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夏 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b></p><p class="ql-block"> 晚飯后,心血來潮,想出去走走。退休后,我變得“慎獨”又“謹(jǐn)慎”了——白天很少上街,晚上幾乎不出門。原因很簡單:若遇著老友,很難把住情緒,肯定去燒烤攤坐坐。小酌敘舊千杯少,喝著喝著就能忘記年齡,把誰喝出個好歹都不好交代。因為年齡越大,人越脆弱。</p><p class="ql-block"> 走出家門,皓月當(dāng)空,群星閃爍,螢火蟲飛舞,草叢中又傳來蛐蛐的叫聲……不禁心一動——這是當(dāng)年老家人露天納涼的場景。</p><p class="ql-block"> 城市的夏夜比白天更熱鬧,更艷麗:滿大街燈光,五彩繽紛,藍(lán)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無地自容,只好羞澀地收斂了光芒。流光溢彩的世界里,涌動著密密麻麻的散閑人,從那些安逸的神情里,看不出他們的職業(yè),更看不出白天勞累產(chǎn)生的倦意。超市里蹭涼的比購物的還多,老太太們坐在不礙事的角落,閉嘴不言,低頭享受著中央空調(diào)帶來的愜意——看上去,她們互不認(rèn)識,純粹是蹭涼。美食一條街上,比肩繼踵的小方桌前坐著喝啤酒擼串的——以我往日的經(jīng)驗,他們或在家吃個半飽,故意留點肚子出來品嘗家鄉(xiāng)特色;或者,逛街時遇著了朋友,盛情難卻。</p><p class="ql-block"> 人氣最旺的是廣場。大大小小的廣場上聚滿了人,連路燈照不到的空地上也是黑壓壓一片。來廣場的多是老頭老太太,有的跳舞,有的坐在自帶的小凳上,兩手托腮,目不轉(zhuǎn)睛地看人表演。我問過幾個圍觀的老頭兒,咋不進(jìn)場參與?他們說,會跳舞的都是拿退休工資的,看跳舞的多是進(jìn)城帶孫子的鄉(xiāng)下人。“待遇不同,檔次懸殊,心境自然不同?!币粋€老者道。</p><p class="ql-block"> 燈光璀璨的夏夜,滿城樂聲蕩漾,歡笑聲不絕于耳,空氣里都飄散著香甜氣味。</p><p class="ql-block"> 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的追求自然與時俱進(jìn),豐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可我還是懷戀多年前鄉(xiāng)下人年復(fù)一年度過的夏夜。</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知鳥鳴叫的時候,老家人已吃上了新米。太陽落山時分,雞進(jìn)籠、豬入圈,人們披著晚霞,扛著農(nóng)具,從不同田塊趕回家園。家中的老人已安頓好家務(wù),在門前支起了門板。小街兩旁,竹床和門板鋪接龍般連成兩行,從南到北延伸而去,小街中央只剩下一條狹窄的過道。</p><p class="ql-block"> 全家老小坐在鋪板上,吃著,說著,滿街飄散著新米粥香味和說笑聲。也有不甘寂寞的,好像白天在地頭話沒說完,便端碗鬧門子來了。坐在人家鋪板上,就著人家的咸菜,邊喝粥邊說話,拿著筷子的手不時舞動著。</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小街更熱鬧了,睡不著的便搖著扇子串門。扎堆的多根據(jù)各人喜好或年齡聚集一起。老人聚在一起,多說著神鬼故事,說著說著,就有人插話,說是迷信。馬上有人反駁說,這是上輩親口傳下來的,我復(fù)述一遍而已。也有人說,神話雖然講神說鬼,但能讓人敬畏,也能寄托情感。神話故事是教人積德行善,迷信則是裝神弄鬼,別有用心讓人恐懼。</p><p class="ql-block"> 這些老人目不識丁,我覺得他們很有文化,且是文化的傳播者,更是行善積德的表率、尊崇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細(xì)細(xì)一想,那些神話故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能對號入座,找到善惡有報的真實案例。</p><p class="ql-block"> 皎潔的月光下,映著些許狐疑的神情,更映透出一串串對神話故事堅信不疑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者捋著山羊胡,晃著腦袋,吟詩般說道:“行善能通神,德高能鎮(zhèn)鬼。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yuǎn)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yuǎn)離……信不信由你。”……</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來,我老家人就這樣一代又一代,不間斷地傳頌著上一輩傳下來的神話故事,積德行善傳統(tǒng)在年輕人中默默堅守著,踐行著。</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夜晚,家家都在門前納涼,通宵達(dá)旦。人們在地里累了一天,夜晚卻無困意——整個生產(chǎn)隊人同在一個露天下而且?guī)缀醮策B著床,偶爾說句葷不葷素不素的話,就能引起共鳴的和聲或笑聲,姑娘們不好意思直接笑出聲,但誠實的月光毫無遮掩地瀉在她們偷著悶笑的臉蛋上——這在地里干活時極難看到的俊俏模樣。</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環(huán)境似乎驅(qū)散了疲勞,也驅(qū)散了睡意。</p><p class="ql-block"> 人氣最旺的是姑娘家門前。洗浴后的姑娘坐在門板床上,打理著濕漉漉的長發(fā)。洗得發(fā)了白、略顯緊身的短袖衫和花短褲,清晰地勾勒出一道美妙的曲線,更彰顯出青春的美。</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們鬧門子來了,床沿坐滿了,索性在床鋪邊沿蹲下,兩手不停地拍打著叮咬的蚊蟲。他們甚至知道有的姑娘經(jīng)媒婆撮合已訂了婆家,或自己作主有了意中人,小伙子們卻仍貼近她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談古論今,說天道地,竭力表現(xiàn)自己,說不定能讓她們改弦易轍,讓自己撿個便宜。這與道德無關(guān),因為口頭約定,或媒婆撮合的婚事,如同寫錯了的字,隨時就能被橡皮擦抹去。</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的年輕人多是中學(xué)畢業(yè)的回鄉(xiāng)青年,或因弟兄多,家境貧寒,到了談婚年齡仍是單身。在那個火紅年代,他們似乎看不到想象中的前景,只能靠著結(jié)實的身板、誠實的勞動,掙得工分養(yǎng)活自己、奉養(yǎng)老人——這便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最美好的冀望,之于結(jié)婚生子、傳宗接代這個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求竟是他們難以夢圓的奢望。</p><p class="ql-block"> 走出校門的中學(xué)生越來越多,光棍漢也越來越多,附近百姓戲稱我老家是個“光棍村”。</p><p class="ql-block"> 為了改變命運,夏日納涼,便是小伙子們零距離接觸姑娘、展現(xiàn)自己,互道心聲,從而實現(xiàn)傳宗接代“奢望”的最佳時機(jī)。然而,在普遍貧窮的大環(huán)境里,光靠自己的善誠和勤勞來改變命運,談何容易!</p><p class="ql-block"> 螢火蟲毫無倦意地飛來飛去,似乎要與滿天星星一爭高下,討厭的蚊蟲也在人們身邊嗡嗡作響,巴掌和扇子的噼啪聲不絕于耳。</p><p class="ql-block"> 耍累了的孩子躺在涼床上,享受著爺爺奶奶扇子下的涼風(fēng),踏踏實實地睡去。</p><p class="ql-block"> 生產(chǎn)隊長家門前的幾個中年男人,此時正在合計著什么,或明或熄的微弱的香煙火光映在一張張古銅色的臉膛上。他們都是精通農(nóng)業(yè),為生產(chǎn)出謀劃策的骨干力量,或稱隊里的“八大員”。早稻收割后,哪塊地種什么莊稼,哪塊旱地適宜改水田,哪塊水田改作旱地,以及什么時候施肥、灌溉等等,多在這個時候碰頭,碰頭得出的結(jié)論,便成為第二天社員們?nèi)σ愿暗慕y(tǒng)一行動。</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柔和的月光映照著張張熟睡的臉。村口池塘里的青蛙咕咕咕地歌唱起來,墻縫中的蛐蛐也不甘寂寞,嘰嘰嘰地鳴個不停;遠(yuǎn)處傳來幾聲狗吠,守在門前的狗狗緊接著附和幾聲,意思是,它們并沒睡覺,也仿佛提醒正打鼾的主人——你們安心睡吧,我會盡心守護(hù)著這幢卸去了門板,大門洞開的屋子……</p><p class="ql-block"> 在神鬼故事的熏陶下,我老家多年保持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淳樸民風(fēng),看門的狗狗只是扒在門前——稻草人那般做個樣子了。</p><p class="ql-block"> 在城里眼花繚亂的七彩夜景下,對于人們自由多樣的納涼方式,我倒覺得它似乎缺少或失去了什么——或者缺少了原始的鄉(xiāng)土氣息,抑或失去了一種親情般的鄉(xiāng)鄰之情。</p><p class="ql-block"> 進(jìn)城幾十年,每當(dāng)這季節(jié),我就想起老家的夏夜——那是老人們復(fù)述上輩人傳下的神話故事的時刻,更是螢火蟲狂歡,青蛙與蛐蛐以及鼾聲交響的美妙時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2025年7月21日 作</b> </p><p class="ql-block"> </p>