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 晴 31度<br><br> 再過兩天就要返回北京了,所以今天準備轉(zhuǎn)移到黃山站附近的賓館去住宿。六點鐘起床后,就趕緊收拾行李,與客棧老板打過招呼,將雙肩背包暫存在客棧的柜臺上。兩個人趕緊穿過鐵路橋,向公交車站走去。<br> 七點十分,我們準時坐上了那輛開往呈坎的17路公交車,車上只有六、七名乘客。車輛行駛四十多分鐘,就到達了呈坎古村。古村的票價是104元,與宏村和西遞相同,這不禁讓人好奇,就與檢票處的一位男士閑聊了幾句,他說:呈坎與宏村和西遞的保存狀況不相上下,也曾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可是沒有申請下來,人家說了你們一個黃山市已經(jīng)有兩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了,不能再審批了,這樣就擱置了下來。<br> 可能是我們來到的比較早,古村內(nèi)的游客還不是很多,進入景區(qū),眼前就散落著幾棟古老的房屋,祠堂、戲臺及村民們婚喪嫁娶的場所,都被裝飾的古色古香,村前的池塘中、荷花碧綠,輝映著冉冉升起的太陽,折射出燦爛的金光,小橋縱貫池塘,平添了一份詩情畫意的韻味。 永興湖<br> 湖水環(huán)繞村前,<br> 荷塘碧綠連天;<br> 小橋橫跨湖面,<br> 白墻黛瓦畫卷。<br><br> 呈坎古村,古名龍溪。唐末,江西南昌羅天真、羅天序堂兄弟倆,舉家遷入歙縣,則龍溪而居,并改名呈坎。這是已有一千多年的古村落,羅氏一族在此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成為歙縣“八大家”之一。<br> 整個呈坎村,按照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村中三街九十四巷、宛若迷宮,是中國唯一按先天八卦修建村莊的典范。古老的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由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村莊周圍矗立的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成為人文八卦與天然八卦的巧妙布局。<br>歷史上的呈坎交通閉塞、自古以來極少受到戰(zhàn)爭的劫難,所以這里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橋、古樓閣星羅棋布,令人感慨贊嘆。如:長春社、羅東舒祠、隆興橋、環(huán)秀橋、十字街橫街等。<br> 在呈坎村游覽,商業(yè)氛圍的包裝不是很濃烈,但有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導游比較多,而這些導游就是呈坎村的村民,他們年齡大都在五、六十歲左右,由于從小在這里長大,對古村中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講解起來如數(shù)家珍一目了然,讓游客知道了許多不曾知曉的人文趣事。他們成群結(jié)隊的守候在景區(qū)的胡同口,絕不放過任何游客,你就是走在村中的大街上,這些樸素的導游還要跟在身后反復詢問半天,甚至導游價格也能從五十元直降到三十元。<br> 我這個人輕易是不會雇請導游的,不是舍不得那幾十塊錢,而是跟在導游后面,像被人牽著走似的走馬觀花,到不如自己隨心所欲的四處溜達,看看講解牌那樣的自在清閑。 八卦呈坎<br> 天人合一看呈坎,<br> 溪水環(huán)繞向東南;<br> 恰似陰陽魚分界,<br> 八座山峰環(huán)村邊。 漫步古村<br> 白墻黛瓦映朝陽,<br> 灑落點點耀金黃;<br> 大紅燈籠高高掛,<br> 笑迎游客來探訪。 呈坎古村 <br> 千年古村隱深山,<br> 文脈積淀始空前;<br> 耕讀世家伴歲月,<br> 忠孝節(jié)義古今傳。 耕讀人家<br> 端坐莊重廳堂前,<br> 百年風范繞眼簾;<br> 耕讀人家重德尚,<br> 詩書禮儀代代傳。 呈坎古村 <br> <br> 江南第一村,<br> 呈坎雙賢里;<br> 朱熹親點墨,<br> 功勛留贊譽。 呈坎<br> 來呈坎一生無坎,<br> 命運的波折從此改變,<br> 心情開朗事事如愿,<br> 所有的煩惱煙消云散。 如畫呈坎<br> 悠悠遐思美麗景觀,<br> 荷花青翠輝映藍天;<br> 白墻黛瓦承載歲月,<br> 天人合一灑落人間。 快樂每一天<br><br> 美麗風景走走看看,<br> 愉悅心情陪伴身邊;<br> 綠水青山親近自然,<br> 滄桑記憶讓人感嘆。<br> 邁開雙腳地北天南,<br> 江河湖海攬入胸間;<br> 山川大地留下腳印,<br> 暫短人生少些遺憾。<br> 生命旅途溝溝坎坎,<br> 忘卻煩惱順其自然;<br> 沉迷美好笑看眼前,<br> 快樂融入遼闊藍天。<br> 好好活著人生理念,<br> 身體安康幸福無限,<br> 出去走走樂而忘返,<br> 開心快樂天天相伴。 進士第<br> 廳堂三千,<br> 五重豪宅疊相連;<br> 一脈同宗兄弟情,<br> 穿透時空六百年。<br> 耕讀經(jīng)商并舉,<br> 書香門第相傳;<br> 聆聽風雨恍昨日,<br> 朗朗書聲仍耳畔。 夜讀<br> 夜深人靜仍未眠,<br> 油燈跳閃映房間;<br> 刻苦攻讀求棟梁,<br> 孔孟詩書盡飽覽。<br> 求取功名為家傳,<br> 詩書禮儀顯風范,<br> 耕讀人家重誠信,<br> 一脈相承始勤勉。 羅聘祖居——燕翼堂<div><br> 揚州八怪列其中,<br> 琴棋書畫任縱橫;<br> 千年古村臥龍虎,<br> 一代豪情留史叢。</div> 環(huán)秀橋<br> 誰說女輩無擔當?<br> 出資建橋為家鄉(xiāng);<br> 歷經(jīng)風雨七百載,<br> 義舉鐫刻橋梁上。 寶綸閣<br> 五百年的風雨滄桑,<br> 仍傲然屹立古村的中央;<br> 一代代人的虔誠祭拜,<br> 那是家族心中神圣的殿堂。<br> 精彩絕倫舉世無雙,<br> 恢弘的氣勢技壓群芳;<br> 磚石木雕薈萃精華,<br> 誠信理念悄然流淌。 呈坎古村<br> 清澈河水繞村淌,<br> 山清水秀蘊芬芳;<br> 一年一度春常在,<br> 傳奇故事永徜徉。 汪一挑餛飩<br> 一挑餛飩傳百年,<br> 皮薄餡大味道鮮;<br> 當年沿街聞吆喝,<br> 如今尋味坐堂前。 在村中轉(zhuǎn)悠了四個小時后,中午的十二點鐘才走出村莊,在村口湖岸旁的汪一挑餛飩鋪里吃了餛飩和包子,算是正式的午餐了。<br> 下午從呈坎返回黃山北站的公交車只有兩趟,其中一趟車是兩點半鐘,看看時間已是午后的一點半鐘,我們就溜溜達達的向村外的汽車站走去,看到車站上停著一輛公交車,就隨口問了一句司機什么時候發(fā)車,司機告知:一點四十發(fā)車,這不禁讓我有點發(fā)蒙:怎么又多出來一趟車呢。通過詢問司機才知道,這是由黃山城北站發(fā)往呈坎的公交車,雖說不能直接回到黃山北站,但可以乘坐它在半路下車,到潛口民宅看一看。十分鐘后在潛口村下車,直奔不遠處的潛口民宅博物館而去。<br>這是一個5A級旅游景點,可是不收門票,僅登記一下個人信息就放行,這多少讓人感到意外。<br> 潛口民宅,是1982年為集中保護古建筑,將分散在歙縣和徽州的鄭村、許村、潛口、西溪南等地的十余處較為典型,而又不宜就地保存的明代建筑拆遷復原,移建至潛口民宅。拆遷工程自1984年至1994年完成。先后遷建了三座祠堂、五幢民居、一座路亭和一座石牌坊。<br> 1988年,又在潛口民宅保護范圍內(nèi)進行了清代民居的保護工程,共拆遷復原了十一幢清代民居的保護建筑,于2006年竣工并對外開放。<br> 潛口民宅建筑面積約七十畝,集中保護了明代建筑十三幢、清代建筑十一幢,按照明、清山莊形式分類布局,形成了明、清時期的兩個展館。<br> 園內(nèi)的主要建筑有:司諫第、曹門廳、方文泰宅、蘇雪痕宅、樂善堂、方觀田宅、吳建華宅、羅小明宅等及蔭秀橋、方氏宗牌坊、善化亭等建筑。<br> 這里環(huán)境清幽、游客極少,讓人在山清水秀的氛圍中,盡情欣賞這些國寶級的文物,感受千年風雨的變遷。 潛口民宅<br> (清園)<br> <br> 大門端坐公路旁,<br> 端莊古樸映滄桑;<br> 走進歲月看舊往,<br> 煜煜生輝國寶藏。<br> 耕禮堂<br> 中華五千年,<br> 農(nóng)耕是根本;<br> 詩書講禮儀,<br> 寓意示堂前。 神醉煙嵐<br> 修舊如舊亦百年,<br> 無聲風語若等閑;<br> 雖未見得故人影,<br> 卻感胸襟漫堂前。<br> 仁義堂<br> 大氣磅礴亦從前,<br> 仁義誠信為家傳;<br> 即使風雨千年去,<br> 歷史長河永燦爛。 潛口民居<br> (明園)<br> 紫霞山麓綠蔥蔥,<br> 明代古宅臥山中;<br> 人文歷史存瑰寶,<br> 一代匠心垂奇功。 潛口民宅 <div> <br> 天然博物館,<br> 坐落叢林中;<br> 青山為伴侶,<br> 璀璨耀星空。</div> 山中明宅<br> 山路蜿蜒掩樹影,<br> 古宅錯落隱山中;<br> 默默無言訴就往,<br> 四百余年眨眼空。 知縣住宅<br> 幾百年歲月風雨,<br> 掩不住高貴身份;<br> 精雕細刻飾梁棟,<br> 居高臨下蘊銳風。 明宅 <br> 粗獷豪放明宅風,<br> 卻見細膩蘊其中;<br> 磚雕木刻看功力,<br> 匠心獨運留古董。 曹家門廳<br> 什么樣的大戶家庭,<br> 讓一座院中的門廳,<br> 竟然如此的氣派莊重。<br> 根根廊柱撐起遮風擋雨的呵護,<br> 幾百年的狂風暴雨,<br> 并沒有讓你悄然隱去,<br> 依然佇立人們的眼前,<br> 飛揚著懷古幽思的延續(xù)。 善化亭<br> 古人樂善上千年,<br> 樂此不疲積善緣; <br> 四百年前轉(zhuǎn)身去,<br> 卻將善化留人間。<br> <br> 在博物館中漫步瀏覽,不覺中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多小時,看看下午兩點半鐘由呈坎來的公交車即將進站,兩個人就連忙來到公路邊的站牌下,十分鐘后又乘坐那趟17路車回到了黃山北站。<br> 此時正值下午的三點鐘,陽光直射、溫度升高,于是就給客棧的老板程俊打了電話,讓他把雙肩包送到站前廣場的汽車站,小伙子言而有信、動作麻利,一會的功夫就用兩輪電瓶車將背包送到了我的手中。<br> 隨后就乘坐21路車來到了黃山站下車,入住距離車站最近的龍源賓館,問了前臺那位二十多歲小伙子標間價格,他的回答出乎了意料:九十元,便宜的讓人驚訝。來到三樓的客房,住宿條件非常不錯,房間寬敞、床鋪干凈,桌椅齊全,還有儲物柜等設施,這是整個黃山之行住宿條件最舒適寬敞的地方了。<br>這幾天一路奔忙行走,所穿衣服早已到了該洗的程度,與這個年輕的店老板說了我們的請求,這位小伙子熱情隨和,把我們領到七樓,用賓館的洗衣機將臟衣服清洗了一遍。<br> 晚上七點鐘,到車站對面的步行街轉(zhuǎn)了一圈,在一家超市里,購買了一些水果和零食,準備明天外出時的備用。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中雨轉(zhuǎn)多云 25度<br><br> 今天旅行的目標是休寧縣的齊云山風景區(qū)。<br> 早晨八點在黃山站乘坐21路公交車,前往黃山北站,九點鐘換乘休寧1路公交車向齊云山進發(fā),上車時只有七、八名乘客。車至休寧縣城,公交車拐了彎,在縣城里轉(zhuǎn)了一圈,兩個站點過后,車廂內(nèi)人滿為患、熙熙攘攘,不用說,這些都是沿途村莊進城購物的村民,隨著車輛不斷前行,乘客漸漸稀落,等到達終點站——齊云山游客中心時,只有我們兩個人下車。其中那幾個在黃山北站上車的人,我以為也是到齊云山旅游的,可都在途中下了車,我們則成了形單影只的登山者。 遠眺齊云山游客中心。<br> 此時是上午的十點鐘,剛下車,陰沉的天空就下起了雨,于是快步走進不遠處的游客中心的大門,花120元購買了兩張上山的索道票和一張34元的老人半價票。游客中心距離上山的索道還有四、五百米,只好撐著雨傘,沿著曲折的街巷來到了索道處。<br> 也許是下雨的天氣,今天的游客不多,我們兩個人就占據(jù)了一部索道車廂,只是六、七分鐘的時間就到達了山頂。此時小雨變成了中雨,趕緊穿上了雨衣,套上了塑料鞋套。穿行過望仙樓,就正式踏入了齊云山景區(qū)。<br> 齊云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位于黃山市休寧縣齊云山鎮(zhèn),齊云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歷史悠久,是道教的桃源洞天,供奉真武大帝,有江南小武當之稱。<br> 齊云山道教歷史,是從唐乾元年間開始,當時有道士來此地隱居,自此道教活動逐漸興盛,并創(chuàng)立了道教基業(yè)。明嘉靖和萬歷年間,江西龍虎山張真人祖師三代奉旨駐留齊云山,開始了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漸漸成為江南道教活動中心。其中明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宮”是道士和香客的圣地。一路行走,道教的圣境隨處可見,伴隨著人們一路前行。<br> 齊云山上還有一道亮麗的風景,那就是坐落在懸崖峭壁上的月華天街,街上有二十八戶村民,世代居住于此。這里不僅有粉墻黛瓦的民居,還有紅墻綠瓦的宮觀,兩者相映生輝,妙趣天成。<br> 齊云山海拔僅有五百多米,可山腰間時常云霧繚繞、仙氣逼人,白墻黛瓦的房屋時而掩映在青山綠林間,時而浮于云海、若隱若現(xiàn),宛如天上的街市,這就是白云深處月華天街的真實寫照。<br> 說道月華天街,僅僅是一個由二十多戶人家組成的道家村落。也曾演繹了千年的繁華,宮觀、道院、店鋪鱗次櫛比,香煙、炊煙繚繞、經(jīng)聲、喧囂相聞,一派升平的景象。<br> 中國道教有全真派和正一派兩大派系之分,而道教中的正一派比較自由,非齋戒期不祭酒肉,還可以娶妻生子,因而就有了家室和后代。月華天街中居這近三十戶人家,全是道士極其家室的后代,也就慢慢形成了一個道家村落。<br> 具體村莊用月華二字來命名,因為整個民居和道院散落在半圓形的山腰間,構(gòu)成了一輪彎月的形狀,于是道家人就給村落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月華”街,寓意吸取日月精華之意。<br>在三個多小時的旅行中,雨量時大時小,從未間斷,也就是這樣的天氣,也讓我們目睹了齊云山云霧繚繞升騰、宛如仙境的壯美奇觀。<br> 望仙樓<br><br> 望仙樓上望仙蹤,<br> 云遮霧擋不見影;<br> 心懷虔誠親祭拜,<br> 腳踏石階步虔誠。 齊云山<br> 道士云游齊云山,<br> 云霧繚繞嘆奇觀,<br> 自此結(jié)廬開鼻祖,<br> 風雨千年幾變遷。 壽字巖<br> 大幅壽字赫壁巖,<br> 融為一體道家山; <br> 當年朱熹親筆書,<br> 轉(zhuǎn)瞬已過八百年。 一天門<br><br> 天設地造鬼神功,<br> 道家仙境護門庭;<br> 虔誠香客拜佛祖,<br> 日月星辰見忠誠。<br> 天開神秀 <br><br> 站在天門望仙山,<br> 豁然開朗天地寬; <br> 佛音渺渺隨風至,<br> 天開神秀映峰巒。 云霧仙境<br> 小雨瀝瀝云翻涌,<br> 云霧籠罩覓仙蹤;<br> 但得一份虔誠在,<br> 所愿企盼自回應。 真仙洞<br> 巧借崖洞筑仙宮,<br> 渾然一體自天成; <br> 真武大帝殿中坐;<br> 福保萬民香火濃。<br> 真武大帝<br> 身披黃袍居殿中,<br> 神態(tài)慈祥又莊重;<br> 十八羅漢站兩廂,<br> 有求必應顯神功。 朝拜 <br> 見佛必拜是虔誠,<br> 雙手合十求神靈;<br> 佛祖是否了心愿,<br> 但得心中存安寧。<br> 象鼻巖<br>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br> 一頭大象漫凌空;<br> 道家圣地守天門,<br> 太平盛世呈繁榮。 摩崖石刻<br> 巖壁高聳接云端,<br> 摩崖石刻遍赤巖;<br> 文人墨客抒情懷,<br> 道教圣地留景觀。 小憩<br> 小雨瀝瀝潤峰巒,<br> 云霧繚繞漫仙山;<br> 放眼四望道觀影,<br> 一份超然已悠遠。 懸崖村莊<br> 香煙渺渺鐘磬鳴,<br> 一座村莊懸崖頂;<br> 經(jīng)年累月仙家住,<br> 云霧繚繞似天宮。 天街<br> 一條天街旋崖頂,<br> 曲折婉轉(zhuǎn)通仙宮;<br> 千年歲月成舊往,<br> 禪心不改拜仙境。 玄天太素宮<br> 齊云崖頂太素宮, <br> 遙看香爐紫煙升; <br> 玄天大帝襟危坐,<br> 一派祥和唱太平。 <br> 云霧繚繞似天宮;<br> 巍峨殿宇仍高聳。<br> 香火延續(xù)八百載,<br> 天下無雙看勝境,<br> 遠眺香爐峰<br> 云霧繚繞香爐峰,<br> 白墻黛瓦映朦朧;<br> 小雨瀝瀝潤街巷,<br> 恍若置身仙境中。 俯瞰天街村<br> 坐落懸崖天街村,<br> 粉墻黛瓦隱宮觀;<br> 燭香伴著炊煙飄,<br> 相依相隨愈千年。 懸空棧道<br> 鳥兒穿行的絕壁,<br> 一條棧道橫空出世,<br> 婉轉(zhuǎn)平坦縱貫東西,<br> 懸掛中空漫游天際。<br> 登高俯瞰大地,<br> 峰巒起伏滿目青翠,<br> 聆聽鳥兒歡歌,<br> 看山鷹遨游云天,<br> 暢飲甘甜凜冽自由呼吸。 為自己點贊<br><br> 人生走過六十多年,<br> 掐指算算路程還有多遠,<br> 百歲的奢望只是曇花一現(xiàn),<br> 立足當下開朗樂觀。<br> 出去走走見見世面,<br> 美麗的風景向我們召喚,<br> 背起行囊出發(fā)遠行,<br> 暫短的人生不留遺憾。<br> 車馬勞頓無悔無怨,<br> 奔波的辛苦隨風飄散,<br> 只為心中的那道風景,<br> 何懼千里奔波旅程艱險。<br> 高山之巔沐浴朝霞燦爛,<br> 江河湖海笑看浪花翻卷,<br> 陡峭的石階奮力登攀,<br> 坐看云卷云舒變化萬千。<br> 付出辛苦收獲甘甜,<br> 壯美的山河盡攬胸間,<br> 面對旖旎秀美的山川,<br> 為自己的執(zhí)著伸手點贊。 原計劃徒步下山,欣賞一下沿路的風景,可濕滑的臺階不禁讓人有所忌憚,為了安全起見,又花了120元,采取乘索道下山,兩點半鐘街返回山下后,此時天空中的小雨才漸漸的停了下來。在一座涼亭中休息了一陣,才起身趕往汽車站,誰知我們竟然迷失了方位,轉(zhuǎn)了一大圈后,在旁邊人的指點下,才找到了游客中心的位置。走到車站后又發(fā)現(xiàn)五分鐘前剛剛走了一趟車,又等了近半個小時,才乘坐四點鐘的公交車回到了黃山北站。<br> 今天到齊云山的路上,看到人家都是掃車上的二維碼付費,我也嘗試了一下,還真不錯居然成功了,就像商店里購物一樣:掃碼、輸入金額和密碼就完成了,這讓我心中非常興奮,于是從黃山北站趕往市區(qū)的21路公交車上,我掏出手機又如法炮制,沒想到卻出了問題,掃完車上的二維碼后,又是要求下載程序、又要綁定銀行卡,一番操作,讓我直接蒙圈,只好趕緊退出程序,在眾目睽睽之下,灰溜溜的跑到車前位置,往車上的投幣廂里扔了兩塊錢了事。坐在車上琢磨了一下,發(fā)現(xiàn)開往郊區(qū)的公交車與市區(qū)內(nèi)行駛的公交車,同樣是掃碼付費,操作程序大有不同,城鄉(xiāng)差別明顯拉開了檔次。<br> 說道徽州地區(qū)的公共交通,讓我很是欽佩,有一種大義凜然、神圣不可侵犯的氣質(zhì),乘客下車前,要提前摁響門口處的紅色摁鈕,如果車站上沒有上車的客人,你也沒有摁響門鈴,那車輛速度不減直接開過。在車站上等車的時候,看見車輛過來,要趕緊站起身揮手示意,否則的話,公交車直接路過,絕不拖泥帶水的猶猶豫豫。這與北京的公交車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北京許多公交車上也有下車時用的紅色摁鈕,可是形成了虛設,根本沒人使用。車輛每到一個站點,就是站臺上沒有乘客,也要習慣性的停車、開門、關門,一套流程下來,讓車上的乘客都感覺不可思議,一幅唯唯諾諾、循規(guī)蹈矩的固執(zhí)模樣。<br> 兩個人在荷花新村站下車,在程氏快餐店吃過了晚飯,然后一路溜溜達達徒步前行,晚上七點多鐘才返回賓館。<br><br><br>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晴 29度<br><br> 今天是黃山之行的最后一天,準備在黃山市區(qū)的的三條老街上轉(zhuǎn)悠一圈,然后就乘坐下午四點多鐘的火車返回北京。<br> 這幾天循環(huán)往復的穿插奔走,讓人感到了一絲的疲憊,所以今天就在賓館里多睡了一陣子,直到八點鐘才起床,然后收拾好行囊。來到前臺,將雙肩包站存在柜臺上,就沿著步行街一路前行,看看路邊沒有可口的早點,索性就不吃了,就等到中午的時候再說了。于是在步行街站乘坐21路公交車,經(jīng)過七、八站后在黃山眼科醫(yī)院站下車,按照先遠后近的程序,穿過橫江上的鎮(zhèn)海橋,直接來到了屯溪老街隔江相望的黎陽老街轉(zhuǎn)一轉(zhuǎn)。 鎮(zhèn)海橋 <br> 在未來黃山之前,我就在網(wǎng)上詳細的查詢過黃山市區(qū)景點的相關情況,除了屯溪老街外,還有另兩個老街——黎陽老街和隆阜老街,準備利用今天的時間一同前去看看。穿過大橋,眼前黎陽老街的石牌坊就映入眼簾,放眼望去,古老的街巷中隱約可見古老建筑斑駁的身影,讓人不禁心中舒暢。看路邊的宣傳墻上的標語:國家4A旅游景區(qū)、首批國家旅游休閑街區(qū)、全國非遺旅游街區(qū)、中國文旅融合示范街等標語赫然入目,讓人一看可謂興奮不已。步入老街,但見厚重的石條鋪路、蜿蜒前伸,幾棟老舊的徽派房屋排列兩廂,河渠中清澈的水流緩緩流淌,讓探索的腳步興奮前行。<br> 可是越往里走,給人的感覺猶如置身于一條繁華現(xiàn)代版商業(yè)街上,雖說一些傳統(tǒng)的建筑穿插其中,但都經(jīng)過了現(xiàn)代化的包裝,總感覺不倫不類的表象,變成了小吃、餐飲、旅游商品的集散地,穿行其中,失去了古老滄桑的韻味,心中的那份期待瞬間飄散。<br> 據(jù)介紹:黎陽老街與屯溪老街隔江相望,鎮(zhèn)海橋是兩個老街緊密連接的紐帶。黎陽老街東西走向,全長1200米,其實可瀏覽部分只有五、六百米。2010年,黎陽老街舊城改造,大部分舊宅自此消失不復存在,僅留下了具有徽派傳統(tǒng)建筑的民居數(shù)座及民國時期的風格的幾座老宅,自此,老街已經(jīng)面貌全非,迎來的是一個黎陽老街的遺址,一條現(xiàn)代化仿古旅游街區(qū)。<br> 對于心目中非常期許的黎陽老街,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的風貌,成為了年輕人娛樂消遣的打卡地,而對于喜歡古老滄桑感覺的我來說,已經(jīng)沒有了絲毫的吸引力,穿街而過來到了不遠處的文峰橋上坐了一會,遠眺橫江、率水和新安江的三江交匯口,倒也是賞心悅目風景無限。<br> 今天天空晴朗陽光直射,氣溫高達近三十度,給人以燥熱的體感,在黎陽碼頭廣場的的樹蔭下歇息了半個小時,這才起身向屯溪老街走去。鑒于黎陽老街改造后的現(xiàn)狀,原打算到隆阜老街看看的興趣瞬間消失,估計與黎陽老街一樣,沒有什么吸引人的魅力了。 黎陽老街<br> 百年滄桑成舊往,<br> 老街改造換新裝;<br> 商業(yè)繁榮新時代,<br> 燈紅酒綠不夜景<br><br> 看看時間已近中午的十一點鐘,趕忙起身向江對岸的屯溪老街走去,感受這條古老街巷的歷史魅力。<br> 據(jù)記載:屯溪地名的由來,主要是橫江、率水在此“屯溪成江”,匯聚成新安江的一段而得名。屯溪老街位于黃山市內(nèi)新安江北側(cè),全長八百余米,街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三百余棟徽派建筑構(gòu)成,它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風格的古代街巷。 屯溪老街<br><br> 依山傍水地理天成,<br> 交易碼頭繁忙日興;<br> 始于南宋鼎盛明清,<br> 一條老街應運而生。<br> 八百余載歲月匆匆,<br> 人海茫茫月沉日升;<br> 白墻黛瓦場景依舊,<br> 店鋪林立熱鬧繁榮。 屯溪老街<br><br> 你從歲月的深處走來,<br> 輝煌的歷史散發(fā)著迷人的光彩,<br> 商鋪云集人來車往,<br> 讓繁榮的樂章響徹天外。<br> 誠實守信公平買賣,<br> 秉承德義唯尚的情懷,<br> 從這里揚帆起航,<br> 將徽商的精神名揚四海。 同德仁藥店<br><br> 無論歲月過去了多少年,<br> 始終秉承治病救人的理念;<br> 童叟無欺誠信待人,<br> 把高超的醫(yī)術(shù)傾情奉獻。<br> 縱然朝代更迭歲月變遷,<br> 服務百姓永掛心間,<br> 治愈病痛妙手回春,<br> 大愛無疆古今流傳。<br> 屯溪老街始建于南宋,興盛于明清,隨著茶葉交易的興盛,徽商們開始在此擴建店鋪、囤積貨物,致使屯溪老街日漸興盛,形成了人們今天見到的場景。漫步長長的屯溪老街,仿佛穿越歲月的時空,那鱗次櫛比古老莊重的徽派建筑,讓人如同置身于幾百年前的明清年代,享受一絲思緒飛揚的翱翔。<br> 屯溪老街是黃山市區(qū)一張璀璨的名片,彰顯著地域文化輝煌燦爛,如果沒有屯溪老街的存在,黃山市區(qū)將是枯燥無味毫無內(nèi)涵的的一座城市。一條老街讓它名揚四海、聲名鵲起,來到黃山、走進徽州,屯溪老街是人們必到的打卡之處,除了欣賞精美絕倫古老的徽派建筑之外,繁忙的街巷市井、琳瑯滿目的地方特產(chǎn)以及那特有的風味小吃,更是讓人們趨之若鶩,一睹為快。特別是夜幕降臨時分,整條大街燈光璀璨、華麗無比,人們圍坐桌前,盡情欣賞著臭鱖魚、毛豆腐那別具一個的風味,感受著地域飲食文化帶來的暢快。<br> 而我們此刻漫步屯溪老街,正值中午時分,陽光炙熱行人稀少,是一個細細品味古老建筑的寧靜時候,雖說與夜晚的燈紅酒綠、摩肩接踵的熱鬧擦肩而過,但欣賞到充滿著精美絕倫的古老建筑,也算是不虛此行吧。<br> 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中午的十二點鐘,該是午飯的時候了,于是在國 貿(mào)城站又乘坐21路車返回到荷花新村站下車,到程氏快餐店中吃過了午飯。在黃山市區(qū)的這兩天,我們的午飯和晚餐都是在這里解決的,畢竟快餐店里的炒菜品種多,符合北方人的口味,兩個人一頓飯也就是在三、四十元左右,可謂物美價廉、經(jīng)濟實惠,算得上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廚房。吃過飯,就到附近的小超市買了兩斤香梨和半個西瓜,準備晚上在火車上食用。<br> 從快餐店到我們居住的賓館有兩站地,大概一千來米的距離,看看時間尚早,就準備步行返回。在快餐店對面的就是徽州大劇院的廣場,廣場上綠樹成蔭,人們紛紛在此納涼休息??吹綇V場上樹蔭下坐滿了人,我們就來到徽州大劇院門前的石階上休息片刻。 徽州大劇院 <div><br> 遙想當年,<br> 你是何等的璀璨耀眼;<br> 人群簇擁圍繞身邊,<br> 慷慨激昂的豪言,<br> 好似還在會場上激蕩回旋。<br> 陣陣歡快的樂曲,<br> 曾把時代的激情點燃,<br> 歡聲笑語常常與你相伴,<br> 那是你引以為傲的高光亮點。<br> 斗轉(zhuǎn)星移歲月變遷,<br> 轉(zhuǎn)眼間就跌落神壇,<br> 熙攘的人潮悄然退去,<br> 門可羅雀柵欄圍圈,<br> 輝煌遠去成為過眼云煙,<br> 猝不及防的現(xiàn)實,<br> 不禁讓人扼腕驚嘆。<br> 人世間那有永恒不變,<br> 只有順勢而為冷眼旁觀,<br> 哪怕是權(quán)勢熏天的高不可攀,<br> 也有孤獨寂寞被人冷落的那一天。</div> 這座徽州大劇院,也算是火車站周邊的一座標志性的建筑,別看它如今靜悄悄的毫無聲響,門前也被鐵柵欄圈圍,可遙想當年,它也許是最熱鬧的場所之一,文藝演出、電影放映、各種慶祝大會的召開,曾演繹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場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的變遷,現(xiàn)在被孤零零的冷落一旁,再也無人問津,也許過不了幾年,等待著它的將是被拆遷或者升級改造另做它用。<br> 雖說天氣有些炎熱,當我們還是沿著眼前的步行街一路前行,向著火車站徒步走去,因為路兩側(cè)枝繁葉茂的大樹遮掩出一路的陰涼。<br> 這條位于火車站前面的步行街,當年由于黃山火車站南來北往乘客的蜂擁而至,逐漸演變成一條商業(yè)大街,道路兩側(cè)飯店商鋪擁擠、酒店旅館林立,一路走來,但見各種酒店不時映入眼簾,粗略瞄了幾眼,千米的大街兩側(cè)酒店就有三、四十家,再加上隱藏在各個角落中的個人旅店,整個大街上估計有近百家。可是隨著2015年黃山高鐵北站的正式運營通車,讓黃山火車站的輝煌逐漸被剝奪,漸漸的是門前冷落車馬稀,繁華熱鬧的場景隨風散去。<br> 回到賓館前臺,與年輕的店主小伙子閑聊了一陣才知道,由于高鐵北站車次的不斷增多,使到達黃山站的普速客車幾乎絕跡,目前每天只有北京到黃山和合肥到黃山的兩趟客車,到站的旅客寥寥無幾,讓緊挨著車站的龍源賓館的經(jīng)營日漸冷清,更不要說其它的酒店了,大部分都是生意慘淡,勉強維持日常的開銷。鑒于客源稀少,競爭日趨激烈,只好用低價招攬顧客。他說:周圍的賓館酒店住宿的價格都在百元左右,我這里的標間是九十元,雖說價格都相差不大,但我有房間寬敞的優(yōu)勢啊。由于生意不景氣,偌大的賓館基本上由他一人來打理,既是賓館的老板、又是前臺的接待員,整天處于忙碌的狀態(tài)。<br> 客源稀少可以勉強維持,但壞消息還是接踵而至,他剛剛得到消息,伴隨著暑期的到來,北京與合肥到達黃山站的兩趟客車將于6月1日起停運,要等到十月份才重新開通。說道這些,小伙子是一臉的茫然。果不其然,在我經(jīng)過候車室的門口時,果然看見門口的玻璃上貼著一則通知:鑒于汛期的到來,為保證列車運行的安全,從6月1日至8月31日起:北京豐臺——黃山站K1109次列車、黃山——北京豐臺K1110次列車及合肥——黃山站的客車停止運營,看來消息屬實。 黃山火車站。 黃山站候車室。<br> 列車發(fā)車時間是下午的四點十八分,我們在三點半鐘就進入了二樓的候車室。這座在一九八四年投入使用的黃山站,候車室確實顯得低矮局促,十多排候車座椅,將室內(nèi)的空間擁擠的滿滿當當。沒想到這趟專為黃山旅游設置的客車,乘客卻是不多,大概只有一百多人等候在候車室中。隨著播音員通知檢票聲音的響起,大家陸續(xù)蹬車踏上了回家的路程。<br> 進入11號硬臥車廂,找到5號6號的下鋪,想到明天就可以到家了,心中是一陣的輕松。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車廂內(nèi)許多的鋪位空置,整個車廂內(nèi)只有稀稀拉拉的二、三十人,不禁讓我有些疑惑:在北京提前十多天購買下鋪的時候,售票員告知整列火車只有5號和6號兩個下鋪時,曾感到非常的幸運,可看到眼前空曠的情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隨著列車的不斷前行,這個疑問才得到了徹底的解釋,客車到了蕪湖站,就陸續(xù)有乘客上車,等到凌晨時經(jīng)過合肥站時,整個硬臥車廂內(nèi)已是鋪無虛席。<br> 下午五點鐘的時候,列車員就開始沿車廂售賣盒飯了,雖覺得時間尚早,但還是花二十元買了一個盒飯,盒飯內(nèi)是米飯和幾樣炒菜,味道還可以,價格也說得過去,但購買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沖泡方便面,或者吃點自帶的干糧。<br>隨著午夜時分的到來,大家都進入了夢鄉(xiāng),車廂內(nèi)漸漸的安靜下來,只有忽高忽低的呼嚕聲在車廂內(nèi)回響。 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晴 29度<br><br> 一覺醒來,已是早晨六點半鐘,在火車上的洗漱間用涼水抹了把臉就得了,出門在外也無需那么多講究。剛剛回到鋪位,流動售賣早點的餐車就開始穿梭在車廂中,十五元一盒的盒飯,里面有米飯、雞蛋、炒菜和咸菜,外加一小罐米粥,一頓早餐吃的很是舒服。<br> 此時列車正行駛在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上,鐵路兩邊的色調(diào)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十天前滿目還是綠油油的麥浪,轉(zhuǎn)瞬間也是是色澤金黃、碧浪連天,一派豐收的場景涌入眼簾。<br>對于我們這些六十多歲的老年人來說,時間充裕、又喜歡自然風景,慢悠悠的綠皮火車也許是不錯的選擇,心態(tài)放松無欲無求,只想感受旅途的心境。熙攘的車廂,看盡人生百態(tài)、品味苦辣酸甜,咣咣鐺鐺的嘈雜聲中,感受時光的流逝和對前方無限風光的憧憬。<br> 乘坐綠皮火車旅游出行,一張硬臥下鋪是老年人最舒適的選擇,不用登高爬床,累了就躺下休息一會,一覺天亮,醒來后就距離目的地也不遠了。但最讓人操心的就是手機的充電問題了。一節(jié)硬臥車廂的六十多人全靠車廂中三個充電口來維系,在這個人手一部手機的時代,那充電口稀缺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手機電量不多了,上車后放下行李,第一項任務就是趕緊占領位置進行充電,否則等一切都安頓下來后就會發(fā)現(xiàn),車廂內(nèi)三個充電口早已都插上了手機。那樣的話,只好慢慢的等待了,有的人充電一、兩個小時就撤退了,你要趕緊替補上位,否則轉(zhuǎn)眼之間,充電口上馬上又躺著一部手機在充電。最讓人煎熬的是有的人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一下子就占領充電口三、四個小時,讓人很是焦慮。所以,白天沒機會,就要等夜里的時候進行充電了,凌晨兩、三點鐘,幾乎所有的乘客都上鋪睡覺,充電口好不容易閑置下來,這時候是你給手機充電的最佳時機了。<br> 后來受到一個啟示,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解決手機充電的方法。夜晚的時候我剛把手機充上電,就見一個女孩走過來在座位前坐下,順手就把我正在充電的手機拔下來,我一看心里說:這還了得,也不言語一聲,就要給自己的手機進行充電。等我近前查看,才發(fā)現(xiàn)她在充電口上插上了一個臨時的雙孔插座,可以同時為兩部手機充電。這個方式真是不錯,讓我很是贊嘆。看來以后再乘坐硬臥車廂時一定準備一個這樣的臨時插座,方便實用,可解決手機充電的焦慮,另外攜帶一個充電寶也是外出旅行的一個必備要件。 回家<br> 車輪轟鳴回家鄉(xiāng),<br> 思緒悠悠仍激蕩;<br> 但等春暖花開時,<br> 山鷹藍天再翱翔。<br><br> 不知不覺間,列車駛?cè)肓吮本┑牡亟?,車廂中的廣播喇叭里傳出了女播音員親切熟悉的聲音:各位旅客,K1110次列車馬上就要進入終點站北京豐臺站了,請您收拾好行李準備下車,祝您旅途平安。中午的十一點五十八分列車準時??控S臺站,人們走出車廂,在出站的通道中,匯集了一道滾滾的人流,這與曾在黃山站下車時稀稀落落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里畢竟是北京,是所有國人心目中向往的地方,摩肩接踵的人流充分展示出北京特有的魅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