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你來過信陽嗎?你知道信陽的一些什么呢?信陽的山、信陽的水、信陽的茶,信陽的菜,信陽的歷史、信陽的人文、信陽的旅游、信陽的交通、信陽的物產(chǎn)、信陽的行政區(qū)域、信陽的春夏秋冬,……還是信陽的一些別的什么?你對信陽有什么樣的感受呢?</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先來說說信陽的山。</p> <p class="ql-block"> 信陽的地勢南高北低,其山系主要由以下兩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 桐柏山脈?:延伸至信陽境內(nèi),主脊西南側(cè)為湖北省境,東北側(cè)為信陽境內(nèi),山勢高峻陡峭,形成一系列山地地形如山谷、山峰等。??</p><p class="ql-block">? 大別山脈?:與桐柏山共同構(gòu)成豫南山地,面積近7000平方千米,占信陽總面積的36.9%,周邊群山環(huán)繞。??</p> <p class="ql-block"> 地貌特征</p><p class="ql-block">? 山地分布?:西部和南部以桐柏山、大別山為主,中部為丘陵崗地,北部為平原。????</p><p class="ql-block">? 地形影響?:兩座山脈的綿延形成了信陽重巒疊嶂的地貌,并衍生出大量自然山系地名</p> <p class="ql-block"> 地理意義</p><p class="ql-block"> 桐柏山-大別山山系不僅是信陽的地貌骨架,還因其位于中國南北分界線,賦予了信陽獨特的過渡性氣候和生態(tài)多樣性。??</p> <p class="ql-block"> 信陽比較有名氣的山有雞公山、靈山、黃柏山、金蘭山、大蘇山、震雷山。西九華山、濮公山、金鋼臺、賢山。</p> <p class="ql-block">雞公山位于信陽市南38公里處,鄂豫兩省交界,古稱雞翅山。主峰海拔768米,狀如雄雞引頸報曉,故稱報曉峰。主峰兩側(cè)有蜿蜒的靈華山和逶迤的長嶺,宛如雄雞的兩翼,人們稱“雞翅翅”。整個形象猶如雄雞昂首振翅挺立于群山之中,顯得分外壯觀,故名雞公山。雞公山是我國著名的游覽避暑勝地之一,有“青分楚豫、氣壓嵩衡”之美譽(yù),歷史上與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稱中國四大避暑勝地。</p> <p class="ql-block">? 雞公山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以其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和歷史建筑而聞名。山勢雄偉,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各異。此外,雞公山還有著豐富的茶文化,是信陽毛尖的重要產(chǎn)地之一。游客可以在此欣賞到壯麗的自然風(fēng)光,品味地道的信陽毛尖茶。</p> <p class="ql-block"> 雞公山景區(qū)有登山棧道、頤廬、報曉峰、靈化山、南崗、北崗、避暑山莊、東溝瀑布八個游覽區(qū),主要景點有牛耳寨、摩崖石刻、南北街、頤廬、報曉峰、靈化寺、仙人洞、馬歇爾樓、美齡舞廳、蔣介石公寓、活佛寺、教堂、葉帥舊居、天福宮、響水塘瀑布、北瀑布群、三疊小瀑布、天井瀑布、武勝關(guān)、波爾登碑、唐代銀杏(又名白果樹)、宋代檜柏等景點。</p><p class="ql-block"> 雄踞豫楚交界,扼守三江之畔,雞公山如一幅潑墨山水,以其獨特的自然奇觀與厚重的人文底蘊(yùn),在中原大地上繪就一幅動人的文旅長卷。 </p><p class="ql-block"> 這座“云中公園”,有著深度的歷史內(nèi)涵。一千多年前,北魏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關(guān)于淮水的描述:“水出雞翅山,溪澗瀠委,沿溯九渡矣。……”,這是最早的關(guān)于雞公山的文字,而年代稍晚的《魏書》中則直呼其為“雞頭山”?!半u頭”所指,就是山上那塊孑然而立的“雞頭石”。</p><p class="ql-block"> 唐代有詩人描寫雞頭石的詩句“春來芳草滿雞頭”,可見當(dāng)時雞公山的雞頭石已頗具名氣。</p><p class="ql-block">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0年),活佛寺建成,距今已有近800年歷史,成為山上的一處重要人文景觀。</p><p class="ql-block"> 明朝時雞公山和雞翅山并呼,到了清代則易名雞公山,后一直沿稱。</p><p class="ql-block"> 明代詩人何景明等文人留下了較多贊美詩篇,嘉靖詩人岳東升曾有描寫雞頭石的詩句“突出云霄疑健斗,乍驚風(fēng)雨欲長鳴”。</p><p class="ql-block">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平漢鐵路線上的武勝關(guān)隧道全面貫通,信陽至孝感段火車通車。同年10月21日,美國傳教士李立生和施道格登山探奇,雞公山清涼秀美的山水和獨特地形條件吸引了他們。次年8月4日,李立生和施道格再次前往雞公山考察,隨后李立生率先用156兩白銀購買山場,投資建房,施道格、馬丁遜緊隨其后。</p><p class="ql-block">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與英國駐漢領(lǐng)事簽訂《收回雞公山地另議租屋避暑章程十條》,規(guī)定雞公山鄂豫兩省毗連交界的部分基地及道路收回,由兩省共同管理,同時劃分了教會區(qū)、避暑官地區(qū)、豫森林地區(qū)和鄂森林地區(qū)等四個區(qū)域。此后,雞公山迎來了長達(dá)三十年的建設(shè)熱潮。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山上已建有各式別墅“不下500幢”,道路30條,網(wǎng)球場14個,游泳場5處,還有警察局、郵政局、電報電話局等。眾多北洋軍閥和民國政要曾登上雞公山。如吳佩孚、靳云鶚、蕭耀南、張學(xué)良、馮玉祥、蔣介石等,他們在山上建造別墅,雞公山成為當(dāng)時重要的政治、社交活動場所。其中,靳云鶚建造的頤廬,被民間稱為“志氣樓”;英國駐武漢商人潘爾恩所建的花旗樓,后因轉(zhuǎn)售給漢口美國花旗銀行得名,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蔣介石曾征用此房作為臨時行營,指揮武漢外圍抗戰(zhàn)。</p><p class="ql-block">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雞公山,6日,中共信陽市委和市政府派工作組接收雞公山,13日,建立雞公山管理委員會。此后雞公山長期處于“軍管”狀態(tài),期間葉劍英、陳再道、胡耀邦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到過雞公山。</p><p class="ql-block"> 1978年,雞公山成為國務(wù)院首批批準(zhǔn)對外開放的八大景區(qū)之一。</p><p class="ql-block"> 1982年,雞公山被列入全國第一批44個國家級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p><p class="ql-block"> 2022年,雞公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定為五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靈山</p><p class="ql-block">靈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信陽市羅山縣西南部,最高峰霸山海拔827.7米。靈山以云海、日出和自然風(fēng)光聞名,是信陽本地人常去的登山勝地。景區(qū)包含靈山寺、逍遙洞、金頂?shù)攘缶皡^(qū),集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生態(tài)示范區(qū)和鳥類保護(hù)區(qū)于一體。????</p> <p class="ql-block"> 靈山景區(qū)以八座主峰得名,因云雨靈驗的傳說逐漸更名為靈山。區(qū)內(nèi)有大小瀑布36條、山洞72個、奇石怪壁108處,九里落雁湖等水域景觀秀麗。??</p> <p class="ql-block"> 靈山景區(qū)特色與保護(hù)</p><p class="ql-block">? 六大核心景區(qū)?:靈山寺、逍遙洞、金頂、龍鳳祥林、龍牙寺、九里落雁湖。??</p><p class="ql-block"> 生態(tài)多樣性?: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生態(tài)示范區(qū)和鳥類保護(hù)區(qū),已記錄鳥類245種,占河南省總數(shù)的80%。??</p><p class="ql-block">?榮譽(yù)稱號?:1994年評為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2007年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黃柏山</p><p class="ql-block"> 國家4A級旅游區(qū)。位于商城縣南部的大別山腹地,地處豫、鄂、皖三省交界處,有“雞鳴聞三省”的說法。它共分為九潭谷山水觀光區(qū)、九峰尖登山探險區(qū)、大牛山森林沐浴區(qū)、界巴沖生態(tài)游覽區(qū)、黃柏山佛教文化區(qū)5個景區(qū)。此地山清水秀,溝谷幽深,溪水潺潺長流,潭瀑繁多,動植物資源豐富。國家保護(hù)動物白冠長尾雉、商城肥鯢為景區(qū)獨有,兩株千年古銀杏更是華夏罕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避暑勝地”“娃娃魚故鄉(xiāng)”等諸多美譽(yù)。</p> <p class="ql-block">黃柏山人文景觀豐富,歷史遺跡眾多。始建于明代、聞名三省的“楚豫禪宗”法眼寺,六祖慧能弟子無念禪師的墓塔息影塔,明代大思想家、文學(xué)家李贄講學(xué)的花潭書院,還有歷史傳說中的黃花天子廟、勝卦尖、跑馬場、百戰(zhàn)坪、撂腳河、姑嫂潭等眾多人文景觀,孕育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p> <p class="ql-block">黃柏山景區(qū)森林覆蓋率高達(dá)97%,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自然資源豐富。其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空氣負(fù)氧離子含量極高,萬丈崖景點所測數(shù)據(jù)為國內(nèi)負(fù)氧離子峰值最高紀(jì)錄,2015年榮獲“首批中國森林氧吧”稱號。景區(qū)內(nèi)青松翠竹遍布山巒,奇峰怪石林立,懸崖瀑布成群,峽谷清泉蜿蜒,古塔寺院幽深。主要景點有獅子峰、玻璃棧道、天空之鏡、千年古松、大峽谷、大瀑布、滴翠湖、法眼寺、息影塔、無念湖、江淮林海等。</p> <p class="ql-block"> 金蘭山</p><p class="ql-block"> 位于新縣境內(nèi)大別山南麓。森林覆蓋率達(dá)的98.1%,公園總面積33.4平方公里,原始生態(tài)保存完好。區(qū)內(nèi)山峰有300余來座,最高峰大風(fēng)尖達(dá)817米,由金蘭山及連康山、西大山、九龍?zhí)端拇缶皡^(qū)構(gòu)成。區(qū)內(nèi)物種繁多,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屬典型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是中國華東與華中、華北三大植物區(qū)系交匯處及我國動植物南遷北移的緩沖帶,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特點,有野生動植物基因庫之稱。公園既是科學(xué)考察和野營探險、教學(xué)實習(xí)重要場所,又是旅游休閑和健身娛樂、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集雄和奇、幽、秀、靈于一體,兼峰、石、潭、瀑、林于一身,并以悠悠道觀群、玄妙圣人谷聞名于世界。主要景點有金蘭山和連康山、西大山、九龍?zhí)兜取?lt;/p> <p class="ql-block"> 金蘭山山陡崖峭,三峰刺天,道觀凌空,太清宮、真武宮、靈官殿、娘娘殿、玉皇閣、財神殿、文昌洞,朝拜者絡(luò)繹不絕,香火不斷,是淮南著名的道教名山圣地之一,是體道、悟道的神往之地。連康山溪澗眾多,林茂山幽,清流曲折蜿蜒于青山黛峰之間,山路九曲連環(huán)于翠竹綠樹之中,連康河、娃娃氹、茗泉溝,清泉長流,秀甲江南,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是天然的森林大養(yǎng)吧。</p> <p class="ql-block"> 金蘭山的西大山又名將軍山,山勢險峻,怪石林立,千年古寨,古風(fēng)猶存,將軍門、紅星洞、一線天、龍井、落鷹石,或獨立成景,相映成趣,西大山山勢危峨,雄比北國,是藝術(shù)的奇葩,是健身的樂園。九龍?zhí)都婢呷教厣?集神奇、清秀于一體,是休閑游覽的小天堂。</p> <p class="ql-block"> 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光山縣西南部,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包括大蘇山、龍首山和王母觀三大片區(qū),共涉及五村一場。其中,大蘇山片區(qū)為公園的主體,龍首山片區(qū)與其相鄰,在其東部,王母觀片區(qū)與前兩者相隔,在西南部。公園規(guī)劃總面積為2788.53公頃。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dá)92.3%,植物有133科、436屬、891種。 </p> <p class="ql-block">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有野生動物300多種,其中獸類40種、爬行類30種、鳥類160多種,有豺狼、野豬、穿山甲、野山羊、驢頭狼、白冠長尾雉、狐貍、錦雞、黃鶯、山鷹等動物。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hù)動物有穿山甲、香獐、水獺等。</p> <p class="ql-block"> 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屬大別山向淺山過渡的丘陵地區(qū),主要由大蘇山、小蘇山、寶瓶山、香爐山、東坡山等96座山巒組成。其中王母觀主峰海拔433.9米,是光山縣海拔最高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 大蘇山的凈居寺風(fēng)景區(qū),占地面積2100余畝。位于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的凈居寺,是天臺宗的發(fā)祥地,始于北齊天保年間,屬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p><p class="ql-block"> 凈居寺碑廊</p><p class="ql-block"> 凈居寺歷代碑廊落成于2010年10月,共保存歷代碑刻58塊。有凈居寺歷代重修的功德碑和明萬歷皇帝頒藏經(jīng)于寺的御碑,及名人墨客題詠凈居寺的詩賦碑。其中代表性的有《宋·蘇軾游凈居寺詩并敘》碑。</p> <p class="ql-block"> 震雷山</p><p class="ql-block"> 震雷山風(fēng)景區(qū),坐落在平橋區(qū)城南,西側(cè)是由南向北流的東雙河、杜河在此交匯流入浉河.南側(cè)和公路向南通向另一名勝雞公山,向西達(dá)國家級名湖——南灣湖。北側(cè)是寬二百米的浉河.浉河對岸是繁華、熱鬧的平橋中心城區(qū)。一座現(xiàn)代化的大橋把它們連在一起。震雷山風(fēng)景區(qū)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雅,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 震雷山古有“雷沼噴云”之景,前人曾于此求雨,今雖不用求雨,然古文化習(xí)俗可嬗變成其他形式,在此山立塔以祈平安,故名平山塔。平山塔建于安橋南岸臨河一個山麓之上,高低落差60米,寓意新中國60華誕之良時,于此山立塔祈安。塔身合暗層計9層,取久久之意,以祈平安之久。這里由山門、登山步道和塔身組成。進(jìn)入白色大理石山門,沿青石條鋪就的步道拾級而上,約500米即達(dá)寶塔。塔頂平展,祈望平安;明塔五層,含意“金木水火土”五行;明暗共九層,含義安定久遠(yuǎn);</p><p class="ql-block">塔基至山門面積1853平方米,塔高26米,2600塊青石鋪道,寓意平橋2600多年建筑歷史。平山塔造型新穎,色調(diào)簡明,飛檐翹角,錯落有致,頗具唐風(fēng)。山高塔為峰,入塔人為主,登塔臨風(fēng),舉目遠(yuǎn)眺,遼闊高遠(yuǎn),精彩浉河,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雷山匠谷依托省級風(fēng)景區(qū)震雷山和兩河口國家級濕地公園,形成“一脈雙心、四軸六區(qū)”的總體功能布局結(jié)構(gòu),整體規(guī)劃面積52.92平方公里。整個匠谷規(guī)劃為“四區(qū)一環(huán)”,分為匠才谷、匠藝谷、匠人谷、匠心谷、匠道谷,集職業(yè)教育、技能培訓(xùn)、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生態(tài)旅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在校生規(guī)模近10萬人,每年向社會輸送2萬名高質(zhì)量的技工技能人才。</p> <p class="ql-block"> 西九華山是位于中國河南省固始縣的國家AAAA級景區(qū),以茶、竹、禪文化為核心,融合自然山水與民俗體驗,主要景點包括禪文化區(qū)、茶竹文化區(qū)、留夢河谷山水畫廊及民俗體驗區(qū)等。</p> <p class="ql-block"> 西九華山核心景點與特色</p><p class="ql-block">? 一、禪文化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妙高禪寺?:始建于隋朝,是豫東南佛教圣地,傳為地藏王菩薩中原第一道場。??</p><p class="ql-block">? 尋根樓?:紀(jì)念中原移民閩臺歷史的文化地標(biāo)。??</p><p class="ql-block">? 鹿鳴庵、高僧塔林?:展現(xiàn)佛教建筑與歷史傳承。??</p> <p class="ql-block"> 二、茶竹文化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萬畝茶園?:以信陽毛尖為載體,可體驗采茶、制茶工藝。??</p><p class="ql-block"> 竹海景觀?:豫南地區(qū)罕見的大規(guī)模竹林,與田園農(nóng)舍構(gòu)成詩意畫卷。??</p> <p class="ql-block"> 三、自然與民俗體驗?。</p><p class="ql-block"> 留夢河谷?:峽谷瀑布群四季景色各異,含白龍?zhí)镀俨嫉攘笃俨迹募緸楸苁顒俚亍??</p><p class="ql-block"> 民俗村?:展示豫南傳統(tǒng)手工藝(如織布、制陶)及農(nóng)耕文化,游客可參與互動體驗。??</p> <p class="ql-block">濮公山?:大別山最北端的余脈,距息縣城南4公里,淮河南岸。濮公山自東向西呈不規(guī)則之弧形,山映長淮,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金剛臺?:位于商城縣境內(nèi),是大別山脈的一部分。金剛臺國家地質(zhì)公園總面積276平方千米,分為金剛臺和湯泉池兩個園區(qū),擁有眾多瑰麗美景和紅色革命遺址。其中,金剛臺西河景區(qū)是一座集地質(zhì)地貌、亞熱帶風(fēng)光、生物寶庫、紅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型地質(zhì)公園。</p> <p class="ql-block">?賢山?:位于信陽市西南部南灣湖畔,海拔600米,森林覆蓋面積90%以上。賢山上有賢隱寺、賢隱洞等名勝古跡,是廣大登山愛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除了以上七個比較有名的山以外,信陽境內(nèi)還有很多山。有的劍拔弩張;有的沉睡綿綿:有的如獅如戲:有的側(cè)身聽語。如側(cè)云山、集云山、大尖山、天目山、四望山、、杏山、獨山等。每個山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風(fēng)景,都有自己的心聲要透露給你。</p> <p class="ql-block"> 朋友,無論你來沒來過信陽,來過多少次信陽,我都要把這首歌唱給你:</p><p class="ql-block"> 《請到信陽來》。</p><p class="ql-block"> 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p><p class="ql-block">附:《請到信陽來》,唱出了信陽人的熱情和好客,也把信陽這座美麗的山水之城推向全國和全世界,成為信陽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p><p class="ql-block"> 歌曲由本地音樂家張道敏創(chuàng)作。</p><p class="ql-block"> 張道敏?,1944年出生于信陽,是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信陽民歌研究會副會長,河南省信陽市音樂家協(xié)會名譽(yù)主席。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300余首作品,尤其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有著卓越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混聲合唱《請到信陽來》</p><p class="ql-block"> 演唱 中共信陽市委老干部局老干部歌唱團(tuán)</p><p class="ql-block"> 指揮 劉曉君</p><p class="ql-block"> 鋼琴伴奏 彭蔚萍</p><p class="ql-block"> 領(lǐng)唱 李建華 董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