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支疆知青謝敏干的風雨人生

海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昵稱 海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號 55849890</span></p> <p class="ql-block">  新疆知青寫書的不乏其人,但象謝敏干這樣沒上過大學,守著清貧也要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卻不多見。他與命運抗爭中一路走來,寫就了幾百萬字,出版了好幾部書籍。我敬佩他的執(zhí)著、頑強和堅持,因此我要把他介紹給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說來也巧,再過兩天就是他去世兩周年的忌日,那么就用這些文字來紀念他吧。我想,一定會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沒有忘記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謝敏干是1964年5月赴新疆的。那個時候,國家剛剛從自然災(zāi)害和蘇聯(lián)背信棄義的雙重打擊下走出來,國民經(jīng)濟雖有好轉(zhuǎn),但依然困難重重。動員城市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參加社會主義建設(shè),是當時黨和國家對國民經(jīng)濟實行“調(diào)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謝敏干雖然出身不好,但在王進喜、焦裕祿、雷鋒等先進人物為代表的時代精神的激勵下,和所有有志青年一樣,要做志在四方的好兒女,把祖國的需要作為自己的不二選擇,毅然報名參加新疆建設(shè)。</p><p class="ql-block"> 1943年謝敏干出生在浙江上虞,不滿十個月就失去了父親,母親拉扯著他和三個弟妹輾轉(zhuǎn)來到上海,含辛茹苦養(yǎng)育他們成人。當列車在啟動的時候,謝敏干透過送行的人群,看到一邊擦淚,一邊揮手的母親,緊緊攢著母親剛剛?cè)o自己的五元錢,感受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暗自下決心要干出個模樣來報答母親。</p><p class="ql-block"> 西行的火車把上海知青送進了新疆。下了火車,知青們又改坐卡車顛簸行進,跋山涉水十余日來到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北邊緣——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農(nóng)一師勝利九場(今五團)。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大漠有神奇美麗的外表,更有荒涼貧瘠的真實,他們將要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是艱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勞作。謝敏干扛起“坎土曼”,挺起胸膛,豪邁地沖向戈壁灘。他要在盛夏灼熱砂礫的熨燙和嚴冬刺骨寒風的鞭笞下脫胎換骨,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漢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謝敏干的第一個人生目標是爭取加入共青團。原本在離開上海的時候,他就可以入團。那時為了動員更多的青年人響應(yīng)黨的號召,沿襲革命隊伍中“火線入黨”的傳統(tǒng)做法,對帶頭報名,態(tài)度堅決的積極分子,可以優(yōu)先在進疆的火車上吸收入團,這就是歷史上被稱作“火車團員”的來歷。小謝當時是街道動員進疆學習班的大組長,表現(xiàn)積極,街道干部已經(jīng)內(nèi)定他為“火車團員”了,可他謝絕了街道干部的好意,說:“還沒進疆就入團不過硬,我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到了新疆,小謝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干活不惜力,學習不?;?,上尊干部,下攜戰(zhàn)友,很快就當了班長,并被評為學習毛著積極分子。在那個極為看重階級成分的年代,一個家庭有歷史問題的青年人注定要比別人多付出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的努力,直到1966年4月,謝敏干終于跨入了團組織的大門。</p><p class="ql-block"> 入團以后,謝敏干把爭取入黨作為下一個人生目標。在“文革”的波下,兵團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無政府主義盛行,人們思想混亂,吃著大鍋飯,干與不干一個樣;干部被打倒,又解放,想管不敢管。在這種狀態(tài)下,謝敏干一如既往任勞任怨地埋頭苦干,心中只想著用汗水證明自己對黨的忠誠。他帶的班始終是全連工效最高的,班里每年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評上先進。在他不斷付出超強體力的情況下,入黨申請卻一次次被退回。謝敏干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說重在表現(xiàn)嗎?我距黨的要求究竟還有多遠呢?終于有一次,一位干部向他透露了真情,原來檔案記載的家庭歷史情況與謝敏干向組織匯報的情況有出入!謝敏干急得想上房,但唯一的辦法還得相信組織相信黨,便再三請求組織調(diào)查清楚。連隊黨支部也很負責的一次次向上級反映,于是團里組織了外調(diào),終于搞清楚謝敏干父親的歷史問題,證明謝敏干沒有說謊,是檔案記載有誤。經(jīng)歷了多年的坎坷之后,謝敏干于1972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入黨后的謝敏干如虎添翼,恨不得將自己的全部力量都貢獻給邊疆,1972—1974年連續(xù)三次榮立三等功,1974年直接從班長提升為副連長?;貞涍@段往事時,老謝一個勁地說:“我還是要感謝黨,是黨幫我澄清了事實,要不然我和子孫后代都得背著家庭歷史不清的黑鍋?!?lt;/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二十多年里,謝敏干先后當過中學教師和師皮革廠的科長。1996年,皮革廠在改革中被兼并,已是中層干部的老謝也難逃厄運,“下崗”不久又被要求“內(nèi)退”,而且還得無償交出住房。有的人對此憤憤不平,有的人灰心喪氣,可從風雨中走來的謝敏干卻把這看成是改革賜于他的又一次機遇,因為他早已有重握筆桿子的計劃,想把自己和十萬上海知青在新疆的經(jīng)歷寫下來,傳下去,奉獻給歷史一份精神財富。</p><p class="ql-block"> 當作家是謝敏干少年時的理想,特別是調(diào)到中學任教,從小就對語文情有獨衷的他如同久旱逢甘露,一面教學,一面拼命吮吸著知識的養(yǎng)份。好在青少年時期打下的基礎(chǔ)很扎實,就象良種出苗,稍加澆灌便茁壯成長起來。</p><p class="ql-block"> 在西域大漠中摸爬滾打的三十多年,老謝覺得知青們在老軍墾的傳幫帶下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坎坷人生就是一代人的奮斗史,太值得書寫了。老謝心中萌生了寫書的念頭后就把收集知青故事和上山下鄉(xiāng)素材作為十分重要的事情來做,直到“內(nèi)退”來臨,五十有三的謝敏干理所當然地抓住這個機會,要把多年的計劃付諸實施。</p><p class="ql-block"> 1994年,老謝的妻子回了上海。1996年廠里要他內(nèi)退,他毫不遲疑地辦了手續(xù),交出了住房。只身搬入廠長特批暫借給他的一間閑置破房開始寫作。因這房屋最多半年就要拆除,所以一天都不敢耽擱,他顧不上墻裂透風,顧不上吃飯睡覺,每天寫作十六小時以上,嘔心瀝血六個月,完成了180萬字的長篇紀實小說初稿,取名《苦戀三部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長期睡眠不足和嚴重營養(yǎng)不良,《苦戀三部曲》初稿完成時,也是老謝病倒之時。他不得不住進了醫(yī)院,醫(yī)生說他患的是冠心病、肝腫大,腹內(nèi)有積水。然而老謝早已身無分文,“下崗”時每月只有201元,繳了2元黨費后僅剩199元,而“內(nèi)退”以后,企業(yè)等于卸下了包袱,再也沒有工資可領(lǐng)了。在醫(yī)院住了不到半個月,老謝就出院了。一個叫李磊的上海知青戰(zhàn)友借給老謝1000元,老謝靠著這筆路費回到了闊別35年之久的上海,這時已是1997年的4月11日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鄉(xiāng)的謝敏干,住進了妻子在城郊租借的棚屋。一路顛簸勞累,本未痊愈的身子又癱倒了,妻子趕緊把他送入醫(yī)院。市北醫(yī)院的大夫說他的病情很嚴重,老謝這個七尺漢子終于忍不住了,抹著淚水懇求醫(yī)生無論如何要治好他的?。骸安粸閯e的,只是我還有一個生目標未完成,我要寫完我的書!”醫(yī)生被他深深地感動了??墒歉甙旱尼t(yī)療費迫使老謝又一次選擇了未愈而退。出院僅僅兩天,老謝第三次被送進了醫(yī)院。這次住院,又是李磊向姐姐借了5000元才使老謝度過了難關(guān)。老謝靠著戰(zhàn)友的無私援助和頑強的意志戰(zhàn)勝了疾病,又重新站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康復(fù)后,謝敏干開始修改和完善他的小說,跑圖書館,查閱資料;找戰(zhàn)友,一起回憶往事;四處奔波,采訪了上百人次,數(shù)次前往海豐、崇明、長興島了解遷往這些地方的新疆知青的真實情況。經(jīng)過不斷地充實、修正,書中二百多個不同經(jīng)歷,不同性格的人物逐步鮮活起來,書稿也從180萬字增加到了300萬字,最后又被壓縮到120萬字,可謂反復(fù)推敲,數(shù)易其稿。</p><p class="ql-block"> 2003年8月《苦戀三部曲》終于出版了。這是謝敏干的文字第一次變成鉛字,對老謝來說無異是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作品一問世便在新疆知青中炸開了鍋,戰(zhàn)友們競相購買,爭先閱讀,精心收藏。在戰(zhàn)友們看來,這部謝敏干用生命寫就的書,不僅真實記錄了新疆知青的艱辛經(jīng)歷,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為國家,為民族留下的寶貴財富。</p><p class="ql-block"> 《苦戀三部曲》之后,謝敏干不惜花費了大量精力和所有積蓄,兩次自費進疆,歷盡辛苦采訪了一百多位新疆上海知青中的矯嬌者,僅為采訪兵團現(xiàn)任副司令華士飛,就從烏魯木齊北上700多公里,到華副司令曾經(jīng)工作過的十師師部和184團召開了三個座談會,還采訪了數(shù)位與司令員共事過的人,才寫出了從一名上海知青到兵團司令的不凡人生。這部名為《新疆上海知識青年名人錄》的書2008年出版了。同期他還編撰出版了《新疆上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四十年大事記》。2018年又出版了《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大事記》兩冊。</p> <p class="ql-block">  謝敏干是從五十年代走來的人,盡管路途坎坷,并為此付出了一生的艱辛。當有的人在埋怨,在追悔,在怨天尤人的時候,他選擇了勇敢面對。退休后的謝敏干整整寫了二十多年,直至生命終止。</p><p class="ql-block"> 幾次清理書柜,多沒舍得處理謝敏感的書,并不是他的書有多好,甚至可以說文筆還顯稚嫩,結(jié)構(gòu)還可推敲,但寫的是身邊事,說的是心里話,樸實無華是顯而易見的,字里行間透著作者的真情實感。</p><p class="ql-block"> 有時翻到他的書,我仿佛看到在火紅的夕陽中,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為了那割舍不下的知青情結(jié),身背挎包和水壺,在戈壁大漠中向著他的既定目標急步前行,提示著世人——請不要忘記那片曾養(yǎng)育過我們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