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月的西安,本該是烈日灼人的時節(jié),卻意外迎來了一場清涼的雨。前幾日的高溫讓城市如同蒸籠,而此刻的雨絲卻溫柔地撫平了燥熱。在這樣的天氣里,我與好友林雨決定探訪傳聞中的"詩經(jīng)里"——那座以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為主題的文化小鎮(zhèn)。天氣預(yù)報說今日有雨,我們相視一笑,或許正是這場雨,才能讓我們真正觸摸到《詩經(jīng)》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清晨抵達時,雨還未下,但空氣中已彌漫著濕潤的氣息。詩經(jīng)里位于西安灃河之濱,占地482畝,是陜西省重點打造的文化景區(qū),以《詩經(jīng)》文化為靈魂,將這部古老詩集里的風物、音樂、人物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景觀和建筑。因為是工作日又逢雨天,景區(qū)幾乎空無一人,檢票口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上午免費開放,這意外的驚喜讓我們更加期待這場與詩經(jīng)的邂逅。</p> 空寂園中的詩意漫步 <p class="ql-block">剛?cè)雸@,雨點便開始零星落下。我們撐開傘,沿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雨水打在湖面上,泛起細密的漣漪,遠處的水霧升騰而起,將整個園區(qū)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這景象瞬間讓我想起《詩經(jīng)》中的句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雖然時節(jié)不對,但那份濕潤的愁緒卻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園區(qū)設(shè)計精巧,處處體現(xiàn)著詩經(jīng)元素。我們首先來到"國風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仿古建筑,屋檐下的銅鈴在風中發(fā)出清脆的聲響。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讓她站在廣場中央,以那座建筑為背景。這樣的構(gòu)圖讓我想起《詩經(jīng)·小雅》中的"鐘鼓樂之",雖然此刻沒有鐘鼓,但雨聲和銅鈴聲卻譜寫出另一種樂章。</p> <p class="ql-block">與大多數(shù)仿古小鎮(zhèn)不同,詩經(jīng)里沒有"土味",反倒有些"小資"情調(diào),這大概是想呈現(xiàn)《詩經(jīng)》里那種詩意之美的緣故。景區(qū)的標志性景點——一面池塘蒸騰出如霧如仙的水霧(干冰)時,仙氣飄飄,頗有詩意。</p> 尋訪詩經(jīng)中的空寂場景 <p class="ql-block">雨小了些,我們繼續(xù)探索。園區(qū)內(nèi)有許多與《詩經(jīng)》篇章相對應(yīng)的景點:"關(guān)雎廣場"取自《關(guān)雎》篇,廣場上有一對雎鳩雕塑;"鹿鳴食街"則源自《小雅·鹿鳴》,街邊店鋪的招牌都采用古樸的木刻風格。然而,幾乎所有的店鋪都大門緊閉,只有櫥窗里的展示品靜靜訴說著這里平日的熱鬧。</p> <p class="ql-block">最讓我們驚喜的是"蒹葭園",一片人工濕地種植著蘆葦,此時正值夏季,蘆葦青翠欲滴,在雨中搖曳生姿。我們在這里停留許久,我們不斷不斷調(diào)整角度,試圖捕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畫面??諢o一人的園區(qū)給了我們奢侈的拍攝空間,可以盡情尋找最佳角度而不必擔心打擾他人或被他人打擾。</p> <p class="ql-block">在一處名為"曲水流觴"的景觀旁,我們終于遇到了一位正在打掃準備開門的店鋪老板。她熱情地告訴我們,這里晚上有燈光秀,將《詩經(jīng)》中的場景通過光影技術(shù)投射在水面上,美不勝收。更令人期待的是,景區(qū)在暑假剛引進了傳統(tǒng)非遺項目"打鐵花",鐵水在空中綻放如花,與詩經(jīng)意境相得益彰。聽著她的描述,我們不禁想象那璀璨的場景——鐵水沖向高空后,遇到棚頂?shù)牧α⒖瘫派㈤_來,如流星般颯沓,從地面沖向高空,鐵花又點燃了棚上的鞭炮、煙花,鐵花飛濺,流星如瀑,鞭炮齊鳴,聲震天宇??上Ы袢沼陝菰絹碓酱螅覀兛峙聼o緣得見了。</p> <p class="ql-block">老板還告訴我們,詩經(jīng)里平時會有各種文化活動,如"沐手抄詩"——游客可以換上傳統(tǒng)服飾,在專人指導(dǎo)下抄寫詩經(jīng)名篇;"簪花祈福"則是體驗古代女子頭戴鮮花的習俗;還有"禮樂和鳴"表演,重現(xiàn)周朝雅樂盛況??上Ы袢沼晏?,這些活動都暫停了,但這份遺憾反而增添了我們下次再來的理由。</p> 雨中即景與詩意聯(lián)想 <p class="ql-block"> 詩經(jīng)里是按照《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西周時期灃河兩岸的風貌打造的。三千年前,正是這片土地孕育了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聽著雨聲,品著茶香,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詩禮昌明的時代。朋友拿出手機,播放起古琴曲《關(guān)山月》,琴音與雨聲交織,讓人心生寧靜。</p> <p class="ql-block"> 雨勢稍緩,我們決定最后去看一眼"中國古琴博物館"。博物館大門緊鎖,我們只能透過窗戶窺見里面陳列的歷代古琴。雖然今日無法近距離觀賞,但那些靜默的古琴仿佛自帶音律,讓我們想起《詩經(jīng)》中"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的句子。朋友讓我站在窗前,她則從側(cè)面拍攝,說要表現(xiàn)"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畫面。</p> 匆匆告別與未盡之約 <p class="ql-block"> 雨突然變大,豆大的雨點砸在石板路上,濺起無數(shù)水花。我們不得不結(jié)束這次短暫的詩意之旅。在離開前,我們最后來到"風雅廣場",這里有一面刻滿《詩經(jīng)》名句的墻。雨水順著墻面流下,那些古老的文字在濕潤中顯得更加清晰。我們拍下最后一張照片,記錄下這"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回望雨中的詩經(jīng)里,我們心中滿是不舍。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訴說著《詩經(jīng)》的故事,而今日的雨水更為這份古老的詩意增添了朦朧的美感。雖然幾乎所有的門店都未開放,雖然未能見到燈光秀和打鐵花,但這場雨中的邂逅卻給了我們獨特的體驗——幾乎獨占整個園區(qū)的奢侈,雨中景致特有的詩意,以及那些因天氣而暫停的活動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p> <p class="ql-block"> 走在返回的路上,我翻看著相機里上百張照片,每一張都承載著我們對《詩經(jīng)》的理解與想象。這場意外的雨,讓原本可能平凡的游覽變成了一次深度的文化體驗。我想,《詩經(jīng)》之所以能流傳三千年,正是因為它的情感是普世的——無論是三千年前的先民,還是今天的我們,都會為自然的美景感動,都會在雨中生出詩意。</p> <p class="ql-block"> "下次一定選個晴天再來,"朋友說,"看看陽光下的詩經(jīng)里是什么樣子。"我點點頭,但心里知道,今日這場雨中的詩經(jīng)里,已經(jīng)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里,如同《詩經(jīng)》中那些永恒的詩句,歷久彌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