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前往高海拔地區(qū),對流石灘卻一直是敬而遠之,沒想到此次滇西北尋花之旅,為了找尋那些生存于流石灘的珍惜奇花,連續(xù)兩天爬行在海拔3800-4900米的流石灘上…… 人生的第一次流石灘就這么華麗麗、在手腳并用的四驅(qū)下完成了! 流石灘是位于雪線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過渡地帶,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礫石、沙石在平坦地帶堆積而成的地貌。 流石灘是強烈的寒凍風化與物理風化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高寒地段強烈的紫外線和極大的晝夜溫差,產(chǎn)生的寒凍劈碎、熱脹冷縮的風化作用,導(dǎo)致了大塊的巖石不斷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塊,這些巖塊與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潛流的作用下,沿著山坡緩慢滑動,形成扇形巖屑坡。由于碎石下面是雪線上溶化流下的暗流,所以稱之為"灘"。 我國高山流石灘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這里年均溫在-4℃以下,最熱月均溫也在0℃以下,經(jīng)常出現(xiàn)霜凍、雪雹和強風。 流石灘有著高山地區(qū)特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看似生命的禁區(qū),沒有茂盛的草甸,更沒有蔥郁的樹木灌叢,唯有那些不畏嚴寒、不懼風雪的生存大師方可植根于此。 <p class="ql-block"> 為了適應(yīng)流石灘高寒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這些生存大師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生理特征——速生、葉片厚、根系發(fā)達等,強大的根系是為了適應(yīng)了強風和松動的碎石環(huán)境。</p> <h5>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自然中的我渺小如一顆砂礫</span></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從水母雪兔子視覺看遠處的雪峰山嵐</span></p> 感受一下水母雪兔子生存的不易——這些碎石組成的流石灘看似平緩,每一塊石頭卻都是棱角分明,想趴下躺平是不容易的,兩天下來,膝蓋、屁股、胳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全拜這些碎石所賜! 無限風光在險峰,通常難以抵達的高處有著難以想象的風景…… <p class="ql-block"> 此時正是山谷里各種報春龍膽盛開的季節(jié),感受一下午餐時的美好時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