥狼垴。 ??</p><p class="ql-block">戰(zhàn)斗過程</p><p class="ql-block">9月6日,日軍3000余人對掛云山發(fā)起猛攻,八路軍傷亡慘重。戰(zhàn)斗到最后階段,僅剩呂秀蘭、康英英(三中隊戰(zhàn)士)、劉貴子(炊事員)、康二旦(區(qū)公所助理員)、康三堂、李書祥(少先隊員)六人。彈藥用盡后,六人砸毀武器,手持手榴彈沖出陣地,在懸崖邊高喊口號跳崖殉國。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英雄李混子</p><p class="ql-block"> 李混子(1924-1946)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河北省新樂市北李家莊(今新樂市北李家莊村)的民兵爆炸英雄,以發(fā)明多種地雷戰(zhàn)術(shù)聞名。他13歲參加抗日活動,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爆炸組用自制地雷多次炸毀日軍火車、橋梁,斃傷敵軍228人。 ?</p><p class="ql-block">主要事跡</p><p class="ql-block">?炸毀日軍火車?:1943年研制出能炸火車的巨型地雷,在平漢鐵路炸毀一列日軍火車頭,炸死7名日軍并炸毀車廂。 ?34</p><p class="ql-block">?發(fā)明地雷戰(zhàn)術(shù)?:創(chuàng)造拋射雷、子母雷、趟線雷、鼠夾子雷等新型地雷,有效打擊日軍。 ?</p><p class="ql-block">?破壞國民黨交通線?: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其爆炸組多次炸毀國民黨軍鐵甲車,迫使國民黨軍張貼布告懸賞捉拿他。 ?</p><p class="ql-block">榮譽與犧牲</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在冀中軍區(qū)爆炸展覽會上被評為“爆炸英雄”,獲“邊區(qū)爆炸英雄”稱號。1946年12月8日布雷時因大風觸發(fā)地雷犧牲,年僅23歲。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二小的事跡</p><p class="ql-block"> 王二小的原型是河北省平山縣南滾龍溝村的抗日小英雄閻富華?,其事跡通過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廣為傳頌。以下是關(guān)鍵信息整合:</p><p class="ql-block"> 英雄事跡</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16日,13歲的兒童團員閻富華在放哨時發(fā)現(xiàn)日軍掃蕩,迅速通知村民和《晉察冀日報》社轉(zhuǎn)移。為拖延時間,他將日軍引向相反方向,最終被刺刀挑下懸崖犧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小英雄張六子</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河北省行唐縣有一位兒童團長名叫張六子,他為了保護群眾的糧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們稱他是抗日愛國的小英雄。</p><p class="ql-block">那一天,敵人掃蕩進了村莊,架起機槍對準村民,又用糖果哄騙張六子,逼他說出藏糧食的地方。六子把糖扔在地上,昂首回答說:“我不知道?!睌橙藲饧睌牡匕蚜咏壴跇渖?,架起柴草,舉起火把,殺氣騰騰地說:“不說,今天就燒死你!”六子堅定地回答:“你們燒吧,我不怕,燒死我也不告訴你們。”兇惡的敵人點燃了六子腳下的柴草。六子為保衛(wèi)群眾的糧食,英勇地犧牲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劉胡蘭式女英雄一一楊嶺梅</p><p class="ql-block"> 楊嶺梅生于1921年,她潑辣忠厚,工作積極,發(fā)動婦女紡線織布,給八路軍做軍衣、軍鞋,還帶領(lǐng)婦女挖溝破路、站崗放哨、盤查行人、監(jiān)視敵特。</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30日凌晨3點,日偽軍突然包圍了南田村。為了保護文件,楊嶺梅和同事在南田村被捕。被捕后,日兵把楊嶺梅關(guān)在大木籠里,對她進行嚴刑拷打。敵人押著她赤身游街。楊嶺梅對街上的群眾高喊:“鄉(xiāng)親們,跟著共產(chǎn)黨,打敗日本狗強盜……”</p><p class="ql-block">日軍把楊嶺梅帶到東關(guān)城墻下,她瞪大眼睛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jié)h奸賣國賊!共產(chǎn)黨萬歲!……”最后,敵人用特制大鐵釘把楊嶺梅釘死在城墻上。</p><p class="ql-block">5月6日,楊嶺梅壯烈犧牲,年僅19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道戰(zhàn)特等戰(zhàn)斗英雄劉俊子</p><p class="ql-block"> 晉察冀軍區(qū)第二屆英模大會合影拍攝于1944年,由《晉察冀日報》的記者拍攝。照片中展示了正定高平村的戰(zhàn)斗英雄劉傻子形象??箲?zhàn)期間,劉傻子帶領(lǐng)民兵依托地道抗敵,憑借卓越的戰(zhàn)斗表現(xiàn),斃日軍三百余人。他被軍分區(qū)授予了特等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p><p class="ql-block">20世紀60年代,一部反映冀中人民如何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電影《地道戰(zhàn)》,使高家莊和高傳寶的故事廣為人知。電影中的高家莊原型地,就是正定縣的高平村,而高傳寶的角色原型則是高平村民兵中隊長——劉傻子。</p><p class="ql-block"> 照片最左側(cè)戴紅花者為劉傻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勝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石家莊地區(qū)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抗日軍民展開慶?;顒?。當時除鐵路沿線的部分縣城外,石家莊現(xiàn)轄區(qū)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已由人民軍隊控制,日軍處于包圍之中?。晉察冀邊區(qū)政府曾嘗試接收石門(石家莊舊稱),但因日偽軍拒絕投降而未果?。</p><p class="ql-block">?慶祝與戰(zhàn)略調(diào)整?</p><p class="ql-block">背景: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石家莊軍民同步響應(yīng)全國慶祝浪潮?。</p><p class="ql-block"> 石家莊:轄區(qū)大部分縣城掌握在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 抗戰(zhàn)勝利前夕,石門(石家莊)已處在我人民軍隊包圍之中。為及早收復石門,8月12日,晉察冀邊區(qū)政府任命王昭為石門市長,馬龍為市警備區(qū)司令,帶領(lǐng)部隊和黨政工作人員赴石門受降,由于駐石日偽軍執(zhí)行“堅守華北城市及鐵路交通,靜待國軍接防”的指令,拒絕向我投降,石門未能在抗戰(zhàn)勝利前回到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 有鑒于此,石家莊現(xiàn)轄區(qū)各抗日根據(jù)地的黨政軍,將主力從石門市轉(zhuǎn)向解放區(qū)內(nèi)地及交通要道附近,封鎖、圍困和奪取日偽軍占據(jù)的中小城鎮(zhèn)、鐵路沿線據(jù)點。至9月2日抗戰(zhàn)勝利結(jié)束時,除鐵路沿線的石門、正定、獲鹿、井陘、元氏、高邑、藁城、欒城、新樂等縣城外,石家莊現(xiàn)轄區(qū)內(nèi)縣城全部收復。</p><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后,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接收石家莊,在正太飯店前舉行的入城式。</p><p class="ql-block">圖為:石家莊人民在中山路歡迎中國軍隊入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