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7.21.漢一中高六八級甲班的老同學,連同家人共十五人,齊聚漢江畔的江景苑,為送別即將返回北京的李昂夫婦。歲月如江水奔流不息,我們從當年風華正茂的少年相識,同窗共讀,歷經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xiāng)、招工、工作、成家立業(yè),直到六十歲退休,如今都已步入耄耋之年??粗舜税甙椎碾p鬢,不禁感慨萬千,我們如同一架架磨損的老機器,雖已衰老,卻依然珍惜當下的每一分幸福。好友的分別,再相見已難預測,唯有留下這難忘的相聚,銘刻在心。</p> <p class="ql-block">多日未見,再聚首,那份熟悉與親切仿佛時光從未流逝。久別重逢,互致問候。</p> <p class="ql-block">李昂夫婦與今天到場的每一位同學都合影留念,鏡頭前的笑容真摯而溫暖。臉上洋溢著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入夏以來,持續(xù)高溫,幸好昨日入伏降雨,氣溫驟降,今日聚會恰逢好天氣,江風拂面,清涼宜人,為我們的重逢增添了幾分愜意。、</p> <p class="ql-block">大家許久未見,興致勃勃地前往江邊游覽拍照。江邊的垂柳隨風輕拂,遠處漢江橋閘橫跨兩岸。</p> <p class="ql-block">上午天氣變化快,室外太陽高照,氣溫回升快,由于天氣炎熱,戶外活動結束后,大家回到室內,圍坐在一起交談。</p> <p class="ql-block">李昂同學為在場的我們賦詩一首:</p><p class="ql-block">題為《聚首耄耋》:</p><p class="ql-block">霜發(fā)齊眉聚舊筵,</p><p class="ql-block">同窗歷歷憶華年。</p><p class="ql-block">書聲曾繞青槐里,</p><p class="ql-block">笑靨猶浮碧水邊。</p><p class="ql-block">風雨兼程七余載,</p><p class="ql-block">滄桑歷盡寸心牽。</p><p class="ql-block">今朝把盞言無盡,</p><p class="ql-block">且向余生再樂天。</p><p class="ql-block">這首詩道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聲,也讓我們更加珍惜這難得的相聚時光。</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點半,我們開始聚餐。大家共同舉杯,記錄下這難忘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同學情,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歲月洗禮。從青春年少到步入老年,我們每個人的生軌跡各不相同,但無論生活如何變遷,我們始終保持著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是靠一時的熱鬧,而是靠那段共同經歷的特殊歲月所形成的深刻記憶。就像一棵樹的根系,深深扎在過去的土壤里,即使風吹雨打,也不會輕易動搖。讓我們珍惜這難忘的同學情,也希望身在他鄉(xiāng)的同學有機會回漢與老同學相聚。</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們都已邁過七十過半,將要走進八十歲的大門,即將按響又一個十年的門鈴。猛然間發(fā)現(xiàn),時光——并不像墻上的時鐘那樣斯文。仿佛大江東去,奔騰而來,呼嘯而去,似乎一夜之間,就卷走了我們的多半個人生……</p><p class="ql-block">遠去了,兒時的幼稚童真;遠去了,曾經的月貌花容;遠去了,當年的業(yè)績成功……只留下,滿頭的風雪雨霜;只留下,行囊里的酸甜苦辛;只留下,腳板上的露水泥濘……</p><p class="ql-block">進軍八十歲,用不著傷感和自悲,我們有足夠的驕傲和自信。在憶苦思甜的激勵中,我們經受過創(chuàng)業(yè)的饑餓與貧窮;在艱苦奮斗的口號里,我們見證了改革的陣痛和繁榮。是的,我們的脊背已經微駝,那是我們背負過太多的沉重;是的,我們身上留下了許多傷痕,那是和共和國一起成長的艱辛……</p><p class="ql-block">讓一頭銀發(fā),在秋風中瀟灑地飛舞吧——它向世界宣告著:我們經歷的蹉跎歲月;我們奉獻的厚重人生……</p><p class="ql-block">進軍八十歲,遠離紅塵的繁華和浮躁,享受我們從未有過的輕松。讓昨天一直未能實現(xiàn)的向往,今天都美夢成真——</p><p class="ql-block">和老伴手牽手,欣賞九寨溝彩湖,品味維吾爾風情;和老同學老戰(zhàn)友聚一聚,暢敘半世紀的友情。和老姐妹們扭起步子,來一場輕歌曼舞;和老兄弟們拉起胡琴,吼一嗓子京腔晉韻。走進琴、棋、書、畫,走進太極、攝影……</p><p class="ql-block">尋找多方面的快樂,是對生命的尊重;活出多方面的精彩,是對生命的責任。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麗,在參與中陶冶性情,讓自己也為世界增添一道風景……</p><p class="ql-block">進軍八十歲,孤獨、衰老、疾病……不經意間,都可能降臨,世間,有陽光,就有黑影,人生,有開心,就有苦痛。心無陰雨,頭頂就有艷陽晴空;心寬如海,面前才能風平浪靜。蘭居幽谷,雖孤獨亦流香;梅開偏隅,雖寂靜亦芳芬。遠望高山青松,久經電閃雷擊亦不倒;細思深山翠竹,久居疏遠亦傲骨堅挺。怕什么風刀霜劍,怕什么冷嘲熱諷。生活從來不相信眼淚,希望升起在每一天的早晨……</p><p class="ql-block">在家,就把陋居當做自己的王宮——若日麗天晴,就閑看云卷霞紅;若雨打窗欞,就靜聽草長綠生;若風起青萍,就趣賞魚躍蛙鳴……</p><p class="ql-block">出門,就是老來俏的帥哥女神——那五線譜的皺紋,是不倒的旗幟在飄動;那有些踉蹌的步伐,是不屈的意志在抗爭;那雖老卻擋不住的靚麗風采,是因為胸腔里有顆不老的魂靈……</p><p class="ql-block">時鐘依舊在慢條斯理的擺動,時光卻瞬間流逝,無意無情。是的,我們已經不再年輕,但歲月卻讓我們成熟和淡定。猶如排浪涌雪、焰火騰空,舒緩的釋放出自己的最美;猶如脫繭蝴蝶、浴火鳳凰,從容的飛翔在金色的里程……</p><p class="ql-block">前面,金秋正濃,晚霞正紅……</p><p class="ql-block">把活著當目標,以健康為中心,攜快樂作伴侶,讓信念去保證。向著八十歲,不,向八十、九十歲……</p><p class="ql-block">進軍!在人生的又一次遠行中,與同伴們來一場競賽吧——看誰走的最遠,走的最穩(wěn)……</p> <p class="ql-block">“向八十歲進軍”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場有組織、有計劃、有樂趣的“金色遠征”。只要目標清晰、腳步不停,七十歲就是新的起跑線,八十歲只是中繼站,九十歲乃至百歲,都可期、可及、可樂!</p><p class="ql-block">同學們,咱們一起共同努力,奔向八十!咱們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耄耋之人的晚年,很難得到想像中的愛。子女他們有家庭,有自己的子女,他們要工作,要用緊張不停的工作來維持生計,他們很難甚至幾乎完全不可能用全身心愛你、關心你,因此,老人不應一味要求“被愛”,而應學會“自渡”,把自己打造成自己的屋檐,自己保護自己。</p><p class="ql-block"> 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是要保護自己的身體。晚年,身體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適,有大病自然要去求醫(yī),若只有老人常見的病痛,則應存有適當?shù)摹扳g感”,不要過度敏感而讓精神緊張,在謹遵醫(yī)囑的前提下,保持好的心態(tài),多可無虞。</p><p class="ql-block"> 所謂好的心態(tài),就是平和的心態(tài)。生活,不是這樣就是那樣,總之不是你想的那樣,所以,對待生活,則應得知坦然,失之淡然,順其自然,心態(tài)正,心氣平,心欲少,在忙碌中尋求寧靜,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快樂。不要想太多太遠。倘若知道以后的路,那還叫人生嗎?那叫認命。不要追求虛渺的詩和遠方,它其實就在面前、就在腳下。找到熱愛之事,透過它學會與自己相處,才是度過余生的最好方式。</p><p class="ql-block"> 嚴格來說,人生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走到最后都是孤身一人,除了自渡,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助自己,不要對別人(包括兒女親朋)心存太多期待。與其恐懼衰老,不如學會與衰老共處,真誠接納衰老并將之視為生命最為珍貴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關注和保護自己的身體。就是要善待自己的身體,只有這樣,你的靈魂才愿意留下。為此,我盡力維持幾十年來的生活習慣——這習慣讓我健康生活了八十多年。當然,畢竟老了,也應做些微調?,F(xiàn)在出門,最注意的是腳下,若是非得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那一定要拉住年輕人的手小心緩行;多年前過馬路,見著綠燈還有4、5秒,就要急著沖過去,現(xiàn)在,我就靜靜等待下一綠燈,一點也不著急;東西掉在地上,絕不彎腰去撿,而是用從網上買的一個短短的手柄把它夾起……這一切,就是努力讓生活自理的時間盡量延長。</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當然應該體面地活著,不過,應當明白體面從來不是前呼后擁,不是錦衣玉食,不是別人的掌聲……對于垂垂老者而言,真正的體面,正如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所說,“是深夜渴醒時,能自己起來倒杯溫水;是凌晨疼痛時,能自己摸到的藥瓶;是在掛斷電話后,還記得孩子剛才講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人至老年,尤要去浮躁,存平和,在尋常的日子里,多做減法,從而使生活更加簡單更有活力更為通達,更愿意和家人幾個或知己二三,于大自然中同賞藍天白云,共品花鳥蟲魚。我讀過一篇名為“老成一尊佛”的小文,說的是怎樣止語止心,明明該哭該鬧,卻不言不語地微笑,止語,是一種修行;止心,是上等律己。心若躁,浮生皆亂,心若靜,舉世皆安。</p><p class="ql-block"> 晚年幸福的秘訣是與孤獨簽一份不失尊嚴的協(xié)議,學會與孤獨和解,守護好自已的身心與和不多的積蓄(俗稱“棺材本”),才是老年人最有價值的屋檐,這也是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說的,讀罷深以為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