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稱:黑貓警長</p><p class="ql-block">美編號:40022319</p><p class="ql-block">圖 片:截圖加框</p><p class="ql-block"> 【<b>導語</b>】:</p><p class="ql-block"> 近日重讀冬青樹同志《淺談美篇日常創(chuàng)作中的幾點體會》,感觸尤深。初讀知其法,再讀悟其道。140字的方寸之地,在他筆下不僅是寫作的“輕騎兵”,更升華為一種“微雕”時光的藝術(shù)。于限制中見自由,于平凡處顯深情,于快速中求精工。這不僅是創(chuàng)作指南,更是在碎片化時代守護表達深度、抵抗遺忘的精神啟示錄,字字珠璣,引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在冬青樹同志《淺談美篇日常創(chuàng)作中的幾點體會》的字里行間,我仿佛聽見了時代脈搏的輕顫。那140字的方寸之地,被作者賦予了一種莊重的儀式““感——“少之敬畏在于練”。這短短的數(shù)字,不再是冰冷的限制,而成了錘煉文字的熔爐。冬青樹先生如一位文學微雕師,在140個字符的象牙上刻下生活的萬千氣象,每一次落筆都是對語言的敬畏與淬煉。</p> <p class="ql-block"> 當文字被嚴格約束,思想反而獲得解放的自由。日常寫作雖“短”,卻承載著“五臟俱全”的文學抱負。冬青樹先生揭示的“文眼”之說,正是點亮這微型宇宙的核心光芒。那精心提煉的標題或關(guān)鍵詞,如一把精巧的鑰匙,開啟讀者理解之門。更令人深思的是他提出的五點注意:從主題契合到圖文共振,從原創(chuàng)堅守到字句打磨——這些規(guī)則構(gòu)成了日常寫作的“精微美學”,讓方寸之地煥發(fā)藝術(shù)的光華。</p> <p class="ql-block"> 日常之“平”,在冬青樹同志筆下升華為不凡的情感容器。他參加“平凡'日常'大比拼”的經(jīng)歷,將戰(zhàn)友血染沙場的悲壯濃縮于140字中,一舉斬獲特等獎。這印證了最樸素的形式反而能承載最厚重的情感。當文字掙脫華美外衣的束縛,真情便如清泉自然流淌。日常寫作因此成為情感的蒸餾器,濾去浮華,只留生命原漿的純粹。</p> <p class="ql-block"> 在“快”節(jié)奏的時代病癥中,冬青樹同志開出了“精”的解方。他警惕“三快必有三毛”的陷阱,以“腹稿”默改與精雕細琢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守護文字尊嚴。他5月12日汶川紀念日的即興創(chuàng)作,思緒如泉涌卻不忘反復推敲,生動演繹了“快而不糙”的創(chuàng)作哲學。這種對速度的駕馭,使日常寫作成為對抗浮躁的精神修行。</p> <p class="ql-block"> 冬青樹同志的身份背景更為他的創(chuàng)作觀增添厚度。這位退役師級干部,在美篇平臺以“紅星閃耀歲月”主持人的身份繼續(xù)發(fā)光。軍旅生涯賦予的嚴謹與家國情懷,在140字的平民創(chuàng)作中找到了新出口。當宏大敘事解體的時代,他示范了如何以個人視角重構(gòu)歷史記憶——那篇紀念戰(zhàn)友的日常,正是個體命運與時代風云的微縮史詩。他獲贈的《平凡的世界》恰成象征:在平凡中挖掘永恒,正是路遙與冬青樹共同的精神譜系。</p> <p class="ql-block"> 日常寫作因此成為數(shù)字時代的文學輕騎兵,在信息洪流中守護著表達的純粹。當我們認真對待這140字的方寸之地,便是在碎片化時代重建語言的圣殿。每一次推敲字句、配圖選曲,都是對生活質(zhì)感的鄭重確認。冬青樹同志用實踐證明:限制催生創(chuàng)造,平凡孕育偉大,快速時代尤需慢工細活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掩卷而思,日常寫作的深層價值已然顯現(xiàn)——它讓每個普通人成為生活的史官,以微小敘事抵抗遺忘。當冬青樹同志將戰(zhàn)友的故事、汶川的記憶凝于140字,他完成的不僅是一篇美文,更是一次文化基因的傳遞。在人人皆可發(fā)聲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一字之師”,在限制中雕琢永恒,于平凡處書寫不凡。</p> <p class="ql-block"> 微雕時光的技藝,終將成為我們對抗時間侵蝕的永恒姿態(t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