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江西省吉水縣城城南4公里處,有一個小島,面積只有1.5平方公里,它地處在贛江之中 ,墨潭之側(cè)。因島上有大片的桃樹,陽春三月,桃花盛開,一片綠煙紅霧,姹紫嫣紅,人稱桃花島。該島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美好的傳說。我1999年轉(zhuǎn)業(yè)到縣交通局,分管安全生產(chǎn)、渡口管理等工作,而桃花島上有一個渡口,業(yè)務(wù)上歸交通局管轄,從而與桃花島有了較多的接觸。我既喜歡該島的人文歷史,也關(guān)注它的現(xiàn)實狀況,因而有了這篇拙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1、桃花島原來名叫墨潭洲。相傳東海龍王的兒子黑龍,年年都要來這里鬧水,當(dāng)?shù)卮迕穹Q龍王水。每次龍王水一來,都頗為洶涌,摧毀河堤,淹沒農(nóng)田,沖掉房屋,給贛江兩岸的村民造成巨大的災(zāi)難,老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在一次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七仙女將黑龍鬧水一事稟報給觀音菩薩,她聽后極為不滿,拿起一個蟠桃向黑龍扔去,蟠桃馬上變成一個沙洲,將黑龍壓在下面。黑龍使出全身的力氣,翻江倒海般掙扎,把這塊水域攪成深潭,累出的黑汗把周圍的水都染黑了,人們便稱此處為墨潭,而洲就叫墨灘洲。黑龍雖然壓在島下,但人們還怕它作怪,就想在贛江邊上建了一個龍王廟,香火祭祀,希望黑龍改過自新。黑龍得知此消息,從此翻然醒悟,幫助運送建廟的木材,龍王廟很快建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桃花島還稱錦鯉洲、鯉魚洲,曾有“鯉魚洲上桃花艷,紅皮錦鯉嫩又鮮”的說法。傳說洲邊的墨潭盛產(chǎn)金絲紅鯉魚,是獻給皇上的貢品。這些紅鯉魚是從千里贛江逆水而上,來朝上游不遠的天玉山下的“銅壺滴漏”。但它們面對高達數(shù)丈的瀑布,即使拼命跳躍,也跳不上巖頭,只好在墨潭洲邊的水深處棲息。它們在潭中嬉戲,一片紅色在水中晃動,惹得對岸石磯頭的五只水獺精饞涎欲滴,后來結(jié)伴過河,吞食紅鯉魚,日夜不停,樂不思蜀。水神罰它們每逢漲水時,托起整個墨潭洲,但五只水獺力量有限,哪怕它們用盡力氣,也只能托起洲的后半部。所以后來贛江漲水時,桃花島的后半部從不會被淹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3、以上說法似乎有神話傳奇的味道,讓人有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而與桃花島有關(guān)的另兩個故事,其主人翁歷史上確有其人。先說說吉水籍明代狀元胡廣的傳說。胡廣家住臨江大洲上(現(xiàn)為青原區(qū)天玉鎮(zhèn)胡家邊村),少年時曾在離家不遠的桃花島上“謙和書齋”讀書,且與不遠處低坪村的劉采芹同學(xué),兩人十分要好。劉采芹上學(xué)時,常帶上小妹劉采薇來書齋,他們?nèi)顺T谝黄鹜嫠#鷱V對劉采薇頗有好感。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胡廣進京科考。在殿試中,建文帝朱允炆見其儀表堂堂,欽點他為狀元。胡廣衣錦還鄉(xiāng)時,親戚朋友相聚,他問起劉采薇的情況,得知她已成他人之婦,心中不免十分惆悵。他特意登上桃花島,“謙和書齋”讓他觸景生情,想起與劉采薇的情誼,也想起少年時在此讀書的快樂時光,他出資重修“謙和書齋”,并請來先生,為周邊孩童開展啟蒙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上圖為后人重修的謙和書齋 ,下圖是謙和書齋大堂掛的孔子畫像。</i></b></p> <p>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4、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吉州廬陵縣人,相傳也在桃花島留下了足跡。1279年5月,元軍押著文天祥從廣州來到梅嶺。一出梅嶺,文天祥開始絕食,囚船行至吉水縣墨潭附近時,文天祥的臉色蒼白,呼吸越來越困難,押送官員石嵩怕文天祥死在路上,決定靠近墨潭洲的煙波碼頭,稍作休息。周圍的民眾聽說文天祥在墨潭洲,攜帶食物來到碼頭,哭求元軍讓他們見其一面。元軍起初不同意,后來怕引起民憤,同意幾位長者作為代表,探望文天祥。在碼頭上他們見了面,幾位長者勸文天祥道:文公,為天下蒼生,你要保重身體呀!文天祥體會到鄉(xiāng)親們誠摯的心意,頗為動情,雙手從長者手中接過食物,慢慢的吃了幾口,說感謝各位鄉(xiāng)親,我是不會投降的,只要有一口氣,我就會與他們斗到底。呆了幾個時辰,元軍催其上路,文天祥昂然登船北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就義后,當(dāng)?shù)厝烁袊@他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氣概,又因其在墨潭洲留下過足跡,故在島上建忠義亭以資紀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為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建的忠義亭。</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5、我在縣城讀書時,就知道縣城南邊有個桃花島,似乎也去過一、兩次。但真正密切接觸是我轉(zhuǎn)業(yè)到交通局以后,因分管渡口工作,經(jīng)常去桃花島檢查渡口情況,開始對桃花島的前世今生作些了解。沙洲是水流沖刷的泥沙長期淤積的產(chǎn)物,河流中的流水作用總是以侵蝕、搬運和堆積三種方式進行,最后形成沙洲。墨潭洲處在贛江轉(zhuǎn)彎處,洲體向河道沿岸彎曲,洲頭(南邊)略鈍,洲尾(北邊)削尖,狀如鐮刀,這種洲俗稱鐮刀形。主要原因是上下層水流的流速變化很大,一般是表層緩,底層急。遇河流彎曲時,表層水流侵蝕河岸,物質(zhì)脫落后,被底層水流搬運到一側(cè)堆集,形成沙洲體。鐮刀形沙洲處在河彎內(nèi),一般是穩(wěn)定形態(tài),河道外形不僅塑造沙洲彎曲的形狀,也限制沙洲平面形態(tài)的發(fā)育,洲面植被覆蓋較好。墨潭洲何時形成,沒有這方面的資料,估計至少有數(shù)百年甚至是數(shù)千年的歷史。當(dāng)年的洲是個什么樣子,也沒有相應(yīng)的文字記載,但吉水古代一些名士賢達造訪該洲后,留下了許多詩篇,從部分詩中可看到當(dāng)年墨潭洲、墨潭水的美妙、奇特。《吉水八景》之“墨潭澄鏡”,是‘明代吏部侍郎鄒元標(biāo)的詩篇:潭水澄澄清且沚,心源不鑿湛如水。一波才動萬波隨,觀象吾今悟至理。這是講墨潭水清如澄鏡,一浪引起萬波動。明代狀元胡廣的《江頭八景》之二:錦鯉洲前芳草生,澹煙起處雨初晴。獨倚斜陽看煙景,人面桃花幾多情。這是說洲上芳草萋萋、桃花盛開。明代吏部尚書曾同亨也在島上留有詩句:碧水澄清疊嶂前,參差倒影映潺溪。云開月出揚帆夜,快靚舟行鏡里天。這是寫墨潭水碧,舟行河間,洲上風(fēng)光秀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解放前這里屬公地,未重視利用,基本荒蕪,僅有少數(shù)地被當(dāng)?shù)剞r(nóng)民開墾種瓜。解放后,由農(nóng)業(yè)局開辟為果園,成立墨潭園藝場具體管理,種有桃、梨、桔樹,也種有西瓜、打籽瓜、芝麻、油菜等作物。改革開放后,島上增種桃、李、石榴等果樹,建起亭宇,置辦渡船,把挑花島打造成春游勝地,周圍群眾在陽春三月紛至沓來,在島上踏青賞花。2017年,江西文山集團與吉水縣政府簽訂協(xié)議,在保留桃花島原有特色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島上自然地形地貌,規(guī)劃分區(qū)打造觀光休閑、親水體驗、婚紗攝影、歷史傳說等多種業(yè)態(tài),并利用光影效果,形成夢幻夜景,達到白天賞景,晚上觀燈的特色景區(qū)。2019年3月18日,景區(qū)盛大開園,此后桃花島吸引了眾多游人來此娛樂、休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俯視美麗的桃花島,跨島而過的是撫吉高速公路。</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6、我1999年9月轉(zhuǎn)業(yè)到縣交通局,2004年桃花島渡口劃歸交通局管理,原來它是農(nóng)業(yè)局的自用渡口,管理不太規(guī)范,渡船客位少且破舊不堪。我局渡口管理站加強了對該渡口的管理,并于2006年申報上級,更新了一艘50客位的鋼質(zhì)船,價值5萬多元。此船使用至今,現(xiàn)在是桃花島旅游船37號。每年桃花盛開時節(jié),交通局、農(nóng)業(yè)局、海事處都會召開一個聯(lián)席會,由我主持,商量桃花島春游時渡口管理事項,安排渡船檢測、人員值班、秩序維護等工作,并以文件形式下發(fā)有關(guān)單位。春游時,桃花島人員大增,渡口會另外借用三艘渡船,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作為帶班員,平常我會到現(xiàn)場看看,督促檢查。節(jié)假日期間,游客眾多,我會參與維持渡口秩序。有一次市交通局一個領(lǐng)導(dǎo)來檢查桃花島渡口,因當(dāng)時游客太多,被發(fā)現(xiàn)有一趟船超載了七、八個人,市局領(lǐng)導(dǎo)很不高興,說要通報批評。我們馬上加大維護秩序的力度,嚴格按照核定數(shù)載人。中午吃飯時,我叫了老板娘來陪酒,市局那個領(lǐng)導(dǎo)酒量頗好,但頂不住大家的輪番攻擊,最后喝得有點迷迷糊糊,再也沒提通報一事了。2011年,省交通廳一個副廳長到桃花島渡口檢查工作,我陪伴在身邊。他問起我縣渡口管理的一些情況,我一一對答如流,沒出現(xiàn)什么失誤。記得有一年春游前,我到桃花島渡口,也擬了幾句打油詩:興致所至到墨潭,桃花島上花未妍。待到陽春三月日,呼朋踏青來休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2011年4月1日,我在桃花島留影。</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2011年4月1日,陪同上級分管領(lǐng)導(dǎo)游覽桃花島,我們都曾在武裝部工作,又都是轉(zhuǎn)業(yè)在交通系統(tǒng),因而頗有共同語言,彼此相談甚歡。此領(lǐng)導(dǎo)不是文中所述之人。</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2011年4月1日,乘坐海事處的摩托艇游覽桃花島。原來只是在島上走,第一次乘艇繞著島轉(zhuǎn),別有一番新意:我看到島邊下垂的依依柳絲,與島相連的“丁”字堤壩,墨潭中的墨綠河水……</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2012年桃花盛開時 ,與妻子同游桃花島 。</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7、在網(wǎng)上隨意搜尋,竟然找到《墨潭桃花島》一歌,就是唱我們縣桃花島的。歌詞很有意境,曲調(diào)頗為煽情,讓江西妹子楊鈺瑩一唱,更是婉轉(zhuǎn)動人。我把這首歌作為此文的配樂,并抄下幾句歌詞,作為本文的結(jié)束語:一島桃花香,芬芳了時光;你在水中央,夢里的模樣。一洲墨潭眷顧紅塵,千樹萬樹四季芳菲。倚著斜陽看云看水,人面桃花前世今生…愿我們的桃花島更靚麗、更美好!</b></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