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黃石公園(Yellowstone Park)是一座超級火山(Supervolcano)。30?45英里(55?72公里)的破火山口形成一個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由歷史上三次大規(guī)模噴發(fā)形成,最近一次噴發(fā)是在約64萬年前,噴發(fā)物質(zhì)覆蓋了近9000平方公里區(qū)域。目前火山口下方仍存在活躍的巖漿房,深度約8公里,直徑達70公里。??這里有1萬多個溫泉和300多個間歇泉,有290多個瀑布。因此它在1872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遠萬里來到美國,此前的一號公路、優(yōu)勝美地、大提頓什么的,相比之下都只是序章,黃石公園才是大戲。盡情欣賞它的色彩斑斕,領(lǐng)略它的美吧。</p> 溫泉 <p class="ql-block"> 大棱鏡(Grand Prismatic)是美國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溫泉。它寬約百米,深49米,每分鐘涌出泉水約2000公升,溫度為71°C左右。</p><p class="ql-block"> 沿著棧道向大棱鏡走過去,不能靠近,只能站在二三十米開外欣賞,視角很平,圓形輪廓在視覺上成了扁扁的,加上泉水不住地冒著熱氣,看不分明,就以這樣抽象畫的形式呈現(xiàn)其五光十色的樣子吧,但足以領(lǐng)悟它為什么被稱為“大棱鏡”。</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大棱鏡溫泉湖面的顏色是隨季節(jié)而改變的,春季就會從綠色變?yōu)槌燃t色,這是由于富含礦物質(zhì)的水體中生活著的藻類和含色素的細菌等微生物, 它們體內(nèi)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的比例會隨季節(jié)變換而改變,使得水體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大棱鏡的外圈呈現(xiàn)鈣華階梯,像梯田似的,韻律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偶爾一陣風(fēng),裹挾著蒸汽的水珠撲面而來,有股淡淡的礦物質(zhì)味道,好像在云里霧里。</p> <p class="ql-block"> 移步爬坡,來到大棱鏡旁的小山坡上,就可以俯瞰這個溫泉,不僅能看清它的圓形輪廓,還可借日光看到泉水夢幻般的藍色和棱鏡一般折射的七彩斑斕。尤其是藍色和橙色這兩個互補色精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邊緣的橙色托舉出溫泉的藍色,形成一種天然的和諧。</p> <p class="ql-block"> 西拇指間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內(nèi)的黑池(Black Pool)?,水的顏色藍里帶綠,池水不停地冒熱氣;而它之所以叫做黑池,是因為曾被藍藻菌覆蓋呈現(xiàn)黑色?,F(xiàn)在因水溫升高才恢復(fù)藍綠色。</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黑池的外圈還依稀可見黑色,不知是不是早先留下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這一池水的顏色又有所不同,它叫祖母綠溫泉(Emerald Spring)。它獨特的色彩是怎么來的呢?答案是硫磺所致。這個8米深的池內(nèi)有硫磺沉積物。硫磺的黃色與反射的陽光中的藍光相結(jié)合,就使溫泉呈現(xiàn)出祖母綠色。</p> <p class="ql-block"> 這個溫泉按字面意義可翻譯為蓄水池溫泉(Cistern Spring)。陽光下,它的水藍得很透徹。</p><p class="ql-block"> 一般來說,在一個清澈的水池中,水吸收了陽光的所有顏色,只有藍色被反射回我們的眼睛。這就是它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為藍色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牽?;ǔ兀∕orning Glory)的三維效果看似一朵盛開的牽?;ǎ纳蕝s更加別致。然而看了說明才知道,其底部深綠到面上的淡黃、橘黃、深棕色,是溫泉的溫度漸漸降低的結(jié)果。</p><p class="ql-block"> 這一池水之所以呈現(xiàn)為幾種不同的顏色,是因為其中有各種藻類和細菌生存于不同的溫度環(huán)境,體現(xiàn)為不同的顏色。只有少數(shù)很難看到的細菌物種生活在高于沸點的地方;隨著面上的泉水逐漸冷卻,就創(chuàng)造了適合這些色彩豐富的藻類和細菌物種生存的低溫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 進一步閱讀池邊的介紹,卻發(fā)現(xiàn)這些色彩的產(chǎn)生是因為人們的無知:有人將硬幣等異物扔進溫泉,堵塞了其通風(fēng)口,致使溫泉的溫度降低。棕色、橙色和黃色的藻類和細菌得以在較冷的水中茁壯成長,逐漸使池水從鮮艷的藍色變成綠褐色。</p><p class="ql-block"> 為了保護溫泉,黃石公園一面告誡游客勿向池中扔?xùn)|西,一面定期派人打撈池底的異物。</p> 間歇泉 <p class="ql-block"> 卓越間歇泉(Excesior Geyser)是全世界最大的間歇泉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可惜我們通常只能看到它像溫泉一樣冒熱氣。銘牌上介紹說,它最近的一次噴發(fā)是在1985年9月14日;下一次何時噴發(fā)很難預(yù)測。</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百多年前——1888年拍攝的卓越間歇泉噴發(fā)情景,果然卓爾不凡。</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黃石公園里,不時可以看到與卓越間歇泉相反的間歇泉:日夜不停地噴發(fā),但噴不高。</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黃石公園的間歇泉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p> <p class="ql-block"> 與長久不噴發(fā)、時刻不停地小噴發(fā)、無法預(yù)測何時噴發(fā)的間歇泉不同,黃石公園最受追捧的是這樣一個間歇泉:每90分鐘左右噴發(fā)一次,每次噴發(fā)好幾分鐘,非常守時,決不讓等待的游客失望,所以被稱為老忠實間歇泉(Old Faithful Geyser)。酒店大堂里有這樣一個老忠實下一次噴發(fā)時間的預(yù)告牌,就像機場里預(yù)告幾點幾分登機。</p> <p class="ql-block"> 傍晚,游客們按照預(yù)告的時間,提前幾分鐘坐在酒店陽臺上,觀賞老忠實間歇泉按時噴發(fā)。</p> <p class="ql-block"> 傍晚順光拍攝,能看到噴泉霧里的彩虹。</p> <p class="ql-block"> 清晨逆光拍攝,尋找噴泉遮天蔽日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汽船間歇泉(Steamboat Geyser)現(xiàn)在處于歇息狀態(tài),它上一次噴發(fā)是在4月14日上午11點05分,噴發(fā)時水柱可高達300英尺(91米),是老忠實間歇泉的兩到三倍,而且可以噴水咆哮長達24小時,將附近蓄水池填滿。</p><p class="ql-block"> 它像許多間歇泉一樣,噴發(fā)時間不可預(yù)測。</p> 鈣華階梯 <p class="ql-block"> 鈣華階梯(Travertine Terraces)也稱石灰華階地。黃石公園猛犸溫泉(Mammoth Springs)景區(qū)的鈣華階梯和我們在四川九寨溝黃龍看到的景色差不多,都是由于地下熱水溶解了石灰?guī)r,涌出地面后隨坡漫流,水溫不斷降低,石灰?guī)r汁逐漸沉淀下來,于是形成了階梯。</p><p class="ql-block"> 這片如雪白梯田般的鈣華地貌,像固體的波濤。</p> <p class="ql-block"> 鈣華層有些潔白如玉,有些呈黃色,交織在一起,像凝固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 鈣華階梯層層疊疊,整整齊齊,卻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幾種顏色交織在一起,像交響樂的樂譜。</p> <p class="ql-block"> 仿佛聽見滴滴咚咚的彈撥聲。</p> <p class="ql-block"> 像交響樂的尾聲,旋律漸漸隱去。</p> <p class="ql-block"> 在看臺上靜靜地欣賞這鬼斧神工的雕塑、這宛如天籟的樂曲。</p> 瀑布峽谷 <p class="ql-block"> 黃石公園里瀑布很多,主要的一條瀑布分成兩截:上瀑布和下瀑布。上瀑布(Upper Falls)隱藏在山中,我們只能遠遠地張望。</p> <p class="ql-block"> 下瀑布(Lower Falls)則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美呈現(xiàn)給人們。這是在藝術(shù)家點(Aretist Point)拍攝的黃石下瀑布。</p> <p class="ql-block"> 艱難地下到谷底,只為欣賞拍攝下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景象。</p> <p class="ql-block"> 往懸崖邊再靠一靠,能拍出飛瀑傾瀉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這場景,用視頻表現(xiàn)可能更震撼。</p> <p class="ql-block"> 再加一把勁往下走,仰望黃石下瀑布。它的落差高達94米,是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的兩倍呢!</p> <p class="ql-block"> 從下瀑布傾瀉而下的水沖擊成黃石河大峽谷(Grand Canyon),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 大峽谷的頂部,是一棱一棱整齊排列的石柱,猶如人工打造;下面則是春筍一般的石峰,峻而美。</p> <p class="ql-block"> 峽谷里的公路,自然和人工融合得天衣無縫。</p> <p class="ql-block"> 谷底,黃石河一路咆哮,一瀉千里。</p> 泥噴泉 <p class="ql-block"> 在黃石公園不僅有大量溫泉噴泉,還可看到泥噴泉(Mudpot)。在泥漿池里氣體不停地往外噴,泥氣泡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 能聽見冒泡的聲音吧?</p> <p class="ql-block"> 一頭野牛安臥在直冒熱氣的泥噴泉旁,似乎沒有感到灼熱。</p> 噴氣孔 <p class="ql-block"> 不要以為森林發(fā)生了火災(zāi),那一定是地熱在噴氣。</p> <p class="ql-block"> 黃石公園內(nèi)噴氣孔(Fumaroles)據(jù)說有上萬個。那是由于地下的熱泉在到達地表之前轉(zhuǎn)變?yōu)檎羝?,通過噴氣孔嘶嘶地噴出,有時還發(fā)出發(fā)出砰砰聲。</p> 野生動物 <p class="ql-block"> 在黃石公園內(nèi),動不動就會遇到這樣的堵車情景。出了什么事?原來是遠遠地發(fā)現(xiàn)棕熊。游客們不管不顧地停下車,支起三腳架,端起望遠鏡……</p><p class="ql-block"> 黃石公園一百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野生動物自然生長的原始環(huán)境,所以在這里看到的動物和動物園里哪怕是野生動物園里的都不一樣,它們的生活方式與它們的祖先是一樣的。</p> <p class="ql-block"> 我的長焦鏡頭派上了用場,把肉眼難以看清的目標抓拍下來。這是棕熊(Grizzly bear)在坡地上覓食。</p> <p class="ql-block"> 忽然前方又堵車了。原來是發(fā)現(xiàn)了一匹狼(Wolf)!我的車在后面,只看見灰狼在遠處公路邊的草叢中一閃就不見了。</p><p class="ql-block"> 等到我的車來狼出沒的位置,我也停下車,仔細觀察,一有動靜就按快門。很幸運,狼從草叢中探出頭來的瞬間被我的相機抓住了。</p> <p class="ql-block"> 麋鹿(Elk)在黃石公園比較多見。</p> <p class="ql-block"> 野牛(Bison,也叫Buffalo)就更多了。它們常常是成群地出現(xiàn),有的游客還遇到過野牛上公路阻擋汽車,可惜我們沒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 野牛身軀碩大,牛頭比一般的牛更大,看似行動緩慢,但據(jù)說頗有攻擊力呢!</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在一頭野牛跟前拍的,只隔著一道護欄。它銅鈴般的大眼睛瞪著我,不曉得在表達什么意思。此時一個穿黃馬甲的工作人員高聲對我說:“后退!后退!它不高興啦!”但是它并沒有發(fā)脾氣,而是慢悠悠地從我身邊走過,理都沒理我。它一定是見多識廣,不屑與人類打招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黃石公園逗留了四天三夜。告別那天,我們在老忠實餐廳點了兩份黃石公園特有的野牛肉漢堡(Bison Burger),買了一把黃石公園的紀念調(diào)羹,開車前往兩百多公里外的機場,結(jié)束了美西國家公園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