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原創(chuàng)歌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草原的思念》視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詞作者:徐明基簡歷</b></p><p class="ql-block"> 籍貫貴州黎平、大學文化。1969年應征入伍、先后在鐵道兵第8師38團、第4師20團宣傳隊、鐵道兵學院服役,曾任班長、排長、政治指導員、鐵道兵學院政治部教員。在十五年軍旅生涯中,參加成昆、攀枝花支線、襄渝、通古、南疆等鐵路建設。曾專赴塞外高原草地、學習走訪修建京通鐵路的鐵道兵部隊。</p><p class="ql-block"> 1983年轉業(yè),主要在黔東南州委組織部、州廣電局、州電視臺、州民族事務委員會就職工作。個人電視專題片作品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全國評選一等獎。業(yè)余愛好攝影、手風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曲作者:趙伶俐簡歷</b></p><p class="ql-block"> 蒙古族(霍日查),中國音樂著作權協(xié)會會員、內蒙古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通遼市群眾藝術館副研究員。曾在部隊宣傳隊6年,退役后在哲盟歌舞團工作,在內蒙古師大音樂系學習進修兩年,得到阿拉騰奧勒、李博文、趙汝徳、趙金虎先生真?zhèn)?。?chuàng)作歌曲、器樂曲、舞曲千余首,獲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獎二十余次,曾成功舉辦個人音樂會、出版?zhèn)€人歌曲集《人生如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創(chuàng)作《草原的思念》感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曲作者/趙伶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4年在青島參加兵網(wǎng)藝術團三周年歡聚慶典活動,我第一次認識了徐明基老戰(zhàn)友。他熱情為大家攝影拍照、陪同侯衛(wèi)政委接送大家的情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五月,他與于顯文老戰(zhàn)友創(chuàng)作的歌曲《鐵道兵頌》發(fā)布,這是一首詞曲演唱俱佳的作品。我感覺徐明基老戰(zhàn)友的歌詞寫的很好,簡潔大氣、主題準確,產生了與他合作的想法。于是與他聯(lián)系約稿,請他創(chuàng)作一首草原人民歌頌鐵道兵的歌詞。不久,初稿出來,經過反復修改最后定稿譜曲?!恫菰乃寄睢犯柙~意境好、角度新穎、主線脈絡清晰、有歌唱性、民族性,由此激發(fā)了我譜曲的欲望和靈感。</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蒙古族的戰(zhàn)士,青春時光,穿著綠軍裝、唱著兵歌在軍營中成長。退役后長期在文藝領域工作,耳聞目睹了鐵道兵許多修鐵路的故事。每當我出行坐在當年鐵道兵修建的京通鐵路、通霍鐵路的列車上,無時無刻不感慨萬千。為了國家的建設、為了草原人民,??多少鐵道兵戰(zhàn)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流血犧牲。鐵道兵的精神激勵我全身心地投入創(chuàng)作之中。在寫作這首歌的曲譜時,結合歌詞,我選用了蒙古民族音樂素材,釆用羽調式AB A三段結構,用贊美、述說、贊美的音樂語言抒發(fā)感情,表達了草原人民對鐵道兵的深情厚意。感謝徐明基老戰(zhàn)友的歌詞,點燃了我創(chuàng)作的火花。感謝這首歌編配伴奏師哈斯畢力格的支持幫助;感謝歌手月蘭對《草原的思念》精彩詮釋、傾情獻唱。感謝兵網(wǎng)藝術團侯衛(wèi)政委和創(chuàng)作部謝金山部長對原創(chuàng)作品的大力支持和鼓勵!</p><p class="ql-block"> 嘔歌鐵道兵義不容辭,也是我們這一代老兵的責任和使命。我已寫了近三十首鐵道兵題材的歌曲。我將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鐵道兵而歌、為鐵道兵而唱,為弘揚傳承鐵道兵精神文化貢獻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演唱: 月蘭簡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蒙古族歌唱家,內蒙古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科左后旗烏蘭牧騎副團長,多次獲得內蒙古區(qū)、市地級演唱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哈斯畢力格簡歷</b></p><p class="ql-block">蒙古族,1963.3生人。</p><p class="ql-block">自治區(qū)優(yōu)秀教師。</p><p class="ql-block">自治區(qū)教學名師。</p><p class="ql-block">科爾沁藝術職業(yè)學院教授。</p><p class="ql-block">擅長視唱練耳課、合奏課、音樂制作課的教學;對科爾沁民歌、科爾沁合奏(東盟合奏)略有研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原創(chuàng)歌曲《草原的思念》歌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原創(chuàng)歌曲《草原的思念》音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編輯感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鐵道兵戰(zhàn)友網(wǎng)藝術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政委:侯衛(wè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晨一曲《草原的思念》,如草原長風般拂過耳畔,帶著濃郁的蒙古氣息,更裹挾著鐵道兵老兵們對往昔歲月的深情回望。這不僅是一段旋律的流淌,更是一次靈魂的震顫——它讓我們聽見了風雪中鑿路架橋的鏗鏘,看見了草原上軍民同心的溫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這首原創(chuàng)作品的誕生,是一場“強強聯(lián)合”的赤誠之作。蒙古族作曲家趙伶俐以其骨子里的豪放與熱情,將鐵道兵的壯闊歷程譜寫成宏偉樂章,每一個音符都浸透著對“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精神的敬畏;鐵四師20團宣傳隊隊長徐明基,這位曾獲中央電臺視頻大賽一等獎的優(yōu)秀詞作家,以數(shù)十年對鐵道兵精神的深刻體悟,將老兵們的思念與擔當凝練成字字千鈞的歌詞。再加上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月蘭與混音伴奏制作師:哈斯畢力格的傾心投入,讓這份情感有了最動人的表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八一建軍節(jié)到來之際,這首歌是獻給鐵道兵老戰(zhàn)友們的特殊禮物,更是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深情致敬。曾經,他們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用熱血與汗水鋪就鐵軌,用奉獻與犧牲換來了草原人民的出行便利、生活安康。如今,歌聲里的思念,既是老兵對戰(zhàn)友的牽掛,也是草原人民對鐵道兵的感恩——感謝他們用青春筑就的幸福之路,讓“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的名字,在草原上永遠閃耀著溫暖的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曲終了,余韻悠長?!恫菰乃寄睢凡粌H是對過去的回望,更讓我們讀懂:有些精神和文化,會像草原上的星辰,永遠照亮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