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應縣木塔(佛宮寺釋迦塔)?是世界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筑,始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年),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佛宮寺內,高67.31米,以無釘無鉚的榫卯結構和豐富的斗拱技藝聞名,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應縣木塔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鼓樓</p> <p class="ql-block">鐘樓</p> <p class="ql-block">木塔的主體為華北落葉松,斗拱用榆木,木料用量超萬立方米,總重約7400噸。??</p> <p class="ql-block">木塔懸掛52塊牌匾和6副楹聯,包括明成祖朱棣所書“峻極神工”和明武宗朱厚照題寫的“天下奇觀”。</p> <p class="ql-block">不見此塔,不知木構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p> <p class="ql-block">應縣木塔,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征,讓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外觀五層六檐,實為明五暗四九層結構,八角形平面設計,塔基分上下兩層(下層方形、上層八角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塔采用59種斗拱,無鐵釘,純靠榫卯咬合,被譽為“斗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木塔一層這里供奉的是全塔最大的釋迦牟尼佛,高達11米,面容豐滿,神態(tài)安詳。佛像的石綠色眉毛如新月,雙目微啟,兩眉間有白毫相,鼻梁俊秀,唇邊有石綠色卷曲胡須,與眉毛顏色相呼應。下巴處有細月紋,兩耳垂肩,明顯戴著耳環(huán),顯得莊嚴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和八角形圖案,</p> <p class="ql-block">應縣木塔一層的佛像藝術,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藝術與宗教的完美結合。每一處細節(jié)都透露出無盡的智慧與美感,讓人在觀瞻之余,不禁對佛法的深奧與藝術的精湛而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全塔由32根木柱和312根紅松木構成,總重量達到驚人的2600噸。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其中有些柱子是懸空的,真是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天王像上是佛弟子阿難、迦葉尊者。壁畫色澤鮮艷,人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當你站在塔下,你會被眼前百千斗拱的壯觀景象所震撼,它們形態(tài)各異,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蓮花??,莊嚴而美麗,讓人心醉神迷</p> <p class="ql-block">離應縣木塔500米處有一座小廟叫凈土寺。</p> <p class="ql-block">凈土寺最著名的三個文物瑰寶是天宮樓閣藻井、披頭散發(fā)石獅和金代大雄寶殿建筑,它們被譽為“應縣三寶”的核心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凈土寺,原名靜圡寺,俗稱“北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距離應縣木塔約1公里。這座寺廟原為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的家廟,金天會二年(1124年)改為寺廟。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大雄寶殿,歷代均有修葺。1966年文革期間,大部分建筑和佛像被毀,僅剩大雄寶殿和配殿。</p> <p class="ql-block">凈土寺大雄寶殿內的藻井是金代木雕藝術的巔峰之作,被梁思成先生贊為“構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瓏細致,超類絕倫”。</p> <p class="ql-block">藻井分為九個格,中央最大藻井雕有雙龍盤繞,四周搭配八角、六角等不同形狀的小藻井,形成“八門九星”布局,象征天宮樓閣。</p> <p class="ql-block">凈土寺作為佛教寺院,歷史上曾為多位高僧的道場,具體歸屬因時代和地域不同而異,例如唐代少康大師、明代法海和尚以及現代的海正上師等均與不同凈土寺有深厚關聯。</p> <p class="ql-block">全木質雕刻,斗栱密集精巧,天宮樓閣模型以極細木料制成,部分飾以瀝粉貼金,金龍栩栩如生,整體如懸于蒼穹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這種藻井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p> <p class="ql-block">寺里的老憎人是天津人,年輕的時候在東北當兵,受過傷,立過二等功,老伴是上海人,兩個人感情很好,但是老伴不到四十歲便因病去世,老憎人因為種種原因出家為僧?,F在已經80多歲了,來到凈土寺也有20多年有余了。</p> <p class="ql-block">此圖片摘自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