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美海濱大洋路</p><p class="ql-block"> 2024.11.7. 游覽</p><p class="ql-block">[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西部,是為紀(jì)念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士兵修建的一條道路,參與建設(shè)的人也包括許多參戰(zhàn)老兵,共有3000多人為此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大洋路于1919年動工,1932年全線貫通。從20世紀(jì)80年代初正式被定為“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對游客開放,被譽(yù)為世界上最美的海濱公路之一,充滿了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洋路的標(biāo)志牌樓]</p><p class="ql-block">展示了老兵們艱辛勞作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巖]</p><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巖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大洋路沿線的一個自然景觀,位于“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由石灰石、砂巖和化石經(jīng)過數(shù)千年風(fēng)化和侵蝕形成,以其獨(dú)特的海岸雕塑形態(tài)聞名于世,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杰作。最初有十二座這樣的巖石,因此得名“十二使徒/十二門徒”,但如今由于海水的侵蝕,只剩下七座。在這里,你可以觀賞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觀,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大自然遺存的脆弱和珍貴。</p> <p class="ql-block">[吉布森臺階] 可順著旋梯下到海邊,近距離觀賞巖石景觀。</p> <p class="ql-block">[洛克阿德峽谷] 又稱“沉船峽谷”“六合谷”</p><p class="ql-block">該峽谷距“十二使徒巖”約2公里。它有著一段凄慘、令人心碎的歷史。1878年6月,一艘名為“洛克阿德號”(Loch Ard)的移民船在此觸礁沉沒,50多人死亡,只有2人生還。后人將這個地方命名為“洛克阿德峽谷”,中國人將其音譯為“六合谷”。登上觀景平臺,眼前的場景氣勢磅礴、場面壯觀,很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拱門] 又稱“倫敦拱門”</p><p class="ql-block">這是大洋路觀賞海岸奇巖的三個重點(diǎn)之一(另二個為阿德湖峽、十二使徒巖)?!肮伴T”原本只是海中的一塊巖石,由于長期遭海水沖蝕,被鑿出兩個洞,看起來就像擁有兩個橋孔的石橋,于是被取名“拱門”“倫敦大橋”。然而,在90年代的某個夏天,這座橋被海浪沖垮,于是巖石便與陸地分離,形成了一個孤立在海上“Π”字型礁石。</p> <p class="ql-block">網(wǎng)借圖片</p> <p class="ql-block">[阿波羅灣](Apollo Bay)是大洋路上的一個小鎮(zhèn),是墨爾本到大洋路游覽間歇、休整的驛站,也是大洋路一處魅力海灘打卡點(diǎn)。</p> <p class="ql-block">[小紅帽·燈塔] 墨爾本大洋路小紅帽燈塔,也稱為斯普利特角燈塔,可愛精致,是大洋路上的網(wǎng)紅打卡地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