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壯麗? ?城景交融 <p class="ql-block">7月12日從天水開車4小時終于抵達了蘭州。</p> <p class="ql-block">先到張掖路步行街喝一杯甜醅子奶茶。</p> <p class="ql-block"> 穿過張掖路步行街就來的了黃河第一橋,首先看見的是將軍柱。</p><p class="ql-block"> 將軍柱是明代鎮(zhèn)遠浮橋的遺存鐵柱,現(xiàn)存一根,位于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鑄有洪武九年(1376年)銘文,見證了中國古代黃河橋梁史。</p> <p class="ql-block"> 蘭州的鐵索橋主要指?中山橋?(又稱蘭州黃河鐵橋),位于白塔山下的濱河路中段,是中國第一座跨越黃河的鐵橋。該橋始建于1908年5月9日,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車,現(xiàn)為蘭州市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 ?</p> <p class="ql-block"> 中山橋人流如織,黃河水奔涌向東,看盡百年光陰流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 吹吹中山橋的風(fēng),聽黃河水講述金城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園與中山橋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 《金城攬勝圖》文化浮雕墻展現(xiàn)了蘭州的名勝和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 主圖為清光緒《金城攬勝圖》,表現(xiàn)晚清皋蘭山、蘭州城池、黃河及鎮(zhèn)遠浮橋、白塔山景觀。左側(cè)為“金城古景”,表現(xiàn)的是形成于明清時期,至今尚存的蘭州名勝或自然景</p> <p class="ql-block"> ”地天泰”顯示明清白塔山建筑群布局的奇特:山頂建代表“地”的地藏寺;山下建代表“天”的玉皇閣。</p> <p class="ql-block"> “鳳林香裊”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由皋蘭縣舉人、云南浪穹知縣李存中題額:正面題“鳳林香裊”,意為寺廟香煙裊裊,繚繞在鳳林關(guān)上;背面題“秀映三臺”,提示游人轉(zhuǎn)身遙觀皋蘭山三臺閣,閣內(nèi)奉祀掌管文運的三臺星,祈盼蘭州人多中進士,多出俊秀之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位于“鳳林香裊”牌坊旁,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原名羅漢殿,現(xiàn)為比丘尼修行場所,香火旺盛,建筑風(fēng)格兼具明清特色與現(xiàn)代人文景觀。</p> <p class="ql-block"> 站在法雨寺旁邊的觀景臺可以俯瞰蘭州全景。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林立在山水之間,鐵索橋橫亙于黃河之上,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東風(fēng)亭</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位于山頂,寺內(nèi)保留“鎮(zhèn)山三寶”——象皮鼓、青銅鐘和紫荊樹。?</p> <p class="ql-block"> 象皮鼓:為元代末年一位印度僧人云游白塔山時所獻,原物已毀于戰(zhàn)火,此鼓為清朝后期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 青銅鐘: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鑄造,此鐘鑄造工藝精湛,造型古樸莊重,聲音宏亮有力。</p> <p class="ql-block"> 紫荊樹:蘭州不適于紫荊樹生長,民間將當(dāng)?shù)厣L的開淡紫色的文冠果稱之為紫荊樹。原樹已枯,此樹系2013年補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相傳元太祖成吉思汗為統(tǒng)一藏區(qū),寫信給西藏薩迦派的法王,法王派遣高僧薩班赴蒙古和談。該高僧途經(jīng)蘭州時病逝,元朝為紀(jì)念其功績,于黃河北岸山巔修建白塔及寺院。????</p><p class="ql-block"> 白塔融合了藏族和漢族的建筑特色,塔身上的佛像雕刻和鐵馬風(fēng)鈴既有宗教意義,還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p> <p class="ql-block"> 三官殿位于鳳嶺山懸崖峭壁上,始建于清康熙年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雕刻精美的窗欞。</p> <p class="ql-block"> 站在白塔山巔,黃河如金色絲帶穿過蘭州,攬盡一城繁華。????一條河,孕育一座城;一座橋,銘記一段史。</p> <p class="ql-block">站在鐵索橋上看余暉下流淌著的黃河。</p> <p class="ql-block">星光夜市的煙火氣里藏著蘭州人的江湖。</p> <p class="ql-block">一碗牛肉面開啟了第二天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母親雕塑以東方女性善良、樸實、端莊、秀美的母親造型和懷中戲水的天真幼兒形象,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生生不息以及中華兒女健康快樂、茁壯成長。雕塑上的獨特魚紋,源自甘肅大地灣的彩陶紋,寓意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源自黃河,源遠流長。</p> <p class="ql-block">蘭州特色的羊皮筏。</p> <p class="ql-block"> 濱河路綠色長廊垂柳依依,岸邊設(shè)茶座供游客品茗觀河,可以感受黃河的徐徐清風(fēng)。??</p> <p class="ql-block">有沒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離開黃河母親雕像我們又來到了讀者大道。</p> <p class="ql-block"> 黃河水浸潤的《讀者》情懷,在濱河路的梧桐影里生長。</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對《讀者》雜志也有著特殊的情感,那么來讀者大道散散步吧!探索其中的故事和韻味。</p> <p class="ql-block"> “讀者”如同一股清泉,滋潤陪伴了我的半生。</p> <p class="ql-block"> 水車博覽園展示了水車的歷史演變及制作工藝,可以很好的了解蘭州作為“水車之都”的輝煌歷史。?</p> <p class="ql-block">段續(xù)的雕像,蘭州水車之父。</p> <p class="ql-block">水掛子:一種小型汲水灌溉設(shè)施。</p> <p class="ql-block"> 腳踏(手搖)水車:這種水車適用于提升低水位的水(如水塘里的水)用來灌溉農(nóng)田。</p> <p class="ql-block"> 游人可以親身體驗這些古代灌溉工具的操作方式。</p> <p class="ql-block">黃河大水車。</p> <p class="ql-block"> 廣場內(nèi)分布著以馬家窯彩陶文化為主題的藝術(shù)裝置,展現(xiàn)8000年前先民的審美智慧。??</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參觀了蘭州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內(nèi)的白衣寺塔始建于明初,現(xiàn)存塔體為明崇禎四年由肅王朱識鋐主持重建,距今已有400余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這座明代磚塔不僅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還體現(xiàn)了大明的皇家氣度和風(fēng)華。</p> <p class="ql-block">【銅鎏金佛造像】</p> <p class="ql-block"> 宋代是我國瓷業(yè)發(fā)展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時期。</p> <p class="ql-block"> 蘭州傳統(tǒng)民居建筑木構(gòu)件的裝飾表現(xiàn)力極強。</p> <p class="ql-block"> 與蘭州有著淵源的明肅王、左宗棠、升允等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館旁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家藏于鬧市,卻幽靜典雅的咖啡店。這是一群騎行愛好者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只為開辟一個工作之余休閑娛樂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照片墻記錄了他們騎行期間的美好瞬間</p> <p class="ql-block">老板精心制作的咖啡味道醇香濃郁。</p> <p class="ql-block"> 蘭州,這座位于中國西北地區(qū)的城市,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甘肅省的省會,蘭州不僅是西北地區(qū)的重要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還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