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至19日,再次來到宜陽花果山。 三年前的那只守山門的破猴“下崗”了? 這是繼2022年5月、6月、8月之后,第四次來到宜陽花果山。 我們這次入住的8號農家院右側路兩邊的玉米近一人高,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細看卻沒有一株結穗的,問起在地里勞作的村民老周,他說今年玉米結穗時天旱,結穗是要晚些了。 果不其然,也就四、五天光景,玉米穗就長出來了。 我們住的8號農家院門前,是宜陽花果山景區(qū)大門通往嵩縣天池山景區(qū)北側的公路。公路左側溝里有一片房屋的地方,與再向前不遠的路右側,原是兩處老舊瓦房宅院,常年住著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 這次來看到房屋都已重蓋,建起了農家院。正值暑期,住的人都挺多的。 這里的農家院不論是新建的,還是原有的,外墻都做了這樣的處理,堅固又美觀。老板說造價不菲,一平方70元。 這條黑貝是靠天池方向11號農家院的,大號“旺仔”。儼然成了山上農家院的“形象大使”,不停地奔走在附近各農家院之間。看似威猛,實則溫順,從沒見它吭過一聲,包括我們這院的老板娘向外攆它時。后來一次天黑,我們從11號農家院前路過時聽到了它的叫聲,還是挺嚇人的。 山坳里的花山村委會,即過去的生產大隊,下屬四個生產隊?,F(xiàn)在這里的農家院,都屬于四隊。 奇花異草,這株長著黑紅果實的草本植物不知何物。手機掃描顯示為“垂序商陸”,是一種中藥材。 我們入住的8號農家院向南走不遠,到11號農家院前,可看到山上這塊酷似石佛的巨石。 堪稱天然“盧舍那”。 花山村四周散落著民居和農家院,其中有幾處頗具特色和規(guī)模的別墅式院落,是我們每次來都要前去賞析的去處。 花山村委會西南邊山坡下的這棟木屋,是最具特色的一處。 夕陽映照下,木屋、庭院、長廊,越發(fā)顯得油畫一般的精美。 室內裝飾風格文化氣息很濃,懸掛的這幅草隸書法作品,內容是1945年在延安窯洞向毛澤東提出歷史周期律問題的近現(xiàn)代著名民主主義教育家黃炎培,于1936年寫給即將赴英留學四子黃大能的家訓。<br> “事繁勿慌,事閑莫荒;有言當信,無欲則剛;”指的是閑來無事時,要警策自己,勤奮用功,不要荒廢學習的時間;事多且繁雜時,容易滋生焦躁情緒,所以這個時候要冷靜沉著,不能慌張。說到做到,方能取信于人。沒有私欲,就可以會成為不可戰(zhàn)勝的剛正強大?!昂腿舸猴L,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指的是待人接物要和藹可親,像春風一樣暖人;在原則是非上,應愛憎分明,如同秋風掃落葉般果斷。結句用“古錢”外圓內方做比喻,要求做人要外表隨和,內心嚴正。 這次再來拜訪,大家都夸設計建造的好。主人介紹造價比在洛陽市區(qū)買樓房還是要低些,但這里群山環(huán)繞、碧樹云天,這環(huán)境氛圍上哪找? 院內懸掛的金屬風鈴,不時發(fā)出清脆悅耳的鈴聲。 一號農家院南邊這棟青磚黛瓦院落,以前來過幾次都是鐵將軍把門,只能在外邊看看。 這次來見到里邊住了老兩口,是房東找來照看房屋的,熱情地招呼我們進來參觀。 與上次來不同的是,屋頂加蓋了一層小閣樓似的棚子,與整個庭院的風格還挺協(xié)調。 這里毗鄰嵩縣天池山的天池,這是去往天池必經(jīng)的天然氧吧杉樹林。 涓涓溪流,天池源頭。 右側嵩縣天池山北峰與左側洛寧方向來的兩股溪流,在這里匯集后注入天池。 相比新疆天山天池和吉林長白山天池,這個天池小了些,但景色還是挺秀麗的。 同行的牌友在杉樹林里打撲克,樂此不彼。 我和志義便信步從天池南邊一路向下走來。 一路經(jīng)過五個瀑布,亦稱“五級飛瀑”。 第四個瀑布左側石刻詩作:“天外飛來峰,池中紫氣升,山似偉人臥,好景冠西東?!边@首詩道盡了嵩縣天池山的秀美景色,引人心弛神往。<br> 問了從下邊上來的游客,這里距下邊第五個瀑布還有多遠?有的竟說下邊沒見有瀑布??!后問才得知第五個瀑布臨近停車場,應是小易被人疏忽。 在8號農家院,同我們一桌吃飯的宜陽剛民老弟介紹,這里有座岳山頂,前些時他的幾位朋友一大早摸黑上去看日出,景色不錯。就是上下仨小時,用時太長。<div> 一天午飯后,在8號農家院外邊見到一輛小貨車拉了一車活雞,應是給這里的農家院送的。有幾位中年游客經(jīng)過這里時問司機,你們這里的花山頂在哪里?開始我還以為聽錯了,這里哪來的“華山頂”?后聽司機說花山頂沒開發(fā),一般人上不去。</div> 經(jīng)了解,宜陽花果山主峰即“花山頂”,海拔1831.8米,是宜陽縣的最高峰。此峰未開發(fā),只有小路,沒向導不好上。岳頂、亦稱岳頂山、岳山頂,海撥1643米,是宜陽花果山次高峰。這兩個山頂都在景區(qū)的東北部,都需要走景區(qū)東側的線路,去岳頂?shù)捻氂伤煻瓷希セㄉ巾數(shù)捻氂芍鞣逋\噲錾稀?lt;br> 后聽8號農家院右側的居民老周講,景區(qū)公路通到了主峰停車場,應是未開發(fā),景區(qū)在水簾洞處設了路障,禁止汽車上去。登頂只有將車停在水簾洞,徒步走到主峰停車場,再向山頂上。路雖是不規(guī)則小路,但清晰可辨,上去沒問題,來回大約四小時。從花山村8號院附近直接翻山也可上去,但沒有像樣的路,沒向導外地人上不了。<br> 去岳頂由水簾洞上,一路臺階,來回需要三小時。如從景區(qū)大門處開車上,經(jīng)關莊到岳山廟,亦稱祖師廟。車停這里,人向上走,再經(jīng)過一個廟,不遠就到岳頂,這一路上來一小時即可。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但那需要充沛的體力與充足的時間,這兩點我們這支隊伍都不具備,就把眼睛盯在了花山村附近的七峪溝。<div> 七峪溝因七道山澗峽谷交匯而得名,北起張塢鎮(zhèn)七峪村,南至花果山鄉(xiāng)花山村西南的大河面。兩側山巒疊嶂,林木蔥郁。溪水時而繞石纏樹淙淙流淌,時而沖崖撞壁飛瀉而下,一路歡歌流入洛水奔向黃河。</div> 據(jù)介紹七峪溝距花山村沒有幾公里的路程,2025年7月15日下午,我們駕車3公里,來到鄉(xiāng)村公路的盡頭,將車停在了紅房子附近。 棄車前行,沒走多遠就看到了左側一條長長的臺階路向下延伸,大致看了下臺階要有近2百個。 下了臺階路,一座雜草叢生的石拱橋呈現(xiàn)在眼前。 前走不遠右側是面寬闊的巨右,中間一般流水落下。 水流不大,落差大,很有些氣勢。 走過這個瀑布不久,來到一處絕壁前。只見濃密的樹叢中向下豎著一個20多米長的鐵梯。問了附近一釆連翹籽的婦女,從這個20米左右的鐵梯走下去,前行半小時可到七峪溝。沿途可見大小各異的瀑布、深潭,最終匯入一條很寬的河,回來則需要一個多小時。<div> 這樣一算來回需要三個多小時,再看看這個兩尺多寬、沒有扶手,又這么陡峭的鐵梯,只好悻悻而歸。</div> 宜陽花果山的晚霞十分壯美。 瑰麗中還有著幾分神秘。 一天晚飯后,我和志義散步到天池。返回時天色已黑,快走到嵩縣天池山與宜陽花果山交界處的杉林中時,忽然看到兩側樹叢中閃爍著眾多的螢火蟲。<div> 回來一說,第二天晚上大家便饒有興趣地專門趕到這里觀看這一久違的景致??粗贿h處一閃一閃幽靈般的螢火蟲,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div> 遺憾的是沒有專業(yè)的設備和技巧,我們沒能拍出這一景觀。這是一張樹林中的螢火蟲網(wǎng)照,可用來彌補一下這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