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恢復開放后,懷著對歷史的敬畏與追思,我踏上了前往盧溝橋的旅程。這座橫跨在永定河上的古老石橋,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每一塊磚石、每一尊石獅,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剛抵達盧溝橋,那古樸而滄桑的氣息便撲面而來。盧溝橋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歷時三年建成,初名廣利橋,后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盧溝橋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它全長266.5米,寬7.5米,橋身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之間相互關聯(lián),共同承載著橋面的重量,這種獨特的聯(lián)拱設計,不僅體現(xiàn)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也讓盧溝橋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和多次洪水的沖擊,依然屹立不倒 。</p> <p class="ql-block">走上盧溝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石獅子。這些石獅子雕刻精美,有的昂首挺胸,威風凜凜;有的雙目凝視,若有所思;有的母子相偎,溫情脈脈。它們或蹲坐于望柱之上,或嬉戲于大獅身旁,每一只都有著獨特的神態(tài)和姿態(tài)。民間有“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的說法,據(jù)文物部門統(tǒng)計,橋兩側(cè)的望柱上共雕刻有大小石獅501只,它們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盧溝橋歷史的見證者 。撫摸著這些歷經(jīng)風雨的石獅子,我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它們曾經(jīng)目睹的那些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沿著橋面緩緩前行,橋面上的石板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車馬碾壓,顯得凹凸不平,卻也因此更添了幾分歷史的厚重感。在橋的兩端,各有一座精美的華表,華表上的盤龍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橋的東側(cè),矗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上面刻著“盧溝曉月”四個大字,這是乾隆皇帝的御筆?!氨R溝曉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古時,這里澗水如練,西山似黛,每當黎明斜月西沉之時,月色倒影水中,更顯明媚皎潔,美不勝收 。如今,雖然時過境遷,周邊的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站在石碑前,依然能感受到當年那種寧靜而美好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然而,盧溝橋最讓世人銘記的,還是那場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這里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妄圖吞并中國。駐守在這里的中國軍隊奮起反抗,打響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第一槍。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長達八年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 。站在盧溝橋上,我仿佛看到了當年中國士兵們浴血奮戰(zhàn)的身影,他們?yōu)榱吮Pl(wèi)祖國的領土和尊嚴,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贊歌。橋面上那些斑駁的彈痕,仿佛是歷史的傷疤,時刻提醒著我們,那段屈辱的歷史絕不能忘記。</p> <p class="ql-block">離開盧溝橋后,我來到了橋旁的宛平城。宛平城建于明朝崇禎十三年(1640年),是一座守衛(wèi)京城的軍事要塞。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就發(fā)生在這里,如今,宛平城內(nèi)還保留著當年的城墻、城門和一些古建筑,城墻上的累累彈痕依然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當年戰(zhàn)爭的慘烈 。走進宛平城,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讓人感受到了歷史的沉重。城內(nèi)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更是用大量的歷史文物和圖片,生動地展示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屈的抗爭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紀念館內(nèi),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日軍侵華時使用的武器、中國軍隊的軍裝、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等,這些文物無一不在訴說著當年戰(zhàn)爭的殘酷。一幅幅歷史圖片,記錄了日軍的暴行和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看著那些圖片,我的心情無比沉重,對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感到無比憤慨,同時也對中國人民的堅韌和勇敢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館內(nèi),還有許多關于抗日英雄的事跡介紹,他們中有許多人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們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盧溝橋和宛平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座古老的石橋和這座滄桑的小城,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與輝煌,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80年前,中國人民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終于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它捍衛(wèi)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彰顯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如今,80年過去了,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