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6日,我登上了乞力馬扎羅!</p><p class="ql-block">在我76歲的高齡,我登上了我人生的新高。</p><p class="ql-block">在這之前,我想都不敢想,我能去嗎?我敢去嗎?我這狀態(tài),我這年齡,會拖隊友們的後腿嗎?因為這半年來,我身體狀態(tài)非常糟糕??</p><p class="ql-block">我準備了好久,也猶豫了好久。</p><p class="ql-block">先介紹一下,乞力馬扎羅:</p><p class="ql-block">“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是位于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里的山脈,奈洛比以南約225公里,赤道與南緯3°之間,是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分水嶺,最高處基博峰(Kibo)山頂烏呼魯峰(Uhuru Peak)海拔高度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世界最高孤峰、非洲第一高峰、有“非洲屋脊”之稱。</p><p class="ql-block">我這半年來,屁股肌肉酸痛,左側從屁股肌肉一直到腳踝,常常麻木,時時像被電擊一樣,有時像是從下麻到上,有時又覺得像是從上麻到下,腳底版也因血液循環(huán)不良,總是冰冷。疼痛,導致嚴重影響睡眠,影響日常的基本生活。因爲找不到引起麻木疼痛的原因,我也不敢打球。去菜地打理蔬果,也是勉強為之,做一下,歇三下。站一會兒就想坐,坐一會兒又想站。在家也是,坐立不安,躺著不舒服就坐,坐一會兒不舒服又躺,整天無以適從,不知如何是好。病急亂投醫(yī),找到家庭醫(yī)生,全身做了體檢,沒找到原因,腳踝和腰部照了片子,也沒找到原因,最後強烈要求去做核磁共振,才被安排下星期二(7月15日)去測試。在這種身體非常不安穩(wěn)的情況下,我是否能去坦桑尼亞,是否能去爬那近六千米的高山?我完全沒數。我只是堅持每星期仍去爬一次Mission Peak,我擔心我的肌肉會在慢慢消失。這個年齡了,肌肉一缺失,人的運動能力也會隨之消失。我像熱鍋中的螞蟻,被人一鼓動,化了三百多元買了個云朵按摩器,試了一下,發(fā)現這玩意治標不治本,只是讓皮膚外層稍感舒適,身體該痛的地方照痛,另外,也開創(chuàng)了吃止痛藥,二片,四片,六片.逐漸加,也沒覺得有什麼用,找到針灸醫(yī)生,一個月針灸了十次,按摩了三次,那身上的結節(jié)被按摩的哇哇大叫,麻木疼痛似乎好點?自己也說不清。反正走也不舒服,不走也不舒服。這次登高的隊長和隊友,我們相互都非常熟悉,大家都有良好的團隊互助,肯吃虧,樂于助人的傳統。有這麼難得的機會,放棄了也很可惜。試試吧!實在不行,我就在山腳下休息,最壞的打算無非是放棄登頂而已。我說服了自己。與隊友們做好了進入非洲,各種登山準備。</p><p class="ql-block">6月20日,我們啟程了,飛了二十個小時,來到坦桑尼亞。開始了七天的登山,四天的觀嘗動物??大遷移。</p><p class="ql-block">6月26日,是登頂的最關鍵的一天。這天要從一萬五千英尺的營地,向上爬升至一萬九千英尺山頂,距離4英里,山頂氣溫一21F。這么短的距離要爬升四千英尺,抬頭看上去,如登天般,又高又陡,高山缺氧,加上溫度越來越低,對登山者來說,確實是巨大的挑戰(zhàn)。我們路上看到,有嘔吐無法向前的,有用氧氣罐吸氧的。我因年齡較大,擔心溫度過低會失溫,故全身都貼上暖寶寶,鞋子里面,雙層手套也另外加了暖寶寶,雙腿二側,肚臍眼,凡是沒有暖寶寶的地方,都貼上傷濕止痛膏,膝蓋,腰部,屁股,腳踝…,然後衣服穿了六層,方便一層層脫,也方便一層層加,另外從不吃高反藥的我,老老實實,提前四天,每天早晚一片,將防寒,高反工作做好,剩下就是一步一步向前邁進了。</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謝的是,我的針灸師在我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去爬乞力馬扎羅高山時,很堅定地跟我說:你可以去,有什麼問題找我。你只是不能背包。有了針炙師這么堅定的支持,我似信似疑前行了。</p><p class="ql-block">在登最高峰的那天晚上。我們的導遊說,你們的背包可以讓我們的導遊背。我聽到后如釋重負,這包並不重,但三升水,加上隨時要加要減的衣服,還有少量補充食物,加加起來也有近十磅。故在啟程的那刻,我請求導游幫我背包。也許導游看我年齡較大,一路對我非常照顧,將登山的步伐也壓的非常慢,漸漸我與我們的隊伍距離越拉越遠,導游不慌不忙,繼續(xù)緩慢的領我前行,這導游幾乎就成了我個人的專項導游。在越爬越高的半山中,天氣非常寒冷,戴了雙層手套,手指仍感到凍僵了,不方便使用,我們一路停下來休息,喝水八次,我所帶的三升水也喝掉二升多,其中,導游二次給我喝了生姜紅糖水,在那呼吸冒白煙的高山中,能喝上這么暖乎乎的姜糖水,一口又一口,如一股股暖流通遍全身,好舒服,好感動。我跟導游說,你也喝一點吧!導游笑味咪的說,我會,我會喝。但一直到山頂,我也沒看到導游喝一口。我們是25號半夜十一點半出發(fā)的,深更半夜走了幾小時,我抬頭向上,分不清楚,我頭頂上的燈光是天上的星星還是登山者的頭燈,我指著頭頂前方問導遊,導游告訴我,我頭頂右邊是星星,我頭頂左邊是登山者。我才明白,我們要登的山頂在右邊的頭頂,看不出來有多高,也是看不出有多遠,導游只是一路告訴我,我們已經走了四小時,我們還要走四小時,走走歇歇,然後告訴我,還要走三小時,二小時,我不知我離我的大部隊有多遠,我想加快一點歩伐,導游卻一直壓著我,不讓我走快,還一路多次問我,頭暈不暈,我當時并不知道,導游除了背了熱乎乎的姜茶,背了我的包,還背了氧氣瓶,我如果說頭暈,導游一定會讓我吸氧,我很好奇,吸了氧後爬山是什麼味道,但當時我一點也不頭暈,所以導游也就沒拿出他的神秘武器,讓我長長見識。我就這樣,一路安安穩(wěn)穩(wěn),頭不暈,腳不軟,歷經八小時,來到山頂。</p><p class="ql-block">我們平安到達山頂,導游非常高興地緊緊擁抱了我,恭喜我登頂成功。接著排隊照相,彔相,這時,我們的大部隊,已經早我二十分鐘登頂,並已在下山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所幸,我們登頂的那天晚上,氣候非常好。山頂溫度零下7C,無風無雨。</p><p class="ql-block">所以八人中,七人成功登頂,只有一人因高反中途退出</p> <p class="ql-block">6月28日,我們下山所住的旅館有了信號,我按耐不住興奮的心情,發(fā)了朋友圈:</p><p class="ql-block">6月26日,我在隊長顏艷及隊友們的熱情支持鼓勵下,在導游一步一步帶領下,在零下七度寒冷的夜晚,頭不暈,腿不軟,穩(wěn)穩(wěn)地行走了八個半小時,登上了5895米高的乞力馬扎羅高山。</p><p class="ql-block">太多的興奮,感恩,感謝。</p><p class="ql-block">站在白雪皚皚的高山之巔,不由自主地感慨,人生真美好!。 </p><p class="ql-block"> 我是發(fā)自內心的實話實說,我這個年齡,又帶著這么多的不確定病痛,能爬上此生最高山峰,此生足矣!</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與我們的隊長顏艷,在高山鮮花中的合影。</p><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高難度的登山計劃和安排,隊長化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方方面面,樣樣都考慮周全。</p><p class="ql-block">我們集體登頂成功,隊長顏艷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要再次地感謝隊長。也要感謝同行的每一位隊友,沒有你們的鼓勵,幫助,我此生是不可能登上如此令人向往的高山之巔!</p> <p class="ql-block">我們全體安全下山后,與三十一位陪伴我們的導遊,背夫,廚師,助理一起共舞,慶祝我們一行七天,一切順利,平安!</p> <p class="ql-block">隊長給我發(fā)登頂證書</p> <p class="ql-block">我的榮譽證書</p> <p class="ql-block">我們七天的登山,每天的基礎訓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但對我們大家都有挑戰(zhàn)的,仍是第七天的5895米的頂峰。</p> <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都涌來以登乞力馬扎羅頂峰為自己的最高榮譽!</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乞力馬扎羅山下合影。遠遠看去,這凸凸的高山,實在是可望不可及,好遙遠喔</p> <p class="ql-block">在3750米的高山上,大家的狀態(tài)真棒??</p> <p class="ql-block">一路看到背夫,在窄窄的又??人又多的山路上快速前行,真的很佩服,也為他們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所感動!</p> <p class="ql-block">7月20日,隊友們在我家辦了個慶功宴</p> <p class="ql-block">逢生發(fā)朋友圈說:</p><p class="ql-block">各國登山隊浩浩蕩蕩, 越高氧氣越稀,感覺昏昏欲睡。幸好上山之路回蕩著向導們領唱的Siwashili 語爬山號子, 互相加油。</p><p class="ql-block">今天大家上網找岀來當時鼓舞人心,登頂的歌,歡樂地唱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患難之交Tina ,我們相識於2021年的阿拉斯加之旅,我們有幸分配在一個房間,很快,我們相見恨晚,相似的三觀,讓我們無話不說。在那近一個月的風風雨雨中,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p><p class="ql-block">此後,我們也開始了每逢周四必爬必聚的先例,風雨無阻,一直至今。</p> <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8日,我與Tina 攝於阿拉斯加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Tina 原本是不想加入這非洲之行,因為我的邀請,屬陪伴而同行。真的很感謝!爾后,購機票,辦簽證,各種各樣的準備,所有的我無法獨立完成的雜事,我都是請教Tina, 幫我處理,讓我能跟上大部隊的歩閥,省下我很多精力和時間。</p> <p class="ql-block">難忘我們爬山的艱辛,也難忘我們一起慶功的美食'</p><p class="ql-block">1. 新鮮糯玉米??</p><p class="ql-block">2. 牛肉炒辣椒</p><p class="ql-block">3. 魚丸,火雞肉丸煮南瓜葉湯</p><p class="ql-block">4. 炒東北油豆</p><p class="ql-block">5.韮菜盒子。</p><p class="ql-block">6. 非洲的南瓜濃</p><p class="ql-block">7. 清炒紅薯葉,</p><p class="ql-block">8蔥蒜蒸茄子??,</p><p class="ql-block">9. 紅燒豬爪</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回家后,肌肉酸痛麻木好了一點。但我仍然堅持各種運動,只是運動量比之前大幅度減少,即使這樣,肌肉酸痛仍是不斷,不是這里就是那里,攪的我日夜不能安寧。</p><p class="ql-block">想起今年三月份之前,日子過得是那麼痛快,那麼爽,從來不覺得自己老了,每天一身的勁用不完,從早上游泳一千米,接著打球二到三小時,然後去菜地又要忙上二小時以上,運動時,停不下來,也不覺得累。沒想到從三月份開始,運動后從屁股酸痛開始,人的身體像斷崖似的,突然下滑到做什麼都不能做,甚至回家上樓,都一級分三步,萬分艱難。唉,如何是好!停止運動?去旅遊了一個月,也沒見效。年齡不饒人,運動后身體恢復功能能力越來越差,需要減少運動,多點時間休息。似乎只能這樣?</p><p class="ql-block">做了核磁共振檢查,有腰脊老損,間椎盤突出,傷到神經,但76歲,也屬正常。</p><p class="ql-block">我目前仍然在繼續(xù)康恢理療,針灸保守治療和保守運動中,與病痛和平共處。期待在不久的未來,一切能恢復自然,平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