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晉祠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甕山麓,集歷史、建筑、藝術、宗教于一體,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和“三晉文化之源”。宋朝存在了316年,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最長的朝代。</p> <p class="ql-block">晉祠是天龍山景區(qū)的一部分,歷經(jīng)1500多年鳩工庀材,大興土木,擁有古建筑136座,雕塑219尊,千年古樹32株,名花木300多種。山光水色,林木蔥郁,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風光旖旎,優(yōu)雅絕俗,建筑空間與自然景色相互交融,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糅和,具有極強的審美情趣,觀賞品位和游憩價值,不愧為我國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和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晉祠有三寶,圣母殿:北宋天圣年間(1023-1032年)為邑姜修建,重檐歇山頂,殿前木雕盤龍為宋代遺存,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帶圍廊的宮殿建筑。魚沼飛梁:十字形古橋,建于北魏,現(xiàn)存為宋代遺構,橋下34根八角石柱支撐,為古代梁孤例。獻殿:金代建筑(1168年),殿亭結合結構,無釘卯榫而成,用于祭祀陳列,是金代建筑典范。</p> <p class="ql-block">晉祠有三絕,周柏:樹齡近3000年的古柏,位于圣母殿北側,是西周時期所植,現(xiàn)存一株,樹干粗壯需數(shù)人合圍,象征長壽祥瑞。</p><p class="ql-block">宋代彩塑:圣母殿內43尊彩塑,主像為叔虞之母邑姜,其余為侍女、宦官像,人物神態(tài)生動,衣紋細膩,被譽為中國雕塑史精品。</p><p class="ql-block">難老泉:泉水自懸甕山巖層涌出,常年水溫17℃℃,流量穩(wěn)定,泉名取自《詩經(jīng)》“永錫難老”,與周柏、彩塑并稱三絕。</p> <p class="ql-block">晉祠有三匾,《難老》:傅山題寫,位于難老泉亭,出自《詩經(jīng)》“永錫難老”,筆力蒼勁,被譽為“神奇之筆”。《對越》匾:高應元所書,位于對越坊,取自《詩經(jīng)》“對越在天”,意為報答祖先功德,字體雄奇?!端R臺》:楊二西題寫,懸掛于古戲臺,名出《漢書》“清水明鏡”,寓意善惡分明,書風秀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