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07-26 發(fā)布</p> <p class="ql-block">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約公元前470年),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陽,春秋時期人?!妒酚洝贰逗鬂h書》等記載老子出生于楚國苦縣。</p><p class="ql-block">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p><p class="ql-block">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相傳老子晚年在臨洮鳳臺講道并飛升。</p><p class="ql-block"> 《老子》是書名,也稱《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共分為81章。</p><p class="ql-block">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tǒng)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道德經》是除了《圣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fā)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被譽為“中華文化之源”“萬經之王”。</p><p class="ql-block"><b> 筆者采用八十一章《道德經》版本全文,各章節(jié)之間用段落區(qū)分,全文五十九頁均小楷書寫,文章雖長但語句精練,至今仍有不少提綱挈領的美句掛在人們的嘴邊,如:“治大國,若烹小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等。筆者將此書法作品奉獻給書友,茶前飯后品之。</b></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盛夏 戴方鈞 七十七歲</p><p class="ql-block"> 書寫于濟南鑫泉花園西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