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攝影師:竹林一賢(廣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號:1015541</span></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9日上午,相約幾位“打鳥”攝影人,專程前往廣州長隆飛鳥樂園拍一輯以鳥為主題的攝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上午11:30,“百鳥飛歌”景點的專場開始表演。首先是黃嘴鹮鸛和鵜鶘的表演,一大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黃嘴鹮鸛在一片薄霧中歡叫著出場。</span></p> <p class="ql-block"> 黃嘴鹮鸛,也叫黃嘴鸛 。黃嘴鹮鸛是大型涉禽,它們體長約1 - 1.2米 ,體重2 - 3千克,翼展可達(dá)1.8 - 2.2米。其最顯著的特征是擁有黃色的長嘴,頭部和頸部呈白色,繁殖期時眼周皮膚會變成紅色。飛羽為黑色,其余部分羽毛多是白色 。</p> <p class="ql-block"> 黃嘴鹮鸛多棲息在非洲的河流、湖泊、沼澤及濕地等水域環(huán)境 。</p> <p class="ql-block"> 黃嘴鹮鸛主要以魚類為食,也會捕食蛙類、甲殼類、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 。捕食時,會在淺水中緩慢行走,發(fā)現(xiàn)獵物后迅速出擊,用長嘴將獵物捕獲 。</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天晴朗,黃嘴鹮鸛的飛行速度較快,相機(jī)需設(shè)置光圈F8,快門1/1500S,ISO400-800才能拍到飛版清晰照。</p> <p class="ql-block"> 黃嘴鹮鸛,宛如濕地靈動的精靈。修長身軀覆白羽,黑翅振展似潑墨,明黃長喙如利刃,點綴橙紅額斑,于綠沼間起落,或單飛掠影,或群舞成詩,以優(yōu)雅之姿,書寫濕地生態(tài)的鮮活篇章 。</p> <p class="ql-block"> 接著是鵜鶘的表演,只見一群鵜鶘從平靜的湖里游出。</p> <p class="ql-block"> 鵜鶘是大型水禽,它們體型較大,具有標(biāo)志性的大而長的喙,喙下還有一個能伸縮的喉囊,這是它們捕魚的重要工具。</p> <p class="ql-block"> 鵜鶘主要棲息在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澤地帶,以魚類為主要食物來源。在捕魚時,它們常常集體行動,通過合作將魚群趕到一起,然后用喉囊兜捕魚類。</p> <p class="ql-block"> 鵜鶘在很多文化中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比如在古埃及,鵜鶘被視為神圣的鳥類。</p> <p class="ql-block"> 水面之上,鵜鶘展開寬大羽翼,似一片流動的云。那標(biāo)志性的喉囊,如靈動的口袋,隨身姿起落,劃開水波時,帶起晶瑩碎銀,將濕地的生機(jī),暈染成一幅鮮活的畫。</p> <p class="ql-block"> 鵜鶘破水而出,巨大翅膀托著白羽身軀,喉囊在陽光下泛著柔和光澤。它掠過水面,帶起的漣漪與紫花綠草相映,似自然奏響的靈動樂章,把濕地的浪漫,寫進(jìn)每一次振翅。</p> <p class="ql-block"> 平靜湖面上,鵜鶘悠然游弋,淺灰色羽翼半展,長喙如彎月,喉囊微微顫動。周遭綠植環(huán)繞,它似從自然長卷走出的精靈,以閑適之態(tài),暈染出濕地獨有的靜謐詩意 。</p> <p class="ql-block"> 鵜鶘振翅入水,寬大翅膀拍起銀白水花,喉囊如神秘寶袋。岸邊繁花、遠(yuǎn)處禽鳥作伴,它是濕地舞臺的主角,用靈動身姿,演繹著自然里的野性與鮮活。</p> <p class="ql-block"> 鵜鶘靜浮于綠水,淺灰羽毛與波光相融,喉囊如輕舟上的白帆。背后蔥郁植被作幕,它像被自然輕擁的寵兒,每一絲紋理、每一次羽動,都在訴說濕地的溫柔故事 。</p> <p class="ql-block"> 隨后是鯨頭鸛的出場表演,鯨頭鸛是一種大型涉禽 ,成年鯨頭鸛身高可達(dá)1.5米,翼展能超過2.5米 。它最顯著的特征是那巨大而形似靴子的喙,長度可達(dá)20厘米,不僅外形獨特,還十分堅硬鋒利,是捕捉獵物的有力武器。</p> <p class="ql-block"> 鯨頭鸛主要棲息在非洲東部熱帶地區(qū)蘇丹共和國和贊比亞的巨大沼澤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 鯨頭鸛通常獨自生活,以魚類、青蛙、小鱷魚、水蛇等為食 ,它們常常站在淺水中靜靜等待獵物,一旦時機(jī)成熟,便迅速出擊。</p> <p class="ql-block"> 在蔥郁的濕地之上,鯨頭鸛如神秘的使者般振翅翱翔。那寬大的羽翼展開,似撐起一片流動的天幕,每一次有力地扇動,都帶起一陣輕柔的風(fēng)。</p> <p class="ql-block"> 鯨頭鸛標(biāo)志性的巨大喙,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既像一件精巧雕琢的藝術(shù)品,又似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 </p> <p class="ql-block"> 飛行中的鯨頭鸛,身姿優(yōu)雅而從容,周圍的綠野繁花,都成了襯托它獨特氣質(zhì)的背景,盡顯大自然造物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表演最后是美麗的火烈鳥群出場。</p> <p class="ql-block"> 長隆飛鳥樂園對于喜歡“打鳥”的攝影人來說,是一場攝影“盛宴”,不僅鳥類繁多,而且都是珍稀鳥類,更是飛版的場景,半天下來,已拍下3000多張美照,夠半個月時間的后期處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