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國時的劉備(161——223),乃中山靖王劉勝(漢武帝劉徹的同父異母哥哥,其封地在中山國,今定州為都城,滿城漢墓就是他的陵墓)之后,因劉勝的兒子劉貞坐事失侯,后代逐漸破落,到劉備這一代流落到涿縣(今涿州)販履織席為生,28歲因跟隨冀州太守劉焉討伐黃巾軍入伍,此時曾經(jīng)到過唐山一帶征戰(zhàn),遵化有劉備寨為證。因而劉備妥妥的是河北老鄉(xiāng),更與遷西結下了不解之緣。</p> <p class="ql-block">首先他是我們安喜縣的老領導。</p><p class="ql-block"> 漢靈帝時代劉備率關羽、張飛大戰(zhàn)黃巾軍立下戰(zhàn)功,進入仕途被封為中山府安喜縣尉(相當于公安局長)。你道安喜縣在哪里?早在西漢就是中山國屬下的一個平原人口大縣。到了遼國天贊二年(923年)時,遼國與北宋在定州(北魏取名,延續(xù)至今)安喜縣一帶拉鋸交戰(zhàn),將俘獲的北宋安喜縣百姓萬人帶回大遼疆土古令支(今遷安遷西地區(qū))安居,為紀念和炫耀勝利果實,將這里還叫安喜縣。到了金大定七年(1167年),因定州安喜縣也成了金國的牢固疆土,一國不能有兩個同名縣,便將我們這里的安喜縣改稱為遷安縣(含今遷西縣)。這樣說來,劉備任職過的古安喜縣,既是我們的先民生存繁衍之地,劉備曾經(jīng)親自領導厚愛過他們,更是我們這個地方古稱呼,是我們遷西縣的前身和來源,從安喜到遷西,千年的遷徙演變,數(shù)典不忘祖,說劉備是我們的老縣領導,當不牽強。</p> <p class="ql-block">二是他原為遷西人的老部下。</p><p class="ql-block"> 公孫瓚,東漢遼西郡令支人(據(jù)考察是蓮花院人,因為古令支國都和遼西公國國都均在這里,成為公孫貴族姓氏發(fā)祥地),十常侍時代為北平郡(東漢治所在今豐潤)太守,因欣賞劉備才能,而被公孫瓚推薦提拔為別部司馬、德州平原令,成為公孫瓚心腹小弟。曹操會盟十七路諸侯戰(zhàn)董卓時,劉備率關羽張飛開始跟隨公孫瓚征戰(zhàn),公孫瓚大戰(zhàn)袁紹將敗時,趙云從袁紹處投奔公孫瓚來救急,得此四將,公孫瓚遂如虎添翼,不久就控制了幽州、冀州全部和青州、兗州大部分地區(qū),成為早于袁紹、曹操,稱雄十年的北方霸主,那段時候,劉備做到了早請示、晚跟隨,成為有難必求公孫瓚、有急必助公孫瓚的河北鐵桿老鄉(xiāng)和粉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