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們常說:中華上下5000年文明史,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陜西的文明主要集中在關中平原一帶。而西安,正是這片土地上最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西安,古稱長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先后有13個朝代在這里定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的城市。</p><p class="ql-block">西安,是歷史和文明的交匯點。西周在此興文修武,制禮作樂,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秦橫掃六合,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封建帝國,確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國家政治框架;西漢王朝“罷黜百家,獨尊儒書”,開辟“絲綢之路”,形成了歷代封建王朝統(tǒng)治的思想基礎,成為與羅馬并峙東西的泱泱大國;唐帝國勵精圖治,社會開放,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大唐盛世。</p> <p class="ql-block">1000多年的都城史,3000多年的城市發(fā)展史,西安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成為中國人最自豪、最珍貴的記憶。大小雁塔、鐘鼓樓、明城墻、華清宮、兵馬俑等……豐富的文物古跡,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與輝煌。</p> <p class="ql-block">下面,請跟隨我的鏡頭帶你領略這座城市古老輝煌與現(xiàn)代時尚的共生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西安博物院</b></p><p class="ql-block">西安博物院包括西安博物館、小雁塔、薦福寺三部分,我們主要參觀了博物館。館內(nèi)展示了從西周到漢唐時期眾多的發(fā)掘文物,介紹了古都長安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遷,館內(nèi)的造像藝術以佛教石刻造像為主,介紹了長安佛教的基本情況。</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門口,矗立著一座胡人少年的騎馬雕像,馬四蹄張開呈奔跑狀,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尤為生動。站在雕像前,我仿佛看到了唐代絲路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p> <p class="ql-block">展示柜里,一排排色彩斑斕的陶俑吸引了游客的圍觀。陶俑們排列整齊,站立或騎馬,形態(tài)各異。我站在陶俑前,仿佛看見了秦軍將士列陣出征的場景,他們的眼神堅定,仿佛仍在守護著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nèi),幾尊色彩斑斕的三彩陶俑靜靜陳列,陶俑騎馬或站立,姿態(tài)各異。我站在陶俑前,仿佛看見了那些遠道而來的僧人,帶著信仰,也帶來了文化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館內(nèi),一尊精美的佛像置于玻璃柜中。佛像裝飾華麗,腳踏蓮花,手持寶瓶,引來眾多游客參觀。站在佛像前,我心中升起一股敬畏,仿佛看見了信仰的力量,穿越千年,仍然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西安鐘鼓樓</b></p><p class="ql-block">位于西安市中心,兩樓相距300米,建于明朝,成為西安地標性建筑,也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鼓樓。鐘鼓樓的作用是報時,早上敲鐘,城門打開,寓意著一天的開始;晚上擊鼓,城門關閉,寓意著一天的結(jié)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鐘暮鼓”。</p> <p class="ql-block">鐘樓上的大鐘叫景云鐘,建于唐朝,是天下第一名鐘,每年春晚倒計時的跨年鐘聲就來源于它。</p> <p class="ql-block">鐘樓高聳,紅色柱子與綠色琉璃瓦相映成趣,周圍有幾棵樹木和紅色花卉,遠處可見現(xiàn)代建筑。我站在鐘樓下,聽見鐘聲悠悠,仿佛穿越了千年,從盛唐的長安,一直響到現(xiàn)在。</p> <p class="ql-block">鼓樓建筑雄偉壯觀,屋頂飛檐翹角,紅色柱子和金色裝飾彰顯出濃厚的歷史氣息,牌匾上寫著“文武盛地”,四周擺放了數(shù)十個大鼓,建筑前的幾棵大樹,綠葉繁茂,與古建筑相映成趣。我站在鼓樓下,聽見鼓聲回蕩,仿佛聽見了長安城跳動的脈搏。</p> <p class="ql-block">寬闊的廣場上,幾棵高大的松樹挺立,樹下整齊的花壇內(nèi)種植著紅色花卉,幾位游客在樹下休息或散步。我坐在花壇邊,看著陽光灑在松樹上,聽見孩子們的歡笑,感受到這座城市最真實的生活氣息。</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傳統(tǒng)的中國建筑,屋頂飛檐翹角,裝飾有紅色燈籠,建筑外墻為紅色,屋檐下有金色的裝飾,在藍天白云背景的襯托下,顯得莊重而喜慶。我站在屋檐下,仰望那飛翹的檐角,仿佛看見了千年前的工匠們,一磚一瓦,一雕一刻,將這座城的輝煌,刻進了歷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大唐不夜城</b></p><p class="ql-block">當暮色為鐘樓披上金紗,永寧門的燈籠次第點亮,歷史便在護城河的水波中蘇醒。大唐不夜城似一幅絢麗的畫卷,在夜的幕布上徐徐展開,燈火璀璨,勾勒出盛世大唐的萬千繁華,演繹著“朝為西安夜長安”的時空穿越奇觀。</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街道上,樹木被燈光裝飾得如同童話世界,金黃色的燈光從樹梢垂下,形成一條條光帶,樹干上懸掛著寫有詩句的燈籠,營造出一種浪漫而神秘的氛圍。我走在人群中,仿佛走進了一首詩,一首屬于長安的夜曲。</p> <p class="ql-block">紅色背景上,黑色的“長安”字樣顯眼,枝條和果實點綴其間,營造出濃厚的傳統(tǒng)氛圍。我站在“長安”二字前,仿佛看見了那個繁華的盛世,看見了詩人筆下的長安,看見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在這里揮毫潑墨,留下不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建筑上懸掛著紅燈籠,燈光映照出古色古香的建筑輪廓,營造出溫馨的夜景氛圍和節(jié)日氣氛。我走在夜色中,看見燈籠搖曳,聽見街頭藝人的吟唱,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燈火輝煌的長安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西安大雁塔</b></p><p class="ql-block">建于唐朝,玄奘譯經(jīng)的精神豐碑。是玄奘法師為了保存從印度取經(jīng)帶回的佛經(jīng)、佛像和舍利子主持修建的七層佛塔。 大雁塔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成為西安重要的建筑地標。</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大雁塔在溫暖的陽光下顯得古樸而莊重,塔頂?shù)妮喞逦梢姡車ㄖ奈蓍茉谙﹃柕挠痴障路褐鹕墓饷?。那一刻,我仿佛看見玄奘法師捧著?jīng)卷從塔下走過,身后是無數(shù)信徒虔誠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遠處的大雁塔被燈光照亮,塔身金黃,周圍樹木點綴著黃色燈光,營造出夢幻的氛圍。近處的佛像端坐蓮花上,雙手合一,閉目修行。我站在塔下,目睹著這佛塔同框的和諧畫面,仿佛聽見了歷史的低語。它見證了長安的輝煌,也見證了這座城市在歲月長河中的沉浮。</p> <p class="ql-block">返回酒店時,偶遇“西安電影制片廠”。多么熟悉的名字,兒時看過不少西影的片子。夜晚的西影廠,燈光璀璨,燈光照亮了周圍場景。我站在建筑前的草坪上,仿佛看見了那些曾經(jīng)在這里奮斗的電影人,他們用光影記錄了這座城市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位于西安市臨潼區(qū),建于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遺址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西安市區(qū)出發(fā),開車行駛一小時到達目的地。在館外廣場上,矗立著一尊高大的秦始皇雕像。</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姓贏名政,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統(tǒng)一中國后,在全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郡縣制,開創(chuàng)中央集權制度并被沿襲2000多年;統(tǒng)一貨幣、文字、車軌、度量衡,奠定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北擊匈奴,南定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馳道,鑿靈渠,加強水路交通,成為中國歷史上功勛卓著的千古一帝。</p> <p class="ql-block">跟著人流進入景區(qū),步行十分鐘后,“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九個大字就躍于眼前。館前外景很美,綠油油的草地、鮮艷的花卉、茂密的綠植構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兵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坑之一,出土的數(shù)千件陶俑、戰(zhàn)車和兵器都同原物大小一樣,生動而真實地展現(xiàn)了秦軍的威武雄姿。主要展區(qū)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及文物陳列廳。</p> <p class="ql-block">首先來到了一號坑,它是三個傭坑中面積最大的,是秦軍的主要作戰(zhàn)部隊,由一個步兵種和戰(zhàn)車組成的長方形軍陣,方陣的四面有后衛(wèi)和側(cè)翼部隊,前面是特種部隊。</p><p class="ql-block">排列整齊的軍陣,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那是秦朝武力的象征,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站在兵馬俑前,仿佛能聽到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馬嘶鳴。</p> <p class="ql-block">請橫屏觀看</p> <p class="ql-block">二號坑是由車兵、步兵、騎兵、弩兵組成的多兵種混合軍陣。</p> <p class="ql-block">三號坑最小,是統(tǒng)帥一號、二號坑軍陣的指揮機關。</p> <p class="ql-block">戰(zhàn)車,是向全軍傳遞軍令的指揮車。</p> <p class="ql-block">陳列館里還展示了出土的部分陶俑</p> <p class="ql-block">袖手俑,高184厘米,袖手而立,彰顯了秦朝文官的風度。</p> <p class="ql-block">跪射俑,二號坑出土,出土時完好無損,成為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鞋底的紋路清晰可見,體現(xiàn)了古人精湛的技藝。</p> <p class="ql-block">立射俑,輕裝步兵的一種,雙手做持弓待發(fā)狀,其姿態(tài)是秦代步兵一類戰(zhàn)術動作的生動寫照。</p> <p class="ql-block">騎兵俑,2號坑出土,秦代騎兵配備的主要武器為弓弩和佩劍。</p> <p class="ql-block">鞍馬騎兵俑。馬是河曲馬,經(jīng)過認真挑選和特別訓練的。</p> <p class="ql-block">中級軍吏傭,身高189厘米,一號坑出土。它們有的是高級將領的副手,有的是士兵隊列中的領隊。</p> <p class="ql-block">高級軍吏傭,俗稱將軍俑,高192厘米,一、二號坑均有出土,是秦兵馬俑坑中級別最高的將領。</p> <p class="ql-block">車馬,2號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這是正在修復的兵馬俑,每個陶傭身上都有編號便于區(qū)別。剛出土時絕大部分被損壞,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那些排列有序的陶俑,都是經(jīng)過專家們認真細致、一點點粘貼修復完成的。這只是冰山一角,發(fā)掘工作持續(xù)進行,需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p> <p class="ql-block">據(jù)導游介紹,兵馬俑剛出土時色彩斑斕,眼珠還靈動,但接觸空氣后短則幾分鐘,多則兩小時,所有的兵馬俑顏色全部褪去。當時拍照保留下來的極少。</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出口處,“大秦秘境”的四個大字吸引了我,這是網(wǎng)紅打卡地,在此拍照更有歷史韻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華清宮</b></p><p class="ql-block">也稱華清池,位于西安臨潼,中國四大皇家園林之一,唐代楊貴妃的沐浴遺址,“西安事變”的舊址,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交融千年。</p> <p class="ql-block">來到華清宮,如果時間允許,請務必觀看夜間《長恨歌》的實景演出。演出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藍本,以驪山為山體背景,以華清宮的九龍湖為舞臺,重現(xiàn)1300多年前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傳奇愛情故事,見證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生死誓言。演出陣容浩大,效果很壯觀。</p> <p class="ql-block">一眼閱千年,如夢回長安。西安用文物見證歷史,用展覽傳遞文化,用藝術品展示美學,用科技展現(xiàn)未來。期待與西安再次相見!</p> <p class="ql-block">文/攝/制作:玉玲瓏</p><p class="ql-block">拍攝場景: 西安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 2024年9月</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大唐盛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