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夕陽下,余暉灑落。安靜的傍晚,陽光似乎也被染上了寂寞…。站在窗前,望向窗外的晚霞,滿園的綠植已被染上了橘色…。充滿生機的丁香,怒放出的甜香飄進窗內,這個春天終于有了春的模樣…。</p><p class="ql-block"> 看著外邊慢慢升騰的煙火,一抹朦朧的霧水漸漸遮住了雙眼…,或許是好久沒走出家門,望見的那片燈火激起了遠去的記憶,或許是被滿眼的春色驚呆了淚腺而模糊,又或許當一個人走著走著突然間耗盡熱情時,生出的釋懷…。</p><p class="ql-block"> 時間,就這么趕著趕著就又趕來了五.一。是啊,我們誰又能追趕過時間。如今的日出日落好像在追趕著什么眨眼間掠過。一不留神不知什么時候就把自己給趕丟了…。</p><p class="ql-block"> 只愿我們都能拉長日子,把復雜的日子簡單過。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著光,只求每一天都承載著快樂和無恙…。</p><p class="ql-block"> 過節(jié),好像是小時候的事兒。不知不覺中早已對過節(jié)沒了期盼,但固有的儀式感總還是會用心去對待…。五月的遼西,野花已經開滿山野。</p><p class="ql-block">擇一束野丁香,為安靜的小蝸添上一份節(jié)日的熱鬧…。</p><p class="ql-block"> 日子過得太快,心有時會無緣由的被涂上一層凄然和惶恐…。原來總覺得人生慢慢,回頭才知人這輩子實在太短,還沒來得及仔細識別,就莫名其妙的邁進了古稀。凌亂的思緒就這么散落在腦海里…。只是有些記憶時而清晰入懷,時不時會在腦海里漸漸浮現,也有些是永恒在記憶里是無法抹去的…。</p><p class="ql-block"> 就像好友多年的相約,每次都會感受到那份真情的流露,可是總有不是這樣就是那樣的羈絆,一直沒能成行。春天的到來,又一次電話邀請:來漢中吧,簡單幾個字,卻如一籽種子落入心田,悄然生出了藤蔓,纏繞了那么多年,對那片曾經多次去過的地方有著難以忘懷的許多有趣故事…。這次終究不再猶豫,收拾行囊,在四月仲春季踏上了西北的旅程,幾位好友相聚在了漢中…。</p><p class="ql-block"> 從漢中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朋友們問我,怎么無聲無息的沒寫點什么?是啊,雖然沒寫,并沒有忘記。而是幾次提筆都不知從何寫起。相聚雖然只是有限的幾日,大腦一時還沒從中走出來,心里總還裝著若有若無的影子,再次相見的欣慰,還一直融化在老友的歡聲笑語里…。 </p><p class="ql-block"> 當回程的列車開啟的那一刻,思緒便涌上心頭,想起短暫相聚的那些碎片,回放卻定格在了離別時的那場雨霧里,頂著噼噼啪啪砸落的雨點,好友一家再次帶我們來到那家小店,最后再吃上一碗百吃不厭的熱米皮和豆?jié){稀飯…。</p><p class="ql-block"> 漢中,因工作曾經多次去過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我許多難忘的記憶,還有留在秦嶺山脈的小小插曲…。那時去漢中都是出野外,需要乘單位汽車,每每都是她陪伴我,那會兒,她乘車便暈,暈吐的難熬對她來說都是噩夢,每每想起都會讓我有一種愧疚感…。也許就是在她的噩夢里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后來,她便稱呼我“哥”,我也順勢叫她“弟”。一直這么多年,每每電話的一聲“哥”,心底都由衷的升起一份親切感…。</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這次火車到西安剛出車站,還沒來得及與接我的“弟”打招呼,就被火熱的烈日先擁抱…。西北的春天就如人一樣熱情似火,比起北方的春天早了半個季。</p><p class="ql-block"> 當乘上“弟”一家接我的車,晚上七點才踏上漢中這片既熟悉又模糊的土地,而撲面而來的是漢江的濕潤空氣,帶著油菜花的余香與茶韻,好友一家?guī)以谝故谐粤宋胰账家瓜氲摹盁崦灼ぁ?,熱米皮是這兒獨有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弟”一家便開車帶我去了褒河。褒河是陜西地勘院原單位老地質大院所在地。那里承載了我曾經多次野外驗收時來過的單位辦公地。很多記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辦公樓和其他許多地勘院一樣與家屬樓統(tǒng)一在同一個院子里。</p><p class="ql-block"> 再次來到這里,依然有著親切感。辦公樓、家屬院依然如故。此刻的辦公樓雖還大門敞開,卻已是空無一人。單位地址早已在幾年前遷去了漢中又輾轉落戶西安。院內的家屬樓居住的也所剩不多幾戶,有的是隨單位搬遷至漢中,也有的購房去了西安…。</p><p class="ql-block"> 這兒,居住的人們依然保持著樸實的地質人的熱情、樂觀的本色,就如固有的堅石那般情真意切,在這兒的幾日都是在“弟”的朋友家吃到的不一樣的大餐。最震撼的一頓,是院子里的全體住戶同吃一鍋飯。在樓前支起了柴火灶,“弟”的幾位朋友一起動手做起了陜南臊子面…。從未見過如此的架勢,一時被驚的目瞪口呆,這樣的大鍋柴火,燒出的煙火傳遞出大家庭的熱鬧,被這樣的氛圍而感染,吃出了溫暖和友愛的味道。從心底由衷的感受了缺失多年的地質人野外工作的親和力…。</p><p class="ql-block"> 更令我難忘的是在“弟”朋友家吃的韭菜盒子。不僅僅制作手法的不一樣,反映了地域跨度的美食文化。吃出的,是西北人的豪爽和大氣。當聞到韭蛋相容的撲鼻香氣時,在出鍋的剎那會驚掉你的下巴,不夸張的說,鍋有多大,“韭菜盒子”就有多大。那是我看過的最不可思議的韭菜盒子的做法,我開始對吃這樣的韭菜盒子是懵懵的,稀奇這么大的盒子,擔心起怎么吃?端上桌才知就像北方的發(fā)糕一樣,被分割成三角塊,捧起來吃…。美味佳饒,是鄰里好幾個朋友一起做出來的,咀嚼出的是一份暖暖的情誼,捧起的卻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這份美好永恒在了心里,流淌出現今缺失的無與倫比的可貴和美好的人際關系。院內的每一處角落都彰顯出最具有人情味的煙火氣,傳承著地質人的大愛和鄰里間流淌出的那種美好的氛圍…。</p><p class="ql-block"> 褒河小鎮(zhèn),山水清秀,有著樸實的人文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一方善良可敬的人們…。這兒的院外就是褒河。這條流淌在秦巴山澗的靈秀之水,像一條蜿蜒的玉帶,纏繞在漢中的千年歲月里。當我踏著岸邊的鵝卵石,印下了濕漉漉的印跡和心靈的邂逅,悄然融化在河水的倒映里…。</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褒河籠罩著一層薄霧,河水在晨光中泛著粼粼波光。偶有白鷺掠過水面,翅尖輕點漣漪,留下一串清亮的鳴叫,驚醒了沉睡的山林…。</p><p class="ql-block"> 潺潺的河水清澈舒緩,兩岸青山倒映水中,如鏡中畫卷,河畔的綠植叢中,偶有野鴨探頭,為這靜謐添了幾分生趣。這一切就好似兒時居住在野外地質家屬院旁的小河…。緩緩流淌出綿綿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褒河之行,如一場心靈的洗禮,在這方山水間,我觸摸了自然的靈性,感受到了人情味的厚重,更領悟了生命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離去時我頻頻回望,只見褒河如一條玉帶,在暮色中靜靜流淌,蜿蜒遠方。而那份山水之情,以深深鐫刻在心間,成為記憶中最澄澈的一抹清涼…。</p><p class="ql-block"> 大院外的一畔湖水,清澈深邃,為這方寸之地增添了一抹生動的靈氣。湖岸四周生長的白、黃兩色油菜,花季已過,個別的還纏綿在湖岸的潮濕暗處,更多的已經生出飽滿的角籽串串…。</p><p class="ql-block"> 在此真情感謝“弟”的朋友小李妹子,我在遼西等你們!</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