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午后,陽光斜斜灑進(jìn)茶館,我坐在竹椅上,聽著麻將牌噼里啪啦的聲響,仿佛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茶館里人聲鼎沸,卻并不嘈雜,反而有一種奇妙的和諧。四人一桌,有人皺眉思索,有人嘴角含笑,還有人一邊喝茶一邊調(diào)侃:“你這手牌打得,比我家娃兒寫作業(yè)還亂!”大家笑作一團(tuán),卻又默契十足地繼續(xù)推牌、摸牌、碰、杠。這就是成都,麻將不只是游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情味的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 麻將,這個在我們成都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老朋友”,其實藏著不少門道。它不只是四圈十八張牌的博弈,更像是一本濃縮了中國哲學(xué)、社會倫理與民俗智慧的“文化立方體”。從牌面的“東南西北”到“中發(fā)白”,每一張牌都暗含深意,每一場牌局都是一次人情的演練。打麻將,打的是牌,練的是心,磨的是性子。</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我特意去了趟四川遂寧玉豐鎮(zhèn),探訪了傳說中的中國麻將文化博物館。剛進(jìn)鎮(zhèn)子,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悠閑的氛圍就讓我有種熟悉的感覺,就像回到小時候外婆家的巷子。博物館門口掛著紅燈籠,木制牌匾上寫著“中國麻將文化博物館”,那感覺,像是走進(jìn)了一座文化的廟宇。</p> <p class="ql-block"> 一進(jìn)門,我就被那種莊重又親切的氛圍吸引住了。墻上掛著世界地圖和書法作品,展示柜里陳列著各種歷史資料和文物。我站在一幅古老的麻將牌前,仿佛聽見它在低聲講述著麻將的前世今生。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麻將不只是我們茶館里的日常,它其實早已走出國門,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穿過一條鋪滿漢字的石板路,我走進(jìn)了博物館的庭院。綠意盎然,陽光透過樹影灑在石板上,幾位游客在拍照,我站在一旁,看著他們與這片景致互動,突然覺得,麻將不僅是一種游戲,更是一種生活的節(jié)奏,一種屬于成都人的慢時光。</p> <p class="ql-block">在“史”館里,我看到了麻將從殷商時期的雛形到明清時期的成型,再到晚清至民國的實物展示。500多件展品中,有泛黃的古籍,也有斑駁的麻將牌,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我尤其被那些麻將符號所吸引,它們不僅僅是游戲的元素,更蘊含著“東南西北”象征方位、“中發(fā)白”寓意清廉的傳統(tǒng)智慧。</p> <p class="ql-block"> 展板上詳細(xì)介紹了麻將的起源傳說,有“麻雀門話”“水滸說”“麻雀說”“鄭和說”等。圖文并茂的介紹讓我對麻將的起源有了更豐富的理解。它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民間智慧與歷史記憶的結(jié)晶。</p> <p class="ql-block">走進(jìn)“戲”館,這里突出麻將的智力與娛樂屬性,上百種玩法體驗區(qū)讓人眼花繚亂。墻上一句標(biāo)語格外醒目:“允許打麻將的人先富起來?!蔽胰滩蛔⌒α耍@或許是對麻將文化最直白的現(xiàn)代詮釋。在這里,麻將不再只是游戲,而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一種社交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一副麻將牌前,牌面上的“伍”“六”“七”“萬”和傳統(tǒng)的龍、鳳、梅、蘭圖案清晰可見。牌堆整齊排列,背景中還能看到麻將機(jī)的旋鈕。這副牌仿佛在告訴我:生活就像打麻將,牌局變幻莫測,但只要用心,總能打出一手好牌。</p> <p class="ql-block">在展廳一角,我看到一塊牌匾,上面寫著“唯有打麻將可以忘記讀書 唯有讀書可以忘記打麻將”,落款是“梁啟超”。這句話讓我陷入沉思。麻將與讀書,看似對立,實則互補。它們都是人類智慧的體現(xiàn),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展示柜中,一套綠色大理石材質(zhì)的麻將牌與一套木質(zhì)麻將牌并列展出,每一套都配有詳細(xì)的介紹。我細(xì)細(xì)閱讀,了解它們的年代與材質(zhì),仿佛在與歷史對話。另一側(cè),一套金色麻將牌與裝飾華麗的牌盒更是令人驚嘆,它們的精致與高貴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麻將曾經(jīng)的貴族身份。</p> <p class="ql-block">在展廳深處,我看到一組古代人物圍坐博弈的銅像,背景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與綠植,仿佛將我?guī)肓饲昵暗呐凭脂F(xiàn)場。再往前走,是一間布置考究的展示廳,墻上掛著世界地圖與書法作品,環(huán)境莊重典雅,展示了麻將文化的傳播與影響。我站在地圖前,想象著麻將如何從成都的茶館走向世界,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娛樂方式。</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化的展覽空間讓我眼前一亮。天花板上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與現(xiàn)代燈具交相輝映,中央巨大的骰子模型與周圍的互動設(shè)備讓人感受到科技與文化的碰撞。我體驗了一把互動游戲,仿佛在與麻將的歷史進(jìn)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在一面紅墻前,我駐足良久。墻上掛著一幅世界地圖,旁邊是書法作品,仿佛在訴說著麻將文化如何從中國走向世界。我站在地圖前,想象著麻將如何跨越山海,在不同文化中生根發(fā)芽,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娛樂方式。</p> <p class="ql-block"> 展板上,關(guān)于麻將起源的傳說被一一呈現(xiàn):“麻雀門話”“水滸說”“麻雀說”“鄭和說”,每一段文字都配有生動的插圖,仿佛在講述一個個關(guān)于麻將的民間故事。我細(xì)細(xì)閱讀,仿佛看見麻將從歷史的迷霧中一步步走向現(xiàn)代生活。</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來到一組金色麻將牌與牌盒前。它們被安置在透明玻璃柜中,雕刻精美,圖案華麗,仿佛是麻將文化中的藝術(shù)品。我凝視著它們,心中升起一種敬畏——麻將,不只是游戲,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生活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牌桌小宇宙,方寸大乾坤。麻將的每一張牌都是中國文化的密碼碎片:數(shù)字暗藏天道,符號隱喻人倫,博弈折射世情。當(dāng)我們在牌桌上推倒重來,亦是在重組一個微縮的東方宇宙——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文化傳承不在輸贏,而在“和”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而這份“和”的智慧,在成都人的生活中,早已化作日常的煙火氣。我們打麻將,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那份從容與默契,那份人情味兒。麻將,是成都人生活的底色,是茶館里的陽光,是街邊的竹椅,是鄰里之間的問候,是這座城市最溫柔的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