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市民記者

一休

<p class="ql-block">  今天,偶然在書架的最上層一角,翻出了一疊嘉興“南湖晚報”舊報紙,再一看,是我在“南湖晚報”當市民記者的錄用稿報紙集。</p><p class="ql-block"> 15年過去了,翻開發(fā)黃的報紙,看到一篇篇熟悉的文章,想起一輩子工作中,還曾經(jīng)有過市民記者的有趣經(jīng)歷。 </p><p class="ql-block"> 2010年上半年,離退休還有4年,工作上,行政職務讓位給了年青的大學生,但還頂著個書記帽子,一下清閑起來。老婆去上海帶孫女了,自己成了留守男,一人在嘉興,生活沒有了規(guī)律,工作清閑加生活沒規(guī)律,感覺人一下空了。</p><p class="ql-block"> 這時,看到了《嘉興日報》和《南湖晚報》聯(lián)合刊登的一條消息,晚報為了更貼近生活、貼近市民,計劃新設立一個“今天我主播”欄目,擬在社會上招聘15名業(yè)余“市民記者”。</p><p class="ql-block"> 我躍躍欲試,電話報了名,同時郵件發(fā)了姓名、年齡、工作單位、文化程度、聯(lián)系方式等。</p> <p class="ql-block">  2010.7.14晚上,在嘉興日報會議室,報名“市民記者”的人進行寫作能力測試。哇,來的人真多,大會議室每張桌子坐了人,聽說有120人報了名。</p><p class="ql-block"> 給了每人一張百來字陳述性內(nèi)容的紙,要求在紙下面,用一個小時寫一篇600字左右消息。我用35分鐘寫好離開了。寫這類消息,難度不大,但要寫出視角獨特也不易。 </p><p class="ql-block"> 僅過了一天,又通知去進行電腦打字和面試。到面試時,只剩下25人了。</p><p class="ql-block"> 每人電腦打字操作考核后,入圍面試的25人,每5人一組,每人做一個簡短自我介紹,同時,就“你如何做好一名‘市民記者’”“你有什么優(yōu)勢?”等問題,跟“面試官”進行面對面交流。</p><p class="ql-block"> 雖然是沒有編制,沒有報酬的業(yè)余“市民記者”,但要求之嚴,審核之認真,還是出乎意料,首先要求是熟悉嘉興情況的本地人,有較強文字能力,對新聞報導有濃厚興趣,有充分熱情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僅過了3天,15名“市民記者”脫穎而出了,南湖晚報報道了這15名市民記者錄取過程和姓名,同時,講了新欄目“今天我主播”亮相時間為7.19日。</p><p class="ql-block"> 25人面試后,錄取了15人,沒有入選的10名市民記者,也各有優(yōu)勢,報社惜才,又想了很好一招: 錄取的市民記者根據(jù)發(fā)稿量,實行淘汰制,淘汰的名額由沒有入選的10人增補進入,這既給了錄取者壓力又給了落選人希望。</p><p class="ql-block"> 到7.16日晚上,15名成功當選的市民記者,接過了晚報負責人的聘書,聘期一年,我幸運成了半個“晚報人”。</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在企業(yè)工作,一直認為報社這樣的機關,辦事嚴謹?shù)淮箨P注效率,但此次招聘僅用3天時間,筆試、實操、面試、錄用,整個“市民記者”招聘過程透明、規(guī)范、嚴謹,若行云流水,沒有一絲衙門作風,暗暗敬佩,也覺得拿在手上的聘書沉甸甸了。</p> <p class="ql-block">  在發(fā)聘書后,晚報負責人介紹了他們現(xiàn)有的品牌欄目,例如“新聞110”“昨夜今晨”“社區(qū)版”“深一度”等,并告訴說,晚報是市民報,是老百姓飯后茶余,消遣休閑輕松的去處。</p><p class="ql-block"> 南湖晚報日發(fā)行量11萬份,是嘉興日報2倍,廣告收入也是日報2倍,負責人講到這些,口氣滿是自豪。嘉興日報頂著黨報頭銜,著急并無奈著。</p><p class="ql-block"> “今日我主播”欄目負責人,老記者萬云風,講了接下去跑新聞注意事項,一是稿件立意不要高,只要新鮮、有趣、好玩就可以。不要去想什么輿論監(jiān)督等重大題材。只關注身邊新鮮、有趣、獨特、亮眼的事,例如下大雨了,房淹了倒了,這不是新聞,但一二家進水后,發(fā)現(xiàn)了幾條魚,這就是新聞點。她還舉了幾個例子,聽后很受啟發(fā),確是新聞人的眼光和視角。</p><p class="ql-block"> 15名市民記者中,有人早早摩拳擦掌了,散會后,數(shù)人包里拿出新聞稿要交上,卻告知只允許電子版。</p><p class="ql-block"> 我一看,喲,競爭很激烈呢!</p> <p class="ql-block">  本來悠閑的雙休日,變的忙碌了,平時不買菜的我,鉆進菜市場,去關注菜價了,去棋牌室和公園,聽遛彎閑逛老頭老太聊天內(nèi)容,又去數(shù)個社區(qū)書記辦公室,告訴他們,我是市民記者,有什么有趣、新鮮、怪異、正能量的事電話我,然后留下名片……為的就是從中尋找到有價值的“新聞點”。還認真關注半個月或一個月以后是什么節(jié)日?來臨的節(jié)日往往是報道的風口或側(cè)重點。</p><p class="ql-block"> 第一個出來責怪的是老婆: “神經(jīng)病,出什么風頭……”</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還有比我更拼的,我們市民記者中一個攝影記者,每天早上4點起來,扛著炮筒相機,騎著自行車,大街小巷,湖邊碼頭,菜場公園,那里人多往哪里鉆,那里有突發(fā)事件,他比公安先到現(xiàn)場……每天4-5個小時轉(zhuǎn)圈,嗨,他的晚報攝影作品就是多,而且獨特。關鍵是一個普通景頭,你怎么解讀?怎么找出不一樣的“新聞點”?他并不只是尋找,更多的是在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文字新聞稿也是如此,關鍵找到“不一樣”。七月,我錄用的幾篇稿子,內(nèi)容常見,但通過挖掘就有了不一樣的新聞價值。第一篇錄用稿題目《我們是一群留守男》,其實寫的就是自己這一類人: 兒子或女兒在外地工作,結(jié)婚生子,先退休的老婆去照顧孫輩,還沒退休的老公獨留嘉興,又過起了單身漢生活,他們的特點、想法、要求和苦惱……在現(xiàn)在城市中,他們不是個體,是一個群體,是一種獨特社會現(xiàn)象,通過挖掘就有了新聞價值。</p> <p class="ql-block">  到了9月6日,晚報召集市民記者,點評了7.19-9.5日一個半月稿件情況。</p><p class="ql-block"> 副主編沈威煜用了幾個沒想到:沒想到市民記者熱情、干勁這么高;沒想到新聞敏感性和寫作能力這么高;沒想到稿件這么多。一個半月平均下來,每人錄用了3-4篇(含攝影),語氣里滿是喜悅。</p><p class="ql-block"> 他點評到我的三篇稿子,認為我新聞敏感性很強,能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東西,三篇稿子,二篇在頭版,一篇在二版。</p><p class="ql-block"> 分管“今天我主播”欄目的萬云風認為,我們中許多人新聞敏感性和寫作能力,勝過新來報社大學生。通病是細節(jié)不細,不善于挖掘有價值的細節(jié)或有趣的亮點。但總體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p><p class="ql-block"> 一個半月的勞動得到了晚報首肯,這天留15個人吃的晚餐是相當歡快的。</p> <p class="ql-block">  15年前,自媒體還沒有大的興起,報紙不象現(xiàn)在這般蕭條沒落,記者很是吃香,我做了幾個月市民記者后,自己都嚇了一跳: 別人怎么這樣看待市民記者?</p><p class="ql-block"> 7.16南湖晚報刊登了錄用市民記者的過程和姓名。那天,我還沒有看到報紙,但手機已經(jīng)響起多次:“啊哎,市民記者,我們以后有事找你了!”</p><p class="ql-block"> 中午,到食堂吃飯,碰到幾個同事:“怎么,還沒退休就換行當啦?手腳介快!”</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還沒進門,老婆叫開了“你這個人怎么不知道息息,你人沒進門,人家電話就來了,煩不煩?。 ?lt;/p><p class="ql-block"> 好朋友吳兄大大咧咧說“兄弟,你給我們反映反映,南溪路我們這一段,社區(qū)這樣密集,新公交站臺的設立,到現(xiàn)在沒影子,我已經(jīng)打了幾個市長電話,你給反映一下??!”</p><p class="ql-block"> 南溪西路幾個商鋪業(yè)主,買了鋪子近十年了,土地證一直沒法辦出,業(yè)主老俞碰到說,“哎,這事你給爆爆光??!現(xiàn)在記者蠻結(jié)棍的!”</p><p class="ql-block"> 晚上,妻子的表妹來家玩,還帶了一個20多歲姑娘,進門就嚷嚷:“這是姐夫,人家現(xiàn)在是‘市民記者’”,姑娘有些靦腆:“姐夫好!”</p><p class="ql-block"> 表妹說“這姑娘是我的海拉爾親眷,大學畢業(yè)了,到嘉興來找工作,姐夫,這事就交給你啦!你們記者有的是辦法”……</p><p class="ql-block"> 我是徹底暈了,原來單純的豐富一下業(yè)余生活,現(xiàn)在變的如此重要和崇高,誰擔的起??!同時也感到,輿論是很有力量的。</p> <p class="ql-block">  盡管頭有些暈,但看到自己的文章不斷在南湖晚報出現(xiàn),對社會新聞的敏感度也在提高,別人關注和評價在增多,內(nèi)心還是喜悅,跑新聞也更勤快了。</p><p class="ql-block"> 市民記者當了一年多,上海的孫女斷奶了,老婆帶了孫女回到了嘉興,我結(jié)束了單身男生活,成了快樂幸福的爺爺,后單位又調(diào)動了我的工作,再沒有心思跑新聞了。</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眼15年過去了,不知道當年常聯(lián)系的晚報記者葉豐收還在報社嗎?當年15名市民記者,一起開會時,記了部分名字,他們是顧伯英、唐麗、錢惠琴、張高勇、徐建明、金一萍……現(xiàn)在就是碰到,肯定也不認識了。</p><p class="ql-block"> 書架一角睡了許多年的南湖晚報,早已沒有了任何價值,但當年許多跑新聞,寫稿子,收到稿件錄用的喜悅,聽鄰里議論文章的關注……都還歷歷在目。很慶幸人生經(jīng)歷中,曾經(jīng)有“市民記者”這個稱呼。</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5.7.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