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的寬窄巷子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6日,我們參加本地組織的川西10日游,這次旅游的特點是: 一、地理位置跨度大,跨越廣西、湖南、貴州、四川等四省;二、地形復雜,包括高山、高原、峽谷、平原、湖泊等;三、距離遠,總里程達到4000多公里;四、時間長,包括脫團自行旅游時間達到13天之久;五、旅游地方多,景點15個之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成都,我們先后游覽了寬窄巷子、錦里、武侯祠、金沙遺址、都江堰、青城山、春熙路商業(yè)區(qū),也品嘗了很多當?shù)孛朗?。甚至逛過菜市場,體驗了一把成都人的慢生活。同時,我們隨團游覽了邛(qiong)崍的“長安記憶”展覽、螺髻溫泉、西昌唐園燈光秀、瀘沽湖、大渡河大峽谷、瀘定橋、禁止外國人進入的大渡河和金口河大峽谷、康定木格措等。</p> 位于蜀都大道西段的寬巷子的出入口 <p class="ql-block"> 我們于2025年6月16日中午乘綠皮車到達成都西站,開始了川西旅游的第一站成都。在旅館放好行李,就迫不及待地打的來到成都久負盛名的寬窄巷子。那天天氣悶熱,下午的陽光很大,街道上人來人往,人聲鼎沸,成都的各種小吃琳瑯滿目,令人應接不暇。各種商品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充滿著巴蜀文化、美食市井的煙火氣。</p> 川劇變臉是四川地區(qū)的傳統(tǒng)藝術瑰寶,在寬窄巷子的一些茶館和劇院,每天都會有精彩的川劇變臉表演。找一家環(huán)境舒適的茶館,點上一杯蓋碗茶,欣賞演員們在舞臺上迅速變換臉譜的神奇技藝,感受川劇藝術的獨特魅力。表演過程中,演員還會與觀眾互動,讓你近距離領略變臉的奧秘。<br><br> 寬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少城片區(qū)蜀都大道西段。 寬窄巷子曾是年羹堯修筑的滿城,2003年,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片區(qū)主體改造工程確立, 2008年6月14日,寬窄巷子開街。<div><br><div> 2009年,寬窄巷子被評為“中國特色商業(yè)步行街”,之后又相繼獲得了四川省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稱號。今天的寬窄巷子,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qū)。</div></div> 經(jīng)查資料顯示:如今“老成都底片”與“新都市客廳”的完美融合,這里不僅是北方胡同與川西漫步寬窄巷子,如同穿越300年時光:從清代滿城兵營到民國名人公館,再到四合院的建筑孤本,更藏著半部成都的鮮活歷史。<div><br></div><div> 寬窄巷子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老式街道及其之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其典故由來與以下歷史發(fā)展階段密切相關:</div><div>一、少城始建</div><br>歷史背景: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準噶爾部竄擾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亂后,為實行滿漢分治,四川提督年羹堯按清制于大城西垣內(nèi)新筑一城,專駐滿蒙八旗官兵,名曰滿城,也叫少城。<br><div><br></div> 圖為1908年,清朝末期的寬窄巷子,和現(xiàn)在的樣子大相徑庭。當時的寬窄巷子所在區(qū)域是滿城的一部分,隨著時間推移,軍營逐漸演變?yōu)槊窬釉郝?,形成最初的街區(qū)格局。<br> 二、民國時期<div><br><div>名稱確定:民國三十七年(1948 年),一次城市勘測中,工作人員在度量之后,便隨手將寬一點的巷子標注為 “寬巷子”,窄一點的那條就是 “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條就是 “井巷子”,這一命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br><br>格局變化: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少城的城墻被拆除,兵營逐漸被私宅取代,原有的官兵住宅逐漸被公館、私人民居院落替換,一些達官貴人來此辟公館、民宅,如于右任,田頌堯、李家鈺、楊森,劉文輝等先后定居在這里,形成了旗人后裔、達官貴人、販夫走卒同住滿城的獨特格局。<br></div></div> <div>三、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寬窄巷子</div><div><br></div>保護與改造:1981 年成都市政府將少城遺址寬窄巷子公布為歷史文化保護區(qū)。2003 年,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片區(qū)主體改造工程確立,在保護老成都真建筑的基礎上,形成以旅游休閑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復合型文化商業(yè)街,并最終打造成具有 “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 內(nèi)涵的 “天府少城”。2008 年 6 月 14 日,寬窄巷子作為震后成都旅游恢復的標志性事件向公眾開放。<br><br>文化傳承:寬窄巷子是幾十個保留有清朝滿城制度的城市中最為完整的一處,完整體現(xiàn)了清朝滿城近 300 年的歷史演變,是北方胡同文化與川西民居四合院落融為一體的建筑風格在南方城市的 “孤本”,在成都市歷史文化名城展示體系與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br> 新中國成立以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寬窄巷子。 少城簡介 如今的寬窄巷子一角 如今的寬窄巷子被評為“中國特色商業(yè)步行街”,之后又相繼獲得了四川省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稱號。今天的寬窄巷子,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qū)。 寬窄巷子沿街店宅是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商業(yè)街,其院門的建筑風格豐富多樣。漫步其間,人影攢動,酒樓茶肆喧嚷繁華,古宅戲樓古樸典雅。巷子的建筑,整體彰顯古樸清曠、幽靜素雅之感。 小院花木宜人,曲徑通幽 。 “慢生活”文藝走廊,72%建筑為設計師改造項目,融合咖啡廳、獨立書店與藝術空間。 <br>成都寬窄巷子,古韻與現(xiàn)代交融的好去處。漫步青石板路,感受歷史沉淀。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每一處都是打卡圣地。來這里,體驗地道成都生活,品味巴蜀文化。<br><br> <div>四、品嘗道地成都美食</div><div><br></div>成都是中國有名的小吃之都,在逛完充滿商業(yè)氣息的寬窄巷子后,我們很想品嘗地道的成都小吃。我們通過當?shù)厝说慕榻B來到離寬窄巷子不遠的奎星樓街,那里的小吃很多而且價廉物美。 街上各種小吃,比比皆是 在奎星樓街,我們找到一家協(xié)茂森老鐘家餐館(成都老字號)三十六號店,品嘗成都地道美食。一進店,我們就感覺濃濃的飲食文化氛圍。 掛在墻上的美食名稱,有28種美食,其中各種抄手,也有的地方的人將抄手稱之為“包面”,還有有各種面條和其他美食,共計36種。 一碗紅油香,一味念悠長,成都小吃的歷史源遠流長。 墻上的浮雕在講述古老的傳統(tǒng)美食制作過程。 品嘗老鐘家的紅油水餃和擔擔面,真是價廉味美。 在老鐘家餐館我們品嘗的招牌美食:紅油水餃,和擔擔面,味道真不錯。我們就餐后,又打的逛了錦里。第二天乘車開始了川西的漫長旅程。<div><br></div><div>注:部分圖片、資料來自網(wǎng)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